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经纶之本、济世箴言、教育漫谈、午夜沉思、心宇寄语五编,内容包括:我的学问之道、中国经济要不要融入世界经济、堵车的损失、谁妨碍我们致富、方便怎么成了麻烦等。
《一个经济学家的独特视角:推进社会进步》讲了睿智通达:心藏良知的经济学者,振聋发聩:视角独特而备受争议。“经济学界的鲁迅”——茅于轼关于社会、民生、经济的思考。独特的视角,睿智的头脑,他在吹响推动民族复兴的号角。
《一个经济学家的独特视角:推进社会进步》主要讲述了中国政府决定批准联合国有关人权的几个公约,特别是《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从此结束了过去几十年将人权视为洪水猛兽的时代。但是,开启真正新的人权时代还非常之困难。虽然2006年修改宪法时,将尊重人权写进了宪法,但是似乎大多数官员还是将人权解释为优质生活的“发展权”,而将人民*迫切需要的人人平等、保障自由、消除特权等*重要的人权内容排除在外。因此,近年来我国的人权事业进展非常有限。倒是我国在批评美国政府侵犯美国人民人权的时候,对人权的理解比较接近公约的原意。比如对某些人群的歧视,警察殴打百姓,监狱里对犯人的侮辱,对舆论的干涉,等等。可见这些官员并非真正不懂人权,而是面对国内的人权问题有所顾虑。这种做法给人以口头讲一套,实际做的是另一套,口是心非的印象。这对于一个在国际舞台上活动的大国是非常不体面的。现在,我国政府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口号,这应该是一个极好的契机。我们应当通过对人权的宣传和应用,达到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这本书收入了作者近十年来写的文章和演讲稿73篇。这些文章和演讲,都是作者对身边遇到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和直率的建议。为了便于读者阅读,根据文章不同内容,分为五编,即:**编:经纶之本;第二编:济世箴言;第三编:教育漫谈;第四编:午夜沉思;第五编,心宇寄语。可能有的文章包含了不同栏目的内容,分得不怎么科学。姑且这么分吧,只是给读者一个参考罢了。
第一编经纶之本我的学问之道我的体会是:只有能将理论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时,才真正掌握了它。我在大学时学的是机械,毕业二十多年以后改行研究经济学,至今又过去了另一个二十五年,成了一个经济学家。我所学的机械究竟与我后来所从事的经济学有什么关系?我试图来回答这个问题。现在回想起来,大学里对我最有用的几门课是:数学、物理、化学、热工和机械设计。英语和汉语只在大学一年级学了一年,比起中学学的内容没有多大的长进。但是我们所有的教科书都是用英文写的,做习题和考试也都用英文,个别的老师还用英语上课,所以在大学里有充分使用英语的机会。这一点使我终生受益。工作以后,我一直在研究部门工作,接触英语的机会较多。改革开放以后,和国外交流的机会多了,我能很快地适应这种变化。大学里学的微积分有非常大的用场,微分方程则基本上没用过(这要看是什么专业),那时我们还选修了高等微积分。毕业以后又花了大约三年时间学数学,其中有复变函数论、数理方程、数值计算、概率论、数理统计、变化分法、线性代数、矩阵、矢量和张量分析等。在后来的工作中,有的数学知识完全没有用,有的又学得很不够。那时没有高级研究员的指导,全靠自己摸索,浪费了许多时间。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训。数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但是数学的分支很多,各门专业用的数学差别很大,一定要针对需要来学。我相信,不但自然科学,连社会科学也都需要数学知识,它最基本的功能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当然,有些学科本身就需要通过数学才能理解。现在的经济学要用大量数学,连历史学都要用计量经济学。我猜想懂数学的人,头脑中的世界和一般的人不同,因为数学能帮助人理解世界。针对需要而学习,但有时也有例外。有些重大的科学发现往往是跨学科理论的应用。所以从科研角度来看,兴趣广泛是有益的。在大学里学物理和化学,最主要的用场是把中学里学的内容彻底搞清楚了。我记得在中学的时候,许多内容都没有真正弄懂,或者只会做习题,不会应用,其实就是没有弄懂。举例说,电学里的欧姆定理,说的是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问的关系。一个人触电会不会死,取决于通过身体的电流的大小,此外再没有别的因素。也就是说,取决于电压和人体的电阻。有人说,除此以外还取决于人的心情。这是不对的。如果心情能起作用,是因为心情会改变人体的电阻。认为除了电压和人体电阻之外还有心情也起作用,正是没有真正弄懂欧姆定理的含义。其他
茅于轼,著名经济学家,被誉为“经济学界的鲁迅”。1929年出生于南京,抗战时辗转于大后方。1946年毕业于重庆南开中学,195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以后20余年从事铁道机车车辆研究。20世纪70年代中开始运输经济、数理经济的研究。1984年从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1993年退休后创办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曾在北京经济学院、中国矿业学院研究生部、广州外语外贸大学、澳大利亚昆十兰大学等院校教授经济学,并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美圈哈佛大学从事经济学研究,先后担任亚洲开发银行、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组、联台国开发计划署顾问。现任国内外十二种杂志的主编、顾问编辑和编委,2008年1月被聘为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特别顾问。曾入选美国Marquis1993至1995年世界名人。著有《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中国人的道德前景》、《经济学的智慧》、《生活中的经济学》等书,发表了几百篇有关经济理论、经济政策、能源、环境、道德等方面的论文和研究报告。
美女江湖 本书特色 女性和文学有一种天生的缘分。武侠文学发展到进入文学殿堂的时候,女子写手的出现,是武侠文学成熟的一种标志。她们的感觉触细腻、敏锐,心软,心细,...
传世经典美文99篇 本书特色 “传世经典系列”图书精选中外百余年来流传*广,读者*爱的名家名篇而成,无论是对生命的哲思、对幸福的追问,对自由的向往,对心灵的探...
培根随笔 本书特色 《培根随笔》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总共五十八篇短文,以其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迭出的警句,成为世界文学伟大的散文作品之一。...
书店风格 内容简介 本书是游记形式的欧洲、香港、东京三地读书笔记,其文章有:俄罗斯书店的细节、我眼中的香港书店、日本人的读书习性等。书店风格书店风格前言 两年前...
果麦罗生门 本书特色 本书不仅收录了《罗生门》《竹林中》《地狱变》《河童》等广为人知的经典名篇,同时精选了《英雄之器》《南京的基督》《丝女手记》《枯野抄》等国内...
朝花夕拾 本书特色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朝”表示早晨,这里指早年时期,“夕”表示傍晚...
唐诗七律故事谈 本书特色 《唐诗七律故事谈》: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
陈墨评金庸系列-(全13册) 本书特色 ★ 32开箱装,海豚出版社出版★ 学者陈墨被誉为内地“金学研究第壹人”,得到金庸本人的认可:“除冯其庸、严家炎、陈墨三位...
云中谁寄锦书来 本书特色 触景生情,信手拈来,一场场,一幕幕,生命要开花,要歌唱,所以文字要跳舞。古老的中华大地上,诗魂不死,诗人不绝。我想,只要我们还在使用汉...
不恋过往 不负流年 本书特色 本书是著名作家林清玄先生*新的一本哲理散文集,共收录三十篇散文。他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台湾、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及新加坡等地选入中小学...
北京渔人-张洋小说散文集 本书特色 《北京渔人:张洋小说散文集》是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北京渔人-张洋小说散文集 内容简介 《北京渔人:张洋小说散文集》内...
朱维之先生(1905—1999)是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早年以文学创作与文学研究跃登文坛,先后任教于福建协和大学、上海沪江大学和南开大学,传道授业六十余年,桃李满...
雅舍杂文全集---犀利之中蕴含包容的经典杂文 本书特色 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
美是一生的修行-朱光潜散文 本书特色 1. 本书选入了朱光潜先生的多篇著名散文,读者可从中一窥朱光潜先生散文创作的风格及真髓。2. 朱光潜先生是北京大学一级教授...
W-C3-中国现代文学百家:老向·代表作-庶务日记 本书特色 《老向·代表作:庶务日记》由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写。老向(1901-1968),原名王向辰,河北束鹿人...
带电的肉体 本书特色 *具性感的电影随笔莫言热力推荐灵魂与肉体的和谐咏叹影像与生活的另类观察带电的肉体 内容简介 在这本独特的书中,王樽以现身说法的诚挚讲述了自...
《希腊神话》内容简介:本书是美国文学巨匠霍桑在其文学创作的巅峰时期专门为少年儿童写的希腊神话故事集,其中包括《戈耳工的头颅
《一本书读懂碳中和》内容简介:什么是碳中和?为什么要耗时40年之久? 实现碳中和,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大到跨国贸
《本雅明电台(独家首发)》内容简介:⭐中文世界首次结集×本雅明的广播作品! ⭐天才思想家化身宝藏UP主,初代播客元老本雅明的
我是一棵小草 本书特色 经典是时间淘洗后留存的精品,它们是人性的画像,是人性的注解。经典的意义在于常读常新,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它们依然是读书人书架上不变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