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汉原名寿昌,曾用笔名伯鸿、陈瑜、漱人、汉仙等。1898年3月12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县。话剧作家,戏曲作家,电影剧本作家,小说家,诗人,歌词作家,文艺批评家,社会活动家,文艺工作领导者。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多才多艺,著作等身。原籍湖南长沙。早年留学日本,1920年代开始戏剧活动,写过多部著名话剧,成功地改编过一些传统戏曲。他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文化大革命中,被左的社会势力迫害死于狱中。
本书为其撰写的记录梅兰芳生平事迹的专著。
《漫说梅兰芳》是田汉撰写的记录梅兰芳生平事迹。这部书是李新主编的名家小丛书中的一部,侧重于普及,以小、以精取胜,尽可能让读者在不太长的时间里,从名家的娓娓叙述中获得某一具体主题的知识,呈现各位名家。这本书包括了旧戏与梅兰芳的再、为什么邀梅兰芳去演戏、梅兰芳、周信芳演出剧本选集序、追悼梅兰芳、和梅兰芳*后几次见面等7篇文章。内容十分丰富,文字简洁,体现了对京剧、对梅兰芳的认识,现在看来相当有特点。海报:
总序
李辉
二十多年来,文化热潮此起彼伏,历久不衰。热潮之中,相关话题以及论述方式,范围日渐宽泛,颇有朝着两极方向拼命拉开距离之势。或趋向宏大、笼统,以玄妙、空泛、繁复方式进行阐述;或趋向琐碎、细微,以新奇、通俗甚至低俗吸引眼球。各类文化图书,应运而生,成了出版界的宠儿,其中利弊优劣,很难界定,好在真正热爱文化、有文化情结的读者,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有选择权,由此,文化也就有可能真的热闹起来了。
2009年春天,大象出版社社长耿相新先生向我提议,是否可以策划一套小丛书,侧重于普及,以小、以精取胜,尽可能让读者在不太长的时间里,文化名家的娓娓叙述中,获取某一具体主题的知识。
很好的建议,我当即辅助落实,这就是“名家文化小丛书”的由来。
所谓“名家”,即各领域、各学科的成就卓著者。他们各有所专,各有所长,厚积薄发中时有精粹之作。启动之初,作者人选侧重于人文学科,以后将其向其他学科延伸。
所谓“文化”,即广涉文化不同主题,尽量突出具体、明确和小角度切入的特点,使每种书的话题不至于空泛、玄妙。所选作者的叙述文字,也大多具有叙述明畅、生动、有趣的特点,以适应读者轻松阅读的需要。
所谓“小丛书”,即在每种书的话题“小”之外,字数以三万至五万字为宜,属于真正的“小书”。这一规模的图书,既便于阅读,也便于携带。舍此,恐怕也就失去“名家文化小丛书”所追求的普及目标。
小,却不应漫不经心;普及,也不应迎合浅薄。
辛弃疾有词云:一丘一壑也风流。于是,且借此套小丛书,一一呈现各位名家的文化风流。
写于2009年6月8日,北京,雷电大雨中
因此,对于旧戏的有历史意义的批判仍不能不回溯到《新青年》的戏剧专号,及其他零星讨论。那时作为批判封建旧戏的战士的是胡适之、傅斯年。胡写了纹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傅写了《戏剧改良各面观》和《再论戏剧改良》。此外有钱玄同答复张厚载的《脸谱》、《打把子》(认为中国戏是野蛮的“方相氏”的变相),和周作人的《论中国旧剧之应废》(应废的理由:**是在世界戏剧发达史上看来,中国戏是“野蛮”;第二是中国戏是儒道两派思想的结晶,包含淫、杀、皇帝、鬼神四种毒素,有害于“世道人心”)。
现在假使容许我们做一个批判的批判,我们可以发见他们的批判的尖锐的革命性及其极限。胡适之的批判是从反对关于“昆曲”的张之纯的观点开始的。张在他著的文学史里面说到昆曲与国运的关系:
是故昆曲之盛衰,实兴亡之所系。道咸以降,此调渐微。中兴之颂未终,海内之人心已去。识者以秦声极盛,为妖孽之先征。其言虽
激,未始无因:欲睹升平,当复昆曲。……
这是典型的封建阶级观念论的观点。昆曲和其他一切艺术一样,当然是阶级社会的上部构造的一种。它的曲调虽是来自民间:“宋人词而益以里巷歌谣,不叶宫调,故士夫罕有留意者。”(见徐渭著《南词叙录》论南曲)但随着明代南方贵族社会之兴起,“前代富贵家士大夫不甚留意的出自民间的南戏,一变而为他们生活上不可缺的一种艺术”。明顾起元《客座赘语》上说:“万历以前,公侯与缙绅及富家,凡有宴会小集,多用散乐……唱大套北曲……中间错以撮垫圈、舞观音、或百丈旗、或跳队子,后乃变而尽用南唱,歌者只用一小拍板,或以扇子代之,间有用鼓板者。今则吴人益以洞箫及月琴,声调屡变,益为凄惋,听者殆欲堕泪矣。大会则用南戏。……今又有昆山,较海盐又为清柔而婉折。”“当时君主、诸王的宫廷邸合里,常有教坊优伶献技……大官僚的府第里,也每豢养着称为‘家童’、‘家优’的伶工一部。……自家欣赏之外,兼作官场应酬结纳之用。…清初大官僚的家里还有豢养优伶的,一般士大夫不改前朝嗜好戏曲的风气。”见《青年界》三卷四期陈子展著《南戏传奇之发展及其社会背景》)洪深氏在他的《论中国戏剧之改良》也接触这个问题,他说:“在皮簧未行以前,昆剧的势力,是独一无二。”“实在的,昆剧代替北曲是民众戏剧的逐渐贵族化。‘场面’的幽静与细致,辞句的文雅与深刻……更决定了这种戏剧仅能给予文人学士们欣赏。所以昆剧除了是唐宋传奇中所有的题材的再现外,其他总是带有极浓厚的忠君爱国、循规守礼、升官发财、成圣成贤等思想。即使男女相悦,淫奔私就,也一定要使男为才子、女为佳人……而无伤大雅。自然,写民间故事,也不是没有的。但是,一定是以轻贱、鄙视、取笑的态度出之。昆剧中的平民,男都丑角,女尽贴旦,穷形尽相,插科打诨。所以,假使说昆戏是纯粹贵族阶级的戏剧,是没有错误的。”(见《申报月刊》第三卷七号)但是这一封建贵族的文化之花也不能“长好”。到了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英鸦片战争以后,即张之纯所谓“道咸以降”,封建的中国给西欧资本主义敲破了大门。在列强积极的经济侵略和诱导之下,重要的商业都市已产生了新兴的市民阶级,农村经济崩溃,破产的农民开始广大的革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贵族社会的下层基础急烈地动摇起来。这自然不能不影响到它的上层构造之一的昆曲,使它也走向末运。在这一个意义上,实在也可以说:“昆曲之盛衰,实(贵族社会)兴亡之所系。”封建贵族战栗于他们的灭亡的运命,主张复兴他们这一意识形态武器,阻止中国的资本主义化,恢复封建的秩序,使中国“重睹升平”。这也是他们应有的“梦想”。但胡适之不理解这个,他说:“这种议论的病根全没有历史观念,故把一代的兴亡与昆曲的盛衰看做有因果的关系,故说‘欲睹升平,当复昆曲’。”他不知道贵族社会的兴亡与昆曲的盛衰是有因果关系的。
虽然如此,胡先生对于近百年来发达的“京戏”的评价有极正确的地方。有历史癖的他,首先就中国戏剧发展的道路作了这么一个概观:
试看中国戏剧从古代的“歌舞”(Ballad.Dance)一变而为戏优;后来加入种种把戏,再变而为演故事兼滑稽的杂戏;后来由“叙事”
体变成“代言”体,由遍数变为折数,由格律极严的大曲变为可以增减字句变换官调的元曲。于是中国戏剧三变而为结构大致完成的元
杂剧。但元杂剧不过是大体完具,其实还有许多缺点……后来的传奇,因为体裁更自由了,故于写生、写物、言情各方面都大有进步。……
可以算得是戏剧史的一种进化,即以传奇(昆曲)变而为京调一事而论,据我个人看来,也可算得是一种进步。……
这里胡先生恰好来表示和他的学生傅斯年正相反的观点。傅斯年在他的《戏剧改良各面观》里说:“京调’的来源,全是俗声:下等人的歌谣,原来整齐句多,长短句少——这是因为没有运用长短句的本领——‘京调’所取裁,就是这下等人歌唱的款式。七字句本是中国不分上下今古*通行的,十字句是三字句、四字句集合而成。三字句、四字句更是下等歌谣的句调。总而言之,‘京调’的调,是不成调,是退化调。……”究竟是进化昵,是退化呢?我们再听胡先生说的:
……
田汉(1898—1968)。本名田寿昌,湖南长沙人。创造社成员。曾组织和主持有名的南国社、南国艺术学校等戏剧团体和戏剧教育组织。他的《获虎之夜》、《名优之死》、《丽人行》等话剧,是现代文学史上卓有影响的优秀之作。建国后曾在文化部、中国戏剧家协会任职,在指导戏曲改革方面获得了显著的成果,他自己曾改编了《西厢记》、《白娘子》等传统剧目。《关汉卿》和《谢瑶环》分别代表着田汉话剧创作和戏曲创作的最高水平。
富兰克林自传 本书特色 本书是当代史学大家唐长孺代表的译作,是留给年轻人的宝贵精神财产。 本书是影响世界两百余年的励志经典,是改变美国人命运的二十种著作之一,是...
女人篇-男人篇-张星名人访谈录-全两册 本书特色 《张星名人访谈录:女人篇、男人篇(共2册)》是一部以人物专访为特色的纪实文学作品。作者张星既是记者又是作家,兼...
莎士比亚-世界十大文豪 内容简介 莎士比亚是位*伟大的戏剧家,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中,是位举足轻重的巨人。然而,他生前并不知道他将会成为文学史上的大家。但,这又是必...
《机器人的世界》内容简介:机器人的发明,对人类社会意义非凡。它既是人类探索自身的重要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信息技术与社
民国密码战-美国破译之父在华历险记 本书特色 在美国被禁四十余年重见天归,抗战中国秘密战线上的**外援,独家披露军统及戴笠密室的对日谍战。重庆谍战没有讲完的故事...
《法律起源与国家法的形成》内容简介:在多元文化异彩纷呈的当今,我们不能忽略法之起源与国家法形成的复杂特征。本书运用少数民族
台湾故事会 本书特色 想在台湾南部捞到多数选票光有高明的竞选策略是不够的!起一个土的掉渣的名字能为候选人的胜算增加筹码,越土越有票房!另外,你知道古龙死在谁的手...
《奔驰宝马工程师编程设码操作实例彩色图解》内容简介:本书主要讲解奔驰宝马工程师软件的使用方法,从软件的认识、连接方式、进入
正说清朝十二臣:图文本 本书特色 《正说清朝十二臣》是中华书局“正说历史”系列图书的又一力作。该书重点介绍了鳌拜、于成龙、明珠、隆科多、年羹尧、刘墉、纪晓岚、和...
雍正传 本书特色 雍正的形象,在人们的心目中,至少在一部分人的印象里,是一个篡位者,屠戮功臣、施行特务统治的残忍的暴君,又是有着重大事迹的帝王。本书作者在检阅了...
《临界点》内容简介:近十年,无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等概念的提出,还是云计算、AI、大数据、区块链、边缘计算
国宝 同仁堂 内容简介 本书依据大量的历史资料、乐家传人的回忆和当代人的亲历,生动地记叙了同仁堂340年的发展史。从创立之初的千古承诺,到“供奉御药”的吉凶莫测...
隋唐五代名人年谱(共四册) 内容简介 《隋唐五代名人年谱(套装共4册)》共计收入年谱六十种,其撰成年代自宋朝及于民国,资料翔实,体例谨严。谱主二十九人,包括政治...
通鉴载道-司马光传 本书特色历史上的司马光不仅是一位私德高尚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本书以详实的历史资料和客观的视角,用生动幽默的文学语言为读者再...
胡同往事 本书特色 一个又一个历史人物 ,一出又一出历史演义,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帝都,不能忘却的纪念,胡同,行将消失的古韵。追忆它们的逝水年华…… 胡同往事 ...
三大师传 本书特色 茨威格撰写十年的传世佳作 三位文学大师的心灵传记。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指定阅读。享誉世界的德语作家茨威格传记经典代表作,书写三位文学大师传奇人...
《上帝的方程式》内容简介:“我想知道上帝的想法。”——爱因斯坦 本书是国际知名数学家阿米尔·D·阿克塞尔继他的《费马大定理》
《现代学林点将录》突破了近百年来学术史的框架,以一种全新的、为现代读者所接受的撰述方式,展现了从民国至今一百多位著名学者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新译·全本 本书特色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写于1933年,海伦?凯勒在美国的《大西洋月刊》上发表了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篇散文感情极为细...
王十三 本书特色 他是型秀舞台上*闪亮的新星,有着消瘦却坚毅的脸庞,有着对音乐极其狂热的灵魂,更有着对梦想奋力追求的执著。 他是个把13当作标志的音乐小子,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