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薛凤回忆录》由三册组成,上册《万里家山一梦中》,中册《太虚空里一游尘》,下册《相见时难别亦难》。上册叙述作者出生、启蒙、到清华学堂读书、美国留学、毕业回国执教大学的情况。中册则完整细致地记述了抗战伊始,作者随清华大学播迁长沙、蒙自、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全体师生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学习生活种种,为后世保留了极其难得的历史记录。下册主要回忆作者在台湾工作、海外讲学的经历。
浦薛凤先生是研究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权威,曾创立“政治五因素论”,用于阐释和研究政治现象;其专著《西洋近代政治思潮》曾被列入商务印书馆“大学丛书”,直至近日仍在海峡两岸再版,在学术界具有持久的影响力。
《浦薛凤回忆录》收录了《万里家山一梦中》,《太虚空里一游尘》,《相见时难别亦难》三本回忆录。全书历史细节极其详尽,是研究二十世纪中国近现代教育史、文化史、思想史,尤其是西南联合大学前期历史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料。作者文笔平实而又富于趣味,可读性极强。
《浦薛凤回忆录(套装上中下册)》由三册组成,上册《万里家山一梦中》,中册《太虚空里一游尘》,下册《相见时难别亦难》。上册叙述作者出生、启蒙、到清华学堂读书、美国留学、毕业回国执教大学的情况。中册则完整细致地记述了抗战伊始,作者随清华大学播迁长沙、蒙自、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全体师生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学习生活种种,为后世保留了极其难得的历史记录。下册主要回忆作者在台湾工作、海外讲学的经历。全书历史细节极其详尽,是研究二十世纪中国近现代教育史、文化史、思想史,尤其是西南联合大学前期历史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料。作者文笔平实而又富于趣味,可读性极强。
以言生平经历,予个人之渺小,甚于沧海一粟,所以陆续撰写回忆录者,自有几项动机.
其一,予所身经目击者,系一长期纷争混乱之大动荡时代.全球人类,思潮冲突,制度变更,各国内而彼此革命,外而结阵战争.目前①超级强国,犹在运用渗透离间,进攻夺占,企图征服世界.民主阵容,则貌合神离,不事团结,只取守势而不时退让.但核子战争之威胁,有增无减.以言今日科技之发展,例如无线电广播、电视机传真,不特月球已可飞登,即对怀孕仅仅数周之胚胎,亦能辨明性别,且能割治其不正常器官,真是巧夺天工.可是当代人与人间,国与国间,其强暴冲突之次数以及交恶战争之方式,尤其是关于杀人利器之为数多,需时短,威力强,性质毒,则较诸野蛮太古,却不知增越了几千万倍!在此种纷乱战争时期之生平经历,值得记述.
一切建筑之中,其气象之庄严肃穆,精神之崇商伟大,布置之特立独异,当首推天坛.在少年初见之当日,待漫游五洲之后来,予盖迄今仍作此想.北京天气常晴,长空一碧,万里无云,衬托天坛之四周,益显其雍容华贵.白大理石砌成之圆栏与阶级,使人顿生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看之感觉.想像当年御祭光景:天近破晓,君臣罗列,香烟缭绕,灯烛辉煌,在奏乐悠扬声中,举行步趋跪拜,形成一幅五彩电影场面!
三大殿高大堂皇.尤令予想像当年殿试之一切情形.盖予八九岁时,常听到关于金銮殿及状元特准在紫禁城跑马之传说;稍长,又曾亲聆言调甫伯伯自己参加殿试之情状.故每次游览清宫大殿,不免神驰往昔,想人非非.殿中陈列之罕见珠宝,尤爱大块之金星玛瑙与翡翠青菜.至于三海风景以及划船荡桨,则别有一番风味.孔庙之严肃雅静,以与雍和宫之怪异放肆,成一强烈对比.三贝子花园门口,站立身躯特别高大雄伟之两位收票员,一若以此招揽生意.犹忆家乡亲友好几家好几次托购象粪,云可医治某种疾病;予曾因此之故,偕同学友前往游览.其中有虎豹狮象各种野兽,大开眼界.
北京城内之孔庙、太学、社稷台等均曾先后结伴游览.雍和宫内之欢喜佛,却是意外.初不知其用意何在.有一次前往东交民巷各国使馆参观,对于街道整洁,虽风大而无沙泥,印象极深.盖清华园内每值春夏之交时有风沙,寝室之桌面以及各床罩单上均积聚黄沙一片!
七载清华,予曾先后游览明陵及长城.明陵之石刻翁仲排列墓道,引起思古幽情.特别想起燕王篡位,家族斗抗之史实.长城古迹,则回忆儿时所听唱关于孟姜女之歌曲.
浦薛凤(1900—1997),常熟人.号逖生,少年即能赋诗吟咏,被誉为"神童".始读于塔前小学,14岁考入北京清华学校.五四运动时期,他返里组织常熟旅外学生联合会,被推举为会长.
1921年秋,官费赴美留学,获哈佛大学硕士、翰墨林大学法学博士.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政治系教授兼系主任,《清华学报》编辑,北京大学教授.
1933年夏,去德国柏林大学进修.抗战爆发后,由西南联合大学转赴重庆进入政界,历任国民政府国防最高委员会参事,行政院副秘书长.
1949年后,在台湾历任国立政治大学教务长兼政治研究所所长,教育部政务次长,台湾省政府秘书长,台湾商务印书馆总编辑.
1962年移居美国,任桥港大学教授,纽约圣若望大学教务长.著作甚丰,著有《西洋近代政治思潮》、《现代西洋政治思潮》、《政治论丛》、《政治文集》、《万里家山一梦中》、《八年抗战生涯随笔》等.
一切建筑之中,其气象之庄严肃穆,精神之崇商伟大,布置之特立独异,当首推天坛.在少年初见之当日,待漫游五洲之后来,予盖迄今仍作此想.北京天气常晴,长空一碧,万里无云,衬托天坛之四周,益显其雍容华贵.白大理石砌成之圆栏与阶级,使人顿生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看之感觉.想像当年御祭光景:天近破晓,君臣罗列,香烟缭绕,灯烛辉煌,在奏乐悠扬声中,举行步趋跪拜,形成一幅五彩电影场面!
三大殿高大堂皇.尤令予想像当年殿试之一切情形.盖予八九岁时,常听到关于金銮殿及状元特准在紫禁城跑马之传说;稍长,又曾亲聆言调甫伯伯自己参加殿试之情状.故每次游览清宫大殿,不免神驰往昔,想人非非.殿中陈列之罕见珠宝,尤爱大块之金星玛瑙与翡翠青菜.至于三海风景以及划船荡桨,则别有一番风味.孔庙之严肃雅静,以与雍和宫之怪异放肆,成一强烈对比.三贝子花园门口,站立身躯特别高大雄伟之两位收票员,一若以此招揽生意.犹忆家乡亲友好几家好几次托购象粪,云可医治某种疾病;予曾因此之故,偕同学友前往游览.其中有虎豹狮象各种野兽,大开眼界.
北京城内之孔庙、太学、社稷台等均曾先后结伴游览.雍和宫内之欢喜佛,却是意外.初不知其用意何在.有一次前往东交民巷各国使馆参观,对于街道整洁,虽风大而无沙泥,印象极深.盖清华园内每值春夏之交时有风沙,寝室之桌面以及各床罩单上均积聚黄沙一片!
七载清华,予曾先后游览明陵及长城.明陵之石刻翁仲排列墓道,引起思古幽情.特别想起燕王篡位,家族斗抗之史实.长城古迹,则回忆儿时所听唱关于孟姜女之歌曲.
浦薛凤(1900—1997),常熟人.号逖生,少年即能赋诗吟咏,被誉为"神童".始读于塔前小学,14岁考入北京清华学校.五四运动时期,他返里组织常熟旅外学生联合会,被推举为会长.
1921年秋,官费赴美留学,获哈佛大学硕士、翰墨林大学法学博士.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政治系教授兼系主任,《清华学报》编辑,北京大学教授.
1933年夏,去德国柏林大学进修.抗战爆发后,由西南联合大学转赴重庆进入政界,历任国民政府国防最高委员会参事,行政院副秘书长.
1949年后,在台湾历任国立政治大学教务长兼政治研究所所长,教育部政务次长,台湾省政府秘书长,台湾商务印书馆总编辑.
1962年移居美国,任桥港大学教授,纽约圣若望大学教务长.著作甚丰,著有《西洋近代政治思潮》、《现代西洋政治思潮》、《政治论丛》、《政治文集》、《万里家山一梦中》、《八年抗战生涯随笔》等.
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 本书特色 《江泽民传》是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对江泽民精心研究之力作。书中生动地刻画了在一个特殊的变革时期领导世界上人口zui多的国家的z...
遇见莫扎特-从神童到大师的音乐人生 本书特色 保罗在书中简要梳理了莫扎特的生平,包括作为神童的青少年时期、作为宫廷乐师的萨尔茨堡时期以及作为自由职业音乐家的维也...
《姥爷》是蒋雯丽的首部自传体随笔作品集,记录了她内心深处的童年故事。全书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上个世纪70年代,作者与自己的姥
邓小平的一个世纪 本书特色 本书为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而作。从“邓先圣来到邓家大院”讲起,娓娓叙写远涉重洋奔赴法兰西,“把一生交给了党”;回国后历经了“三落...
魏源研究著作述要 本书特色 ★16开布面精装,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湖湘文库”丛书编辑出版以“整理、传承、研究、创新”为基本方针,其内容涵盖古今★魏源,清代启蒙...
鲁迅年谱-校注本 内容简介 曹聚仁在与鲁迅的交往中,自忖受益良多,因此终其一生,对鲁迅也是念兹在兹。继鲁迅逝世二十周年出版的《鲁迅评传》,1966年&mdash...
《组织经验萃取》内容简介:组织经验萃取的本质是把专家如何界定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级套路”梳理出来。本书围绕组织经验萃取与推
《花样手作!》内容简介:本书为折纸技法书。全书共7章。第1章是折纸概述,简单讲解了折纸的工具与材料、纸张的基本折叠方法;2~5章
港澳富豪那些事儿-圈子.段子-III 本书特色 港澳的超级富豪们,混的都是什么圈子,他们身上都有什么段子?娱乐圈、博彩圈、地产圈、文化圈、船运圈……每个圈子都有...
《穷理查年鉴》(财富之路汉英对照)(精装)编辑推荐:“最伟大的君主登上最高贵的宝座,也得坐在自己的屁股上。”“狼吃羊不过偶尔
蒋经国与蒋续国-蒋家王朝第二代的人生浮沉 本书特色 蒋介石的小儿子、蒋经国的弟弟蒋纬国1997年9月在台北去世,至此,“蒋家第二代”&m...
《改革没有回头箭》内容简介:本书为国家行政学院汪玉凯教授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演讲稿汇集,对当前中国经济改革面对的问题和改
《居里夫人传》作者是居里夫人的女儿,通过引用居里夫妇许多的信札和日记,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自强不息的一生,并着重描写居里夫
昨日的世界--茨威格自传 本书特色 这本书被视为“永不过时之作”。这本书完成于1939-1940年,是他一生中*后的一部散文。1944年出版时,他已自尽于巴西逾...
本书以一个70年代生人的成长经历及情感为主线,讲述了一位80年代的央视少儿节目主持人、轰动全国的电影《摇滚青年》的主演之一,
《马克思主义与伦理学(第4辑)》内容简介:《马克思主义与伦理学》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
那志良历经了故宫博物院成立、文物南迁、文物精品运台等各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一生与故宫及其文物结缘,是故宫历史和故宫文物的重要
回光返照-清穆宗同治 本书特色 同治时代风云际会的精明强干的君臣们,他们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为什么没有避免民族陷入百年屈辱、战乱、生灵涂炭的境况?同治朝在引发我...
刘秀传 内容简介 少年时代即失去双亲的孤儿刘秀,何以成为东汉的光武皇帝?他是始何在西汉末年的大动荡中脱颖而出?他又是如何治理国家的?……本书以通俗易懂的文笔,向...
和珅戏剧人生全传 内容简介 和坤的人生处处充满着各种传奇。他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贪官其实也是人,他也有感情。也有喜怒哀乐,也有他善良的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