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巨大贡献。
《中国民俗文化丛书》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及其真谛展示给包括农民兄弟在内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本书为该丛书中的一本,本书主要介绍了民间玩具的起源、民间玩具的发展历史、民间玩具的类型、民间玩具的地域分布及特色等内容。
中国民间玩具历史久远,在几千年的农耕文化中发展成熟。它植根于民俗之中,在民间流传、发展、演变,它出自民间艺人之手,透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民间玩具品类繁多,丰富多彩,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构思巧妙,造型夸张,色彩明快,是实用性与装饰性并举的造型艺术。
本书向读者介绍了玩具的历史渊源,民间玩具的分类,并以民俗节令为主线来展现民间玩具的艺术风貌。本书图片精美,品类齐全,相信本书能让读者领略民间玩具的绮丽风采,同时还能品味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
**章民间玩具渊源
民间玩具的起源
民间玩具作为民间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民间艺术所共有的普遍特征,又具有自己特定的文化内涵。民间玩具也可以说成是“民问的玩具”;在此,“民间”一词只能算作“玩具”的限定语,所以它的内在规定性不在于民间,而在于玩具本身。玩具的起源并不是孤立或单独存在的现象,玩具的诞生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德国诗人席勒认为:人类在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精神与物质两个方面的束缚,在这两种束缚中常常失去理想的自由,人们就设法利用剩余的精力创造一个自由的世界,这就是游戏。这种创造性的活动,产生于人类的本能。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对席勒的观点作了进一步补充,他认为:人类在完成了维持和延续生命的主要使命之后,尚有剩余的精力存在,这种剩余精力的发泄,就是游戏。这种游戏并没有功利的目的。
有人根据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儿童墓葬中出土的小型陶球和石球,推断玩具是由劳动工具转化来的。此观点有待商榷,因为劳动工具和玩具的用途是截然不同的。成人在劳动之余进行一些游戏,是为了让精神放松一下,以便于接下来更好的劳动。他们在游戏时所用的器具不管是专门用来玩耍的器具,还是用劳动工具暂时代替,毕竟他们在游戏时是把这种器具当作用于精神愉悦的玩具来对待的。而儿童用来玩耍的器具就更明显的是一种玩具了,因为儿童玩耍器具的目的就是为了精神上的欢乐,不会想拿着玩具去劳动。所以劳动工具就是劳动工具,玩具就是玩具。劳动工具是用来打猎、耕作等劳动用的,而玩具则是用来通过玩耍以达到某种精神愉悦为目的的。另外,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诸多儿童墓葬中出土的小型陶球、石球直径一般在1厘米至3厘米之间,也有少量6厘米或8厘米的。像1厘米至3厘米这样的石球如果当作弹丸投掷野兽,因为质量太小,而野兽一般都雄壮威猛,显然小石球作为打猎用的劳动工具是不实用的;而况且又是出土于儿童墓葬。所以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这些陶球或石球只能作为儿童的玩具存在。所以我们认为,玩具的起源并不是劳动工具的转化,而是一种以精神愉悦为目的的“游戏冲动”下的产物,是一种独立于劳动工具之外的用来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东西。
有些专家认为玩具产生于宗教活动和民俗活动。我们认为宗教活动和民俗活动只能算作是玩具产生的一个途径,也就是说他们为玩具的产生提供了一种可能,而不能把它当作玩具产生的根源。但是不可否认玩具与民俗活动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部分民间玩具正是在民俗事象的名义下出现的。如南北各地农村都流传着向婴儿赠送布老虎的习俗,在孩子满月、百日或周岁时,由祖母、外祖母亲手制作一只布老虎送给孩子。祖母、外祖母将一只布老虎作为玩具送给孩子,虽然她们的目的是希望孩子能够像老虎一样威猛健壮,希望这只勇猛的老虎玩具能够保护孩子健康成长,但是*根本的用途还是作为玩具让孩子玩耍。祖母、外祖母在制作玩具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玩具本身,是想让孩子有个玩耍的器具。这是**意义。制作出来之后再赋予玩具本身第二意义和第三意义等。而且孩子在玩耍这只布老虎的时候,他本身不知道祖母、外祖母们的第二意义或第三意义,他只知道布老虎是玩具,能够给他带来精神上的欢乐。所以从根本上说,玩具还是源于人类与生俱来的“游戏冲动”。
因此,游戏玩耍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与生俱来的,而且这种生活习性是超功利的。这一种生活习性(或称作生活需要)就决定了必须有一种物态化的、可感知的实物来满足人类这种“剩余精力发泄”的欲望,于是各种各样的玩具应运而生。吕品田先生认为玩具是“人类发自本性的一种游戏冲动下的产物”,甚至可以上溯至更早的“动物本能的自由表现时期”,它是人类本质力量的一种体现。而民间玩具又是所有玩具中*具有本元文化性质的一种物态化体现。我们认为,玩具的本质意义在于“玩”,在于引起人们精神性的情感愉悦,所以它具有艺术的类似性。也正冈为此,民间许多生活用品不能划归于玩具的行列,只能算作民间艺术。
……
插图:
第一章 民间玩具渊源
民间玩具的起源
民间玩具作为民间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民间艺术所共有的普遍特征,又具有自己特定的文化内涵。民间玩具也可以说成是“民问的玩具”;在此,“民间”一词只能算作“玩具”的限定语,所以它的内在规定性不在于民间,而在于玩具本身。玩具的起源并不是孤立或单独存在的现象,玩具的诞生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德国诗人席勒认为:人类在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精神与物质两个方面的束缚,在这两种束缚中常常失去理想的自由,人们就设法利用剩余的精力创造一个自由的世界,这就是游戏。这种创造性的活动,产生于人类的本能。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对席勒的观点作了进一步补充,他认为:人类在完成了维持和延续生命的主要使命之后,尚有剩余的精力存在,这种剩余精力的发泄,就是游戏。这种游戏并没有功利的目的。
有人根据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儿童墓葬中出土的小型陶球和石球,推断玩具是由劳动工具转化来的。此观点有待商榷,因为劳动工具和玩具的用途是截然不同的。成人在劳动之余进行一些游戏,是为了让精神放松一下,以便于接下来更好的劳动。他们在游戏时所用的器具不管是专门用来玩耍的器具,还是用劳动工具暂时代替,毕竟他们在游戏时是把这种器具当作用于精神愉悦的玩具来对待的。而儿童用来玩耍的器具就更明显的是一种玩具了,因为儿童玩耍器具的目的就是为了精神上的欢乐,不会想拿着玩具去劳动。所以劳动工具就是劳动工具,玩具就是玩具。劳动工具是用来打猎、耕作等劳动用的,而玩具则是用来通过玩耍以达到某种精神愉悦为目的的。另外,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诸多儿童墓葬中出土的小型陶球、石球直径一般在1厘米至3厘米之间,也有少量6厘米或8厘米的。像1厘米至3厘米这样的石球如果当作弹丸投掷野兽,因为质量太小,而野兽一般都雄壮威猛,显然小石球作为打猎用的劳动工具是不实用的;而况且又是出土于儿童墓葬。所以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这些陶球或石球只能作为儿童的玩具存在。所以我们认为,玩具的起源并不是劳动工具的转化,而是一种以精神愉悦为目的的“游戏冲动”下的产物,是一种独立于劳动工具之外的用来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东西。
有些专家认为玩具产生于宗教活动和民俗活动。我们认为宗教活动和民俗活动只能算作是玩具产生的一个途径,也就是说他们为玩具的产生提供了一种可能,而不能
楹联创作八十四法 本书特色 由国元令编*的《楹联创作八十四法》一书将常用对联创作按基本法、修辞法、联格法和机巧法分为四章、八十四种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并从古代楹联...
各种书体源流浅说 本书特色 北京中国书法研究社编的这本《各种书体源流浅说》的内容,是把历来五种主要书体——篆、隶、楷、行、草的源流演变,做一简要的介绍,使书法爱...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赤壁赋-古代经典碑帖善本 本书特色 《古代经典碑帖善本》系列丛书由书法专业教授傅如明、刘天琪、刘逊芝三位专家担任主编;浩瀚文化编辑制作;江苏凤...
草诀歌 内容简介 该书揭示了草书笔画写法、结字规律、应用技巧等内容。书中根据其木刻本作了技术处理,并附加标准汉字释文。草诀歌 节选 书法五体真、草、隶、篆、行中...
中国建筑图解词典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历史遗产中极重要的构成部分,也是我们的先辈聪明智慧与勤劳创造的结晶。旧时的能工巧匠不仅在建筑的形式上绝...
颜真卿东方朔画赞-唐代楷书结构秘籍 本书特色 《东方朔画赞》极具颜体楷书的特点,字体平整峻峭而又不失雄浑强健,有云:“易清朗俊秀为刚劲雄强,应说是师古而不泥古。...
艺术感觉与美育 内容简介 本书**章主查为讨论独特的教育问题而作的铺垫和准备。它把艺术放到整个文化的大背景中考虑,分别从历史的、文化的和哲学的角度,描述了人们对...
玄秘塔碑临摹与创作 内容简介 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唐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玄秘塔碑 ...
《尧舜禹(中华传奇人物故事汇)》内容简介:以离晋南“禹凿龙门”(《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不远的错开河上的一幕,为文
《甲状腺相关眼病一百问》内容简介: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甲状腺相关眼病的病因、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及预防等,并目根据不
董其昌行书心经 本书特色 《中国历代书法名家写心经》是河南美术出版社为书法爱好者精心打造的系列丛书之一,共20册, 精选了历代书法名家王羲之、颜真卿、苏...
印度之路:印度工业化道路探析 本书特色 工业化是20世纪至今整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题,也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并着力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潮州民间美术全集.潮州抽纱 本书特色 “抽纱”是刺绣的一种,亦称“花边”。潮州抽纱是绣工们把抽通技术与潮州绣艺结合,将中西合璧的技艺自成一体。清光绪十二年(18...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名师张雪峰考研通关攻略》内容简介:本书是500+学校特级主讲师,从业十余年,100万人称他“考研神嘴”,红遍全
历代碑帖精粹:清 吴昌硕篆书心经 本书特色 《篆书心经》是吴昌硕晚年的扛鼎之作,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吴昌硕篆书宗法石鼓,历经60余年,至老不辍。这件作品是...
沈尹默书法论丛 本书特色 本书由中国书法大家周慧珺主编。沈尹默之孙沈长庆与上海书法名家朱梁桑共同汇编而成。书中珍贵照片与手稿皆有沈长庆提供。《沈尹默书法论丛》分...
民间石雕 内容简介 《中国结丛书:民间石雕》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形式,比较系统、有一定规模地鉴赏民间口头文学遗产,介绍民间艺术;从一个侧面展示出中国民间文化遗...
大卫•波德维尔夫妇的电影博客——“电影艺术观察”(ObservationsonFilmArt),3年创下100万次的点击量,罗杰•伊伯特称其为最好的
北京798: 再创造的工厂 本书特色 ★32开平装,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黑白影像呈现798厂的罗曼史,见证中国与东德社会主义合作的首条生产线★彩色插图讲述着正在...
王铎草书卷精典.杜陵秋兴诗卷 内容简介 王释(一五九二——一六五二年),字觉斯,又字觉之,号嵩樵、痴樵、雪山。明万历二十年生于河南孟津双槐里。十四岁开始读书,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