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族与中国农村基层政治:蚌岚河槽60年》:中山大学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内地*早复办社会学专业的学校之一,具有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中山大学社会学的学术渊源可以追溯到早期国立中山大学和私立岭南大学,现形成了注重学科规范和专业素质、强调社会调查和田野经验以及严谨务实的学术传统。中山大学在经济社会学、消费社会学、人口与社会发展、社区研究等领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发展方向,是中国南方社会学的教学研究重镇。
本书依据2001~2006年对云南少数民族行政村蚌岚河槽的田野调查,透过该村三代村干部从政经历的口述故事、村民的叙述和档案资料,探讨中国农村基层政治60年变迁,从而理解社会主义国家是如何改变1949年前蚌岚河槽主族控制和抱摸控制的村落政治局面,如何打造新的国家政权以及它在改革开放时期的新变化。
《国家、民族与中国农村基层政治:蚌岚河槽60年》依据2001~2006年对云南少数民族行政村蚌岚河槽的田野调查,透过该村三代村干部从政经历的口述故事、村民的叙述和档案资料,探讨中国农村基层政治60年的变迁,从而理解社会主义国家是如何改变1949年以前蚌岚河槽主族控制和抱摸操控的村落政治局面,如何打造新的国家政权,以及它在改革开放时期的新变化。
插图:总之,族群(ethnic group)是从历史传统和文化特征上彼此区分的群体概念,族群概念是相对的,其指称范围可大可小,可以随着参照对象的改变而改变;而民族(nation)是从政治体制和现代国家主权上强制划分的群体范畴,民族含义是法定、绝对的,不能也不许随意变更(谌华玉,2005)。我正是从族群及其共同文化规范的角度,理解1949年前槽区的族群界限和族群内部权力的文化网络;我采用国家意识形态论述及文化权力实践打造(making)民族身份,消除族群历史隔阂的角度,理解社会主义国家族群的民族建构过程。我将未经民族国家打造(打造前)的人类生活共同体视为不同文化的族群;将以国家为本建构的社会政治共同体视为民族(国族)。前面讨论权力/知识实践与发展的关系时,已经阐述了发展论述是如何将西方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建构成为低度发展(边缘)地区,并将第三世界国家的农民塑造成为“贫穷落后”的他者形象(主体客体化)。这些观点对于我深入理解发展论述对少数民族“贫穷落后”的文化身份建构颇有启发。国外学者的中国研究表明(怀特,2001;Schein,2000),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市场化以来),根源于“进步”、“发达”的发展主义论述在建构少数民族“贫穷落后”的身份地位方面发挥了特别有力的作用。怀特(2001)认为现代等级制度论述从根本上与“现代性”、“发达”和“进步”有关,反映了三方面的认识论: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构想,将现代化等同于经济发达或发展成就(GDP),并认为这一切都是通过科技力量取得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国家提出的“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发展观”等都是典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构想。二是强调直线发展的社会进化论意识形态,按照这个标准,汉族文化比少数民族文化先进,少数民族的社会形态是原始落后的。三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汉族文化被认为是文明的,而非汉族的少数民族文化始终被认为是“野蛮的”。后记首先感谢曾经与我深度交往的每一位槽区农民,从他们身上汲取的能量支撑我完成了本书。陈玉清父子、李小才一家、王胜利一家三口都印刻在我心里。能够亲密接触少数族群的生活世界,同情他们的命运,富足我的生命历程,这得益于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和香港理工大学给我的广阔天地和机遇。早在2001年底,阮曾媛琪教授偕同杨锡聪先生进入云南洛河乡,与此同时,也把我引入了那神秘广袤的乡村大世界。阮教授对中国社会工作和普通老百姓的那份真挚的爱和深重的责任感始终激励着我。古学斌博士既是我的硕士、博士导师,也是在槽区工作六年的同事。他德识俱佳,且能诲人不倦,对我这一拙人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十分尊重我的研究兴趣(选题、研究方法、书写等),使我得以“轻松”地在理论与田野中交相往复,奇思异想。在村寨里、旅途中、课堂上、闲聊时,我都得到了他最精心的指导。同时,我也受惠于很多县乡领导为我的研究提供的诸多便利。我还要感谢北京大学王思斌教授、香港科技大学Alvin Yiu-cheong So教授、香港理工大学何国良副教授,他们仔细阅读了我的书稿并提出许多颇具建设性的意见,这对我修改书稿帮助很大。我的家人以他们浸满亲情的方式默默地支持着我。母亲的在天之灵冥冥中保佑着我,妻子帮我仔细校对了每个字词和标点符号,儿子曾两次随我进村,为我绘制了文中的地图和简笔画。博士班(尤其是师兄吴永毅)、硕士班的同学及绿寨的项目工作员也都为我付出了很多很多
张和清,香港理工大学哲学博士,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副主任,华南农村研究中心副主任。
近代中韩关系史料选编 内容简介 中韩关系由历史悠久的传统朝贡关系向近代条约关系发生根本性转变,大体上开始于19世纪中叶以后,其历史进程不仅与当时中韩两国的国内历...
二战著名战役全画传·3,太平洋四大战役全画传 内容简介 《太平洋战役全画传》,包括袭击珍珠港、中途岛海战、瓜岛争夺战和菲律宾战役四次著名战役。该书选用大量经过考...
李剑鸣,湖南常德人,曾执教于湘潭大学、南开大学和北京大学,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曾任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理事长,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
红色将帅.十大大将:陈赓大将 本书特色 金戈铁马,浴血鏖战,他们是缔造人民军队的璀璨群星!沃血中华,舍生忘死,他们在革命史上留下了耀目英名!红色将帅.十大大将:...
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论争 本书特色 高正礼编著的这本《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论争》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文本与史实相结合、历史与...
明代科举图鉴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与明代科举制度相关的诸多问题为研究对象,对明代科举制的完善,三级学校制、三级考试制的臻于完备,八股文及八股取士的创制发展及演变等问...
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 本书特色 在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认真回顾和总结了50多年来所制定的十个五年计划和实施国民经济宏观管理方面的经验教训...
大国院士 本书特色 龙巧玲著的《大国院士》集中记述了6位代表性的院士,他们大都出生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新中国的发展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的人格魅力和典型事迹...
超限战 本书特色 一本在海外被翻译、传播、评论*广的当代汉语名著;一本精准预言“9·11”事件爆发的“新战争论”;一本继《孙子兵法》之后的全世界影响*大,美国西...
《现代新儒学之省察论集》内容简介:本书是刘述先先生关于现代新儒学研究等方面的学术成果,内容主要围绕现代新儒学的发展与展望、
脱胎换骨-纵横古今谈军改 本书特色 古往今来,世界上出现了许多军事强国,亚述帝国、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大唐王朝等等,却往往是“各领风骚数百年&rd...
这本书是《布莱克维尔政治思想百科全书》和《布莱克维尔政治制度百科全书》两部姊妹作的合译本。所有条目均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当两个条目相同时,“制度卷”在前,“思想...
民主的不满 目录 译者的话前言**篇程序共和国的宪法**章 当代自由主义的公共哲学自由主义的自由与共和主义的自由对中立性的渴望效用主义与康德式自由主义自由主义的...
近代卷-中国政治思想通史 本书特色 《中国政治思想通史》以历史时序为研究进路,以从先秦到近代2000多年的政治思想为核心线索,通过对历朝历代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
以色列最强特种博击术-心色列特种兵.特警.保镖徒手格斗速成教程 本书特色 王红辉、刘世荣、王红、牛蓉编著的《以色列*强特种搏击术》介绍了以色列保镖防卫格斗...
世界事务中的治理 内容简介 中文版前言英文版前言缩写和简写表**章 没有政府的治理第二章 体制任务和类型第三章 问题结构的问题第四章 执行是国际体制的阿喀琉斯之...
中国时评-社会良知的呐喊 内容简介 《中国时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共同策划和团队制胜的产物。《广州日报》追求*出色的新闻,也追求*有说服力的时评和言论。20...
《生存,并不是苟活:鲁迅传》内容简介:许寿裳于日本留学期间与鲁迅相识,并结为终身挚友。鲁迅去世后,他多次撰写回忆文章,内容
《创变思维》内容简介:我们在生活中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和艰难决策,随时换工作,随时搬家,随时升职……但无论是自由职业者还是大
1931-1945-相持阶段-中国血:抗战十四年-第3卷 本书特色《中国血:抗战十四年》,虽然不是一部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纯学术性著作,但却是一部比较客观、全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