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王元化散文作品集,内中收录了《记郭绍虞》、《记顾准》、《再记顾准》、《记辛劳》、《记满涛》、《记张中晓》、《再记张中晓》、《谈鲁迅与太炎》、《谈胡适自传唐注》、《谈杨遇夫》、《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亲情、友情、爱情》、《老年爱》、《和新形式探索者对话》等作品。
王元化生于乱世。1922年秋季,年幼的他随母亲入清华园与教授英文的父亲王芳荃相聚,住在清华南园。这个孩子小时玩耍的地方,正是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等人伏案的所在。後转入孔德小学和育英中学。青少年时代即投身於抗日救亡运动,1941年,任上海地下党“文艺工作委员会”委员。抗战胜利後,在上海先後担任过《奔流》、《奔流新集》、《展望》、《地下文萃》等杂志的编辑工作。建国初期,任上海文艺工作委员会文学处处长、新文艺出版社总编辑兼副社长、出版局和上海作协党组成员,并在震旦大学、复旦大学任教。1955年因胡风案件受株连,工作中辍。1960年被分配到上海作协文学研究所。“文革”後,於1979年11月平反,不久当选为中共“十二大”代表,继而出任上海市委宣传部长。
本书为其散文作品集。
《人文清园》为王元化散文作品集,内中收录了《记郭绍虞》、《记顾准》、《再记顾准》、《记辛劳》、《记满涛》、《记张中晓》、《再记张中晓》、《谈鲁迅与太炎》、《谈胡适自传唐注》、《谈杨遇夫》、《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亲情、友情、爱情》、《老年爱》、《和新形式探索者对话》等作品。
插图:一位友人曾从我的书中摘出这样一些句子:“人的尊严愈是遭到凌辱,人的人格意识就愈会变得坚强起来。这是施加暴虐的人所不能理解的。”“心灵的相契有时比观点上的分歧更为重要。”“思想是古怪的东西。思想不能强迫别人接受,思想也不是暴力可以摧毁的。”……他认为这些见解不是来源于读书,而是直接来自阅历。这话是不错的。生活经历激发了思考。这些年我所写的谈龚自珍、谈韩非、谈公意、谈激进主义、谈杜亚泉,以及对于黑格尔、对于“五四”等等的反思,也都是在同样情况下进行的理论探讨。在历史和现在的关系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克罗齐(Bendetto Croce)说的“史家对已往史实的兴趣永远是和他对当前生活的兴趣连成一体”这句话最为透彻。但它也包含了一条界限,史家一旦越出这条界限,把对当前生活的关怀变成用历史去影射现在,那么也就使历史失去了它的独立自主性。这种现代关怀是隐含在历史研究之中的,史家本人往往是不自觉的、无意识的。我希望读者从这本论学集中可以看出我的思想历程。我的早期文字,在一九四五年编第一本集子时,大部分就未收入。这些文字多半是抄袭苏联的理论模式,很少有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我从这种模仿中挣扎出来,已是孤岛时期结束以后。日伪直接统治下的上海成了一个恐怖世界,我的许多藏书都自行销毁了,自然更谈不到发表文章,但幽居生活却使我可以沉静地思考。我对教条主义感到了厌倦。浸透着人文主义精神的西方十九世纪文学,几乎成了我当时的唯一读物,引发了我的浓厚兴趣。也许这是由于小时在家庭受到邻人爱的基督教义的影响,使我对这些文学作品产生一种认同感吧。抗战初,我结识了满涛,他刚从美国经欧洲返国。由于共同的爱好,他成了我最好的朋友。我们都是鲁迅的崇拜者,喜欢他的小说的沉郁,也欣赏他的杂文的犀利。我们对鲁迅精神作了自以为深刻其实不无偏差的理解,以为在论战中愈是写得刻骨镂心、淋漓尽致,也就愈是好文章。偏激情绪对于未经世事磨炼、思想不够成熟、血气方刚的青年来说,并不是什么好的征兆。一九五五年,我受到胡风案件的株连,引发心灵上的大震荡,接着陷入一场精神危机之中。在隔离审查的最后一年,我被允许阅读书籍。这时我完全被黑格尔哲学所吸引。我认真地读了可能找到的他的著作,其中《小逻辑》、《美学》、《哲学史讲演录》三种,成了我十分喜爱的书。仅仅《小逻辑》这部著作,我就读过四次,每次不止读一遍,现还保留两次写的笔记,共有十来本练习簿。我沉潜于思辨的海洋,不再像过去那样迷恋于令人心醉的激情世界了。这以后有许多年,我只读那些不容易读懂的书,以为只有这种著作才蕴涵深刻的哲理。幸而那时以艰深文浅陋的赝鼎之作,尚不像今天这样弥漫于理论界,而我对它们也有了一定的识别能力。我深深服膺德国古典哲学自康德以来所倡导的批判精神。这里说的批判精神,就是对过去各个哲学范畴重新衡量与估价,也就是对那些未经过追究的范畴进行考核,探讨这些范畴在什么限度内具有价值与效用。批判是不接受未经考察过的前提的。它具有反对盲从、反对迷信、提倡独立思考的意义。十七、十八世纪的启蒙学者开启了批判精神的先河。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权威是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这种批判精神给予了我很大的影响。直到这两年,当我对黑格尔哲学进行反思时,我还是以它去清理由惰性和习惯所形成的偏见和谬误。这不仅限于对黑格尔本身的再认识,而且也是对“五四”以来在进化论思潮下所形成的新与旧、激进与保守、进步与反动等等既定观念的重新估价。这些观念至今仍作为知人论事的标准,牢牢支配着思想界,成了遮蔽历史真相难以破除的偏见。我感到,自己没有充分掌握材料并对材料作出仔细的鉴别和考察,是造成误差的原因之一。这就很自然地联系到传统的训诂考据问题上去。这方面的思考使我发觉,过去所深信的所谓逻辑和历史一致性的说法其实只是理性主义的过分自信。在历史的进程中虽然也可以发现某种规律性,但历史和逻辑毕竟不是同一的。逻辑推理不能代替对历史的实际考察,史家的史识必须建立在对历史事实的实证上。清人钱大听说训诂考据乃“义理所由出”,也就是阐明此义。可是长期以来,只有观点才是最重要的这种看法始终占据上风,而训诂考据则多遭藐视。据说一位论者准备批“四书”中的儒家思想,竞以为用不着去读原著,只要请人把“四书”中的有关观点罗列出来供他使用就行了。这可以作为上述那种看法的一个实际例子。不必讳言,过去不少训诂考据文章,往往流于琐碎,有的甚至变成了言不及义的文字游戏。但不能因此断言训诂考据是无用的,正如不能因为曾出现过大量“假、大、空”的理论,就断言观点义理是无用的一样。我不同意把观点义理置于训诂考据之上,作出高低上下之分。这个问题不能抽象对待。对于庄稼来说,下雨好还是晴天好?要根据具体情况才能判定。对于研究工作来说,观点重要还是考据重要?也属于同类性质的问题。马克思曾经嘲笑莎剧《科里奥兰纳斯》(C0riolanus)中的美尼涅斯·哀格利巴(Mener·ius Agrippa)荒唐地把人比作他自己身体的一个断片,由一个个体供给其他所有个体以营养。他认为各司不同职能的人是像珊瑚一样,每个个体都供给全体以养料。我觉得,学术工作所采取的各种研究手段,其作用虽有大小,但也应作同样的理解。庄生所谓“泰山非大,秋毫非小”,也即阐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之理。这句话隐隐含有平等与自由的意蕴,是值得细细玩味的。
周作人自编文集—立春以前 目录 关于教子法关于宽容关于测字关于送灶雨的感想医师礼赞男人与女人女人的文章女人的禁忌蚯蚓萤火记杜逢辰君的事明治文学之追忆广阳杂记杨大...
默默且当歌 本书特色本书是陈建功不同时期的散文作品,写人、叙事、言情,语言质朴,文字张弛有度,从中可以看到风趣幽默的作家、执着追求的艺术家和身边平凡的劳动者,浸...
哲学家与狼 本书特色 1.人与动物的温情纪实,哲学家与狼的智慧碰撞;2.一本有温度的哲学小书,重塑我们对动物与自身的认识;3.一堂关于存在与意义、幸福与死亡的人...
黑银河 内容简介 《黑银河》是诺贝尔奖文学奖前评奖委员会主席,瑞典当代著名诗人谢尔·埃斯普马克的诗歌选集。诗集《黑银河》选录了诗人近五十年不同时期的作品,全面地...
谦虚-中国专业作家小说典藏文库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散文集。作品共分三辑,收录了《谦虚》《天才的缺陷》《老河道》《音乐会》《赶集》等一百余篇散文。作者用质朴...
今夜你去往哪里-鲁迅文学获奖作家经典文集 本书特色 《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经典文集:今夜你去往哪里》是范小青近年发表的一组短篇小说,是现代社会与南方生活结合的范本...
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值得等待 本书特色本书是一个外企白领辞职周游世界,在行走路上所思所想所感的随笔集,文笔清新优美,可以带给读者较好的阅读感受。 ...
W-C3-中国现代文学百家:废名·代表作-竹林的故事 本书特色 《废名·代表作:竹林的故事》一书的作者废名,他的小说简洁到了极点,他说自己在写作表现手法上“分明...
曲与画:元曲三百首[繁体本]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古代文学名篇与当代名家国画系列四种之一,另三种是《诗与画·唐诗三百首》、《词与画·唐宋词三百首》、《文与画·古...
团购:史铁生文集3册 内容简介 来到人间另一种理想主义史铁生的日子团购:史铁生文集3册团购:史铁生文集3册前言 来到人间另一种理想主义史铁生的日子团购:史铁生文...
江户的味道 本书特色 在法国留学时,池波时常回想起以前在浅草度过的时光,于是提笔写下关于江户饮食的回忆。正月里,佛坛边要供上橘子。把脚伸进脚炉里,吃着外祖母做的...
孩子.我们一起读诗 本书特色 乐读编的《孩子我们一起读诗(精)》甄选了诗歌 史上100位诗歌巨匠,力图通过他们100首风格迥异的 诗作,表现其在诗歌发展中的地位...
名家·名译--堂·吉诃德(上下) 本书特色 塞万提斯*王志明译的《堂·吉诃德(全译本上 下名家名译)(精)》讲述了:一位穷乡绅痴迷于读骑 士小说,...
回忆加缪 本书特色 一段文学师徒间的交往片段,呈现另一个温和而脆弱的加缪。回忆加缪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回忆加缪的随笔。20世纪四十年代,写作了《局外人》《西西弗...
文艺地图之一城风月向来人 本书特色 ★所谓的文艺地图,是一群有情怀有智识的人,对心中的痴迷地的一份探寻。★之所以痴迷,无疑因为这里暗藏着一些历史信息,与相关人物...
2014年-中国散文诗精选 本书特色 精选2014年中国优秀文学刊物上发表过的文笔优美、意境深远的散文诗,集结成集,其中包括耿林莽、王剑冰、汤松波、亚楠、宓月、...
南国梦 本书特色 本书是黄宗江和黄裳在民国时期合作的话剧剧本,剧本讲述了南唐后主李煜的故事,有他跟大周后和小周后的爱情纠葛,笃信佛教至家破人亡,被押入汴京后受尽...
迷楼-诗与欲望的迷宫 本书特色 “迷楼”原指隋炀帝在7世纪初建造的一座供其恣 意享乐的宫殿,其本义就是“让人迷失的宫殿”,无 论是谁,只要进入迷楼,就会迷而忘返...
黑铁时代 本书特色 ★王小波笔下有风雷,被视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思想家和灵魂刻录者★读懂人生**王小波,读懂人心**王小波黑铁时代 内容简介 《黑铁时代》是由王小波...
红袍蝎子糖 内容简介 人生所追求不外“自由”与“快乐”,作风低调,活得逍遥。懒笼、蝎子糖、龙莲配、小释迦、牛黄丸、蚂蚁汁、蜘蛛腿、驴钱片、茴香饺、富贵蛋、荔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