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聘主持与圣严、星云等合称“当代四大名僧”的净空法师详述中国**心性励志宝典,以佛解义,诠释如何立命、改过、积善及培养谦德。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一切法从心想生。
古人常云:“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可见读书贵在“变化气质,希圣希贤”;所谓“读书志在圣贤”。可惜现代教育未能注重于此。故欲净化人心、社会和谐,抑或个人学习、教育子女,《了凡四训》这部书尤其值得提倡。
本书解读《了凡四训》,共分四篇,**篇“立命之学”、第二篇“改过之法”、第三篇“积善之方”、第四篇“谦德之效”。
《改造命运·心想事成·了凡四训(讲记)》内容简介:当年印光大师极力提倡《了凡四训》、《安士全书》和《感应篇汇编》,而且流通量很大,我感到非常惊讶!印祖是佛门大德,净宗一代祖师,为何不流通佛经,而流通这三部书?我认为其中必有大道理。因为中国在晚近的一个世纪里,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多有疏忽,而佛教也衰微到了极处。虽然儒与佛是世间纯正之法,但是疏忽的时间太久了,如果再以儒跟佛来教化众生,至少要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收到效果。因此,印祖才采取因果教育,这真是印祖真实智慧与无尽悲心的表征。
我们凡夫无法做到无心(无念),因此如何将念头控制住,就要用方法。云谷禅师教了凡先生用持咒的方法。有人听我这么讲,就有疑问:“我们是念准提咒,还是继续念阿弥陀佛?”我们学习要善用心,画符、参禅、念咒、念佛,方法、手段虽然不同,其目的与原理完全相同。所以,他念准提咒,我们念阿弥陀佛。“无记无数”,这是一个共同的原则,但是也要因人而异。中上根性的人可以不要记数,中下根性的人最好是记数,而且念珠的作用就是记数。一天固定记多少数,精进而不懈怠,这样能将妄念消除,这是初步功夫。如此用功,几年之后,妄念少了,心地逐渐清净,就不要记数了。因为记数还是分心,佛号一句接着一句,无记无数,念念在佛号上,妄念自然不生。念佛的功夫贵在“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功夫纯熟到“持中不持,不持中持”,念与不念合一,就入不二法门,功夫到家了。念佛、念咒都一样,功夫有很多层次。“记数”是最低的功夫,从记数提升到“无记无数”,再提升到“持而不持,不持而持”,这是第三层境界。明白此理,自然得到“灵验”。灵验的原理是“诚则灵”,灵是感应;“诚则明”,明是智慧现前。云谷禅师的教导,到此告一段落。下面是了凡先生自己修持的经历,他如何将大师这一番开示,完全落实在自己的思想、行为上,这是真实功夫,值得我们学习。【余初号学海。是日改号了凡。盖悟立命之说。而不欲落凡夫窠臼也。】我们从了凡先生的“号”也能看出他的为人,“学海”是他好学,喜欢读书,但是这个口气很大,我们能觉察出他的贡高我慢。他从接受云谷禅师教诲的这一天起,改号“了凡”,“了”是明了、了脱,“凡”是凡夫。他知道命运可以改造,“数”可以突破,他不愿意再做凡夫,一心想超越,所以改号“了凡”。【从此而后。终日兢兢。便觉与前不同。前日只是悠悠放任。到此自有战兢惕厉景象。在暗室屋漏中。常恐得罪天地鬼神。遇人憎我毁我。自能恬然容受。】了凡先生从这个时候开始,才算是认真用功,每天依照功过格做反省的功夫,于是觉得与从前不一样。从前每天悠悠放任过日子,现在感觉自己战战兢兢,时时刻刻有警惕的念头,唯恐起恶念、说错话、做错事,得罪天地鬼神,有一点不同的气象。从前遇到有人憎恨、讨厌、毁谤,他不会轻易饶人,决定要报复。现在他不报复,心平了,心量慢慢拓开,能够“恬然容受”,包容别人,这是修持功夫得力了。我们也要常常勘验自己,我今天有没有空过?如果功夫不得
净空法师,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大学荣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南昆士兰大学荣誉博士,澳洲净宗学院院长、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董事主席。 净空老法师,法名觉净,字净空,一九二七年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俗名徐业鸿,一九四九年旅居台湾省,一九五四年先后追随一代大哲桐城方东美教授、藏传高僧章嘉呼图克图与儒佛大家济南李炳南老教授,学习经史哲学以及佛法十三年,而于佛教净土宗着力最多。 一九五九年,法师于台北临济寺剃度,遂以恢复圣哲伦理道德教育、弘扬大乘佛法慈悲精神为己任,至今讲经教学五十年,从无间断。首倡“佛教”乃“佛陀教育”正名之说,大开印赠经典及运用影音设备、网络、卫星电视普及仁慈博爱之全民教育的风气。至今已印购六千五百套以上的《大藏经》赠送全球高等学府、国家图书馆及各宗教团体。曾受聘任台北十普寺三藏学院教师,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教授,台湾中国内学院院长。创办华藏视听图书馆、佛陀教育基金会与澳洲净宗学院。指导新加坡净宗学会创办“弘法人才培训班”。现今全球有百余所的佛陀教育机构聘请法师为永久导师;成千上万的听众,通过远程教学向法师学习。 除讲经教学外,法师对各类医药、教育、慈善救济事业也非常关注,不分国家、宗教、族群,平等真诚地贡献力量。一九九七年始,旅居新加坡三年,致力团结新加坡九大宗教,告知世人“世界不同宗教确实是可以团结的”!先后荣获美国得州荣誉公民、达拉斯荣誉市民、澳大利亚图文巴荣誉市民、印度尼西亚宗教部最高荣誉,以及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大学、南昆士兰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与荣誉教授。二○○五年,荣获英国女王AM勋衔,再次肯定了法师对多元文化教育与宗教团结的卓越贡献。半个世纪以来,法师足迹遍及五大洲。多次代表各大学至亚、澳等地参加国际和平会议;数次陪同新加坡九大宗教、印度尼西亚五大宗教代表团,访问中国、罗马、埃及等宗教圣地与大学。所到之处,不仅深受佛教信众的拥护爱戴,而且与各宗教人士亲切交流,真诚学习,成为坦诚相待的老朋友。 …… 简言之,“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是净空老法师立身处世不变的原则。“仁慈博爱”,“修身为本、教学为先”是他讲经教学的纯一主旨。“诚敬谦和”、“普令众生破迷启悟、离苦得乐”则为其生命的真实意义。
《明清江南农村社会与民间信仰》运用了上至十二、十三世纪反映南宋史实的文献资料,下至20世纪90年代社会调查所获资料等广泛的材
【四大国学经典解读】--老子(精华本) 内容简介 老子是我国春秋末年的哲学家,也是先秦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
中国思想史话 目录 **章萌芽时代一从陶纹谈起二巫的作用三祭祀:山川日月皆有神灵四凿破混沌的天命观第二章争鸣时代一黄钟与琴瑟:礼乐文明二儒即是柔吗三士以天下为己...
自在-不老的快活人生 本书特色 死亡包含了人的终极的秘密,是大自然的奥妙语言。每个人对死亡应该保有敬畏。从而更加真实的活着,在生死之间领悟人生真正的自在。圣严法...
诸子百家名篇诵读 本书特色 编选这套丛书的主要目的是给读者提供各种各样的神奇效验的文化营养品,以资读者滋补身心、涵养性情,培育精神生命力。值得一提的是所选编的这...
禅宗语言研究入门 内容简介 简介禅宗语言研究属于汉语史研究的一个分支,但同时也可以说是佛教研究的一个分支。从时段上说,它大致处于中古汉语和近代汉语的过渡时期,具...
尼采遗稿 本书特色 本译著由尼采论德国教育机构的未来与古希腊悲剧等20篇专题报告组成,多数是国内翻译界和哲学界尚未有人涉猎的内容。这是对哲学研究领域的一种补白,...
现代归纳逻辑的发展 内容简介 归纳推理和归纳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日常思维和科学研究中,然而休谟对归纳法的质疑却使得归纳成为“哲学的耻辱”,对归纳法的辩护导致了现代归...
周易江湖:趣说《周易》的技法与实例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裸脊线装,印质优良,可180度平展阅读★ 作者熊逸,天涯“煮酒论史”版块名...
曾国藩作为清朝的一名忠臣耿将,力挽狂澜于既倒,成为大清的一根柱石。他在满清排汉的背景下能官居三品,穿黄袍马褂,正是因为,
新书--新世纪美学译丛:美学谱系学 本书特色 到底是身体还是精神使我们欣赏美和创造艺术?加拿大著名批评家埃克伯特·发阿斯认为,除了蒙恬和曼德维尔等...
佛性与般若 本书特色 《牟宗三文集·佛性与般若(套装上下册)》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佛性与般若 内容简介 本书以佛性与般若两种观念为纲领,重点论述了中...
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研究 本书特色《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研究》的内容属于现代西方哲学的研究范畴。《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研究》内容主要分两大方面,前半部分着重介绍西方哲...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本书特色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是一本内容奇特而有趣的书,作者在70年代的一个夏季,单独骑摩托车从明尼苏达州到加州,走遍穷乡僻壤,将所见所闻...
李泽厚对话集·八十年代 本书特色为什么要读《八十年代》? 李泽厚自称不是预言家, 但他80年代所言,均被30年历史发展证明! 他的“盛极”之言,对我们当下仍富有...
康德著作全集第1卷:前批判时期著作Ⅰ(1747-1756) 内容简介 康德的著作素以语言晦涩著称,这不仅源自康德本人哲学思想的艰深,同时也源自康德时代德语与现代...
墨子校注(上下册) 本书特色 子书是我国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早的一批子书产生在春秋末到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其中不少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珍贵结晶。秦汉以后的整...
唐纳德·戴维森(DonaldDavidson,1917-2003)20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分析哲学家之一。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斯坦福
正义与德性(哈耶克与休谟的正义理论比较研究) 目录 序言一序言二引论**章 哈耶克的正义理论第二章 休谟的正义理论第三章 哈耶克对休谟正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第四章...
国学与民族国家 目录 总序导语:国学:国家认同与学科反思一、国家观念与世界意识原强(修订稿)中华民国解国家论论民族竞争之大势论国家思想(《新民说》节选)政治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