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劢评传》全面深入的介绍了国学大师张君劢的文化理念与学术生涯,展示了张君劢的文化理念与政治之间往复游移的一生,是中国大陆**部全面评述张君劢思想与生平的研究专著。
《张君劢评传》是中国大陆**部全面评述张君劢思想与生平的研究专著。
张君劢,字嘉森,江苏嘉定人,哲学家、法学家、政治学家、杰出学者。本书全面深入的介绍了国学大师张君劢的文化理念与学术生涯,展示了张君劢的文化理念与政治之间往复游移的一生,评述了他卓尔不群的哲学理念、中西文化比较观、人生观及政治思想,尤其是宪政思想。作者以中国传统思想在中国现代化历程中的创造性转化为经,以张君劢纵横捭阖于哲学、文化、法学、政治等领域为纬,突现了一代学人在风云变幻的中国现代史上的风范。
中华学术,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并起,百家争鸣,呈现了学术思想的高度繁荣。两汉时代,经学成为正统;魏晋之世,玄学称盛;隋唐时代,儒释道三教并尊;到宋代而理学兴起;迨及清世,朴学蔚为主流。各个时代的学术各有特色。综观周秦以来至于近代。可以说有三次思想活跃的时期。**次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竞胜。第二次为北宋时代,张程关洛之学、荆公新学、苏氏蜀学,同时并兴,理论思维达到新的高度。第三次为近代时期,晚清以来,中国遭受列强的凌侵,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危机,于是志士仁人、英才俊杰莫不殚精积思,探索救亡之道,各自立说.期于救国,形成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第三次众说竞胜的高潮。
试观中国近代的学风,有一显著的倾向.即融会中西。近代以来,西学东渐,对于中国学人影响渐深。深识之士.莫不资西学以立论。初期或止于浅尝,渐进乃达于深解。同时这些学者又具有深厚的旧学根柢,有较高的鉴别能力.故能在传统学术的基础之上汲取西方的智慧,从而达到较高的成就。
试以梁任公(启超)、章太炎(炳麟)、王静安(国维)、陈寅恪四家为例,说明中国近代学术融会中西的学风。梁任公先生尝评论自己的学术云:“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辈,……欲以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盖固有之旧思想既根深蒂固,而外来之新思想又来源浅觳,汲而易竭。其支绌灭裂,固宜然矣。” (《清代学术概论》)所谓“不中不西即中即西”正表现了融合中西的倾向,不过梁氏对西学的了解不够深切而已。梁氏自称“适成为清代思想史之结束人物”,这未免过谦,事实上梁氏是近代中国的一个重要的启蒙思想家,诚如他自己所说“为《新民丛报》、《新小说》等诸杂志,……二十年来学子之思想颇蒙其影响.……其文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对于读者别有一种魔力焉”。梁氏虽未能提出自己的学说体系,但其影响是深巨的。他的许多学术史著作今日读之仍能受益。
章太炎先生在《蓟汉微言》中自述思想迁变之迹说:“少时治经,谨守朴学……及囚系上海,三岁不觌,专修慈氏世亲之书……乃达大乘深趣……既出狱,东走日本,尽瘁光复之业,鞅掌余间,旁览彼土所译希腊德意志哲人之书……凡古近政俗之消息、社会都野之情状.华梵圣哲之义谛、东西学人之所说……操齐物以解纷,明天倪以为量.割制大理,莫不孙顺。”这是讲他兼明华梵以及西哲之说。有清一代。汉宋之学争论不休,章氏加以评论云:“世故有疏通知远、好为玄谈者,亦有言理密察、实事求是者,及夫主静主敬、皆足澄心……苟外能利物,内以遣忧,亦各从其志尔!汉宋争执。焉用调人?喻以四民各勤其业,瑕衅何为而不息乎?”这是表示,章氏之学已超越了汉学和宋学了。太炎更自赞云:“自揣平生学术,始则转俗成真,终乃回真向俗……秦汉以来,依违于彼是之间,局促于一曲之内,盖未尝睹是也。乃若昔人所谓专志精微,反致陆沉;穷研训诂,遂成无用者,余虽无腆,固足以雪斯耻。”太炎自负甚高,梁任公引此曾加评论云:“其所自述,殆非溢关。”章氏博通华梵及西哲之书,可谓超越前哲,但在哲学上建树亦不甚高,晚岁又回到朴学的道路上了。
出身于清贫之家,也许不利于孩童身体的健康成长,却可能有益于坚强性格的培养。古来圣贤,出身于豪门者多多,出身于寒门者亦多多。因家道中落而颓然堕落者,不可胜数;在失去往日辉煌时奋然而起者,亦不可胜数。张君劢的少年时代处在张氏家族走向衰微的时期,一如清末王朝大多世家随同本朝走向没落一样,张氏家族祖上的风光也黯然失色了。这种家境对张君劢无疑有很大的影响。
张君劢,原名嘉森,字君劢,又字士林(取“嘉”首部,“森”下部),号立斋,英文名字Carsun Chang。光绪十二年二月二十五日(1887年1月18日)②,生于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是年,那位后来统治全中国,与张君劢有着较为复杂关系的蒋介石也生于浙江的一个小镇上。6年后,那位后来也统治了全中国,与张一直未谋面的毛泽东则生于湖南的一个山村。张、蒋、毛三人的政治思想,在中国现代史上成为三个不同发展方向的代表。
张的先祖原住嘉定葛隆镇,自七世祖衡公迁居宝山县真茹镇。曾祖之前,张家乃经商世家,经营盐业。到了曾祖秋涯,始弃商从医。秋涯在镇上行医,施药济贫,闻名乡里。张的祖父铭甫,登科甲,入宦途:道光年间,因中举人,被任为四川内江县令,后任屏山、垫江县令。在川十余年,政声颇佳。尤以滇边邑平猓之役传颂当时。据张氏家谱记载,铭甫于政事之外,潜心于学,博览群书,医卜星相,亦皆精研,尤邃于宋儒义理之学(此点大概影响及张君劢早年接受私塾教育时,对朱熹《近思录》的喜爱。当然,这并不是他后来崇尚宋学的主要原因),践行儒家之道,性格刚毅,立身行己,以自克为主。祖父的人格魅力,也许影响了少年君劢的个性培养。
铭甫倦于仕途,退居乡里,移居嘉定。命幼子祖泽——张君劢的父亲——习医,以承祖业。祖泽习医卒业后,设诊所于上海、南翔等地,以诊金为生,系当时名医。祖泽娶妻刘氏,生子女十四人,成人者男六女五,张君劢排行第二。
从现有材料看,我们从未发现张的父亲对他的成长有何影响的记录。这大概由于张的父亲常年忙于行医,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张曾在自己的文章中提到过母亲,并有一本译著是专门献给母亲的。张曾为母亲举行过规模较大的祝寿会,梁启超曾题字祝刘太夫人寿,题词有“有子当为孙仲谋”之句,足见梁对张的器重,也可见张对母亲的敬佩。
写完本书的最后一个字,我的心情是沉重而惭愧的。
沉重的是,作为一代学人、哲学家、政治家的张君劢,一直到今天,仍未普遍被人理解。他饱尝了世事纷乱更迭的苦痛,也独享了洞悟历史、社会、人生的幸福。他的痛苦与幸福都是他独有的。然而,当我们回顾历史,观照现实时,不能不惊讶于张君劢的远见卓识。他是孤独的智者,智者因其比普通人走在前面,所以他是孤独的,不被人理解的。
我努力把张的思想理出一条线索,尽可能清晰准确地描述出来,以期让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理解他。然而限于我辈学力、素养,终未能尽善尽美,这使我深感惭愧。
6年前(1990年),我在江西师范大学读研究生期间,一次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的钱宏先生谈起对近代中国思想史的看法,他以贯有的敏锐、深刻的眼光提出“诸子百家三代说”,并有意编辑出版一套“第三代诸子百家”思想评传丛书。我对他的想法深感欣喜,并以自己的研究所得就教于他。
当时,丛书编委们在确定“国学大师”的人选上,颇费了一番脑筋。我提了自己的一些想法,钱宏先生认为有道理,便采纳了。其中,我提到张君劢可入围。理由有三:
(1)张在20年代发起“科学与人生观论战”,影响颇巨,成为现代中国文化思想史上三大论战之一,张也由此成为本世纪中国最大的文化守成论者之一。
(2)张积极投身政党运动,力行宪政,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与西方政党思想熔于一炉,开创了中国宪政时代,为创建中国现代政治学提供了实践基础,张由此赢得“中国宪政之父”的美名。
(3)张一直致力于儒家思想的现代阐释,开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之先河,著有《明日之中国文化》、《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义理学十讲纲要》、《比较中日阳明学》、《新儒家思想史》、《中西印哲学文集》等巨著。张由此成为《中国现代新儒家》,且为唯一一位横跨第一代、第二代的《新儒家》。
就“国学大师丛书”的传主入选标准而言,我认为,张是当之无愧的“国学大师”。尽管张的某些思想也许深度不够,但以上所列三点,其开风气之先的影响力.足以弥补其不足。基于此,丛书的编委将张列为本丛书选定的30位国学大师之一。
对张君劢的研究,国内学者一直未予重视,原因有三:一是因为有关张的著述、生平资料,国内罕见,其1949年以前的著作,国内图书馆庋藏甚少,连北京图书馆也残缺不全。1949年以后的著述,因政治原因,更是少见。二是因为国内学者,甚至部分海外学者,认为张是一个政治家,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个学者式的政治家。其一生以政治活动为主,学术研究为辅,因此,国内学者对张的研究往往仅限于张的政治思想,或其早期的文化思想。三是因为张的主要政治主张之故,使得建国以来的国内知识分子很少有人敢客观公正地评价张的思想。直到80年代中后期,部分学者才注意到张的思想,但仍徘徊于庙堂之外。
陈鲁豫-豫约幸福 本书特色 郭敬明的文字充满着疼痛、寂寞、孤单、微笑、快乐。在他的笔下,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忧伤。他是一个寂寞时会抬头仰望天空的孩子,拥有坐井观天的...
《游向彼岸——安迪·格鲁夫自传》内容简介:《游向彼岸:安迪•格鲁夫自传》一本关于偏执狂是怎样炼成的书。讲述了格鲁夫的不屈奋斗
《领导者逻辑口才:跟FBI学最高明的逻辑说话术》内容简介:《领导者逻辑口才:跟FBI学最高明的逻辑说话术》由金树编著。你是不是也会
《一个人的四季餐桌》内容简介:本书是以“一人居”生活体验为基础的“都市治愈系”食谱。内容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为主线,将
韩信-我心中的战神-青少插图版 本书特色 他幼年孤贫,衣食无着,惨遭胯下之辱;及至成年,恰逢秦末乱世,他如寒剑出鞘,刺破长空,光芒势不可挡。他历尽坎坷,投到刘邦...
梁启超年谱长编 内容简介 任公的年谱长编,治近现代学术思想者必读。 近现代人物年谱中的一部鸿篇巨制,以资料翔实著称,尤其是书中摘录谱主与其师友往还的七百余通书信...
家在云之南-忆双亲.记往事 本书特色 这部家族记忆史,透过人物的命运沉浮,展现了西南边陲——昆明自民国至共和国近百年间的政治风云和新旧冲突,革命风暴对一个大家庭...
LOMO森林 本书特色 如覆lomo面具,身陷迷雾森林,亲笔涂鸦日记,讲述一路走来的坚持。1、快乐男声魏晨的成长全记录;2、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3、LOMO青春...
历史上最有争议的宰相 本书特色 没有争议,不成历史:这也是历史的魅力所在,它能不断地吸引着人们去探索一个个被假象掩盖了的真相,从而品味历史留给我们的启示...
《彗星袭地之昆仑陨石》内容简介:1774年热爱科学的中国皇帝请西洋传教士若望和科学家约瑟为他修建一做天文台。在天文台建好之际,
康泽自述-蒋介石的十三太保之一国民党党卫军魁首 本书特色 蒋介石曾经有两个宠臣,一个是戴笠,另一个就是康泽,在国民党内,戴笠和康泽被称为“康戴二公”,这一称呼因...
周瑜——赤壁英雄美少年 本书特色 在三国时代,周瑜是真实存在的,是一个无论外表还是内在品质都十分完美出众的人物。他一生征战,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和横行天下的抱负,对...
吴越品苏轼:苏东坡的杂耍人生 内容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词和散文...
《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内容简介:茨威格生于19世纪末,恰好来得及亲身经历欧洲文化在一战前最后的繁荣和稳定,也能觉察
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 本书特色 《共和国劳模故事丛书·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是共和国劳模故事丛书之一。《共和国劳模故事丛书·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选取了新中国成...
红镜头中的周恩来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十二章,主要内容包括:情满西花厅;走近周恩来;心系大庆和大寨;“宰相”肚里装着百姓寒;追寻历史的足迹;大树护英才等。红镜头...
军政馆-伊丽莎白一世 童贞女王 本书特色 世界上*经典的伊丽莎白一世传记版本,传记大师里顿·斯特拉奇代表作!军政馆-伊丽莎白一世 童贞女王 内容简介 童贞女王伊...
《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内容简介:许倬云先生认为,国家是政治和社会的共同体,也可以将其看做一个大的系统。系统内部各
奥芬巴赫画传:讽刺诙谐大师与古典轻歌剧之王 内容简介 出生于德国的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虽以正歌剧《霍夫曼的故事》和抒情歌剧《美丽的海伦》更为后世的人们所知,但他主...
尼克•利森(NickLeeson,1967—),英国一个泥瓦匠的儿子,从未上过大学。他于1995年让古老的巴林银行灰飞烟灭,这一惊世之举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