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鲁兵,赵燕翼 文字,陈秋草,詹同,田原,柯明,马得,张世明,胡永凯 图画作者
出版社:新蕾出版社
出版年:2009-08-01
评分:4.5分
ISBN:9787530744857
所属分类:科普读物
《老虎外婆》
有个笨蛋大老虎,吃了粗心的外婆,然后想吃外婆的小孙女朵朵。可朵朵多聪明啊,识破老虎把戏,四处找人帮忙,绣花的姐姐送她针,卖杂货的哥哥送炮仗,捉鱼的伯伯送螃蟹,种菜的爷爷送西瓜,大家埋伏好,等着笨蛋大老虎……
《老虎外婆》,大老虎又笨又搞笑,朵朵又聪明又勇敢。看了书,你不由地要向画家詹同先生致敬,看他画的老虎表情,那叫一个生动!还有那些螃蟹啊,炮仗啊,西瓜啊什么的,都象是有性格、会说话,活生生地要从画面里走出来,把顽童的热闹带给读者。
《好乖乖》
画可爱的孩子,田原先生*拿手,所以,《好乖乖》里,每个画面都很美,每个孩子都可爱;给孩子写东西,鲁兵先生*拿手,所以,《好乖乖》里,每首诗都上口,很多诗境都耐人寻味。值得称赞的是,这次新版,*前面的环衬纸,用的是安静的蓝色布纹式样,如此一来,整本书散发着的,就是一份乖乖的气质,贴心,温暖。看样子,它更得是很多妈妈心目中*美的图画书了!
《小蝌蚪找妈妈》
这本书,是国画大师陈秋草先生画的,是文字大师鲁兵先生写的。其他的,不用多说,中国人谁不知道《小蝌蚪找妈妈》啊!
《金瓜儿银豆儿》
画面是民间剪纸风格,画家柯明先生的画总有一种单纯的美。而故事本身来自于民间,作者赵燕翼先生改写得非常讲究,所谓多一个字嫌胖,少一个字嫌瘦!无论绘画者还是讲述者,都是大师级别。而故事本身,两个小孩打败了坏蛋,用两个字可以形容:过瘾!
《东郭先生》
《东郭先生》是个古老的故事,重要的是,它是国画大师马得先生画的!图书市场上可能有很多个《东郭先生》的版本,但马得先生画的,只有这一本。
《九色鹿》
《九色鹿》的故事,画家张世明先生画的时候,参考了敦煌壁画的画风,再加上儿童画的灵动,整本书给人一种神秘的美感。读这本书,无论画风还是故事,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别样的审美体验过程。
《香蕉娃娃》
故事来自于民间,是一个爱的循环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在成长过程中,孩子都得学会分享,因为他要走出自我,成为一个社会的人。《香蕉娃娃》就是一个讲大爱的故事,告诉孩子:付出就是得到。
这是一套有份量的书!**辑共七本,都是出版了二十多年之久的经典作品,本本如雷贯耳,去那些妈妈论坛上转转你就知道,它们是怎样被一大批妈妈念叨的。比如《小蝌蚪找妈妈》,二十多年来,动画片加上图画书,它的受众得有数亿人次了;《好乖乖》呢,则被誉为中国*美的童谣,荣获中国**届国家图书奖;而《老虎外婆》老版的电子打印书,一直在很多妈妈中传来传去,因为孩子超级喜欢:谁见过那么搞笑的笨蛋大老虎啊……
在时间的长廊里,这些珍珠一埋就是二十年。我想说:中国的孩子,总要在中国的土地上长大。这些书,曾经伴随我们成长,在我们心中种下朴素的道德种子,带我们见识中国画的悠远意境,把汉语的韵律送进我们耳朵,留在我们舌尖上……它们铺就的,是我们的精神成长之路,所幸的是,现在,我们的孩子又能看到这套书,精神因此传而承之。
让这些美好的书陪着我们的孩子慢慢长大
一 大师+中国寻找回来的世界
我们正在打捞一段失落了的传统,我们正在与一个记忆中的美好时代相遇。
关于图画书,这几年我们已经爆炸性地获得了许多知识。但遗憾的是,在这个属于图画书、属于亲子阅读的时代,我们这些中国的妈妈们,没能读到中国,而那张长长的世界图画书大师名单里面,我们也很难找到一个中国人的名字。
前两年,被称为“日本图画书之父”的松居直先生来北京演讲,他说自己从60年代就开始留意寻找优秀的中国图画书,或者把优秀的中国童话故事改编成图画书,可是*终,他只找到了一个好故事——方秩群先生的《萝卜回来了》。
那天听完松居直先生的讲座,我的心里多多少少是有些郁闷的。所以后来有一天,我偶然在旧书市场买到鲁兵和陈秋草合作的那本《唱的是山歌》时,**反应是真遗憾,为什么当年松居直先生没有读到这本在1958年就已经出版了的书呢!那样的话,他就会发现,中国不但有图画书,而且这些图画书的起点,实在是非常高。
从那时候开始,我陆陆续续搜集到一些中国**大师创作的图画书作品,这是一个我从来没敢想像,直到现在都觉得不可思议的世界。就说陈秋草吧,这是真正的艺术大师,上海美术馆的馆长、曾经为人民大会堂作巨幅布置画,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在72岁高龄创作的图画书《小蝌蚪找妈妈》曾经获得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文化中心颁发的拿玛奖;再看看贺友直,这位我们熟悉的连环画泰斗也曾经以图画书的形式创作过《胖嫂》这样的作品,画面间那浓郁的中国气息,会让每一个中国孩子都爱不释手的。
陈秋草、贺友直、马得、詹同、田原、鲁兵、赵燕翼……终于我们也可以开始列名单了,这些大师的名字原来分属于国画、连环画、漫画、儿童文学等各种不同领域,但在中国还没有图画书这个概念的时代,他们却早已合作完成了一大批堪称经典的图画书。虽然因为岁月的流逝,在图画书正在蓬勃发展的今日人们对这些往昔的大师作品已经觉得有点儿陌生了,但只要我们愿意抬头,其实很容易就可以发现,这些大师依然是我们中国图画书领域里*璀璨的那片星空。为了孩子们,我们要找回这个美好的世界。
二 传统+超越朗读大师的作品
寻找一个已经失落了的世界,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想想看,几十年前这些作品刚刚出版的时候,松居直先生都把它们给错过了,几十年后的我们,再要重新去挖掘那些宝藏,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包括鲁兵和陈秋草在内的很多先生,如今已经不在了,而当年那些书,有很多也已经没有了原稿,部分留存有原稿的,也大都残缺不全 ——这么多的困难,注定我们不可能再次看到当年所有那些经典作品,正因为如此,如今能整理出来的这一小部分代表作,才更加弥足珍贵。
重读中国图画书大师的经典名作,我们以此为号召,但其实对绝大多数孩子和家长来说,这不是重读,而是与中国图画书经典的“惊艳”初遇:我相信,任何一个初次读到这些书的人,都会惊讶于鲁兵和赵燕翼能把汉语写得这么美丽、这么充满动感、这么富于节奏,同样,他们也会惊讶于田原的幽默、詹同的热烈、张世明的典雅……
打开这些书,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绝大多数作品,无论主题还是表现手法,都充满了浓浓的中国味道,都深深扎根在中国传统里面。不用说,这些传统中国的题材,正是读惯了世界经典图画书的孩子们所急需补课的,不过另一方面,我们也难免会遇到这样的疑问:难道我们的图画书大师们,只会创作那些关于传统中国的题材吗?难道中国的原创图画书,就一定要在中国传统的圈子里打转转吗?
看看时下的大部分原创图画书,关于原创是否就等于传统的疑问当然是有现实意义的。不过如果我们能仔细品味几十年前这些充满传统意蕴的名著,我们会发现,其实前辈艺术家们早已经给出了这个问题的可能答案:中国的原创图画书,立足于中国传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与此同时,对传统的超越与升华也同样重要,如果不是更加重要的话。
先说题材。立足于传统绝对不等于对经典故事的简单重述,在这里,对传统的创造性挖掘才是更有意义的。
我们可以在鲁兵与詹同合作的《老虎外婆》里面看到,也可以在赵燕翼与柯明合作的《金瓜儿银豆儿》里面看到,这两个故事,一打开就可以确定是*典型*传统的中国民间故事无疑,但细读下来,真正知道这两个故事的读者是不多的,加上鲁兵与赵燕翼充满创造性的改编,这两本图画书在扎根于传统的同时,也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生命力了——大声朗读这些既有民间情趣又有文学之美的句子,我们可以很清晰地感觉到这一点。
说到这里,有必要强调一下。中国传统的图画书经典,非常适宜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大声朗读——从这个意义来说,无论一本国外图画书多么优秀,但在经过了翻译之后,它与原创经典在朗读方面的优势却是无法比拟的。其实几乎所有的妈妈都知道给孩子大声朗读的重要性,有时候我们看着那些英文原版书也能惊叹于原作者的文字之美,但这样的文字之美,再优秀的译者其实也难以保持——只有母语的节奏和美感,才*能唤醒孩子们心中的美好种子。
三 教育+童心和孩子一起长大
强调教育功能而缺少童心,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童蒙读物的一个老毛病,从古时候的三字经千字文到新时代那些充满“高尚情怀”的教条文字,莫不如此。有意思的是,如果我们仔细去考察近年流行的一些儿童读物,有可能会发现事情又在走向另一个极端:一些精研儿童心理的机构正在批量生产包括动画片和动漫书在内的大量产品,让很多孩子爱不释手,却让不少家长担心这些东西对孩子是不是太没有营养了。儿童阅读就是这样,一边是孩子的阅读乐趣,一边是家长的教育诉求,人们总是在两边摇摆,要把它们统一起来,却显得那么困难。
在这种时候,所谓大师作品的意义,就体现出来了:他们就是那些能够把家长的需求和孩子的喜好完美结合起来的艺术家。我们说手边这些图画书是大师之作,一方面当然是因为这些作家和艺术家们在各自的领域之内都是大师级别的人物,而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包括手边的这7本以及将要陆续出版的其他一系列作品,已经经受住了孩子们的检验,而书里面传达出的传统情怀,更是家长们正在苦苦寻找的。一句话,这就是到现在为止,中国图画书领域当中的大师之作。
我们有一个隐蔽的传统,一个藏在民间的传统:一代代民间故事早就融汇了人们的朴素智慧,更曾经陪着一代代的孩子慢慢长大。以今天的眼光来看,那些原来藏在民间的东西或许稍显粗糙,但只要稍加打磨,这些珍珠就会散发出耀眼的光彩。看看我们手边这几本书,马得先生用戏曲画的风格再现东郭先生的故事,鲁兵先生用洒脱的文字重述原本流传于民间的故事,田原先生则干脆在中国的乡野生活当中提炼形象——于是,民间故事和民间艺术形象吸引孩子的热闹元素被保留了,而故事里面的文化内核则得到了升华。
就像我们刚才已经提到的,这些珍贵的大师绘本,因为年代久远,有些已经没有了原稿,我们只能根据残存于世的旧书重新进行技术处理,尽力保持原貌——考虑到几十年前的印刷技术,修复工作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我们自信现在的结果有些甚至已经超过了几十年前这些书**次出版时的样子,但岁月的痕迹,毕竟还是抹不掉的。所以,家长们如果在这套书里面发现某些画面略显粗糙时,就和我们一样把这作为时间留给我们的遗憾吧。就像一位妈妈说的,这都是小时候陪着我们长大的书啊——我们都这么大了,书,当然也会变老。
藏书家们喜欢说“人书俱老”,我们不是藏书家,所以我们只希望,让这些美好的书陪着我们的孩子慢慢长大,也陪着我们自己,再长大一次。
1、陈秋草 1906.-1988,生于上海。1925年肄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54年创办新中国美术研究所。1955年任上海美术馆馆长。早年兼事中、西绘画,后擅长中国画。有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上海博物馆、人民大会堂等各地博物馆收藏。《小蝌蚪找妈妈》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文化中心颁发的拿玛奖。
2、马得1919-2007,原名高马得,江苏南京人,著名国画家。1978年《三打白骨精》彩墨连环画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中心举办的儿童读物插图评奖会上获儿童读画物首画奖。2004年7月,《马得昆曲画集》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署等部门颁发的最美图书奖和插图金奖,被作为国礼赠送给第28届世界文化遗产大会。2006年7月,马得昆曲戏画艺术馆落户苏州中国昆曲博物馆。
3、詹同1932─1995,原名詹同渲,祖籍广东南海,祖父是我国著名的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1956年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毕业后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工作。参加了三十多部影片的美术设计工作,多次获国际电影节奖。儿童读物《猪八戒吃西瓜》获1980年全国少儿读物美术作品一等奖,曾任上海漫画学会会长,中国动画学会副会长,ASIFA国际动画协会会员。
4、柯明,原名吴樾人,1923年生于福州。青年时曾就读于国立艺专,学习西洋画,后自学木版年画、剪刻纸、皮影、泥塑等传统民间美术。曾长期工作和生活在南京,为美术电影《红军桥》、动画片《天书奇谭》、木偶片《曹冲称象》做人物造型设计。《金瓜儿银豆儿》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野间奖。
5、田原,1925年生于上海,解放后任苏南日报、新华日报美编三十年,擅长漫画、中国画。书画作品曾在30多个国家展出,其书法被启功大师称为“当代郑板桥”。曾获全国连环画奖、书籍装帧奖、动画片奖;《好乖乖》获全国第一届幼儿图书评奖一等奖。
6、张世明 1939年生于上海。1954年毕业于上海行知艺术学校,195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附中,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在美国纽约艺术学生联盟进修版画和壁画。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美术编辑。寓言故事绘本《守株待兔》、《滥竽充数》、《板桥三娘子》等曾获国际少年儿童图书插图协会大奖。《九色鹿》获全国儿童图画书一等奖。
7、胡永凯1945年生于北京,擅长装饰画、连环画。 1964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历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美术设计、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师 。作品《消夏》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荷 韵》获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奖。
8、鲁兵1924—2006,原名严光化,浙江金华人,毕业于浙江大学英文系。曾任少年儿童出版社编审、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幼儿读物研究会会长等职。1979年《唱的是山歌》(低幼文学)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二等奖;1981年《老虎外婆》在全国优秀少年儿童读物评选中获“优秀读物奖”;1987年荣获首届“韬奋出版奖”。
9、赵燕翼
赵燕翼,1927年2月出生于甘肃省古浪县。童话《小燕子和它的三邻居》、《铁马》、《莺歌蛇舞》分别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第十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及全国童话名作家邀请赛金童奖。出版有短中篇小说集、童话故事集、散文集等多部著作。
三字经-国学启蒙经典-彩图注音版 本书特色 《三字经》的作者王应麟,是宋末元初的著名学者、教育家、政治家。这本《三字经(彩图注音版)》,不但附有浅显易懂的释文,...
雪花人 本书特色 ★美国凯迪克金奖这是一个真实的传记故事。威尔森.班特利很喜爱雪花,他的父母送他一台显微照相机,他就想出各种方法把看到的雪花拍下来,酷寒的温度无...
《极致产品》内容简介:周鸿祎作为知名的产品经理之一,一手打造了众多国民级的产品。他关于打造爆款的理念,比如刚需、高频、“小
天演论(全译彩图本) 本书特色 《天演论》,在五·四前后。它成为中国新青年追求科学、真理的必读书籍。影响巨大。《天演论》是清末学者严复为旧中国带来的西方科学理论...
鲨鱼-小牛顿趣味动物馆 本书特色 《小牛顿趣味动物馆》为一套动物科普书,现共有58本。每本讲述一种动物。作者将一些我们不熟悉的动物形象卡通化,使小朋友们易于接受...
神奇的大自然-十万个为什么 本书特色 爱因斯坦曾说过:“我们所经历的*美妙的事情就是神秘。它是人的主要情感,是真正的艺术和科学的起源。”...
桃之夭夭-花影间的曼妙旅程 本书特色结合科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交融古代与现代博物学视角,《桃之夭夭》给我们带来了认识传统花卉的一种全新视角。对这些传统花卉,书中详...
冰峰探险-男孩探险生存秘籍 本书特色 如何克服高山缺氧的窘迫?如何摆脱冰雪围困和随时可能到来的雪崩?如何能在有力的安全保证下。攀登上冰雪覆盖的丹吉罗巴峰?你是喜...
爱情的来源 本书特色 朱洗在它的简介中说:“一般人都说,爱情是玄妙的,是不可思议的。其实,这种简介是不对的。本书转为搜检爱情的来源,为追究爱情进化的迹象...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 本书特色 《量子物理史话——上帝之骰子吗?》*新修订版。80后,神秘客大话科学史,用“80后语言”叙述科学江湖。爱因斯坦:玻尔,亲...
法国经典科普·巨眼丛书-伟大的创造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7-10岁插上想象的翅膀,开启智慧的眼睛,先读故事,后学知识!“知识+故事+游戏+实验+漫画”五大少儿...
你必须知道的自然.人体科学秘密-我的第一本搞笑科普漫画书 本书特色 “我的一本搞笑科普漫画书”以轻松幽默的形式引起孩子的兴趣,激发孩子思考问题的热情,培养孩子们...
365天奇幻动物志-下一页.遇见你 本书特色 《365天动物奇幻志》采用有趣的台历体结构,每一页便是一天,每天为读者介绍一种或新奇、或可爱、或罕见的动物。漂亮的...
小宝宝怎么来的 本书特色 ·关于身体的启蒙知识。·适合儿童阅读的自然科普书。·每个小活页下面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噢!妈妈要生小宝宝了,双胞胎汉娜和汉纳斯非常好奇...
黑暗势力 内容简介 斯帕克家族的孩子个个喜欢冒险,从恐怖的蜡像馆到废弃的游乐场,从神秘的外星之光到惊险的星际竞赛;斯帕克家族的孩子个个都有非凡的智慧,课本上面的...
《《中华日常礼仪基础教程》第四册燕饮》内容简介:中国自古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本身具有良好的实践性特点,因此是践行和培育社
显微镜下的怪物-可怕的科学(经典科学) 本书特色 这个显微镜下的世界充满了恐怖的怪物,其它虚构的故事里那些怪物就比它们可有得多了。但是毫无疑问:这本书是显微镜下...
科学探索-我的第一本奇妙科学书 本书特色 多利、玛丽和艾利诺为了寻找"悲伤的遗骨"的真实身份和死亡真相,来到韩国科学搜查科。当"悲伤的遗骨"韩素拉死前的遭遇浮出...
小牛顿科学全知道-37 本书特色 咧嘴哈气、尾巴摇动的狗和凶狠强壮的狼,完全不同的个性却流淌着相同的血液,它们经历了怎样的演变,成为了今天的样子呢?长长的公交车...
精装本太阳面包 本书特色 本书是启发精选世界优秀畅销绘本系列之一,适合3岁以上儿童阅读。作者以美妙辉煌的绘图呈现了狗狗面包师召唤太阳的故事,展现了一个梦幻般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