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新的开启”当然不仅仅相对于诗歌的东欧,也相对于我们自己,后者甚至更加重要。今年三月间访华的阿拉伯诗人阿多尼斯在谈到阿拉伯诗歌和西方诗歌的主要区别时认为,诗歌在当代西方更多地被当成一个文化问题,而对阿拉伯诗人来说,它首先是一个生存问题。生存包含了文化,反之却不然。我相信,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有把东欧诗歌混同于一般的“西方诗歌”(尽管在文化传统上,二者之间有更多的关联),而是将其与俄罗斯“白银时代”的诗歌合为一脉,作为一个独立的渊源对待,并在精神血缘上更觉亲切,阅读中也每每更加会心的主要原因。这里的关键与其说是诗人的身份之辨,不如说是诗歌观念的大小之辨;与其说是语境压力的缓迫钝锐之辨,不如说是诗歌经验的宽窄深浅之辨。当赫贝特写下“我的想象/是一块木板/我全部的工具/只有一根木棍陪伴”(《锤子》)时,他所触及的不仅是诗意生存的下限,也是诗的根;而当他笔下的科吉托先生和我们一起仔细分辨“人声与天籁”,以领略“世界的演说乐此不疲”时,我们所感悟到的不仅是诗人面对自然的谦卑和敬畏,还有诗意言说无限可能的巨大空间——如此的信念,如此的胸襟,如此的能量:正是这种源于诗自身的光洞穿了集权的意识形态强控制或全球冷战背景下地缘政治影响的阴影,一再从内部照亮从而自我阐释着所谓“东欧诗歌”。显然,这个意义上的东欧诗歌没有,也不会因为福山所宣称的“历史的终结”而成为过去,相反,在新的历史语境中它们每每更像是某种来自未来的质询,比如米沃什有关“我们生活在一个后宗教的世界里”的沉思,比如赫贝特有关“语义崩溃时代”的警告,比如赫鲁伯试图将诗与科学、历史和神话融于一炉的语言实验,比如扎加耶夫斯基在宿命的流亡中实践其“成为一个有别于其他异议者的异议者”心愿的灵魂冒险……西川在谈到萨拉蒙的诗时认为,他“写的是那种任你怎样狠狠地把它们摔在地上,它们都要跳起来咬你的诗歌”,这也是我们阅读许多东欧诗歌的感受。事实上,在我们有关理想诗歌的期待中,那些*活跃的光影,往往综合了来自东欧诗歌的投射:敏锐的问题意识、悖谬的现实感、笔直的道德勇气、深邃的历史底蕴、复杂精纯的语言织体,如此等等。如果说,由无奈的忍受所孕育的反刺、幽默和从容更能体现所谓“东欧诗歌特质”的话,那么,赫鲁伯的一句警语或许就概括了诗和诗人的真正尊严。他说:诗歌的唯一限制就是诗歌。
《当代国际诗坛.3》内容简介:所谓“新的开启”当然不仅仅相对于诗歌的东欧,也相对于我们自己,后者甚至更加重要。今年三月间访华的阿拉伯诗人阿多尼斯在谈到阿拉伯诗歌和西方诗歌的主要区别时认为,诗歌在当代西方更多地被当成一个文化问题,而对阿拉伯诗人来说,它首先是一个生存问题。生存包含了文化,反之却不然。我相信,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有把东欧诗歌混同于一般的“西方诗歌”(尽管在文化传统上,二者之间有更多的关联),而是将其与俄罗斯“白银时代”的诗歌合为一脉,作为一个独立的渊源对待,并在精神血缘上更觉亲切,阅读中也每每更加会心的主要原因。这里的关键与其说是诗人的身份之辨,不如说是诗歌观念的大小之辨;与其说是语境压力的缓迫钝锐之辨,不如说是诗歌经验的宽窄深浅之辨。当赫贝特写下“我的想象/是一块木板/我全部的工具/只有一根木棍陪伴”(《锤子》)时,他所触及的不仅是诗意生存的下限,也是诗的根;而当他笔下的科吉托先生和我们一起仔细分辨“人声与天籁”,以领略“世界的演说乐此不疲”时,我们所感悟到的不仅是诗人面对自然的谦卑和敬畏,还有诗意言说无限可能的巨大空间——如此的信念,如此的胸襟,如此的能量:正是这种源于诗自身的光洞穿了集权的意识形态强控制或全球冷战背景下地缘政治影响的阴影,一再从内部照亮从而自我阐释着所谓“东欧诗歌”。显然,这个意义上的东欧诗歌没有,也不会因为福山所宣称的“历史的终结”而成为过去,相反,在新的历史语境中它们每每更像是某种来自未来的质询,比如米沃什有关“我们生活在一个后宗教的世界里”的沉思,比如赫贝特有关“语义崩溃时代”的警告,比如赫鲁伯试图将诗与科学、历史和神话融于一炉的语言实验,比如扎加耶夫斯基在宿命的流亡中实践其“成为一个有别于其他异议者的异议者”心愿的灵魂冒险……西川在谈到萨拉蒙的诗时认为,他“写的是那种任你怎样狠狠地把它们摔在地上,它们都要跳起来咬你的诗歌”,这也是我们阅读许多东欧诗歌的感受。事实上,在我们有关理想诗歌的期待中,那些*活跃的光影,往往综合了来自东欧诗歌的投射:敏锐的问题意识、悖谬的现实感、笔直的道德勇气、深邃的历史底蕴、复杂精纯的语言织体,如此等等。如果说,由无奈的忍受所孕育的反刺、幽默和从容更能体现所谓“东欧诗歌特质”的话,那么,赫鲁伯的一句警语或许就概括了诗和诗人的真正尊严。他说:诗歌的唯一限制就是诗歌。
蓝诗歌:2015年卷 本书特色 《蓝诗歌(2015年卷)》精选了活跃于当下诗坛的中青年诗人胡弦、施茂盛、苏历铭、谷禾、李南、池凌云、蓝野、铁夫、王夫刚、默白、韩...
《十二金钗》内容简介:本书在这第二辑里,依然不讲爱情,却大讲亲情、友情、同情、真情;不细讲家族盛衰,却开始引导孩子们懂得万
范稳,四川人,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中文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创作,以小说创作为主,先后发表中长篇小说及文化散文四百多万字。近年来主要在藏区...
凯尔特的薄暮 本书特色 《凯尔特的薄暮》——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巴特勒·叶芝*具代表性的作品。这本书展示了一个与现实平行的幻想世界之全貌,也是叶芝投身唯灵论...
2004年中国散文精选 内容简介 本套丛书的选本包括:中篇小说选(分上、下两卷)、短篇小说选、报告文学选、散文选、诗歌和微型小说选六种。本书编辑方针是,力求选出...
心胜 本书特色 《心胜》编辑推荐:《苦难辉煌》作者金一南首部随笔集,是作者20年来心血作品全记录。在书中,作者震撼推出全新概念——心胜——战胜对手有两次,**次...
外国卷-情感的流淌-名家诗歌-聚经典.人文读本-6 本书特色 本文收录了数十位外国诗人的两百余首抒情佳作,既有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叶芝、聂鲁达、蒙塔莱和埃利蒂斯,...
中国作家抗震救灾采访团作品选:散文诗歌卷:5·12-生命的咏叹 本书特色 5·12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强、波及范围*广、救灾难度*大的一次特大...
宋词三百首(超值全彩白金版) 本书特色 《宋词三百首(超值全彩白金版)》在参考清代朱祖谋编选的《宋词三百首》、顾及宋词发展脉络以及人们的审美需要等要素的基础上编...
快照集 为了一种新小说 内容简介 本书是《罗伯-格里耶作品选集》三卷本的续编,《快照集》(1954-1962)是短篇小说集,《为了一种新小说》(1955-196...
老南京记忆 本书特色 这里有原汁原味的南京民俗;这里有传奇的南京旧闻;这里有浓厚的南京情结;这里是南京,有一种难以忘却的老南京记忆。老南京记忆 内容简介 南京是...
昨天的战争(上中下全三册) 本书特色 《昨天的战争(新修订版)(套装上中下册)》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昨天的战争(上中下全三册) 目录 《昨天的战争(上册)》《...
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 内容简介 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规律,谁也逃不过。《走到人生边上》是钱钟书先生的**个集子,由杨绛女士编定。本书...
宋词三百首 本书特色 诗词是抒发心声的文学艺术,短短的几句诗词,就能带我们走进一个瑰奇的世界。阅读和欣赏古典诗词,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还能让我们的心灵得...
《不定的时刻:莱维诗选》内容简介:本书是意大利国宝级作家、大屠杀见证者普里莫·莱维的诗歌结集,共收录莱维毕生写作的84首诗歌
红拂夜奔 本书特色 ★王小波笔下有风雷,被视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思想家和灵魂刻录者★读懂人生**王小波,读懂人心**王小波红拂夜奔 内容简介 《红拂夜奔》是一部把历...
生死场 本书特色 绕过萧红成名作《生死场》,不敢说读懂萧红。《生死场》是发生在北方村庄的故事,不同于浪漫悲壮的爱国颂歌,萧红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真实质朴的口吻呈现...
时间会证明一切 本书特色 《时间会证明一切》是畅销书作者辉姑娘的*新力作,文笔清新,格调淡雅,传承《一切都是*好的安排》的风格,一如既往地传递温暖能量。书中,作...
元曲名篇赏析 内容简介 本书所选是散曲中的小令。书名《小桥流水》,在编选中则偏重于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作家个人情怀的作品。人生是丰富多彩的,在快节奏的、充满竞争意...
《西川的诗》内容简介:《西川的诗》是“蓝星诗库·典藏版”丛书中的一种。诗集收录了诗人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各个阶段有代表性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