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张爱玲》:同一个秋千架上的童年,截然两种的人生旅途,张爱玲唯一的弟弟回忆姐弟身世,家庭变故,人世沧桑……
《我的姐姐张爱玲》是现代著名作家张爱玲的弟弟张子静先生,以亲历亲闻的特殊身份,回忆姐姐张爱玲的家庭、生活经历和所接触的人和事。同一个秋千架上的童年,截然两种的人生旅途,张爱玲唯一的弟弟回忆姐弟身世,家庭变故,人世沧桑……姐姐和我都无子女。她安详辞世后,我更觉得应该及早把我知道的事情写出来。在姐姐的生命中,这些事可能只是幽暗的一角,而曾经在这个幽暗角落出现的人,大多已先我们而去。如今姐姐走了,我也风烛残年,来日苦短。如果我再不奋力写出来,这个角落就可能为岁月所深埋,成了永远无解之谜。(张子静)想起张爱玲,总是想起钻石。因为张爱玲的光芒,是一种钻石的光芒。钻石棱角分明,也*耀眼迷离、*昂贵稀有,也*夺人魂魄。张爱玲无须佩戴钻石,她本身就是一粒钻石……一粒钻石超越了政治魔障,穿越了时光隧道,在写过《封锁》也被封锁过的中国大地,再度熠熠生辉……人们看到的,也许只是她的钻石光芒,我看到的,是那地层之下的无尽煎熬。(季季)
插图:第一章 家世·张家、李家、黄家、孙家“我没有写历史的志愿,也没有资格评论史家应持何种态度,可是私下里总希望他们多说点不相干的话。现实这样东西是没有系统的,像七八个话匣子同时开唱,各唱各的,打成一片浑沌。”——张爱玲《烬余录》(一九四四年二月)以前评介我姐姐的文章,或多或少都会提到她的显赫家世。这可能因为与她同时代的作家,没有谁的家世比她更显赫。我们的祖父张佩纶,光绪年间官至都察院侍讲署佐副都史,是"清流党"的要角;我们的祖母李经(菊耦)则是李鸿章的大女儿。李鸿章在朝四十余年,官至文华殿大学士,无日不在要津。签订《马关条约》、《中俄密约》、《辛丑条约》,都是这位北洋大臣的“功绩”。中外人士提起清末政治人物,李鸿章的知名度,可说无人能出其右。但是要详析我姐姐的家世,不应止于父系的张家和李家。母系的黄家——首任长江水师提督黄翼升,以及后母系的孙家——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孙宝琦,也都间接或直接地对我姐姐有所影响。或许因黄、孙两家较不为人知,评介我姐姐的文章几乎从未提到他们。我们要尊重客观存在的事实就不能有所偏差,留下缺憾。所以,开头的第一章,我要介绍张家和李家,也要介绍黄家和孙家。张佩纶才大心细,词锋可畏,可惜性格躁进。我的祖父张佩纶(一八四七—一九○三),字幼樵,原籍河北丰润。他才思敏捷,自视甚高;有笔如刀,恃才傲物,因而在官场得罪了不少人,弄得中年罢官,抑郁以终。祖父早年生活贫困,苦读出身。我的曾祖父印塘(一七九七—一八五四),字雨樵,曾任安徽按察史。太平天国时期,李鸿章于一八五三年返回安徽办团练,"与印塘曾共患难"。这是我祖父后来成为李鸿章东床快婿的原因之一。一八五四年,印塘因积劳成疾,逝于任上,终年五十七岁。那一年“佩纶方七岁,转徙兵间十余年,操行坚卓,肆力为经世之学”;一八七○年(二十三岁)中举;次年登进士,“授编修充国史馆协修官”。一八七五年升侍讲,任“日讲起居注官”,直谏朝政,声誉日隆。后来并擢升为侍讲学士及都察院侍讲署佐副都史,派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内则不避权要,外则论议锋厉,满朝侧目。我祖父看到清末的政治腐败,一心为国;个人则为官清廉,生活穷困,常吃稀饭。据曾朴在《孽海花》中所述,他在大和殿大考,一挥而就,
%张子静,1921年生于上海市,圣约翰大学经济系肄业,曾任职中央银行扬州分行、无锡分行,1949年后在上海浦东郊区任小学语文教师及中学英文教师,1968年底自黄楼中学退休。
季季,本名李瑞月,台湾省云林县人,1945年生。1963年省立虎尾女中毕业,放弃人学联考参加救国团文艺写作研究队,获小说组比赛冠军。1964年3月月开始专业写作,6月成为第一批皇冠基本作家。专业写作十四年。1988年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作家。1978年进入新闻界服务。曾任《联合报》副刊组编辑;《中国时报》副刊组主任兼《人间》副刊卡编;时报出版公司副总编辑;《中国时报》主笔。2005年2月自《中国时报》退休。出版小说《属于十七岁的》、《异乡之死》、《拾玉镯》;散文《夜歌》、《摄氏20-25度》;传记文学《我的姐姐张爱玲》(张子静合著)、《休恋逝水——顾正秋回忆录》等十余册。丰编1976年、1979年、1986年、1987年年度小说选(尔雅版),1982年台湾散文选(前卫版)等十余册。
张子静,1921年生于上海市,圣约翰大学经济系肄业,曾任职中央银行扬州分行、无锡分行,1949年后在上海浦东郊区任小学语文教师及中学英文教师,1968年底自黄楼中学退休。
季季,本名李瑞月,台湾省云林县人,1945年生。1963年省立虎尾女中毕业,放弃人学联考参加救国团文艺写作研究队,获小说组比赛冠军。1964年3月月开始专业写作,6月成为第一批皇冠基本作家。专业写作十四年。1988年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作家。1978年进入新闻界服务。曾任《联合报》副刊组编辑;《中国时报》副刊组主任兼《人间》副刊卡编;时报出版公司副总编辑;《中国时报》主笔。2005年2月自《中国时报》退休。出版小说《属于十七岁的》、《异乡之死》、《拾玉镯》;散文《夜歌》、《摄氏20-25度》;传记文学《我的姐姐张爱玲》(张子静合著)、《休恋逝水——顾正秋回忆录》等十余册。丰编1976年、1979年、1986年、1987年年度小说选(尔雅版),1982年台湾散文选(前卫版)等十余册。
精装帝王传汉高祖刘邦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主要讲述刘邦,一个在街头市井放荡不羁的人,在天下大乱、英雄辈出的秦末,竟然能揽尽天下奇才异能之士,击败一个又...
四野名将 本书特色 《四野名将(图文珍藏版)》:歼灭国民学名三大主力、解放大半个中国的王牌军,中国将帅纪实文学**人吴东峰独家专访,大胆还原高级将领本色人生,揭...
诺贝尔文学奖作家论-(上.中.下)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漓江出版社出版★ 本套书为著名的“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之三选本★ 主编刘硕良,著名出版家、编审...
《向上管理的艺术:如何正确汇报工作》内容简介:本书通过“2种认识、3个步骤、4个问题和6个原则”,全面解析职场中的上下级关系以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比较研究》内容简介: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比较研究是随着“马克思恩格斯问题”的提出而兴起和发展的。“马克思恩格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内容简介:全世界都知道她是侦探小说女王,熟识她笔下的名侦探、有趣的故事,以及曾神秘失踪两星期。而身
保罗.策兰传:一个背负奥斯维辛寻找耶路撒冷的诗人 本书特色 《保罗·策兰传》:一个背负奥斯维辛寻找耶路撒冷的诗人,单凭任何一个侧面都不足以解说这位诗人——他是天...
《O2O实战:二维码全渠道营销》内容简介:这是所有负责经营实体门店的店长和管理者必读的一本书,也是所有想在O2O大潮中借助二维码
董仲舒评传 内容简介 本评传从董仲舒所处时代入手,以当时社会矛盾和任务、自然科学状况、秦汉学术思想沿革为依托,简述了董仲舒治经著述、出仕践儒、建构封建理论大厦的...
梅兰芳的艺术与情感 本书特色 用灵魂打动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同时又是西方人关于中国的一个幻想。梅兰芳之所以成为京剧史上空前绝后的人物,毋庸讳言,部分原因来...
白描民间悲欢情-贺友直 本书特色 本书是沪上著名连环画家贺友直先生的传记。详细地讲述了贺友直先生颠簸的孩提时光、辛苦的学徒经历;讲述了贺友直先生是如何走上绘制连...
费曼手札-不休止的鼓声 内容简介 费曼的抽屉里,长年摆着一封从未寄出的信。信纸泛黄破旧,因为费曼经常拿出来展读。那是费曼在妻子阿琳过世一年后(1946年),写给...
世界文化名人图志:诞生地.故居.墓地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世界文化名人图志》的续集,作者继续游历欧洲,拜访名人诞生地、故居、墓地。本书收入记录微生物学创始人巴斯德...
尘埃里开出的花-民国乱世中的至情至爱-II 本书特色 张爱玲说: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乱世中有大风大浪、阴霾密布,亦有风和日丽、云淡风轻。所...
阎锡山日记 本书特色 《阎锡山日记(1931-1950)》:民国晋省海内*富,今日山西如何追赶。余不愿为自己留痕迹,愿对人类有贡献,故记理不记事。阎锡山日记 内...
一代才女旷世佳人-图说陆小曼 本书特色 和徐志摩有关系的女性,没有一个蠢的,其中张幼仪和林徽因是有智慧的,而陆小曼聪明,算得上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作女了。柴草关...
唐文治自述 内容简介 唐文治(1865~1954)是近代著名教育家,字蔚芝,晚号茹经。1908年,弃官从教,立志“不为良相,即为良师”。他从事教育事业40多年,...
(插图版人物传记系列)在革命的断头台上——玛丽王后的最后岁月 节选 向国王的情妇让步自从路易十五登基以来,**次有人胆敢堂而皇之地违抗他的旨意。国王对此愤怒不已...
天崩地解-黄宗羲传 本书特色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史学家、教育家,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为清初三大儒。他早年多磨难,父亲作为东林党人被魏忠贤等“阉党”迫害致...
郭子仪-第一卷 本书特色 本书记述了唐朝中期重要的军事政治人物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抗御吐蕃侵扰的辉煌战绩,历事玄、肃、代、德四帝,功德圆满的一生。作者用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