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点阳光就灿烂:新中国电影60年的另类叙述》内容有:温饱之后,让穷人有梦、中国影人的“热脸”与奥斯卡的“凉屁股”、不读《给点阳光就灿烂:新中国电影60年的另类叙述》的N个理由、我胡汉三又回来啦等。
《给点阳光就灿烂:新中国电影60年的另类叙述》内容简介:一个不容回避也耐人寻味的现象,则是电影,尤其是国产电影,已经脱离一般大众的视线,而使去影院观影成为相当有限的一部分人的“奢侈”享受。换句话说,就是电影似乎已经改变了曾经被定义了上百年“大众艺术”的属性而蜕变成“小众的时尚趣味”。中国电影“冲奥”的历程已经过了五、六年,所谓“屡战屡败”。而屡屡为了“适应”与“迎合”所遭致的失利,并不能为中国电影赢来如战场般牺牲的尊严,恰恰相反,一味地迎合尽管有“参与国际竞争”的借口,却让人徒增气馁。何必,非要用“热脸”去贴人家的“凉屁股”?!假如你对电影,尤其是国产电影没有一点兴趣,那么大可不必为此耽误时间,有这工夫不如搓几圈麻将更来得惬意和实惠;而假如你正准备考电影学院一类的影视专业,或是读此类专业的研究生,那就更要小心,因为《给点阳光就灿烂:新中国电影60年的另类叙述》的许多观点既不学术又缺乏严谨,被你贻笑大方还是小事,万一耽误你的成绩和前程实在于心不忍。
插图:如履薄冰:会挨“板砖”吗?然而,作史谈何容易。严格地说,这几乎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且不说建国以来国产电影几万部的产量,单是由电影衍生出来的文字,事件甚至运动,就足以让人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发怵。因为这不仅牵扯到众多重大的历史问题的评价,还有诸多理论和美学问题的探讨。因此,以一个人的一己之力,在没有任何经费支持的情况下,想完成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新中国电影史”,其难度可想而知。然而,知其难而勉其难为之,并不是因为要在共和国60年庆典之际应景凑趣,而是觉得梳理电影这一原本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方式,理应有一个来自民间的视角。郑洞天先生曾经说过:我们需要一部感性的中国电影史。他在2005年的一次会议的发言中,针对当下电影史学的研究情况,特别指出:“我应邀参加过几所院校影视专业的硕士、博士毕业答辩,阅读那些有关中国电影史的论文,常常感到在青年学子们对于传统可贵的尊重之外,又常常显示出跟他们年龄不相称的太多的拘谨——我这里指的并不是考据史料时应有的周密和小心,而是缺乏一种从自己的学术发现中去不断认识历史的态势,在这个意识与观念越来越天马行空的时代,阐述陈年为什么不可以超越陈年的阐述”。而在我看来,所谓的“电影史”,对于专业之外的普通观众来说,不过就是一部部的电影,一个个的故事,一大批鲜活的艺术形象和众多表演艺术家与明星;与之相伴的或许还有曾经给他们带来的巨大的心灵震撼和艺术的享受,以及由这些唤起的他们记忆中不可磨灭的印象与感情的涟漪。因此我想,与其鹦鹉学舌般的抱着“一大堆史料”在那里挖空心思地“考证”、“考据”,然后再按着一个通行而刻板的方式,流水账般地把中国电影的犄角旮旯都倒腾一遍,倒不如放开想象,从中国电影给观众的影响与印象出发,着重从观众的角度,拣着老百姓喜欢、关心的电影和与电影有关的事件,来梳理、检视中国电影60年的成败得失。这样的做法,比起规范的电影史学著作来说,也许会缺少很多资料上的详尽和缜密,但似乎却能在心理和阅读上,更能让一般读者接受。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当下国产电影已经淡出一般大众的视线,使到电影院看电影已成为“一小撮”人的享受时,再端着学术的架子,说些令一般老百姓不明所以的“字儿话”和专业术语,无异于给中国电影帮倒忙,把国产电影推向一个被普通大众晾在一边、更为难堪的境地。因此,本书的
鼐康(刘乃康),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1957年生于北京;1981年起开始发表小说、散文、电影剧本等文学作品;1992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学位研究生进修班毕业,主修电影、电视研究;1991年开始电影、电视的编辑、研究工作,撰写论文多篇,主要关注当代影视批评及电视栏目运作,曾在多家电视媒体担任编导、策划、制片人等;2004年出版专著《野调无腔——当代中国影视文化另类批评》,2007年出版《暧昧的品位——王家卫的电影世界》。作者始终关注中国电影创作的发展态势及理论批评的热点问题,对国产电影,尤其是新中国电影的历史变革与进程有着相当的敏感和洞察。“专业化思考,平民化表达”是作者一贯的学术追求。本书是作者的第三部专著。
《品位决定地位》内容简介:本书给自己的生命定一个适合你的基调,在一个合适的高度找到你的位子。你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取决于
王瑞芸是过去30年中国的美术史论界一个令人尊敬的异类。为什么说她是异类?一是她差不多有二三十年都待在欧美现代艺术的前线。二是她占了一个制高点。这个点就是她对杜尚...
幼儿蒙纸学画·植物 本书特色 《幼儿蒙纸学画》,是一套培养学龄前儿童绘画兴趣的图画书。它所介绍的图例和范画,比《儿童蒙纸学画》的线条更加简练概括,色彩更加明快纯...
《我的生命哲思》内容简介: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得主、电视剧《人世间》原著作者梁晓声散文精选集 一位历经时代风云、懂得自省的作家的
赵孟頫小楷金刚经 本书特色 本书所载小楷金刚经,为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书写。赵氏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崇高,为欧,颜,柳,赵四大家之一。书中在展示赵氏金刚经的同时,...
梁文道,1970 年生于香港。1988 年开始撰写艺评、文化及时事评论,并曾参与各种类型的文化及社会活动。曾任凤凰卫视主持人,多家报刊的专栏作家。现为网络视频节...
赵孟覜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本书特色赵孟頫(一二五四-一三二二),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的嫡派子孙,吴兴人。赵孟頫博学多...
艺术探索·迷人的九色鹿 本书特色 ★ 12开平装,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书选用常书鸿临摹品《九色鹿》壁画和莫高窟第257窟内全景照片★ 指引读者要用美术的方式...
本书为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丛书之一种。通过对东周时期北方系青铜文化遗存的研究,将整个文化区划分了三个阶段,反映了
阮元 包世臣 内容简介 从汉字诞生起,便有了中国书法。人类一开始即按照美的法则创造世界,古老的甲骨文,青铜器铭文以其特殊的物质条件与笔法结构,留下了后世不可企及...
《文明史》内容简介:本书是法国著名史学大师布罗代尔独力撰写的一部简明世界通史,旨在让年轻人对历史产生兴趣,让他们“在理解历
设计美学教程 本书特色 本书对美学系统理论的探索作了大胆的尝试和解析。从作者的研究视角到分析层面都可以看出,《设计美学教程》不仅是作者贺克、田蓉辉等人长期从事设...
戏曲舞台艺术创作规律 内容简介 胡芝风同志很勤奋,很执着,从1988年她的《艺海风帆》问世后,短短十几年时间,接连写出好几本研究著作,精神十分可贵!这本《戏曲舞...
张建术曾在北京远郊区当过三年半知青,有一年多时间在北京图书馆当临时工,后在一家国企混迹多年,于1993年初辞职出来写作,写作多位应约方式,题材多为报告文学、长篇...
百年视觉设计 本书特色 《百年视觉设计》展现了20世纪百年间具有代表性的视觉设计,不同时期有着与当时文化、经济、政治等息息相关的视觉文化和特征。百年间涌现出来的...
《民商法研究(第七辑)(修订版)(2009—2016年)》内容简介:《民商法研究》系列十卷本是王利明教授的独著文集,收录了王利明教
丝绣笔记 本书特色 朱启钤《丝绣笔记》主要以织成、锦绫、缂丝、刺绣等中国传统丝织品为对象,从工艺美术的角度进行归纳整理研究,对中国纺织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建筑基本的造型语言不是按照时间顺序,而是按照造型风格加以整理、解说。《图说西方建筑风格年表》讲述了西方各时期建筑风格的特
CHINESE FOLK PERFORMING ART-中国曲艺 本书特色 《中国曲艺》分为六章,前三章从曲艺的文化、艺术传统和表演艺术三个层面对曲艺进行了总体...
电影月报-老上海电影期刊经典 本书特色 《电影月报》1928年4月创刊于上海,1929年9月15日出至第11、12期合刊号后停刊,共出12期11册,为16开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