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四部分:精神断想;访问文学;见证军魂;诗性视像。内容包括:新语境下的文学担当;文学,不一般的场所;你是“精神上的拿破仑”吗?等。
《化蛹为蝶》是范咏戈继《在戎谈文》《新时期的军事文学》《蓝禾儿·红樱桃》等文艺评论集后的又一部文集。 《化蛹为蝶》收集了范咏戈近十年来所撰写的文艺评论120余篇,分“精神断想”“访问文学”“见证军魂”“诗意视像”四个部分。有评论家认为,范咏戈的文艺评论如同与读者促膝谈心,平易中不失机智、冷静中时时透出热情,流畅的行文中每见峰峦迭起、电火迸射,而总的格调则是鉴赏的清新和思索的深沉。
《化蛹为蝶》几乎可以看作是对中国文坛近期一次全景的扫描。它集纳了对这一时期中国当代作家、诗人们部分文学方面成果的展示与评说,涉及到《第二个太阳》、《末日之门》、《女同志》、《吉宽的马车》、《长街行》、《大秦帝国》、《青木川》、《大爱无边》《守望昆仑》等诸多作品。评论集中对这一时期出现的精品电视剧如《戈壁母亲》、《闯关东》、《乡村爱情》、《亮剑》、《沙场点兵》、《士兵突击》、《我的青春谁做主》、《保卫延安》、《潜伏》等,均有热情、中肯的评论。如果你对以上作品未曾来得及阅读到观赏,那么,读咏戈的评论将是一个很精彩、很理想的弥补。
新语境下的文学担当首先,我要感谢南师大文学院的邀请,很高兴能够有机会在这所百年老校和文艺学的硕士生们见面。文学院的领导让我借主持本届硕士毕业答辩时能够就当前文学发展的宏观形势给大家做个演讲,这使我非常惶恐,这个题目对于我很难胜任,我只是在一家报社工作,接触一些文艺批评,只能就自己所了解、所思索的些许想法和同学们交流。不管我们是不是关心时局,都不得不承认最近几年我们所处的社会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家从治国方略上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这样的社会不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要和谐。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很重要,至少对文学很重要。文学关注克服劳动异化,克服人在科学发展下的孤独、疏离和创造力的泯灭等等。和谐不仅是一种新的治国方略、治国机制、治国目标,同时也是一种意识形态,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和谐”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涵。在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从孔孟到康有为、孙中山都对此做过理想性的描述,也许只有今天我们才能对它做出现实性的描述。几十年前,我所在的山东一座古老的中学,那座中学也是一所百年老校。校合是大运河畔的山陕会馆,会馆大门两侧刻有四个大字:“蹈中履和”,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蹈中履和”一直是我们社会的行为准则,教育和思想道德准则。再有一个理由就是我们的社会在由基本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而一些国家的发展史表明,国民生产总值从人均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阶段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矛盾的凸现期,社会利益关系处在调整中,人们的心理也会发生微妙和复杂的变化。正所谓“人在饥饿时有一种烦恼,吃饱后便会生出无数烦恼”,前者是生存的烦恼,后者是发展的烦恼。当下中国正处在这样的一个发展时期。文章合为时而著,研究当下的文学发展离不开时代和特殊的语境。我想强调指出我们现在的文学语境是崭新的,讨论一切问题要从这个实际出发。不妨稍加回顾拨乱反正后近30年来我们文学语境的几次大的变化。从粉碎“四人帮”到1985年大概有七八年的时间里是非常明晰的拨乱反正的阶段。那时的文学以关注社会问题、社会矛盾为特征,也成为它井喷式大发展的突破口。这个时期的文学成就已经载入史册。进入1985年以后在开放的背景下大量吸收西方现代派文艺,文学以本身的“减负”为口号,以“回归”文学自身为发展目标,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也有论家说进入了所谓“无主潮”的发展阶段。但是,我要说的是这个时期文学提出给自己“减负”和“回归”的目标其实并没有实现。因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学又遭遇了商业化的冲击,几乎在一夜之间就被卷入了商业化的大潮,这个阶段文学语境变得十分复杂,尚待厘清。但进入新世纪后文学又开始回归理性,不论是“回归现实主义”还是“呼唤英雄主义”还是“关注底层写作”,文学朝着一种理性的回归的方向发展。现下我们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觉得这是一个把社会建设和文化精神价值高度统一的语境。近30年的中国文学经过几次语境的变化,现在似乎更意识到文学还是要有所担当。那么,在新语境下文学应该有哪些担当呢?我认为至少有这样三个方面:一、精神抚慰担当。文学这个东西很奇怪,说它有用看似无用,说它无用有时候又很起作用。对此俄苏大批评家阿·托尔斯泰曾很生动地描述过:一个阴沉沉的日子里,神情忧郁的居民伊凡因生活拮据、身心疲惫在街上闲逛。他看到一家戏院正在上演一出戏,就花了3个卢布买了张票,心想反正是消遣。此前他根本没有接触过戏剧,而且对戏剧抱着几分敌意,认为那都是些无聊的人弄的一些骗人的东西。伊凡进了戏院以后心情依然不好,看看左右坐着的那些普通人衣服上都落满了尘土,前边一个胖老太太头不断扭来扭去挡住了视线,他暗暗骂了她一句“臭妖精”。正在这时舞台亮起一道白光,锣声响起幕布分开,几个化了妆的人在一间用厚麻布搭起的房子里交谈。其实这个房间只有三扇墙,可是这几个化了妆的人却认为有四扇墙,而且还毫不在乎地对着那扇假想的墙壁谈话。伊凡心想,他们这些人是多么的笨拙和造作啊。但伊凡不能白白糟蹋3个卢布,必须听他们讲什么。看着看着他人戏了,可不是吗?他想,那个医生到现在还不疑心,那个穿条纹裤子的人就是他老婆的情夫!于是伊凡上钩了。现在那些化了妆的人还要一步一步去感化他、哄他、骗他,赤手空拳地去俘虏他,让他抹眼泪、抹鼻涕、揉眼睛,时而放声大笑,时而把耳朵竖起来,连一秒钟的小差都不愿意开了,否则他就会摸不到故事的边际,那样的话他的3个卢布就白花了。伊凡从来没有经历过舞台上的生活像旋风似的飞驰,2个半的小时里能够体验整整一场人生经历和许多年的生活,有喜悦、有灾祸、有幸福、有欢乐也有悲伤。P3-5
国朝闺秀诗柳絮集校补-(全四册) 本书特色 《国朝闺秀诗柳絮集》是现存规模*大的清代女性诗歌总集。书以韵系人,人各有小传叙其籍里生平;选诗重古体、重本事、重真情...
《我们为什么还没有死掉》内容简介:我们为什么还没有死掉?我们如何跟数百万细菌夜以继日地战斗?我们的免疫系统是从哪里来的?怎
思维的乐趣-高中部分 本书特色 作为一个自由人文主义者,王小波终其一生思考着并快乐着,他以自身对“文化大革命”的记忆为重要矿藏,用杂文独有的调侃的笔调完成了对自...
在武侠之外,梁羽生也擅评诗论词,曾以笔名“时集之”在《香港商报》专栏“有文笔录”撰文十年,本次结集出版的是其中所有谈论民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译经典文库.西方文化精粹[英汉对照] 本书特色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大约创作于159()年至1598年之间,其诗作的 结构技巧和语言技巧都很高...
近三百年名家词选-(全本) 本书特色《近三百年名家词选》(全本)是《唐宋名家词选》(全本)的姐妹篇,所收自晚明陈子龙起,讫民国著名女词人吕碧城,计67人,词作5...
纪伯伦散文诗全集 本书特色 纪伯伦的作品多以爱和美为主题,伟大的心灵以极为单纯的面貌出现。纪伯伦用的字句都是很浅显的,而进入了他的世界之后,就会跟随他,开始一种...
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 内容简介 《陶庵梦忆》、《西湖梦寻》,晚明散文家张岱撰。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
《汉语诗律学》这一部书把汉语诗律的一般常识和作者自己的研究成果杂糅在一起的著名,全书的内容是这样的:从一般常识到比较高深
《憶雲詞》内容包括:点绛唇、浪淘沙、东风北一枝、百字令、东坡引、南歌子、天香等内容。项鸿祚(1798-1835)撰。鸿祚改名廷纪,
《Vue.js+Bootstrap Web开发案例教程(在线实训版)》内容简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HTML5、CSS3、JavaScript语言及其相关...
《如何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内容简介:人类学家的一大准则便是对日常事物感兴趣。关于这个世界,人类学可以告诉我们什么?人类学如
我的保定.你的诺丁汉 本书特色 故乡与作家,游离胶着,剪不断,理还乱。然而,离开故乡,反观故乡,回归故乡,似乎又是文学创作所必取之径。黑马此书,以故乡为主题,收...
《我想和你虚度时光》收录了李元胜从1990年代到现在各个时期创作的90首诗。其中同名诗歌《我想和你虚度时光》被彝族音乐人莫西子
本书《监视》共收录八篇推理杰作,松本清张以独树一帜的手法,揭露日本社会及政治的丑恶与污秽。他笔下的犯罪,既可能来自社会,也可能来自个人,亦或两者皆有;是为了探究...
当代散文-季羡林散文选集 本书特色 古往今来,有多少精美的散文象珍珠般在熠熠生辉!《百花散文书系》不敢说已将它们串成珠联,但它们在这里总已不再是散珠而更便于阅读...
伊北 祖籍安徽,当代作家,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代表作品有有长篇小说《六姊妹》《小敏家》《熟年》《美人余》《娃儿》《五环外的女人》,中篇小说《小芳出嫁》等。
穆娜与马丹 本书特色 德夫科塔的《穆娜与马丹》是描写尼泊尔青年马丹,为了生存和发家致富,决心不顾艰险,前往西藏“淘金”而发生的与妻子穆娜生离死别的故事。它歌颂了...
上海滩豪门望族 内容简介 1 剑气霜花——张静江家族百年轶事 2 龙门风雨——周馥家族商海沉浮记 3 江南儒商——刘镛家族的实业与文化 4 何园沧桑——何汝持家...
人间词话 内容简介 本书是近代中国*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在中国诗话、词话发展史上堪称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本书观点新颖、立论精辟、自成体系,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