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族与中国农村基层政治:蚌岚河槽60年》:中山大学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内地*早复办社会学专业的学校之一,具有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中山大学社会学的学术渊源可以追溯到早期国立中山大学和私立岭南大学,现形成了注重学科规范和专业素质、强调社会调查和田野经验以及严谨务实的学术传统。中山大学在经济社会学、消费社会学、人口与社会发展、社区研究等领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发展方向,是中国南方社会学的教学研究重镇。
本书依据2001~2006年对云南少数民族行政村蚌岚河槽的田野调查,透过该村三代村干部从政经历的口述故事、村民的叙述和档案资料,探讨中国农村基层政治60年变迁,从而理解社会主义国家是如何改变1949年前蚌岚河槽主族控制和抱摸控制的村落政治局面,如何打造新的国家政权以及它在改革开放时期的新变化。
《国家、民族与中国农村基层政治:蚌岚河槽60年》依据2001~2006年对云南少数民族行政村蚌岚河槽的田野调查,透过该村三代村干部从政经历的口述故事、村民的叙述和档案资料,探讨中国农村基层政治60年的变迁,从而理解社会主义国家是如何改变1949年以前蚌岚河槽主族控制和抱摸操控的村落政治局面,如何打造新的国家政权,以及它在改革开放时期的新变化。
插图:总之,族群(ethnic group)是从历史传统和文化特征上彼此区分的群体概念,族群概念是相对的,其指称范围可大可小,可以随着参照对象的改变而改变;而民族(nation)是从政治体制和现代国家主权上强制划分的群体范畴,民族含义是法定、绝对的,不能也不许随意变更(谌华玉,2005)。我正是从族群及其共同文化规范的角度,理解1949年前槽区的族群界限和族群内部权力的文化网络;我采用国家意识形态论述及文化权力实践打造(making)民族身份,消除族群历史隔阂的角度,理解社会主义国家族群的民族建构过程。我将未经民族国家打造(打造前)的人类生活共同体视为不同文化的族群;将以国家为本建构的社会政治共同体视为民族(国族)。前面讨论权力/知识实践与发展的关系时,已经阐述了发展论述是如何将西方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建构成为低度发展(边缘)地区,并将第三世界国家的农民塑造成为“贫穷落后”的他者形象(主体客体化)。这些观点对于我深入理解发展论述对少数民族“贫穷落后”的文化身份建构颇有启发。国外学者的中国研究表明(怀特,2001;Schein,2000),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市场化以来),根源于“进步”、“发达”的发展主义论述在建构少数民族“贫穷落后”的身份地位方面发挥了特别有力的作用。怀特(2001)认为现代等级制度论述从根本上与“现代性”、“发达”和“进步”有关,反映了三方面的认识论: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构想,将现代化等同于经济发达或发展成就(GDP),并认为这一切都是通过科技力量取得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国家提出的“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发展观”等都是典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构想。二是强调直线发展的社会进化论意识形态,按照这个标准,汉族文化比少数民族文化先进,少数民族的社会形态是原始落后的。三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汉族文化被认为是文明的,而非汉族的少数民族文化始终被认为是“野蛮的”。后记首先感谢曾经与我深度交往的每一位槽区农民,从他们身上汲取的能量支撑我完成了本书。陈玉清父子、李小才一家、王胜利一家三口都印刻在我心里。能够亲密接触少数族群的生活世界,同情他们的命运,富足我的生命历程,这得益于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和香港理工大学给我的广阔天地和机遇。早在2001年底,阮曾媛琪教授偕同杨锡聪先生进入云南洛河乡,与此同时,也把我引入了那神秘广袤的乡村大世界。阮教授对中国社会工作和普通老百姓的那份真挚的爱和深重的责任感始终激励着我。古学斌博士既是我的硕士、博士导师,也是在槽区工作六年的同事。他德识俱佳,且能诲人不倦,对我这一拙人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十分尊重我的研究兴趣(选题、研究方法、书写等),使我得以“轻松”地在理论与田野中交相往复,奇思异想。在村寨里、旅途中、课堂上、闲聊时,我都得到了他最精心的指导。同时,我也受惠于很多县乡领导为我的研究提供的诸多便利。我还要感谢北京大学王思斌教授、香港科技大学Alvin Yiu-cheong So教授、香港理工大学何国良副教授,他们仔细阅读了我的书稿并提出许多颇具建设性的意见,这对我修改书稿帮助很大。我的家人以他们浸满亲情的方式默默地支持着我。母亲的在天之灵冥冥中保佑着我,妻子帮我仔细校对了每个字词和标点符号,儿子曾两次随我进村,为我绘制了文中的地图和简笔画。博士班(尤其是师兄吴永毅)、硕士班的同学及绿寨的项目工作员也都为我付出了很多很多
张和清,香港理工大学哲学博士,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副主任,华南农村研究中心副主任。
百年骗局-揭秘全球恐慌的真相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关于战争、种族灭绝、恐怖主义活动等*严重的暴力行为的实务探讨著作,其中也不乏对暴力行为在当代呈现不断下降趋势的分...
温家宝谈教育 本书特色 温家宝同志始终心系教育,特别关心教育,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在担任国务院总理十年间,他更是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深入基层...
作品目录序第一讲 《孙子兵法》导读一、孙武与《孙子兵法》(一)《孙子兵法》作者之谜(二)《孙子兵法》成书之谜(三)《孙子
文化与公民身份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十三章,内容包括:文化与公民身份;文化公民身份的理论概要;公民身份、主体间性与生活世界;公民身份的再造;心理分析、认同与公民身...
《大忙人的趣味博弈论》内容简介:本套书精选了读者受众面最广的四门学科——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博弈论,旨在通过简单有趣的
1921--1933:中共中央在上海 内容简介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是中国*早建立的共产党组织。它在创建全国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
乌托邦语境下的现代性反思(政治哲学丛书) 本书特色 本书在马克思实践观的指引下,力图寻求乌托邦与暴政、奴役和独裁二者之间的“中道”。 全书由导论、四个章节和结语...
无目的的手段-政治学笔记 本书特色《无目的的手段:政治学笔记》是继《牲人》、《未来的共同体》、《没有内容的人》及《剩余的时间》之后阿甘本的又一力作,收录了其在2...
[英]伊安·汉普歇尔-蒙克,英国埃克塞特大学政治理论教席荣休教授,享誉国际的《政治思想史》(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杂志创刊主...
接触外交-尼克松政府与解冻中美关系 内容简介 为了推动中国冷战国际史研究的继续拓展和深入,促进中国现代史、世界现代史、现代国际关系史和国际政治学研究的发展,以及...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本书特色 胡锦涛同志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指导...
《21天说服力养成》内容简介:你是不是经常被朋友、孩子、另一半拒绝?老板、客户是不是常对你说“请给我一个理由”?我们在想要说
新时代党支部工作实用手册(图解版) 本书特色 走进新时代,实现新作为。为帮助党支部更好地担负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
《再见,吾爱:读客三个圈经典文库》内容简介:刚出狱的亡命之徒四处打听爱人的下落, 他不在乎爱人八年间从没探过监,从没写过信。
经典战史回眸·写真系列钢铁传奇:1917-1945年德国坦克写真集 本书特色 黄竣民编著的《钢铁传奇(1917-1945年德国坦克写真集)》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
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 本书特色 现象学与解释学对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具有深刻的影响。这一影响表征为:现代文艺研究再也不可能仅仅停留在诸如文艺的社会问题层面、作家创...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03:法国的沦陷 本书特色 本书以编年体的形式记叙了1940年间,在经历了一系列关键性战役的失利之后,法国遭受德国侵略的灾难性过程。法国的沦...
公共安全管理研究 本书特色 《公共安全管理研究》是“中国书籍文库”系列之一。《公共安全管理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 本书特色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不足是我国基本国情,我国粮食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但受讲排场、比阔气、爱面子等不良风气影响,加之...
兰山血 广治泪:从南寮-9号公路大捷到广治大会战:越南战争的又一次大决战 本书特色 1972年对越南来说是命运多舛的一年。这一年,北越趁着美国的撤军,大举发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