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福利经济学乃至整个现代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的社会选择理论始于阿罗1951年出版的这本《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它是研究如何把个人偏好集合成为社会偏好,个人选择集合成为社会选择的过程。 在《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一书中,作者提出了"线性定理",即:在每个社会成员对一切可能的社会经济结构各有其特定的偏好"序列"的情况下,要找出一个在逻辑上不与个人偏好序列相矛盾的全社会的偏好序列是不可能的。 阿罗还认为,社会福利函数必须在已知社会所有成员的个人偏好次序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程序把各种各样的个人偏好次序归纳成为单一的社会偏好次序,才能从社会偏好次序中确定*优社会位置。
%《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第2版)》内容简介:自1951年《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第2版)》**版问世以来,社会选择领域的著述已经汗牛充栋。众所周知,《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第2版)》奠基于前贤们对社会福利性质的思索,并试图提供一套系统的研究方法以总结以前的成就;社会选择理论中的一些准则常常被心照不宣地接受,我们的方法可以澄清这些准则的内在涵义,并揭示出它们的不一致性。在(《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第二版)新译本即将出版之际,我想在一个稍微广阔的视角下反思一下《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第2版)》的主题:人类生活*鲜明的特点之一,乃是合作的存在。我们万难想像,人类生活中还有不依赖于他人,不希求他人帮助的方面。经济学的主题在于“交换可以获益”,而交换必定依赖他人的存在。市场制造出了一种“人人独立行动”的幻觉,然而市场本身却是社会的建构。市场要能有效运行并发挥作用,少不了人们的通力协作。当然,市场并非合作的惟一形式。由于人类的儿童期漫长,离不开父母的养育,所以相形之下,家庭是更为有力的合作组织,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也开始担负起了某些协同合作的任务。合作并不是人类的惟一特点。很多动物,甚至某些植物也能合作。在演化中,它们因合作而更易生存。
%插图:第二种价值判断规定(dictate),福利的真实分配不能单纯以金钱多少来衡量。正如萨缪尔森教授指出的,这种福利判断与任何对于备选社会状态的定义良好的社会排序是不一致的。[8]在一个给定环境中,实际收入的分配必然随着个人口味的变化而变化。故而,对于一个个人口味的给定集合(由所有个人对自己消费束的排序关系代表)和给定的环境,存在一种对于购买力的(以某种方法定义的)给定分配,从这样的分配出发,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交换不断进行,直到达到最优状态。给定真实收入的分配状况和个人口味,就惟一地决定了作为一种社会状态的最终结果。所以,一个给定的伦理体系就是一种规则,它定义了从给定的环境出发选择社会状态的方法,它使被选择的社会状态成为所有个人口味的函数。并且保证对于一个给定的口味集合,如果环境发生了变化,我们可以期望选择具有一致性——这意味着选择函数是从所有社会状态的弱序中导出的。故而,本节讨论的伦理框架(我们可以称之为伯格森社会福利函数)的形式是这样的:它是一种规则,按照这个规则,从每个可能的代表口味的个人排序可得到一个社会排序。于是,从数学上看,伯格森社会福利函数具有我们已经讨论过的社会福利函数的形式,然而,对于不同的问题,例如,个人排序到底是代表口味还是价值观,整个函数是假设一致同意的特定价值观的最终产物,还是一种不同价值体系的调和方法,对伯格森社会福利函数的解释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如果口味的范围并没被预先限定(我们只要求它是真正的口味,亦即,无论它们如何被定义,都只与个人自己的消费有关),那么伯格森社会福利函数实际上与个人主义假设下的社会福利函数是同构的。所以,个人主义假设下的可能性定理(定理3的推论)在此适用:我们无法构建一个伯格森社会福利函数,亦即满足价值判断(1)和(2)的社会福利函数,使之满足条件2-5,并且对任何个人口味的集合给出一个真正的社会排序。
%作者:(美国)肯尼斯·J.阿罗(Arrow K.J.) 译者:丁建锋
《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第2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肯尼斯.J.阿罗代表作*新中译本
《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第2版)》内容简介:自1951年《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第2版)》**版问世以来,社会选择领域的著述已经汗牛充栋。众所周知,《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第2版)》奠基于前贤们对社会福利性质的思索,并试图提供一套系统的研究方法以总结以前的成就;社会选择理论中的一些准则常常被心照不宣地接受,我们的方法可以澄清这些准则的内在涵义,并揭示出它们的不一致性。在(《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第二版)新译本即将出版之际,我想在一个稍微广阔的视角下反思一下《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第2版)》的主题:人类生活*鲜明的特点之一,乃是合作的存在。我们万难想像,人类生活中还有不依赖于他人,不希求他人帮助的方面。经济学的主题在于“交换可以获益”,而交换必定依赖他人的存在。市场制造出了一种“人人独立行动”的幻觉,然而市场本身却是社会的建构。市场要能有效运行并发挥作用,少不了人们的通力协作。当然,市场并非合作的惟一形式。由于人类的儿童期漫长,离不开父母的养育,所以相形之下,家庭是更为有力的合作组织,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也开始担负起了某些协同合作的任务。合作并不是人类的惟一特点。很多动物,甚至某些植物也能合作。在演化中,它们因合作而更易生存。
插图:第二种价值判断规定(dictate),福利的真实分配不能单纯以金钱多少来衡量。正如萨缪尔森教授指出的,这种福利判断与任何对于备选社会状态的定义良好的社会排序是不一致的。[8]在一个给定环境中,实际收入的分配必然随着个人口味的变化而变化。故而,对于一个个人口味的给定集合(由所有个人对自己消费束的排序关系代表)和给定的环境,存在一种对于购买力的(以某种方法定义的)给定分配,从这样的分配出发,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交换不断进行,直到达到最优状态。给定真实收入的分配状况和个人口味,就惟一地决定了作为一种社会状态的最终结果。所以,一个给定的伦理体系就是一种规则,它定义了从给定的环境出发选择社会状态的方法,它使被选择的社会状态成为所有个人口味的函数。并且保证对于一个给定的口味集合,如果环境发生了变化,我们可以期望选择具有一致性——这意味着选择函数是从所有社会状态的弱序中导出的。故而,本节讨论的伦理框架(我们可以称之为伯格森社会福利函数)的形式是这样的:它是一种规则,按照这个规则,从每个可能的代表口味的个人排序可得到一个社会排序。于是,从数学上看,伯格森社会福利函数具有我们已经讨论过的社会福利函数的形式,然而,对于不同的问题,例如,个人排序到底是代表口味还是价值观,整个函数是假设一致同意的特定价值观的最终产物,还是一种不同价值体系的调和方法,对伯格森社会福利函数的解释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如果口味的范围并没被预先限定(我们只要求它是真正的口味,亦即,无论它们如何被定义,都只与个人自己的消费有关),那么伯格森社会福利函数实际上与个人主义假设下的社会福利函数是同构的。所以,个人主义假设下的可能性定理(定理3的推论)在此适用:我们无法构建一个伯格森社会福利函数,亦即满足价值判断(1)和(2)的社会福利函数,使之满足条件2-5,并且对任何个人口味的集合给出一个真正的社会排序。
作者:(美国)肯尼斯·J.阿罗(Arrow K.J.) 译者:丁建锋
星垂平野阔 本书特色 《星垂平野阔(精)》为作者陈尚君继《转益多师》集后的又一部短篇学术文集。共22篇文章,内容丰富,涉及文史问题研究、相关学术领域研究综述、重...
就事论事 本书特色 作者曾德雄从2008年6月份开始在《新快报》开专栏,后来又增加了《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南方日报》,还有广东省人大的《人民之...
《伊万的战争》是第一本将普通俄国士兵的经历置于苏德战争东线战场叙事中心的书,书中流露出的对战争的反思拥有重要的意义。书中所谓的伊万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俄国步...
作品目录第一章 导言:中国历史中的沿海和大陆外国势力的问题作为小传统的面海的中国条约口岸混合体第二章 经济趋势1912-1949
民主主义与教育 本书特色 《民主主义与教育》内容全面,条理清晰,结构合理,融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及学术性为一体,可供教育工作者参阅。民主主义与教育 内容简介 ...
钱谦益藏书研究 内容简介 红蕾博士学位攻读的是中国古代文学,2008年进人西北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课题却是《钱谦益藏书与(绛云楼书目)》,这在学术领域上应该说...
(云南铜志)校注 本书特色 云南“铜政四书”整理校注入选2016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云南铜志》全面记录了清代云南铜矿资源分布、铜的生产经营情...
《中古士人流迁与南北文化传播》内容简介:本书以汉唐之间为中心,分别考叙了两汉时期、汉末、孙吴与蜀汉时期、两晋之际、南北朝和
郭良鋆,女,1943年5月生,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语巴利语专业,社科院印度古代梵语巴利语文献研究员。专著:1、《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中国...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处理方法及应用 本书特色 高光谱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统称高分辨率)遥感近年来发展迅速,并成为经济建设、国防安全和信息服务等方面重要的空间信息源...
恩斯特·H·康托洛维茨(Ernst Hartwing Kantorowicz,1895-1963),德裔美籍犹太人, 20世纪最伟大的中世纪史学家之一,专研中古...
詹姆斯·P.菲夫纳,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公共政策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总统制、美国联邦、政府和公共管理。罗杰·H.戴维森,美国马里兰大学政府与政治学名誉教授,加利福...
《白领:美国的中产阶段》内容简介:本书一部论述20世纪美国新中产阶级的著作,1951年出版后被誉为“具有远见卓识的启迪之作”。它
布迪厄的社会理论 内容简介 布迪厄是近40年来在西方学术界中被人们引用*多的当代法国著名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思想家。他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积极从事人文社会科...
陇上学人文存:第七辑:常书鸿卷 内容简介 《陇上学人文存(常书鸿卷)》是“陇上学人文存”之一,是甘肃省“十二五”出版规划项目之一。主要内容是介绍已故著名敦煌学者...
社会运动论 内容简介 本书由知名学者马可.朱格尼、道格。麦克亚当和查尔斯.蒂利等主编,对西方国家社会运动的结果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作者们自觉超越社会运动在国家政策...
回族历史文化典籍与文献检索研究 本书特色 《回族历史文化典籍与文献检索研究》以回族文化典籍与文献检索为主要研究对象。著者站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线上,运用历...
现代性的碎片-齐美尔.克拉考尔和本雅明作品中的现代性理论 本书特色 该书主要讨论齐美尔、克拉考尔和本雅明的现代性思想及其方法。作者认为,与哈贝马斯、韦伯等诸多学...
作品目录目录序言 杨腓力致谢前言:约翰·牛顿简介1 灵性培养2 初恋与首航3 被迫服役4 鞭笞与降职5 交换6 为奴在非洲7 获救灰狗
中国现代新闻思想史 内容简介 新闻思想史研究的是前人,特别是新闻精英人物的思想和观点,但绝不只是重述前人的观点,而是要将其放在产生这些思想、观点的历史语境中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