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俄罗斯》这本书是著名当代作家、文学家冯骥才先生在二〇〇二年应俄罗斯作协邀,访问俄罗斯后,所写的在俄罗斯的所见所闻以及本人的感受。按照作家本人的话说“是一份随感式的档案”。全书约九万字,一百二十多幅图片,可谓是图文并茂,书中内容以散文式的叙述通俗易懂,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一本读起来非常轻松,但也包含着很强知识性的好书。
这个产生过普希金、列夫·托尔期泰、柴可夫斯基、史坦尼斯拉夫斯基、列宾和列维坦的俄罗斯,在经历了翻天航的革命和覆地般的解体之后,今天到底怎样?
他们彻底扔掉了“前苏联”吗?他们也在激烈地“反传统”吗?他们正被美国人“美国化”吗?
冯骥才这本书这样告诉你——“俄罗斯在变与不变之间。变的是社会与政治;不变的是历史的精神与文化的情怀”……
这《倾听俄罗斯》是著名当代作家、文学家冯骥才先生在二〇〇二年应俄罗斯作协邀,访问俄罗斯后,所写的在俄罗斯的所见所闻以及本人的感受。按照作家本人的话说“是一份随感式的档案”。全书约九万字,一百二十多幅图片,可谓是图文并茂,书中内容以散文式的叙述通俗易懂,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一本读起来非常轻松,但也包含着很强知识性的好书。
插图:冷美人现在,我把我的答案跳到我们回国时经过机场海关的经历上。海关的公职人员是位女性。她瘦高,手指细长,皮肤很白,眼睛是蓝色的,栗色的卷发从帽檐下冒出来。如果她唱歌、跳舞、微笑,一定挺好看。但是此时此地,她却摆出一副绝情的样子。一张挺不错的小脸像紧锁的门,一切温情的东西都锁在里面了。她决不抬眼瞧你,分明表示她不屑瞧你一眼。她根本不说话,只是打着否定的手势,或摇头。她很高傲吗?当然不止于此。我发现她验关时,任何一个细节都故意拖长时间。她审阅乘客的申报单时,好像每个字都是生僻字。有时,她会忽然扭过头去怔一会儿神,完全无视排着长队的乘客们,对乘客们讨好她的表情根本不领情。我的一位同胞——一位在武汉大学的教授,被邀请来莫斯科开会。他在街头买了两幅纯商品性的油画,硬被她扣住,说是艺术品,不能带走。这位教授找来他的俄方邀请者说情也没用。她反而摇头摇得愈来愈坚决,直到那位武汉的教授放弃了油画,怏怏地上了飞机。在这一瞬间,叫我感受到权力的至高无上。这种感觉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实在太熟悉了。计划经济是权力至上的时代。计划的体现者就是权力的拥有者。大大小小的公职人员都是权力的化身。权力好像魔鬼,一旦附体,那是很难办的。我想好,我要拿出自己的经验来对付她——逢到我报关时,我便把申报单、没有花掉的美金、护照、相机,一样样全摆在桌上,再把背包的拉链拉开,任凭她使用权力。她抬头看我一眼。我这才发现这位俄罗斯的冷美人的一双眼睛,像双筒猎枪的两个枪孔,其实并不好看。她的眉毛僵直,鼻骨过高,嘴唇很硬,好像鱼嘴。唇上似乎还有一些软髭?怎么,她不是挺好看的么?美与不美,其实更重要的是你对它的感觉。我的经验告诉我:当权者更需要的是你认可他说了算。于是我的表情不卑不亢。因为我知道,“亢”的结果必定招致她的对立与刁难,“卑”的结果只能唤起她捉弄你的欲望。我让我的表情平静和麻木,一句话——一切由你决定。她似乎很认真又很挑剔地审阅了我的申报单,抬起头再看我一眼。我的表情依然是——由你决定。她这才举起图章啪地盖下来。谢天谢地,我心里想。于是,我明白这一切便是俄罗斯人当今“慢”的本质了。还是体制的和人为的原因。尽管旧体制已经瓦解,习惯却是一种顽疾。此外,还有人文的原因,这我要放在后边说。我的邀请者俄罗斯作家协会负责外联的阿列克说,我下榻的旅合是莫斯科大学的招待所,这使我兴趣盎然。莫斯科大学是世界最著名的大学之一,它的招待所也一定充溢着学府的气息。然而,当我走进这个好似废仓库一般的水泥盒子里,我恍惚觉得接机人员把我们送错了地方。大厅服务处发黏的柜台、坐垫内的弹簧坏得一塌糊涂的沙发、拴在一个大铁疙瘩上的房间钥匙、运行起来哐当乱响的电梯,再有便是房间里变黄变黯的粉墙、老式的洁具、比窗子小的窗帘、坏电视、蟑螂;一台冰箱只要插上电门便会发生可怕的轰鸣,好像马上就要爆炸。只有墙角的一幅印在木版上的圣像是新的。这种近些年风行起来的代替了原先领袖像的圣像,大都习惯地斜挂在墙角。这是东正教徒的习惯,为了在室内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它。待我确认所面临的一切正确无误。我立刻判断出我的邀请者手头的拮据。尽管当前俄罗斯的经济生活比中国差上一截,但一路而来时,我已经看到了形形色色、蛮不错的商店和旅店。我知道,我的邀请者已经倾尽其力,但只能把我们送进这种旅店。我们当然不能埋怨热情的邀请者,任何人都不能对朋友嫌贫爱富,轻视穷朋友是可耻的。而且我认为这样却很好,正好!我可以亲身体验到当今俄罗斯作家与文学到底是怎样的处境。这正是我要知道的!一个完全断绝了国家支持的作家组织怎么生存,为什么而生存?它们和西方作家的行业工会的组织一样吗?只为了作家的福利与版权而斗争吗?而我那些俄国的同行作家们呢?他们已经由前苏联时代那种国家“一揽子全包”的方式,变成现在的撒手不管,任由市场的优胜劣汰了吗?那么,他们的文学艰辛吗?饥饿吗?乞讨吗?挺得住吗?浮躁吗?闹着下海吗?改写畅销书和电视连续剧或者按照电视连续剧的规律写小说吗?搞笑、作秀或吊人胃口吗?还是给媒体送私生活的“猛料”来提高自己的商品性吗?他们和列夫·托尔斯泰相差十万八千里了吧?
徒然草-插图珍藏本 本书特色 一部影响日本文学600多年的经典之作被誉为“日本文学史上*美的两大随笔”之一电影大师塔可夫斯基*钟爱的经典作品徒然草-插图珍藏本 ...
莫友芝(1811~1871)字子偲,自号郘亭,又号紫泉、眲叟,贵州独山人。晚清金石学家、目录版本学家、书法家,宋诗派重要成员。家世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056:李金发 姚篷子 邵洵美卷 本书特色 李金发是中国象征主义诗歌开山鼻祖,诗歌以与人迥异而出名。姚篷子的作品感伤,朦胧色彩浓重。邵洵美是个...
傻瓜的投资组合 本书特色 冯内古特未曾面世的遗作,本书基本搜刮殆尽,六个短篇小说、一篇非虚构散文和一篇未完成的科幻小说,首次以简体中文版面世。冯内古特于2007...
我们的爸-林海音经典作品珍藏版 本书特色 作为文坛的“女中豪杰”和台湾文学的“祖母级人物”,林海音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本书收录了她的中短篇小说《我们的...
朱正卷-旧锻坊题题题 本书特色 本书为当代著名学人朱正先生的题跋本,为萧跃华先生历数年时间辛苦辑得,包括书影和题跋手迹,以及萧跃华短文数篇。收录了朱正著述、朱正...
许渊冲文集(全27册) 本书特色 许渊冲先生是当代翻译大家,他毕生致力于中西文化的互译工作,已经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著作一百二十余部,并提出了中国学派...
《凡俗心愿》内容简介: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是一种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是我们祖先向往追求美好生活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凡俗心
※2021年国际布克奖,2018年龚古尔中学生奖 ,首届龚古尔“中国之选”龚古尔“中东之选”,“巴西之选”,库鲁马文学奖……※入围龚古尔、美第奇、雷诺多、费米娜...
【作者簡介】野村美月 Mizuki Nomura出身於廣為人知的合唱王國——福島。從小時候就很喜歡編故事,立志成為作家。以《赤城山桌球場的歌聲》(赤城山卓球場に...
世界文化名人散文精品-叙事与抒情(上下) 本书特色 《叙事与抒情(上下册)》是世界文化名人散文精品系列之一,由《叙事与抒情》编委会所编,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
古今爱国抒情诗词选 本书特色 这本诗选的编译者却发现,生活积累和对其思考领悟,对于编译者感情的变化、升华,对选择什么样的作品主题,来进行翻译再创作,也是至关重要...
海明威全集--乞力马扎罗山下 本书特色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所著的《乞力马扎罗山下》的读者将会遭遇一个在之前作品中很少见的海明威。作者的幽默感并非人人都能欣...
楚汉双雄-潮起潮落说汉朝-第壹部 本书特色 汉朝已经被人写得很多,但写得出彩的不多。我写汉朝不算晚,在通俗历史刚刚兴起之时,我就已经开始了。在动手写本书之前,我...
枕上诗书-一本书读懂最美古诗词-彩图珍藏版 本书特色 品读古典诗词中的浪漫与哀愁,读一首诗,讲一段故事。全书从每小节的引子,到文中引申,涵盖中国古代经典诗词歌赋...
一炉烟火 内容简介 十年来作者吃尽人间烟火,很是利于书写收在本集这类题材的文章。借用甘阳引本雅明(WalterBenjamin)的话,说现代文人与城市的街头巷尾...
李太白集-升级版 本书特色 原汁原味呈现“诗仙”浑然天成的诗歌魅力,辅以精心点校,双色版画图诠释文章内容,延展文章意境。此商品有两种封面,随机发货。李太白集-升...
边走边想 内容简介 本书是李永君的**本文学作品集,本书所收作品的*终特点,集中于 “走”和“想”上,通过游历和考察,对一些问题进行思考和觉悟。也可以说,一面进...
我就是我母亲——陪护母亲日记 本书特色 她是豫北农村一位平凡的母亲。他是从河南煤矿走出去的一位著名作家。当得知辛苦操劳一生的母亲病倒入院,身为作家的儿子从京城赶...
《把运动还给孩子》内容简介:体育运动除了可以帮助孩子实现竞技梦想,它还为孩子的健康、自信和社交提供了重要途径。在未来,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