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剧艺术林林总总,本书是一本大全之书。
这本书是奠定齐如山“戏曲理论家”名分的书。
读这本书使戏盲也能睁眼,使木瓜也能开窍。
《国剧艺术汇考》:封面图注:浙江武义郭洞村何氏宗祠戏台立面。
《国剧艺术汇考》内容简介:齐如山(1899-1962),是作家,更是戏曲理论家。这部收入《齐如山作品系列》的《国剧艺术汇考》,诚如台静农先生所评价:体大思精;亦无愧梁实秋文、张大夏《跋》中先河后海之判断。编辑工作,主要依据台湾联经出版事业的《齐如山全集》第六册所载同名专著,也曾参考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国剧艺术汇考》(依据齐如山同名作的再编本)。现在仍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呈给读者的版本,我们遵守《齐如山作品系列》的一般规矩,对京剧术语一概不敢苟且,先生习惯用词也尽量葆以原态。
背供者,背人供招也,乃背人自道心思之意。两人或几人说话时,其中一人,心内偶有感触,便用神色表现,以便观众知晓(在真人也有这种情形),倘感触之情节复杂,全靠神色表现,不易充足,则用白和唱,暗含说出,故打背供时,须用袖子遮隔,或往台旁走几步,都是只使观众明了,不使台上他人知道及理会的意思。按背供这件事情,为国剧之特点,乃东西各国戏剧都没有的动作,亦为研究写实剧者所不满,但我则以为当年研究发明出这种办法来,实为国剧特优之点,也可以说是一种很好的发明,何也?因戏剧一有背供,则省却无数笔墨,省却无数烘托,而添出许多情趣。他的办法,种类也极多,极轻微的,使观众未理会而已过去;其繁复者,在台上做了许久的功夫,观众不知他是背供。兹简单举几种如下:极简单之背供这种只一露神气便足,毫无话白。例如《武家坡》,王宝钏说“军爷请稍待”之后,薛平贵用袖一遮一出神。再《审头刺汤》,把一应人犯带上堂时,汤勤一见雪艳便一出神,这都是背供。戏中这种情形极多,几几乎每戏都有,不必多赘。加一两句话白之背供这种是除抬袖遮隔外,还加一句话白。例如《武家坡》,王宝钏唱“狠心的强盗”一句时,薛平贵总加一句白日:“他倒骂起来了。”又如《戏凤》,正德命斟酒时,凤姐无法,乃云“待我来哄他一哄”等等,这也都是背供,戏中这种情形也多的很,几几乎是每戏都有,不必多举。加大段话白的背供这种是说“哎呀且住”一语之后,还有大段的话白或唱功。例如《戏凤》风姐说“哎呀且住,想他这银子是打劫皇家来的”云云。又后边正德说“且住,这丫头真喊叫起来,惊动乡邻地保”云云,也都是背供。戏中这种地方也很多。繁复的背供这种有许多观众看戏多少年,不知他是背供。例如《樊江关》,薛金莲、樊梨花二人坐定后,樊梨花日“来呀”,他的差官说“有”,樊说:“问问薛侯爷带来多少人马。”这几句话,虽然观众都听到了,但薛金莲及他的带队官都没有听见。这是樊与差官的背供。差官到台脸,暗唤薛之带队官,带队官问何事,差官说’“我们侯爷问薛侯爷带来多少人马”,带队官说“三千零一个”。这几句话是差官与带队官说的,而薛、樊两人都没听见。这是他二人的背供。差官回禀“他们有三千零一个”,樊说“每人赏银五两”。这几句话,薛与带队官,都算没听见。差官又至台脸唤带队官说“我们侯爷说每人赏银五两”。这几句话,薛、樊都未听见,带队官回明,薛命前去谢赏之后,薛命带队官问“樊江关有多少人马”,这两句话,樊与差官都未听见。带队官至台脸叫差官问“樊江关有多少人马”,答以“十万零一个”。这几句话,樊、薛又都未听见。带队官回薛说有“十万零一个”,薛云“十万有余么,原赏退回”等语,这些话樊与差官又都未听见。带队官又到台脸,叫差官告以原赏退回。这几句话,薛、樊又都未听见。差官回樊说,“薛侯爷原赏退回”等语。这几句话,薛与带队官又都未听见。请看这种背供有多复杂,日久观众就不知道他是背供了,这种情形在戏中虽不多见,然亦往往有之,如《四进士》一戏,宋士杰、万氏救杨素贞一场,带回家去,都坐定后,宋士杰使万氏问杨素贞姓什么,杨素贞说杨,又问叫什么等等一大段话白,也都是背供。其实这种情况,宋士杰有何不可直问杨呢?他所以如此者,乃欲以背供情形加添情趣耳。不但此,就说《春秋配?捡柴》一场,姜秋莲所唱两段,也都是背供性质,比方他唱“问君子尊名上姓”等句,都是他唱完后,再由乳娘去问,这就是他所唱之词,乃是对乳娘说的话,李春发并未听见也。这种办法,在写实剧中当然是没有,但国剧有此,乃特别另有他的一种情趣。我所编的《凤还巢》末一场,洪功问了程浦,又问穆居易,再问程浦等等的情节,也是利用的这种办法,若当面互问,则情趣减少多了。同场的背供比如前边所谈的《樊江关》等等之背供,也是同场而各有背供,何以这一种又特名日同场呢?这因为彼同场又同坐,乃是在一处,此则虽同场,而是各在一处,彼此不但不闻,且亦不见。例如《翠屏山?吵家》一场,杨雄出门,潘老丈、巧云、英儿三人还在场上,而石秀出场,与杨雄说了几句话,石知已不可留,乃进门与潘巧云算帐。这场杨雄与石秀所说之话,潘巧云等都未听见,因为二人是在门外说话也。又如《二进宫》徐、杨二人出场,命敲宫门,进门后二人唱了不少句,此时太后虽在场,但也一句未听见,因二人是在殿庭外唱也。其实这种场子,很可不必如此,比方杨雄出门,潘老丈等也下去,石秀进门,再把他请出来,有何不可,但是不及如此则另有点情趣耳。按这种情形,于戏台有关(说详后第十二章),不一定说是背供,戏界老辈,向来也没有人说他是背供的,但我曾和他们讨论过许多次,我说这与其他场上有人,又有人来者,如《捉放》吕伯奢在场,陈、曹又上者,稍有不同。
齐如山,河北高阳人,戏曲理论家、民俗学家。一生著述丰富,撰写并编辑大量戏曲著作、和大量介绍北京(中国北方)风俗掌故作品。 齐如山在台湾有“文豪”之誉,大陆亦推崇其“戏曲理论家”之实。其著述丰富、篇章浩繁、涉猎广泛,皆令人惊叹;尤其笔触所向之雅俗兼备堪称观止
王小波,学者、作家。1952年5月13日生于北京,1968年去云南插队,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商业管理。1984年至1988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获...
100艺术大师 本书特色这套《100艺术大师》帮助读者快速阅览西洋艺术史的发展。这些艺术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地区,从文艺复兴时代开始,挑选杰出者,一直到20世纪初。...
《导演的控制》是是一部扎实诚恳的电影方法论之书。著名导演曹保平历经两年,以从业30年的工作经验为基础,携手各部门主创班底,
中国的人牲人殉习俗,从原始社会晚期开始,历经商周秦汉,直到辛亥革命前后,跨越了中国历史的各个发展阶段,时间之长,影响之深
拉尔夫·伊利斯继《耶稣,最后的法老》、《大风暴与出埃及》之后推出的又一部有关《圣经》考古的惊世之作。在这本著作中,拉尔夫
门·围墙·树篱·竹篱 内容简介 *新日本庭园设计。门、围墙的设计,往往是和新建房子同时进行的。盖房子是人生中的大事。房子本身寄托着主人的理想和主张,而外围结构(...
丑闻艺术博物馆 本书特色 数百年来,艺术家们都在突破社会规范的藩篱,而扩大艺术边界的努力,其表现形式可以是一种新技法、一个新主题或新的观念。15 世纪,马萨乔的...
Ifyouareadataanalystinsearchofasystematicworkprocessthatwillincreaseyourefficien...
法国人眼中的艺术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 本书特色 《法国人眼中的艺术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艾利?福尔以优美流畅的文字向我们展现着人类的艺术成就。 从旧石器时代到2...
论电影艺术 内容简介 本书是英国电 理 家林格伦所 的一部系统地 述电 艺术的作品。本书初版一经 世便引起电 界的广泛注意。作者扼要地介绍了 片的摄 组织、拍摄...
林梅村,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故宫博物院客座研究员、北京联合大学特聘教授。长期从事丝绸之路沿线古城实地调查,多次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探访沙埋古城,在青藏高...
《中国产业转移年度报告(2018—2019)》内容简介: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优化制造业发展布局,引导和促进产业合理有
周鸿图解密《阴符经》-名家解密书法经典 本书特色 《名家解密书法经典·周鸿图解密》是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周鸿图解密《阴符经》-名家解密书法经典 内容简介 沈...
中国古代文学家书法 内容简介 “观人于书,莫如观其行草”。书法史上的行书名作,被誉为“天下**行书”的王羲之《兰亭叙》,其文哀惋人生苦短,其书超逸挺秀、遒媚异常...
《沈曾植史地著作辑考》内容简介:沈曾植(1850-1922),字子培,号乙庵,晚号寐叟。浙江嘉兴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安徽提学使、署
四季映山红图 太平雀金梅图 内容简介 本书为作者郑玲玲临摹的《太平雀金梅图》《四季映山红图》。书中讲解了两幅作品的绘画步骤, 涉及太平雀、映山红等绘画素材。四季...
Shehasmorethan25yearsofexperienceinthisfieldandhasdevelopedavarietyofrelatedskil...
孙秋生造像记-中国古代碑志法书范本精选 本书特色 《孙秋生造像记》全称《孙秋生刘起祖二百人等造像记》, 北魏刻石。孟广达文,萧显庆书。北魏宣武帝(元恪)景明三年...
《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一书一九七八年初版后未曾再版,如今已难找到。鉴于该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为满足读者的需求,今又时逢内
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本书特色 《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由黄自元所著,黄自元总结自己几十年书法心得撰写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科学性地分析了楷书的间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