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代1900~2000(下卷)》:盛大文学鼎力推荐,美国主流报刊撰写的中国百年现代史。《纽约时报》上的文化大革命十年文献,《时代》版韩战中美交战记录。《华盛顿邮报》版的中美建交秘史,《纽约客》上的毛泽东以后的中国,《新闻周刊》版的蒋介石兴衰故事,英国研究中国的方法等真实文献解密。《纽约时报》《时代》《生活》《华盛顿邮报》《纽约客》《新闻周刊》美国六大主流报刊群撰写的中国版《光荣与梦想》从孙中山的革命到民国的命运,蒋介石的兴起,毛领导的中共的步伐,那些真正影响到中国进程的土地改革、上山下乡,“文化大革命”十年的美国旁观者的记录,毛泽东,邓小平们所连接起来的历史文献,以及他们关心的中美政治运势……一个陌生的、连续的、属于美国人发现的中国,扑面而来。100万字,25位学者,历时八年,六本美国主流报刊编就的一部美国观的中国现代史,中国人了解美国主流媒体刻录中国的方式与观察。文化的灾难(1973—1974年)中国已出现开始进入新一轮激进主义运动的征兆,这场运动具有典型的神秘主义风格,其开始似乎是在学术上对儒家思想的沦丧进行争论而引起的,党内的许多出版物都批判了孔子,说他试图在2500年前的中国恢复奴隶制度。后来这场运动通过把孔予与前任国防部长林彪联系起来而拓宽了其范围。温和派的胜利?(1975年)76岁的周恩来被再次批准出任总理的原因绝不是那么简单,更值得注意的是他出任总理防止了突然和不可预见的倒退周恩来已经把中国引向温和而稳定的发展轨道。国殇与阴云(1976年)那天史无前例的抗议活动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周的开始。首先,北京的领导层发动了一场空前的反右派斗争,矛头对准了人人皆知的“走资派分子”邓小平。邓小平曲折复出(1977年)有关邓小平复出的猜测在1977年1月得到进一步的证实。据新华社的公报说7月16日至7月21日,160名中央委员在北京举行会议。会议的目的是:讨论恢复邓小平的职务和对江青一伙的*后处理决定清扫政治阴霾(1980年)当激进的“四人帮”,包括毛的遗孀江青被剥夺权力,新的领导人开始执行务实的政策之后,中国获得第二次解放的**次快感已经消退。通向世界之门(1982年)中国同意了重新修订婚姻法说明+政府认为放松对离婚的控制相比起依然保持对离婚的压力而言更能维护社会和政治的稳定。打破“铁饭碗”(1986年)沈阳是实行企业破产的试点城市它所引起的反响是很广泛的,省政府和市政府控制着中国大多数集体企业它们分配原材料、人力批准技术革新以及做出其他重要决定。变化中的中国(1989年)恢复中美合作的关系是利害攸关的事。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能成为报纸的头条新闻,而邓小平的经济改革则生产出了商品不完全的解:东期(1990年)浦东计划的初步成功看起来要归功于不知疲倦的上海市长朱镕基北京领导人将浦东计划付诸实施的坚定执行者:正在崛起的巨人(1992年)就在事实不断地证明港英政府错误的同时,香港的1997年好像已经开始了。英国作出让步同意中国不仅对机场建设计划享有否决权,而且允许中国银行占有垄断贷款的地位。现代化中国军队(1999年)对中国人来说海湾战争所展示的是21世纪的武器装备和战法,它以*生动,鲜活的方式反衬出了规模庞大的中国军队的落后。中国现正以购买的方式,尽快地向高技术超级军事大国迈进。有一点正在令华盛顿愈发寝食不安,那就是中国如何改进、重组其规模庞大的军队。美国导弹和考克斯的挑衅,新世纪的挑战和机会,迷失的一代,新兴的中产阶级。
西方如何认识中国?他们如何发现中国,发现同样的一件事的背后与我们认知不同的部分。《中国时代1900~2000(下卷)》试图探究美国人对于中国历史的记录方式,以及他们如何看待中国,如何围观中国的方法,也许,我们需要一本原始的,没有任何修饰的美国人对于中国历史的记录方式,不管这是一种偏见还是洞见,不管是一种真知还是误读。这本美国人撰写的中国史,对于正在快速前进的中国,则是多么重要的一部文献式的指路牌,或者参考消息式的中国现代史。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纪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一周年的活动中,出现了要求立即恢复邓小平职务的大字报。1977年1月中旬,在香港有谣传说,邓小平实际上已经被任命为总理。邓小平有可能复出的第一个政治迹象是来自北京的银幕上所放映的纪录片《敬爱的周总理永垂不朽》,影院中回响着邓小平在周的追悼大会上致悼词的声音。此后,100多万臂缠黑纱的中国人涌向天安门广场,他们哭泣着,高唱《国际歌》。不一会儿,整个广场似乎都被大字报(几乎永远是政策变化的预兆)覆盖了,它传递着一个准确无误的信息;“我们要求立即让邓小平出任总理;不要再让8亿人民等待;邓小平当总理,周总理可以含笑九泉”。邓小平的复出从某些方面来说是一个政治奇迹,因为他已经两次在批斗中幸免下来,60年代,邓小平作为党的总书记,他开始从。大跃进”立场上退缩,倾向于进行温和的经济改革,有关邓小平复出的猜测在1977年1月得到进一步的证实,华国锋及其12人政治局连续而且公开地出席纪念周恩来的活动。但邓仍然没有露面。自从邓再次露面以后,华的唯一公开的活动就是与来访的洪都拉斯共产党代表团举行会谈,邓小平再次复出,1977年7月北京的新华社宣布,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表决通过重新起用73岁的邓小平,恢复他的副总理、党的副主席和军队总参谋长职务。同时,公报说,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已经被从党内清除出去,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邓的归来也是中国在过去20年不稳定的发展时期中具有戏剧性的起起落落。邓小平的复出(人们期待已久)被蒙上神秘复杂的色彩。他官复原职的第一个信号是出现在1977年7月下旬,当时北京的一张大字报突然进入人们的视野。这张40英尺长的大字报写在黄色的纸上,醒目的黑字呼吁中国人民热情欢迎和坚决支持邓小平官复原职,然而,当天夜里,大字报被清除了,所有的信息痕迹都被从墙上刮了下去。一些中国问题观察家推测,大字报是一些邓小平的狂热支持者为加快其重新掌权而进行的尝试。然而,观察家们也注意到,今年春天曾在北京和广州出现的大字报还曾宣称邓小平被任命为总理,后来证明都是假信息。然而,在第一张大字报消失后的第二天,又有几份类似的大字报贴了出来。外国驻京记者听到敲锣打鼓的声音响遍大街小巷,估计那是在进行游行的彩排,准备庆祝邓小平的复出。早些时候,100多万参加庆祝活动的人沿着冒热气的街道,涌向北京天安门广场,仅仅在15个月前,有人还曾在这里猛烈抨击过邓的“反革命背叛”行为,
鲁迅文集(全六册)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北京燕山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 荟萃鲁迅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的经典作品,加以精心编排、校注★ 书信部分选录鲁迅写...
人间有味,自在从容 本书特色本书是“生活家”汪曾祺先生的散文精选集。汪曾祺先生一生经历了种种坎坷和苦难,却从不消沉沮丧,依然让安静内化于心,自在从容地生活。洞悉...
撒哈拉的故事 本书特色 三毛作品中*脍炙人口的《撒哈拉的故事》,由12篇精彩动人的散文结合而成,其中《沙漠中的饭店》,是三毛适应荒凉单调的沙漠生活后,重新拾笔的...
晨钟暮鼓 本书特色 本书是曾发表《一个都不放过》、《被迫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无知者无耻》、《俗人理解不了的幸福》、《谁痛谁知道》、《江山美人》《狂欢》、《中...
波动 本书特色中篇小说。初写于1974年,定稿于1979年,《今天》1979年第四至六期连载。北岛唯一发表的小说。 小说讲述文革中一对青年的爱情和几个人物的故事...
毕淑敏母子航海环球旅行记 内容简介 这是著名女作家毕淑敏继《心灵处方》《女心理师》之后的又一部精彩之作。与前书不同的是这部作品是毕淑敏用稿费买了两张船票与其子从...
路南城 撒尼人 本书特色 《路南城 撒尼人》是李纳的一本散记,它不是一般的散文,这是“一个人的历史”,是一位紧系李纳故乡——云南路南城与汉族杂居的一户彝族人家的...
唐山大地震 本书特色 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是迄今为止四百多年世界地震*悲惨的一页。作者当年赴唐山参与了抗震救灾活动,以其亲身经历和感受,全景式地真...
念你如初:民国才女最美的情事 本书特色 《念你如初(民国才女*美的情事)》编著者秦晓晓选取了冰心、张爱玲、苏青、林徽因等26位民国“知识女性”,一一介绍其人其事...
刘大杰(1904-1977),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湖南岳阳人,曾任安徽大学、暨南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复旦大学教授,并兼任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早年从事...
老舍散文集 本书特色 《老舍散文》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老舍的经典散文,有叙事的、有抒情的、有释理的。这些散文文笔手法细腻、结构顺当、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多彩、语...
核桃先生的咖啡馆 本书特色 《核桃先生的咖啡馆》讲述的是一个女孩突然被咖啡馆里的服务生扔进了垃圾桶里,沿着垃圾桶隧道,女孩掉进了一个陌生的小镇。设计这个小镇的是...
世间美好,相信的人能得到 本书特色 愿力产生奇迹。这个世界的确浮华、虚假,冷漠、无情。然而,这个世界美好还是多过阴暗,欢乐多过苦难,只要你相信,只要你一如既往地...
阿加莎·克里斯蒂被誉为举世公认的侦探推理小说女王。她的著作英文版销售量逾10亿册,而且还被译成百余种文字,销售量亦逾10亿册。她一生创作了80侦深小说和短篇故事...
一颗简单的心:福楼拜中短篇小说选 本书特色 《一颗简单的心》本书收录了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的中篇小说《狂人回忆》《秋之韵》和短篇小说《一颗简单的心》。《狂人回忆》...
作品目录1.巴金作品总目 无政府主义与实际问题》(理论,与他人合著),1927,上海民钟社 《灭亡》(中篇小说),1929,开明书局
这本米沃什诗选精选米沃什各个时期的诗歌作品150多首,其中包括他早期的创作和后来的作品。米沃什在诗歌创作上强调“见证人”的身
一个一个人 本书特色 本书为作家申赋渔创作的一部纪实散文集,作者通过叙述身边形形色色的人,来描绘时代烙印。该书记录了1979年以来三十多年跨度的中国发生的故事和...
莎士比亚喜剧选 本书特色 我读到莎士比亚的**页,就使我这一生都属于他了。——歌德莎士比亚喜剧选 内容简介 这本喜剧集收入了莎士比亚脍炙人口的五部喜剧:《仲夏夜...
迦陵谈词 本书特色 《迦陵谈词》是叶嘉莹**本谈词的书。从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三种境界谈起,继而赏析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后主、晏殊和吴梦窗等各位词人的风格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