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学术,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并起,百家争鸣,呈现了学术思想的高度繁荣。两汉时代,经学成为正统;魏晋之世,玄学称盛;隋唐时代,儒释道三教并尊;到宋代而理学兴起;迨及清世,朴学蔚为主流。各个时代的学术各有特色。综观周秦以来至于近代。可以说有三次思想活跃的时期。**次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竞胜。第二次为北宋时代,张程关洛之学、荆公新学、苏氏蜀学,同时并兴,理论思维达到新的高度。第三次为近代时期,晚清以来,中国遭受列强的凌侵,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危机,于是志士仁人、英才俊杰莫不殚精积思,探索救亡之道,各自立说.期于救国,形成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第三次众说竞胜的高潮。
试观中国近代的学风,有一显著的倾向.即融会中西。近代以来,西学东渐,对于中国学人影响渐深。深识之士.莫不资西学以立论。初期或止于浅尝,渐进乃达于深解。同时这些学者又具有深厚的旧学根柢,有较高的鉴别能力.故能在传统学术的基础之上汲取西方的智慧,从而达到较高的成就。
试以梁任公(启超)、章太炎(炳麟)、王静安(国维)、陈寅恪四家为例,说明中国近代学术融会中西的学风。梁任公先生尝评论自己的学术云:“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辈,……欲以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盖固有之旧思想既根深蒂固,而外来之新思想又来源浅觳,汲而易竭。其支绌灭裂,固宜然矣。”(《清代学术概论》)所谓“不中不西即中即西”正表现了融合中西的倾向,不过梁氏对西学的了解不够深切而已。梁氏自称“适成为清代思想史之结束人物”,这未免过谦,事实上梁氏是近代中国的一个重要的启蒙思想家,诚如他自己所说“为《新民丛报》、《新小说》等诸杂志,……二十年来学子之思想颇蒙其影响.……其文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对于读者别有一种魔力焉”。梁氏虽未能提出自己的学说体系,但其影响是深巨的。他的许多学术史著作今日读之仍能受益。
章太炎先生在《蓟汉微言》中自述思想迁变之迹说:“少时治经,谨守朴学……及囚系上海,三岁不觌,专修慈氏世亲之书……乃达大乘深趣……既出狱,东走日本,尽瘁光复之业,鞅掌余间,旁览彼土所译希腊德意志哲人之书……凡古近政俗之消息、社会都野之情状.华梵圣哲之义谛、东西学人之所说……操齐物以解纷,明天倪以为量.割制大理,莫不孙顺。”这是讲他兼明华梵以及西哲之说。有清一代。汉宋之学争论不休,章氏加以评论云:“世故有疏通知远、好为玄谈者,亦有言理密察、实事求是者,及夫主静主敬、皆足澄心……苟外能利物,内以遣忧,亦各从其志尔!汉宋争执。焉用调人?喻以四民各勤其业,瑕衅何为而不息乎?”这是表示,章氏之学已超越了汉学和宋学了。太炎更自赞云:“自揣平生学术,始则转俗成真,终乃回真向俗……秦汉以来,依违于彼是之间,局促于一曲之内,盖未尝睹是也。乃若昔人所谓专志精微,反致陆沉;穷研训诂,遂成无用者,余虽无腆,固足以雪斯耻。”太炎自负甚高,梁任公引此曾加评论云:“其所自述,殆非溢关。”章氏博通华梵及西哲之书,可谓超越前哲,但在哲学上建树亦不甚高,晚岁又回到朴学的道路上了。
《严复评传》展现严复一生的心路历程和学术活动,着重对他早年求学经历、维新文化观、西学译述、老庄评语及其中西文化观等问题作了鞭辟入里的分析,重新解释了他的晚年思想,从而将这位文化巨子的历史形象清晰地勾勒出来。在此基础上对新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作了新的探索。
1840年以降,西方近世文明以其无可抗拒的强大优势,狂风暴雨般冲刺、震撼着东方的古老文明,给中华这个老大帝国以空前的挫辱。本来这场以战争形式所表现的冲突,实质上是一种文明的冲突,是“扩张的、进行国际贸易和战争的西方同坚持农业经济和官僚政治的中国文明之间的文化对抗”①。但当时的中国人除了为之震惊外,却看不出隐藏在历史表象背后的深层意义。极个别先进分子经过上下求索,从挤开的门缝,依稀看到外间照射进来的一线光束,找到了自己与时代的结合点,从而也大体找到了自己人生道路的正确指向。严复的早期生活道路正是这样一个过程。他从传统私塾,走向洋务之“新学”;再远涉重洋,去西方寻求真理,走在时代的前列。其间历尽人间沧桑,饱尝时代风雨的洗炼,然而他却有幸使自己成为一个先进的中国人。
严复晚期在给他的弟子熊纯如的一封信中,谈及他对子女教育的意见时说:“复教子弟,以现时学校之难信,故宁在家延师先治中学,至十四五而后,放手专治西文,一切新学皆用西书,不假译本,而后相时度力,送其出洋,大抵八年而后卒业,至于所治何科,所执何业,亦就少年性质之所近而喜好者,无所专尚也。”①严复所设想的这种青少年教育模式及其学习进程安排,并非无中生有,而是他个人经验的提炼和总结,回溯他的早期求学生涯,我们就可获致这一认识。
严复于1854年1月8日(咸丰三年十二月初十)诞生在福建侯官(今闽侯)县阳崎乡一个儒医家庭。初名严传初,乳名体乾;考入马江船政学堂,易名宗光,字又陵;走入仕途时始用严复,字几道;晚年号愈懋老人,又别号尊疑尺庵,别署天演宗哲学家。民国时期,因侯官并人闽县,故又被人称为“闽侯”。②
披头士唯一正式授权的传记,中文简体版首度出版!TheBeatles,一个让整个世界为之疯狂的名字!没有他们,Blur、Radiohead、Oasis
贝多芬传存世已无虑几百种之多。流传最广的要数罗曼・罗兰所撰的这薄薄一本,为其别出诸家而自成一书,不溺于繁枝细节而以宏显传
书斋文丛--闲话周作人 本书特色 在这样的时候 常引起一种空想 觉得如在江村小屋里 烘着白炭火钵 与友人谈闲话 那是颇愉快的事 书斋文丛--闲话周作人 内容简介...
功臣的非正常死亡解读史记 内容简介 一个人的死亡如果能够理解为非正常死亡,这说明,这个人的身上一定具有了传奇的人生经历和死亡方式,并且被世人所关注。对于横死的人...
伍连德在哈尔滨.专供版 本书特色 1910年11月,哈尔滨傅家甸(今道外区)突发鼠疫,疫情严重,蔓延迅速,室内平均每天死亡50余人,*多一天死亡183人。疫情不...
汪精卫传 本书特色 汪精卫,一个被言之为“国人皆可杀”的人物,也有着早年参加同盟会、敢为谋刺载沣的豪举。他被唾骂为汉奸,却也是一个与中国近代化进程紧绑在一起的人...
丘吉尔上下 本书特色 20世纪*负盛名的政治家,活跃在英国及世界政治舞台达半个世纪之久。他的一生,就如同一部英国现代史的缩影。英国历史学家亨利·佩林这部材料丰富...
NSA美国国家安全局全传 本书特色 《NSA美国国家安全局全传(图文本)》:NSA是美国*大、*权威的情报机构,CIA(美国中央情报局)在NSA面前也只能算是一...
薛涛传:大唐传奇才女的史诗 本书特色 (1)奇情才女君子心娓娓道来大唐孔雀薛涛的倾城往事。君子心娓娓道来薛涛的一生,令人窥见这个柔软女人的坚韧和强大,像尘埃里开...
毕竟是书生:晚明知识分子的思想苦旅 内容简介 《毕竟是书生:晚明知识分子的思想苦旅》作者使用独特的对话形式,穿越历史隧道,走进晚明的李贽、王阳明、黄宗羲等著名知...
1901-1951-马连良艺事年谱 内容简介 马连良(1901~1966),字温如,回族,北京人,幼年入喜连成科班,先习武生,后改学老生。从上世纪20年代至60...
茜茜公主-罗密.施奈德 内容简介 她演茜茜公主,不是让自己像茜茜公主,而是让茜茜公主像自己,一位演员所能达到的*高境界也不过如此,她就有这样的本领,那时她还不到...
尼克松-孤独的白宫主人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通过数千次的新访谈以及*近发现或解密的文件及录音带,在《尼克松》一书中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而又充满矛盾的人,帮助我...
在出版界二十年 本书特色 当我们今天重新捧读这本书,从作者娓娓道来中,看到的不仅仅是他个人的经历,还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出版氛围。张静庐在书业活动中的经营...
赵少昂 本书特色 “岭南文化知识书系”采用通俗读物的形式,选题广泛,覆盖面广,力求文字精炼,图文并茂,寓知识性于可读性之中,使之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知识丛书。本书...
水华集 目录 序编选前言一个电影导演的足迹——在全国高等院校电影课教师进修班上的讲话纪念伟大的先驱者鲁迅——拍摄影片《伤逝》水华访谈录——影片《伤逝》的创作及其...
岁月如流-我这八十年-人与岁月 本书特色 十九岁考上北大政治系;二十二岁响应政府号召,到云南嵩明县法院任职,一去三十年;告别父母,远走他乡,去吃苦,去接受革命的...
曾国藩集团与晚清政局 内容简介 本书以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起家的曾国藩及集团的产生背景,形成发展过程,特别是深入探索了其数十年暗中操纵晚清政局所起的政治作用和巨...
《查理第九时代轶事》内容简介:《查理第九时代轶事》是梅里美的长篇小说,以十六世纪查理九世时期著名的宗教惨案“圣巴托罗缪之夜
魅力口才周恩来 本书特色 一句话改变人生命运、一段话扭转谈判结果,一席话颠覆历史事件。且看他以口才创造的神奇!以理服人的语言让谈判见效;朴实无华的语言让百姓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