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中西文化的源头探讨了美国和西欧主要国家及中国外交、战略文化特性,并从奥巴马外资理念、欧盟对外战略变化及中国与国际体系之间关系等实践层面,考察了中西文化本原的综合与中西关系的未来发展前景。
《中西文化本原与战略文化特性》: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前身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建立于1960年,隶属于上海市人民政府。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院分别被评为中国十大智库和全球十大智库之一。我院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包括:从战略和政策角度对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问题及中国的对外关系进行跨学科研究,为中央政府和上海市政府提供国际事务方面的咨询,通过共同举办学术研讨会、合作课题研究和互派访问学者,与海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建立沟通合作机制,推动政府、媒体和社会民众对世界趋势及主要热点问题的了解。我院现有研究及科辅人员逾90人,其中30余人为资深研究人员。
《中西文化本原与战略文化特性》从中西文化的源头探讨了美国和西欧主要国家及中国外交、战略文化特性,并从奥巴马外资理念、欧盟对外战略变化及中国与国际体系之间关系等实践层面,考察了中西文化本原的综合与中西关系的未来发展前景。
新世纪以来,中国外交理念经历了从和平崛起到和谐世界与和平发展的转变。首先,从文化本原看,如果不把和平与崛起分开来,而是作为统一、包含多种思想要素的思维价值肯定形式,那么中国和平崛起与建立和谐世界两个核心思维的总体精神是一致的,可以看作一个问题的两种提法。但如果把和平与崛起分开来看,那它就与和谐世界核心思维在出发点、立足点及支撑其产生的文化本原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差异。和平崛起作为统一的思维价值肯定形式,在文化本原上带有较明显的双重色彩,既反映了中国“和合”文化本原的要求,又深受西方二分法哲学本体论的影响。和平崛起核心思维中的“和平”代表的是中国“从远古到宋明理学以下所讲的阴阳之道中贯穿的中正、均衡、和谐、和平精神”,体现了中国文化把自然和谐作为宇宙间万物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法则和规律。而“崛起”,一方面代表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流淌在血脉之中的“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精神,兼具中国传统文化中法家、墨学和儒家萄况一派的思想印记;意味着要恢复中国在世界体系中本来的地位,成为多极世界中的一极,由世界大国变为世界强国。另一方面,“崛起”又表明在社会观方面,近代西方哲学二分法思维方式已在中国深深扎根,在今天的中国,许多人仍然信奉斗争是自然界万物和社会事物无处不存在的矛盾统一体的主要方面。如果说和平崛起核心思维在文化、精神上还兼具中、西两种文化本原特征的话,那么2005年9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演讲,提出“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思想。
江西元,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战略与大国关系研究部副研究员。1952年生。1985-1988年7月,北京外交学院战后国际关系史专业硕士生;1989-1992年,广州中山大学历史系中美关系史专业博士生;1992-1997年,上海和平与发展研究所美国研究室研究员;1997年至今,历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综合室、美国室副研究员,亚太室、战略室副主任。出版的专著有:《大国战略与未来中国》、《中国和平崛起》(与夏立平合著)。参与撰写的专著有:《21世纪中国对外战略》、《世界格局中的台湾问题:变化与挑战》、《国际恐怖主义与当代国际关系》等。主要从事美国外交战略、亚太安全、中国对外战略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数十万字。
乡民行动的物质呈现:一个关中村落的时空结构、日常生活与文化遗产:1930~2010 内容简介 《乡民行动的物质呈现:一个关中村落的时空结构日常生活与文化遗产19...
钟书国学精粹 弟子规 本书特色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浩瀚博大,它是中国人文精神的精髓,是我们民族的智慧家园。让我们沿着《周易》、《诗经》、《论语》、《老子》...
读库0705 本书特色 Mook《读库》为“京城著名文化名人”(圈内语)张立宪主编的综合性人文社科读物,取“大型阅读仓库”之意,一般每两月推出一期。丛书侧重对当...
出土亡佚古医籍研究 内容简介 中国医药学的历史已有数千年之久。其间不断发展、创造、记录并且流传下来特别丰富大量的医药文化资源,它们均以医药文献及医药器物等形式有...
散杂居民族调查:现状与需求 目录 中国散杂居少数民族发展现状与需求研究综合报告**部分 城市流动人口调查西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现状与需求——城东区富强巷调查兰州...
文化语言学导论 内容简介 本书的宏观结构安排也颇具匠心,合情合理。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总论,下编为分论。总论的1—3章是文化语言学的本体论和方法论,4—5章是...
中国文化文学经典文丛:皇帝内经(精装版) 本书特色 佚名*张春强编*孙建军主编的《黄帝内经 (精)/中国文化文学经典文丛》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它的*成...
北部吴语研究 本书特色 钱乃荣编*的《北部吴语研究》是在实地调查了吴语区40余地的方言和收集了大量明清以来吴语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汇编而成的论文集。全书对吴语语音、...
从人字说起 内容简介 《从人字说起》是作者应用汉字通易经学说的原理,展现汉字在人本文明方面的具体內容。所谓的人本文明,是汉字关于从塑造文明人人手,来塑造一个文明...
团购: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著作梳理2册 本书特色 《民国图书馆学文献学著译序跋辑要》将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著译的序言都选编在一起,是一部辑录体的“民国图书馆学书目提要”...
图说二十四节气 本书特色这是一幅有关二十四节气的风情画卷。百余幅唯美图片,记录光阴流转的脚步——可视。百余篇节气美文,描画时令节俗的风情——可感。近百首节气诗词...
棔柿楼杂稿 本书特色 扬之水致力于先秦文学和古代名物的研究,成绩斐然。收在这里的是一堆“杂拌儿”,有为《读书》诸师友的画像---作者认为没有写出诸家风采---是...
外国人眼中的大运河 本书特色 在中国历史上,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与建造万里长城一样,是一项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这条长达1794公里的人工开凿的运河,纵贯半个中国。它...
2014 年,笔者参加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外派汉语教师项目,于2014-2016学年在印度顶级大学印度理工学院甘地分校担任汉语教师,成为该大学第一位中国教师。两年...
成语故事 本书特色 成语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智慧结晶、语言精华,历经漫长的岁月变迁,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在劳动人民的口耳相传中,成语不断地产生、发展和演...
汉语生命范畴初论 内容简介 人们对于有生命的东西的特别直觉开始得非常早。(因为)……有生命的东西都有一个看不见的本质,而这个看不见的本质又受制于一个看不见的过程...
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篇 本书特色 本书是台湾新儒家代表人物徐复观的重要著作——《中国思想史论集》的续编。它与《中国思想史论集》一起,完整地反映了徐复观一生的思想历程...
中国早期文化意识的嬗变:先秦散文发展线索探寻.第二卷 本书特色 先秦散文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源头。本书是《武汉大学学术丛书》之一,该书勾勒了先秦士人群体的发生与...
《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人文与社会译丛)》内容简介:本书是研究大众传播与意识形态之关系的必读作品,也是详细阐释深度解释学的力
东海窝集传 内容简介 《东海窝集传》反映黑龙江省宁安地区大山里的“林中之人”,由原始社会母权向父权过度的神话传说。书中讲述佛涅部落女王的长子先楚、次子丹楚被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