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女儿眼中的名人父亲”书系之一,由著名漫画家、作家、翻译家丰子恺(1898-1975)之女撰写。她以平实的语言深情回忆了其父多才多艺而又历经坎坷的人生之路。全书按艺术人生、良师益友、著作等身、追思纪念分为四个版块,分别记述了丰子恺在绘画、著译、教育等方面的卓越才能;他与李叔同、马一浮、叶圣陶等师长、友人相知相交的深厚情意;他的丰硕创作成果;以及他身后亲友的追思和海内外读者、研究者对他的各种纪念活动。书后附录丰子恺各类作品集一览表。全书配有大量珍贵的照片,具有相当的可读性与史料性。
一代文人的命运 一个时代的缩影
一段深情的回忆 一套感人的书籍
著名作家、表演艺术家黄宗英作序,百岁女作家罗洪题签
东方出版中心倾情奉献
“女儿眼中的名人父亲” —— 一套不容错过的亲情书系
“这套书烫手,看了,血液循环会加速。丛书里所记叙的几位已故文化人,长期生活在上海,他们的女儿从各个角度:历史的、文化的、亲情的、友情的……感性又细腻地追忆了父辈们过往的成就或背后的故事,为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史增添了一份弥足珍贵的史料,这真让我高兴。我为这些父亲的女儿们叫好……
它使你为爱国的热情、为浓郁的友情、为人格的固守而震撼。像一盏盏不灭的灯,闪亮着、燃烧着。”
——黄宗英
《梦回缘缘堂·丰子恺》内容简介:这套“女儿眼中的名人父亲”书系**辑选择了上海地区若干已故文化名人作为追忆对象,他们是丰子恺、孔另境、赵家璧、章靳以、王辛笛(按出生年月先后排序)等,由其女儿撰写父亲和父辈的故事,配以大量的珍贵照片,通过女儿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真实地书写过去,捕捉其父亲闪烁光芒的瞬间,使读者对曾为20世纪上海文化做出贡献的一代老人的历史有更多的关注和了解,这也可为提升上海文化的形象、保留真实的过去留下一份珍贵的史料。
插图:缘缘堂主人读者诸君:你们到过缘缘堂吗?如果没有到过,请让我做向导,到我父亲——画家、文学家、美术音乐教育家丰子恺家乡的故居去吧。如果从上海出发,在人民广场坐四小时左右的长途汽车,可以到达浙江省桐乡县。然后,在那里转车,或者搭乘个体户的小三卡,大约20分钟就可到达石门镇。从杭州去,只要坐两个小时的长途汽车。到了镇上,无论问谁,都会告诉你缘缘堂在哪里。(如今从上海南站出发,只要一个半小时长途汽车,到桐乡后,原站换河山方向的车经石门下即可——笔者补注于2009年。)石门镇地处古运河畔。运河流经那里时,由西南方向折为正南方向,形成一个湾,因此又称石门湾。传说,这里正是春秋时期吴越分疆之地。运河的西边有一条“后河”。后河西岸当时有一家百年老店“丰同裕染坊”,是父亲丰子恺的祖上开的。染坊后面有三开间的老屋,两旁为丰氏族人所住,父亲的父亲丰鐄住在中间。丰鐄是前清末科举人。中举后遭母丧,三年居丧期间不得出仕,只得在家开设私塾,藉此菲薄的收入,抚养妻子钟云芳和七女三子(多天折)。我的父亲生于公元1898年11月9日,排行第七,是长子,小名“慈玉”。至今乡亲回忆起他时还有人称他为“慈伯”、“慈哥”。当年,这老屋曾庇荫了丰鐄一家。1906年父亲9岁时,丰镄因患肺病,与世长辞,留下寡妻孤儿,苦度光阴,这老屋又庇荫了父亲20多年。直到1933年春,才在老屋后面建成了这所新屋缘缘堂。当你们跨进缘缘堂时,抬眼就会发现一对烧焦的大门。这是怎么一回事?看了大门上的说明,你就会明白:原来这缘缘堂是重建的,早先的缘缘堂已在1937年日军炮火中与老屋一同化为灰烬,而只有这对烧焦的大门被人抢出,保存到了今天。堂内陈列着一块石柱基,也是当年的原物。此外,整个房子都是重建的。1983年由桐乡县政府发起重建之事,新加坡高僧广洽法师是我父亲的挚友,立刻捐款资助,缘缘堂才得以按原貌于1985年建成,在堂主人逝世10周年的9月15日举行了隆重热闹的落成典礼。画家丰子恺无论是怎样的伟人,都是从无知的幼儿起步的,父亲也不例外。他幼时在祖父的私塾中读《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祖父去世后,他又转到另一塾师门下读《论语》、《孟子》等。但天才的萌芽在父亲六七岁时就开始抽发了,他对图画尤感兴趣。他曾偷偷地在《千家诗》的木版画上用染坊的颜料着色,因颜料渗透了好几层纸而
丰一吟(1929—),丰子恺之女。生于浙江省石门镇(今属桐乡市)。1937年抗战爆发后,随全家逃难到大西南。在重庆进国立艺专(中国美院前身)学习。1946年返回杭州。1948年随父亲游台湾后到厦门定居。1949年回上海迎接解放。1953年从俄文学校毕业,进出版社当编辑。后从事翻译工作,先后译校约300万字。1962年进上海编译昕。1980年转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开始研究丰子恺生平和创作。为上海作家协会、翻译家协会会员。1994年被聘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曾赴东南亚为佛教慈善事业举行个人书画义展。
著有丰子恺传3种,编辑、出版有《丰子恺文集》、《丰子恺漫画全集》以及自己的文集《天于我相当厚》等。
蒋介石特工内幕-军统智多星唐纵日记揭秘 本书特色 一部“立身处世之经验库”,近距离看国民党内部军统、cc、警察署斗法;一副时代风云韵缩略图,置身事中剖析二战各国...
胡愈之 内容简介 胡愈之(1896—1986),1946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曾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代主席。《民盟历史人物胡愈之》以丰富的史料、娓娓道...
像画一样美丽:刘墉的艺术人生 本书特色 刘墉所著的《像画一样美丽(刘墉的艺术人生)》是一本画集,也是一本传记,里面半数的作品不曾公开展出,甚至连作者的亲友都没见...
卡拉瓦乔传-市井狂徒和画坛巨匠 本书特色 卡拉瓦乔的艺术生命力比他本人流星般短暂的人生更加持久。他蔑视一切,特立独行,脾气暴躁,屡屡争斗,流连于小酒馆、妓院,不...
歌德谈话录 本书特色 《歌德谈话录》作为一部“德国*佳作品”在世界上已流行两个多世纪。这本全译本以优美轻灵的的文字记录了爱克曼在歌德身边九年间的所见所闻,尤其是...
呼兰河传 本书特色 《呼兰河传》这本写于抗战时期却以萧红童年生活回忆为主要内容的小说,矛头直指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统治势力和腐朽的传统习惯对人性的戗害。作者...
二十世纪风云人物丛书·朱可夫(上下册) 本书特色 在空前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有一位叱咤风云的高级指挥员,因屡立战功、指挥卓越,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一个...
曲折的转型-蒋介石在台湾-第三部 本书特色 《蒋介石在台湾》前两部出版后,持续高居亚马逊销售排行榜,深受读者好评。在此基础上,我们隆重推出《蒋介石在台湾》第三部...
海国学志-留美华人科学家 本书特色 一个世界的“赛先生”薪火相继,五十位大师的太平洋两岸传奇! 本书记录了50位为中国乃至世界作出杰出贡献的留美华人科学家——杨...
长相依 内容简介 本书是老作家王火撰写的回忆录。 家庭环境优越,童年生活却因父母离异而浸染忧郁色彩。抗战爆发,身为高中学生而毅然从孤岛上海赴大后方重庆求学,作中...
Anilluminatingdebutmemoirofawomaninscience;amovingportraitofalongtimefriendship;...
《白话中国史》内容简介:全书分从民族起源开始,叙述历朝历代史事直至民国开创。一本书读懂五千年中国史!大视野、通识感,不拘泥
中国文博名家画传-徐森玉 内容简介 徐森玉名鸿宝,字森玉,清末举人,著名的目录学家、版本学家、古物鉴定家,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北平图书馆采访部主任及故宫博物...
回忆张自忠 本书特色 《回忆张自忠》是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拟订的“文史资料百部经典”之一种。收录张自忠将军生前部将、幕僚、亲属及中外记者等的回忆文章,择其要...
本书是苏珊·桑塔格之子戴维·里夫的一部回忆录。在这部描述桑塔格生命最后岁月的书里,作者从儿子的视角记录了母亲第三次罹患癌
周扬与冯雪峰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先后任职《炎黄春秋》《百年潮》杂志,1998年调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本书比较准确全面地描写了周扬和冯雪峰这两个个性鲜明的历史人...
长歌正气-文天祥传 本书特色文天祥是宋末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也是家喻户晓的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他的铁骨正气与其《正气歌》早已经深入人心。《长歌正气——文天祥传...
《甘地自传》内容简介:影响世界格局的风云人物,抗拒专制、拯救民权的印度圣雄,唤醒三亿人反抗精神的“非暴力之父”畅销自传作品
陈垣(1880-1971),字援庵,广东新会人。自幼自学,曾习西医。参与创办广州《时事画报》及《震旦日报》。民国成立,当选为众议院议
毛泽东与共和国非常岁月 本书特色 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不愿看到的朝鲜战争还是爆发了,毛泽东代表中国党和政府发出严正警告,“中国人民决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