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乃汇集作者关于中国文化与教育诸问题的专论和演讲词而成,作者以其对中国文化精深闳大
之体悟,揭示中西传统与路线之差异,指明中国文化现代转向之途径,并以教育实施之弊端及其改革为特别关心所在,寻求民族健康发育之正途。
本书乃汇钱穆先生关于中国文化与教育诸问题的专论和演讲词而成,共有文章二十篇,均系其于抗战之时,感山河巨变、世风浑浊,不忍“以二帝三王相传之天下授之塞外”而作。先生以其对中国文化精深闳大之体悟,对中国精神健旺蓬勃之感触,揭中西传统与路线之差异,指明中国文化现代转向之途径,并以教育实施之弊端及其改革为特别关心所在,寻求民族健康发育之正途。
《文化与教育》乃汇集作者关于中国文化与教育诸问题的专论和演讲词而成,作者以其对中国文化精深闳大之体悟,揭示中西传统与路线之差异,指明中国文化现代转向之途径,并以教育实施之弊端及其改革为特别关心所在,寻求民族健康发育之正途。
上卷中国文化与中国青年国人对于东西文化之讨论,已历有年矣。或主文化无分中外,唯别古今。秦以来之中国,实相当于西洋之中古时期,是不啻谓中国进化落后,再走一步始成现代化之西洋。其文化之先后,即文化之高下也。此盖本诸西洋进化派人类学家之主张。或谓中国当急速全盘西方化,此则视文化如商货,谓可携挟稗贩,自彼而至此。其意近于西国文化播散论者之见解。是果有当于东西文化之真象乎?抑切合于中国之实情乎?凡此姑皆不论。要之进化论与播散论之两派,已为西方谈文化者已往之陈言,迭经驳正,不足复据。盖此两说,有一共同谬误,即蔑视文化之个性是也。若就世界现存文化别类分型,则断当以中国。印度。欧西为三大宗,时贤主其说者以梁漱溪氏之《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为最著。梁书颇滋非难,然谓中印欧三方文化各有个性,则其论殆无以易也。夫文化不过人生式样之别名,举凡风俗习惯信仰制度,人生所有事皆属之。则世界各民族文化繁颐,居可想像。而必举中印欧为世界文化之三型者,盖论文化首当重二义:一者文化当为大群众所有,二则文化必具绵历性。当吾世而求其扩广群,历永世,可资衡论者,则无逾中印欧三方。而之三方者,又各自有其独特之个性,然而亦复有其共通之精神。其所独者不能外其通,亦必明其通而其所谓独者随以显。文化之通则,必在其大群众有以混其内部小我个己之自封限。自营谋。一切自私自利心,而能相互掬其真情以为群,夫而后其群乃可大,乃可以绵历而臻于久。否然者,分崩离析,如冰之伴,如花炮之爆放,刹那暂现,且不瞬息而解消以至于灭尽。其所以混小我封限营谋一己私利之心者,则仍必探本人之内心本性之所固有,就其当境呈露面为教。否则如沐猴而冠,其势亦不常。此人类内心本性所固有,而以混其小我封限营谋一己私利之心者,在孔门儒家则谓之仁。非仁无以群,非群无以久,非久无以化,非化无以成文。是为人类文化之大源,亦即人类文化之通性。而人心之仁之当境发露,则又时时随其年寿对境而有异。大较言之,青年少年则常见于孝,壮年中年则常见于爱,老年晚年则常见于慈。曰孝,曰爱,曰慈,皆仁也。青年无不知孝父母,壮年无不知爱配偶,老年无不知慈伦类。就其当境发露于不自觉之际,而亲切指点以为教,使其恍然于所以破封限,豁营谋,解脱其自私利之心,以直达夫明通公傅者,循是而推之,而仁不可胜用矣。中印欧三方文化大流,莫不汲源于此,而各有其所偏。大抵中国主孝,欧西主爱,印度主慈。故中国
钱穆(1895—1990),字宾四,著名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1912年始为乡村小学教师,后历中学而大学,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数校任教。1949年只身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起定居台湾。
爱一个人只有两条路,给他自由,或是成为很棒的女人。风靡两岸三地2000万读者!不看张小娴,你怎麼懂得爱情?离开,原本就是爱情与人生的常态。那些痛苦增加了你生命的...
本领高强的间谍“黄昏”为了能潜入名门贵校,而受命必须在七天内组建一个“家庭”。而他所找到的“女儿”竟是个会读心的超能力者!机缘巧合找到的“妻子”却又是个杀手?互...
一本书读透汉语常识 本书特色 也许你是教师、学生、公务员,也许你是文秘工作者、编辑、记者、节目主持人、播音员、演员,也许你从事的是较少使用文字的职业,但无论怎样...
汉语同韵大词典 内容简介 本书以韵母顺序编排,收录普通词汇为主,收录字、词、词组(短语)、熟语约7万条,共340多万字,是一部既能查音韵又能查词义的大型工具书。...
池田知久简帛研究论集 内容简介 对中国思相史研究而言,简帛等新出土资料所具有的意义是决定性的,过去那种仅仅利用传世文献从事研究的方法,已经无法期待取午什么进步。...
中国文化精神 本书特色 《中国文化精神》:中国当代文化研究的奠基者张岱年打造的极通俗的中国文化读物,中国人必须知道的中华文化精华,标志着中国文化研究与普及的品质...
中国近现代书信丛刊俞樾书信集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一)本书是迄今收录特为完备的俞樾书信集,全部据原始出处及手迹进行整理(全部信件标明来源),详考俞氏...
俗神叙事-传承.流变与展演 本书特色 刘秀峰所著的《俗神叙事(传承流变与展演)》尝试参照表演理论的视角和方法,在文献爬梳的基础上,通过对地方俗神陈靖姑信仰的相关...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全二册-插图典藏版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自省之书,它揭示了中国人丑陋的一面,让你出了一身冷汗并恨不得挖个洞钻进去;这是一本实用之书,它在告诉你中...
两唐书列传部分词汇比较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分六章对两《唐书》的词汇进行比较研究。前四章集中于《新书》与《旧书》对应用词的比较,分别为:**章单音词对比较研究;第...
人间几回伤往事-黄朴民读历史文化 内容简介 由于阅历、知识、视野以及观念的差异,每个人对历史文化的认知会有很大的不同,事实复原可能光怪陆离,价值判断更可能南辕北...
大学语文 内容简介 本书是应高校非中文专业基础课和公共必修课之需而编写的。该书编写力求选编经典,评析到位,对每篇范文的讲析,不仅紧扣原文,有的放矢,而且兼顾学生...
吃茶记 本书特色 老舍、冰心、葛兆光、贾平凹、余秋雨、刘心武等现当代数十位文化名家写茶的精美短文,被杨耀文精编成《文化名家吃茶记》。茶情茶性,茶品茶趣,...
1 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第三版 本书特色 《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第3版)》是在编纂指导、学术顾问季羡林、任继愈、欧阳中石、李肇星先生带领下,从12600多条警...
文化民生论 本书特色 《文化民生论》围绕文化民生主题,梳理现代汉语文化精神内涵,辨识纷乱的文化现象中对于文化的种种错觉和误解,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支...
2011年中国故事精选 本书特色 一则则故事蕴涵着酸甜苦辣,一段段经历浓缩了世态百相,一组组特写炷照出人性永恒,一句句话语透射着真情博大……邱牧、谢云主编的《2...
殷墟探秘-甲骨文 本书特色 从甲骨文读懂上古时代的中国《盛世收藏》主编陈漫兮倾力之作向你讲述殷墟甲骨文的前世今生殷墟到底还有多少未解之迷?两岸汉字艺术节推荐读物...
中国诗性文化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讨论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从原始形态的角度,汉语中诗的本源即甲骨文中的“寺”,这是中国文明*古老的食物分配制度,其本质特征可归结为...
鲁迅的都市漫游:东亚视域的鲁迅言说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以遍历东亚都市的经历及视角重新追溯鲁迅一生的评传。本书致力描绘作为一个喜爱好莱坞电影的近代都市生活者的鲁迅...
《梦想·年华·使命——高中生涯成长手册》内容简介:本书是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中学生生涯教育课程配套校本教材。本书从认识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