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人生故事充满传奇性,读来像是一本流浪汉小说(picaresque romance)。他出身豪富之家,尽管从小穿上只有王子才有资格穿的丝质黄马褂,但由于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不但没有成为对社会无益的纨绔子弟,反倒是极大地丰富了知识,增长了智慧。他十九岁时留学英国,在牛津大学默顿学院研修古希腊、罗马文学。他关心祖国的命运,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办报纸,宣传抗日,并努力争取英国朋友对中围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正义事业的同情和支持。他与同时在牛津大学学习的格蕾迪丝(她是在牛津攻读中国文学荣誉学位的**人)相爱。1940年,两人一起回到遍地烽火、满目疮痍的中国,从此结成生死不渝的终身良缘。尽管他学识渊博,尤其对中外文化关系史有独到的见解,但是,热情、真挚、勇敢的性格决定他不可能成为一位关在书斋、皓首穷经的纯学者。正如他晚年在自勉诗所说的:“每见是非当表态,偶遭得失莫关心。百年恩怨须臾尽,做个堂堂正正人。”他怀抱火热的爱国情怀,是非分明,看到不合理的、丑恶的社会现象就要说话,就要抗议。他便是杨宪益先生,本书将带你重温先生的那段精彩人生。
《杨宪益自传》:从《离骚》开始,翻译界泰斗杨宪益先生“几乎翻译了整个中国”。
《杨宪益自传》内容包括:家世、读书和入学、在学校、出国、美国见闻、伦敦、欧洲各地的旅行、从英国到瑞典、在牛津、学校之外、戴乃迭、回国之前、回国之际……
插图:第二年,即1932年,日本开始在上海制造麻烦,他们袭击当地的中国守军——十九路军。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在上海进行苦战,战争持续了两个多月。我们每天都迫不及待地阅读报纸上关于战况的报道,每当出现中国军队在战斗中没有吃亏的消息时,我们就会向周围的朋友和邻居们传播好消息,并大声欢呼。全中国人民把捐款送到上海前线,支援我们的爱国士兵。中央政府又一次对抗战行动无所作为。最后十九路军被迫从上海撤退。然而日本当时对侵占长江流域还准备不足。他们仍需要巩固已占领的中国东北地区。于是他们签订了停战协定并暂时从上海撤离。当时我正在上高中一年级。这一时期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在天津,中国警备力量与日本浪人之间不时出现偶发的冲突。家里出于安全考虑,决定迁出日本租界,搬到法国租界去住。除了那些年少气盛、头脑发热的爱国活动以外,当时我的主要兴趣还在于阅读和写诗。我读了更多的旧体诗,从上古一直到现代。晚清时期具有爱国内容的诗歌,例如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模仿他们的风格来写诗。我还记得写过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我买的一尊意大利石狮像。我在诗里说到意大利共和国的建立以及朱赛贝·马志尼,将意大利和中国对比。后来我把这首诗丢失了。我写另一首咏雪诗是受了雪莱《云雀颂》的感发。我在诗中将纷纷飘落的雪片比作诗,比作音乐,比作战士和为革命殉难的烈士。我在诗的末尾几行表达了自己决心有朝一日为革命献身、要把世上的污秽清除干净的愿望。这仅是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充满稚气的幻想——当时我只有十七岁——但它显示了我早年爱国的和革命的感情是何等炽热。它或许还预示了我日后将走的道路。这首诗我现在还有。那是几年前我的一位同班同学寄还给我的,他是我往日的诗友之一。当时他把这首诗抄录了一份,经过漫漫岁月,这首诗又回到了我手中。当时我还读过许多西方诗歌。我最初感兴趣的是美国诗人朗费罗和英国诗人丁尼生的作品,因为这是年轻的中国学生最先读到和能读懂的诗,接着我阅读拜伦、雪莱和浪漫主义时代的其他作品。中学时代临近结束时,我的兴趣主要放在一些法国诗人身上,例如:波德莱尔、瓦雷里、兰波、戈蒂埃和马拉美。出于某种原因,许多年轻的中国知识分子似乎对那一时期的法国文学情有独钟。我知道有好几个朋友的情况都是这样的。我记得那一时期我喜爱的一部长
杨宪益(1915-2009)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翻译家,他和妻子戴乃迭合作英译了《红楼梦》、《离骚》、《史记选》等中国文学经典。他1915年出生于天津一个银行世家,1930年代留学英国牛津,40年代归国。文革中入狱四年。杨宪益富有传奇色彩的生涯是中国知识分子在近代走过的艰难曲折路程的真实写照。
英国首相的配偶 内容简介 本书共十八章,内容包括:从凯瑟琳·沃波尔到安妮·诺斯;从厄休拉·阿丁顿到玛丽·格雷;卡罗琳·拉姆;朱莉娅·皮尔——弗朗西丝·罗素·凯瑟...
李觏评传 内容简介 本书分析了李觏生活的社会时代,介绍他的生平著作,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全面评价了他的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思想。李觏评传 目录 《中国...
陈立夫大传 目录 前言**章家世与求学之路一、一个三代同堂的传统大家庭二、从北洋大学到匹兹堡大学三、在美国的留学生活第二章从政之初一、从蒋介石的机要秘书做起二、...
对生命的敬畏(阿尔贝特.施韦泽自述)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从几千页的出版物中选编而成的施韦泽自述(施韦泽的大部分自述写于20世纪的20年代,即他46岁至57岁之间...
译界奇人-林纾传 本书特色 林纾是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尤以翻译闻名于世,近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周作人等都曾痴迷于林译小说。林纾之为译界奇人,在于他本人不懂外语,是...
梁漱溟的最后39年 本书特色 一代宗师、文化巨匠梁漱溟先生的后半生,延续了他介直、孤岸、冲淡、疏朗的性格。他的一生是认真的一生,但正因为认真才导致他成为悲剧的主...
世界音乐巨匠贝多芬 内容简介 出身于音乐世家的贝多芬,虽然没有莫扎特那样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但是经过刻苦努力,拜师学艺,他在少年时期即已崭露头角。本书讲述世界音...
《献给折颈男的协奏曲》内容简介:关于人气杀手兼侦探黑泽的几个小故事。近日来,社会上恶性杀人事件频发,死者均被折断颈骨,死状
契诃夫画传 本书特色 《契诃夫画传》编辑推荐:“一只鸢优美地掠过大地,突然停在空中,仿佛在思考活着的苦恼……”说契诃夫的作品是取之不尽的源泉还不够,那是人生旅途...
晚年蒋经国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以大量的历史资料,真实、生动的记述了蒋经国晚年的生活。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为广大读者对了解蒋经国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本书以翔实的资...
蒋经国秘史-揭开蒋经国一生的秘密 本书特色 蒋经国先生对台湾贡献很大,真正“心给台湾,心给百姓”,夙夜匪懈,创造台湾史无前例“政治清明,经济奇迹”,有目共睹。台...
清太祖传 本书特色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一生有许多传奇经历:他凭十三副遗甲起兵,创建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屡败明朝大军,奠定了清朝近三百年历...
陶渊明传 本书特色 《陶渊明传(精)》由钱志熙著:陶渊明的归隐,是真正的归隐。他的生平或许能为你提供另一种人生选择。当今有人的所谓归隐,不过是类似于东晋时的隐士...
不复当年模样-插图珍藏版 本书特色 20 世纪华语文坛一代宗师畅销不衰的智慧散文经典于简单中蕴藏大智慧,于平淡中流溢真性情不复当年模样-插图珍藏版 内容简介 ...
四十自述 本书特色 “胡适三书”精选了民国大师胡适*具代表性的作品。《容忍与自由》是胡适文集精品选粹。《四十自述》可谓中国自传类名篇,从中可看到胡适的成长、觉悟...
从绝望开始 本书特色 鲁迅叫我们正视自己的腐肉,而且不允许我们有一点点逃避。鲁迅那冷峻的目光一直在注视着我们,他执拗的阻碍着我们只追求自己的幸福。所以,内心满足...
柳如是-青山见我应如是-秦淮八艳 本书特色 一本《柳如是传》,将她自幼的聪慧好学,年少时因家贫而被贩卖到吴江为婢,*后沦落风尘的一生详述而尽。本书呈现出的柳如是...
唐中宗韦皇后传 内容简介 回首唐朝的风风雨雨,我们发现武则天、韦皇后、杨贵妃等三个女人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甚至可以说她们影响了唐代历史发展的进程。韦皇后,中宗李...
真书风骨-柳公权传 本书特色 柳公权是中国历史上著名书法家和诗人,也是唐时的多朝臣子,但史上对他的记载却不多。《真书风骨:柳公权传》正是从不多的史实中,梳理挖掘...
伊戈尔·西科斯基-现代直升机之父 本书特色 在1940年,伊戈尔·西科斯基就确信直升机将要成为拯救人类生命的一种无法替代的飞行器。在他活着的时候他看到了自己的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