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弥留之际》是福克纳的代表作以及“约福克纳帕塔法世系”的重要小说之一。讲述美国南方农民本德伦为遵守对妻子的承诺,率全家将妻子的遗体运回家乡安葬的“苦难历程”。整整十天的行程灾难重重:先是大水差点把棺材冲走,后来拉车的骡子被淹死,大火几乎遗体焚化。结果长子失去了一条脚,老二发了疯,三子失去心爱在马,女儿打胎不成,反被药房伙计奸污,小儿子也没得到想望的小火车,而本德伦却装上了假牙并娶回了一位新太太。小说完全本伦一家、众邻居及相关人员五十九节内心独白构成,多角度讲述了这个故事,是作者运用多视角叙述方法及意识流法的又一杰作。
爹和弗农坐在后廊上。爹正用大拇指和食指把嘴唇往外拉,把鼻烟盒盖子里的鼻烟往下嘴唇里倒。我穿过后廊把水瓢伸到水桶里舀水喝,他们扭过头来看我。“朱厄尔在哪儿?”爹说。我还是个小孩的时候就发现水在杉木水桶里放上一会儿要好喝得多。凉凉的,却又有一点儿暖意,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就像七月天杉树林里的热风。至少要在桶里放六个小时,而且得用水瓢喝。用金属容器喝水绝对要不得。到了晚上水就更好喝了。我总是躺在门厅的地铺上,听到大家全都睡着了,再爬起来回到水桶边去。一切都是黑黝黝的,搁板黑黝黝的,静止的水面是一个空空的圆洞,在我没有用勺子把它搅醒时,没准还能看见桶里有一两颗星星,而水没下肚的时候,没准勺子里也会有一两颗星星。后来我长大些了,长了些岁数。那时候我总等着,等他们全都睡着了,我就可以让衬衫下摆朝上翻地躺着,我听见他们全都睡着了,我没有抚触自己却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感觉到凉爽的寂静吹拂着我的下部,心里一边在琢磨躺在那头黑暗里的卡什是不是也在这样做,也许在我想这样做能这样做的前两年他已经在这样做了。爹的脚外八字得很厉害。他的脚趾痉挛、扭歪、变形,两只小脚趾根本长不出指甲来,这都是因为小时候穿了家制的粗皮鞋在湿地里干活儿太重的关系。他那双粗皮靴搁在椅子旁,看上去像是用钝斧从生铁块里砍出来的。弗农进过城了。我从未见过他穿工作服进城。都是他太太的关系,大伙儿说。她以前也在学堂里教过书。我把勺子里的剩水泼在地上,用袖子擦擦嘴。明天天亮之前会下雨。没准儿不到天黑就要下。“到谷仓去了,”我说。“正在给马套马具呢。”在那儿鼓捣那匹马。他还会走出谷仓,到牧场上去。那匹马还会走失不见,它准是藏在松树苗圃林里,在阴凉的地方躲着。朱厄尔便吹口哨,只吹一下,声音很尖。马儿打了个响鼻,这时候朱厄尔看见它了,在蓝幽幽的阴影里亮晃晃地闪了一下。朱厄尔又吹一声口哨;马儿从斜坡上冲下来,腿脚僵僵的,耳朵竖起在轻轻抖动,两只不对称的眼睛滴溜溜转着,在离开二十英尺处突然煞住,侧身站着,扭过头来瞅瞅朱厄尔,一副小猫般顽皮而又机警的模样。“上这儿来呀,老兄,”朱厄尔说。它动了。迅如风雷,以致身上的毛团聚成一簇一簇,鬃毛像许多个火舌在飞舞。那匹马鬃毛、尾巴翻腾挥动,眼珠转滚,在作了一次短短的腾跃式的冲刺之后猛地停了下来,四条腿并拢,打量着朱厄尔。朱厄尔稳步朝它走去,两只手垂放在两侧。要不是多出了朱厄尔的两条腿,他们真像是太阳底下一座充满野气的雕塑了。就在朱厄尔快要碰到它时,那匹马用后腿直立起来,扑向朱厄尔。接下去朱厄尔就被包围在马蹄组成的晃眼的迷阵里,这迷阵仿佛用幻觉中的羽翼组成;他在马蹄当中和后仰的马胸脯底下像条闪光、灵活的蛇那样地扭动。就在马蹄眼看要踩到他双臂那一瞬间,他让自己整个身体平躺着腾空而起,像蛇一样灵活地一甩一扭,抓住马的鼻孔然后又跌回到地上。接下去双方僵持不动,激烈地对峙着,那匹马用僵直、颤抖的腿脚支撑着,头部低垂,朝后挣脱;朱厄尔用脚跟抵着地,一只手挡住马的鼻息,另一只手急促地一下下地抚拍马的脖颈,同时用脏话恶狠狠地咒骂那匹马。他们激烈地僵持不下,时间似乎为之停止流动,那匹马颤抖着,呻吟着。接着朱厄尔翻上了马背。他像抽动的鞭子一样弓身一跃飞上了马背,身子在半空中便摆好骑马的姿势。那匹马叉开腿低垂了头站停片刻,马上又接着扑腾起来。他们用一连串足以颠散骨架的蹦跳跑下小山,朱厄尔像水蛭似的紧紧贴在马肩隆上,马儿跑到围栏跟前又急急地煞住脚步。“行了,”朱厄尔说,“你闹够了就给我老实一会儿。”一进谷仓,还不等马儿停下朱厄尔就滑下地面跑在马儿的身边。马走进厩房,朱厄尔跟在后面。马连头也不回便向他踢来,一只蹄子蹬在墙上发出了开枪般的声音。朱厄尔朝它肚子踢了一脚;马龇牙咧嘴把头扭过来,朱厄尔挥拳朝它脸上打去,乘势登上马槽,站在上面。他攀住放干草的棚架,低下头来朝厩顶和门口望去。小路空荡荡的;在这里他甚至都听不见卡什的锯木声。他站直身子,急匆匆地扯了一大抱干草,把它塞在马槽里。“吃吧,”他说。“趁你能吃赶紧把这些东西消灭了吧,你这满肚子草的畜生。你这招人疼爱的王八蛋,”他说。
作者:(美国)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 译者:李文俊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 1897~1962),美国小说家。出生于没落地主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加拿大空军中服役,战后曾在大学肄业一年,1925年后专门从事创作。他被西方文学界视作“现代的经典作家”。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和70多篇短篇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故事发生在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县,被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这部世系主要写该县及杰弗逊镇不同社会阶层的若干家庭几代人的故事。时间从独立战争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场人物有600多人,其中主要人物在他的不同作品中交替出现,实为一部多卷体的美国南方社会变迁的历史。其最著名的作品有描写杰弗逊镇望族康普生家庭的没落及成员的精神状态和生活遭遇的《喧哗与骚动》(又译《声音与疯狂》1929);写安斯·本德仑偕儿子运送妻子灵柩回杰弗逊安葬途中经历种种磨难的《我弥留之际》(1930);写孤儿裘·克里斯默斯在宗教和种族偏见的播弄、虐待下悲惨死去的《八月之光》(1932);写一个有罪孽的庄园主塞德潘及其子女和庄园的毁灭性结局的《押沙龙,押沙龙!》(1936);写新兴资产阶级弗莱姆·斯诺普斯的冷酷无情及其必然结局的《斯诺普斯三部曲》(《村子》1940,《小镇》1957,《大宅》1959)等。福克纳194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黑白男女 本书特色《黑白男女》是刘庆邦*新的长篇小说。 小说写了一个叫龙柏的大型煤矿,在秋后的一天夜间,井下发生了瓦斯爆炸,一次炸死了一百三十八名矿工。死者长已...
《罪责》内容简介:《明镜周刊》畅销书榜No.1 他们都犯下了重罪,但都被无罪释放。天地不仁! 德国最著名刑事律师亲身亲身经历的最
2008年中国中篇小说经典 内容简介 当代中国小说以文学的虚构和想象给我们记录下一个民族一个世纪的心路历程;其中有呐喊,有彷徨,有绝望,有希望,有爱与美的拈花微...
亡灵花 本书特色 网络究竟有恐怖?从网络到现实恐怖事件骇人蔓延……亡灵花 内容简介 这个夏天,英才学园的恐怖事件在持续蔓延……两名同学莫名地被图书馆楼梯困住,本...
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贰 本书特色 十年古代闺阁,庶女的角色扮的太久,演的太入戏,她已经忘了怎么真正哭一场,忘了怎么任情肆意的破口大骂,忘了她不是...
来自中世纪 本书特色 没有风花雪月的小资情调,脱离了市井烟火气的写实取向,本文作者在小说中延续着暗夜中的梦境、飘忽、温暖、或者冷酷至极;蛮荒的海岛,阴冷的大海…...
青春痣 本书特色 陈熹的《青春痣》是一部青春成长史,让读者更形象地了解叛逆的青春期,同时也是一面镜子,让成年人看到了镜中的自己。青春痣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青春成...
《为什么精英这样沟通最高效》内容简介:职场中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不会沟通的人!人人都能学会的高效沟通术。职场跃迁,赢得
《当呼吸化为空气(双语版)》内容简介:全世界只有百分之0.0012的人在36岁就患上肺癌,保罗·卡拉尼什(Paul Kalanithi)是其中之
别害怕,爱情在路上 本书特色 怀着对爱情深深的迷茫和不安,贝萨妮带着前夫的母亲露丝和女儿安妮,驾车横穿美国,去参加露丝的同学聚会。 六年前,贝萨妮的丈夫...
牡丹亭:英汉对照 内容简介 原作简介《牡丹亭》为汤显祖所作。汤显祖(1550-1616),江西临川人,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戏曲家。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因家有...
带艾伯特回家 本书特色 能逃离的是生活,无法选择的是命运。所有看似莫名其妙的际遇,其实都是命中注定。一次因爱出发的疯狂旅程,打动所有还在爱着的人。我们终此一生,...
琼瑶全集24:白狐 内容简介 精彩片段:“少爷,再有三里路就是清安县的县境了,您要不要下轿子来歇一歇呢?”老家人葛升骑着小毛驴,绕到葛云鹏的轿子旁边,对坐在轿子...
大梦 本书特色 那些时间醉醺醺地绊倒在梦里瞬间漫天缭乱。柯艾人气作者猫某人精选作品集《大梦》,收录全新中篇小说《醉世·散板儿》、《*小说》历史上*突破千元大奖《...
博弈 本书特色 作家许开祯全新力作,故事发生在江北省奉水市。海宁和南洋是奉水知名船业特大公司。两个公司几十年的恩怨,从某天晚上的一个晚宴彻底发生改变。围...
远山风云 本书特色 兵工大厂,百年沧桑,神秘异常。国际军火,竞争险恶,腥风血雨。 枪王家族,命运坎坷,恩怨悲欢。品远山风云,看几代人浸染改革历程百年霜雪;叹世间...
我叫杨宝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的处女作,主人公是一个名叫杨宝的中国青年,在父亲死后,他和母亲、哥哥一起,被父亲的朋友接到了牙买加,在那里开始新的生活,并遇到了心...
白蛇全传-中国古典小说普及文库 本书特色 《白蛇全传/中国古典小说普及文库》编著者梦花馆主。《白蛇传》中的白素贞,本是一条蛇精,因为要报答许仙的恩情,所以她爱护...
出牌-4 本书特色 官场玄机:“圆滑”的智慧,“伪装”的艺术一切尽在出牌中出牌-4 内容简介 年轻帅气的江峰,大学毕业后被幸运地分配到一个国家机...
袁崇焕家族传奇 本书特色 该书为章回体历史小说。它以明末清初、清末民初、日本侵华战争初期等社会动荡与历史朝代的更迭为背景,描写了袁崇焕及其后人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