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人生故事充满传奇性,读来像是一本流浪汉小说(picaresque romance)。他出身豪富之家,尽管从小穿上只有王子才有资格穿的丝质黄马褂,但由于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不但没有成为对社会无益的纨绔子弟,反倒是极大地丰富了知识,增长了智慧。他十九岁时留学英国,在牛津大学默顿学院研修古希腊、罗马文学。他关心祖国的命运,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办报纸,宣传抗日,并努力争取英国朋友对中围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正义事业的同情和支持。他与同时在牛津大学学习的格蕾迪丝(她是在牛津攻读中国文学荣誉学位的**人)相爱。1940年,两人一起回到遍地烽火、满目疮痍的中国,从此结成生死不渝的终身良缘。尽管他学识渊博,尤其对中外文化关系史有独到的见解,但是,热情、真挚、勇敢的性格决定他不可能成为一位关在书斋、皓首穷经的纯学者。正如他晚年在自勉诗所说的:“每见是非当表态,偶遭得失莫关心。百年恩怨须臾尽,做个堂堂正正人。”他怀抱火热的爱国情怀,是非分明,看到不合理的、丑恶的社会现象就要说话,就要抗议。他便是杨宪益先生,本书将带你重温先生的那段精彩人生。
《杨宪益自传》:从《离骚》开始,翻译界泰斗杨宪益先生“几乎翻译了整个中国”。
《杨宪益自传》内容包括:家世、读书和入学、在学校、出国、美国见闻、伦敦、欧洲各地的旅行、从英国到瑞典、在牛津、学校之外、戴乃迭、回国之前、回国之际……
插图:第二年,即1932年,日本开始在上海制造麻烦,他们袭击当地的中国守军——十九路军。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在上海进行苦战,战争持续了两个多月。我们每天都迫不及待地阅读报纸上关于战况的报道,每当出现中国军队在战斗中没有吃亏的消息时,我们就会向周围的朋友和邻居们传播好消息,并大声欢呼。全中国人民把捐款送到上海前线,支援我们的爱国士兵。中央政府又一次对抗战行动无所作为。最后十九路军被迫从上海撤退。然而日本当时对侵占长江流域还准备不足。他们仍需要巩固已占领的中国东北地区。于是他们签订了停战协定并暂时从上海撤离。当时我正在上高中一年级。这一时期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在天津,中国警备力量与日本浪人之间不时出现偶发的冲突。家里出于安全考虑,决定迁出日本租界,搬到法国租界去住。除了那些年少气盛、头脑发热的爱国活动以外,当时我的主要兴趣还在于阅读和写诗。我读了更多的旧体诗,从上古一直到现代。晚清时期具有爱国内容的诗歌,例如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模仿他们的风格来写诗。我还记得写过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我买的一尊意大利石狮像。我在诗里说到意大利共和国的建立以及朱赛贝·马志尼,将意大利和中国对比。后来我把这首诗丢失了。我写另一首咏雪诗是受了雪莱《云雀颂》的感发。我在诗中将纷纷飘落的雪片比作诗,比作音乐,比作战士和为革命殉难的烈士。我在诗的末尾几行表达了自己决心有朝一日为革命献身、要把世上的污秽清除干净的愿望。这仅是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充满稚气的幻想——当时我只有十七岁——但它显示了我早年爱国的和革命的感情是何等炽热。它或许还预示了我日后将走的道路。这首诗我现在还有。那是几年前我的一位同班同学寄还给我的,他是我往日的诗友之一。当时他把这首诗抄录了一份,经过漫漫岁月,这首诗又回到了我手中。当时我还读过许多西方诗歌。我最初感兴趣的是美国诗人朗费罗和英国诗人丁尼生的作品,因为这是年轻的中国学生最先读到和能读懂的诗,接着我阅读拜伦、雪莱和浪漫主义时代的其他作品。中学时代临近结束时,我的兴趣主要放在一些法国诗人身上,例如:波德莱尔、瓦雷里、兰波、戈蒂埃和马拉美。出于某种原因,许多年轻的中国知识分子似乎对那一时期的法国文学情有独钟。我知道有好几个朋友的情况都是这样的。我记得那一时期我喜爱的一部长
杨宪益(1915-2009)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翻译家,他和妻子戴乃迭合作英译了《红楼梦》、《离骚》、《史记选》等中国文学经典。他1915年出生于天津一个银行世家,1930年代留学英国牛津,40年代归国。文革中入狱四年。杨宪益富有传奇色彩的生涯是中国知识分子在近代走过的艰难曲折路程的真实写照。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本书特色 苏轼曾言:王安石才识“名高一时,学贯千载”,“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其魄力“能于期岁之间,靡然变天下之...
《造物与空间:物性心性》内容简介:中国漆艺术享誉世界,具有很强的民族特性,中国漆画、漆器均采用天然漆制成,工艺精美,有多项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分为“谈话录”,是胡乔木二十多次谈话的纪录。其中有一篇1985-1986年、即这项工作开始前几年他同中央文
《流光不负 岁月静好》内容简介:本书以柔软、细腻的感情做底,用诗意的语言,写尽三毛的早年生活、国外留学、生死爱恋、旅行足迹、
向前走了 就不回头-从文自传 本书特色 本书包括“从文自传”“四方景致”两部分。《从文自传》是沈从文*本自传作品...
袁崇焕集 本书特色 《袁崇焕集》从《明实录》、《明史》、《名臣奏疏》以及东莞历代方志等史料中整理出袁崇焕本人撰写的诗词、文章、奏疏等内容,并加以校勘、辨伪,基本...
名媛 本书特色 在西方上流社会,女孩一出生后,此书就成为家庭教师教导的**部闺门书籍。 纵观世界文坛,没有哪本女性传记对后世文学产生的反响能与此书相提并论。此书...
世纪老人的话-张中行卷 本书特色 以对话形式,展示老人对其学术生涯圾人生历程的回顾,全部采用**手资料,深入被访者的精神世界。 世纪老人的话-张中行卷 内容简介...
本书用可以追溯到爱尔兰的故事的叙述方式描写了肯尼迪王朝的诞生、肯尼迪早年的复杂情形,以及他与自己的母亲罗斯、父亲约瑟夫之
《盲侦探卡拉多斯》内容简介:《盲侦探卡拉多斯》是欧内斯特·布拉玛的代表作,出版于1914年。书中的主人公马科斯·卡拉多斯是侦探
最后的绅士-以费孝通为个案的人类学史研究 本书特色 《*后的绅士:以费孝通为个案的人类学史研究》:人文田野丛书。最后的绅士-以费孝通为个案的人类学史研究 内容简...
《清廷十三年:马国贤在华回忆录》历来被称为西方汉学的“奠基”之作,系意大利神父马国贤对其在华十三年所历清廷诸事及往返始末的
碧霄一鹤-刘禹锡传 本书特色 本书真实、生动的讲述了传主刘禹锡的一生,以及他济世安民的理想抱负。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展现了刘禹锡在艰难困苦的贬谪生活中不屈不...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增订版) 本书特色 涌动着匪徒、探险家、叛乱者兼英雄血液的巴尔沃亚成为**个看到太平洋的欧洲人;仅仅一秒钟的优柔寡断,格鲁希元帅...
十几年来,方兴东与马云每年一次,老友聚首,开怀畅谈,阿里上市前,作者再次与马云深度对话,阿里上市前的布局,深入探讨了一系
他们是半个世纪前的政坛风云人物,他们代表了中国从政知识分子的学养和风骨,他们不幸成为的“最后一代贵族”。本书真实的再现了
钱玄同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 本书特色 本书是钱玄同的论著选集,收入钱氏一生中具有典范性和影响力的论文、时评、杂文、书札、序跋等四十余篇,另有一部音韵学专著的节...
抗日英烈事迹读本-(三) 本书特色艰辛的8年抗战中,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是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意志,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
中国十大文豪:苏轼 内容简介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生于北宋仁宗景祜三年十二月(1037年),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
楚材,是指“在外国被任用的人才”。这是在自己的国家辽灭亡之后,仕于金国的父亲为他起的名字。他擅长儒学、深谙佛法,当强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