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雄鹰”诞生;招募与训练;验证;克里特岛之役;非洲战役;东线作战;特种作战;武器与装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伞兵历经多次重大战役,攻无不克,正式奠定其无可动摇的精锐地位。虽然德国伞兵之后失去了双翼、不再从天而降,但他们依然在北非、俄国、义大利和法国搭乘装甲运兵车,甚至徒步奋勇作战,无愧於他们在成为伞兵之前经历过的严格训练。《二次大战的德国伞兵》通过精彩的照片向读者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的精英部队——伞兵。本书由克里斯·麦纳著。
公元1928年,6名美军士兵搭乘一架轰炸机,在得州凯利机场(KellyField)上空跳伞,并在着陆后架设了一挺机枪。这次演习是由威廉·米契尔(William.Mitchell,绰号比利Billy)准将指挥,目的在于验证他所提出的革命性崭新战术——“空降突击”。1918年10月,米契尔在担任美国驻法国陆军航空队司令时,已提议运用尚未经过测试的空降突击,作为促使**次世界大战提早结束的手段。有别于在德军防线前进行标准(且所费不赀)的正面突击,米契尔主张让整个美军第l师在美宁一鲁瑟拉勒(Menin-Roselare)地区的德军防线后方空降,他相信此举可以在敌军后方造成极度混乱,而使整条德军战线崩溃。然而因为后勤无法支援,且交战双方签字休战(双方于1918年11月签署停战协定),再加上米契尔建议空降突击作战于1919年2月发动;同时军中同僚们普遍蔑视他的观点,所以这个构想*终成为泡影。直到1940年,美国军方才完全接受他的想法。然而在其他国家,伞兵建制的阻碍就没有这么大了。早在1800年,法国官员们便曾亲眼目睹安德烈·杰克·加贺内欣(Andre-JacquesGarnetin)跳伞,这可能是世界上首次由军方赞助的跳伞行动。到了1889年4月,美国人查尔斯·雷洛克斯(CharlesLeroux)在资深德国军官面前,从1000米(3300英尺)的高度跳伞,从那时起,部署空降部队的想法就在全欧洲生了根。之后,德国陆军上将阿尔佛列德·冯·施利芬将军(AlfredGrafvonSchlieffen,在两年内升任参谋总长)提出,运用部署跳伞部队方式开拓出突击战的新领域;并特别指出,此一手段可针对用其他方法难以接近的敌军总部进行垂直突袭,进而造成冲击。不过施利芬也注意到,早期雷洛克斯的技术还无法做到军事行动所要求的定位控制。然而,随着1911年意大利人发明背包式降落伞,再加上**次世界大战初期出现了性能可靠的飞机以及降落伞技术的改良,跳伞技术日趋成熟。德国人奥图·海因克(OttoHeinke)开发出一款飞行员专用的降落伞,并在德国**位女性跳伞员凯特·保卢斯(KfithePaulus)的主导下进行批量生产(她自1890年起就曾多次执行实验性跳伞)。在俄国,在**次世界大战前跳伞是一项体育运动,然而这项运动并未减损其军事价值;到了1918年,苏俄红军成立了一小批伞兵部队,到了1930年这批部队已经具备参与陆军演习的专业能力。在意大利,1927年时,陆军已拥有自身的试验部队(意大利也在1920年代研发出**款可靠的引张带式降落伞);到了1938年,他们正式编成了一个伞兵连部队。苏联的首次试验性作战,是对“敌军总部”进行小规模攻击(这让我们想起施利芬的计划),1935年投入1000名伞兵,1936年投入5000名空降人员,这些人员成功地在指定的降落区着陆。这些演习对未来军事作战的后续影响可说是十分深远;许多外国观察员,包括英国陆军上校阿奇巴尔德·魏菲尔(ArchibaldWavell)和德军参谋本部的高级官员和数名通讯员,一致认为这些演习为战略开启了新的领域。德国伞兵诞生的背景1933年,德国有了受过跳伞训练的战斗部队。见证俄国人的演习无疑是德国进一步发展跳伞训练的催化剂,但**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军事学说的转变也是因素之一。对于**次世界大战的多数参战国来说,大规模正面突击的集中机动作战战术(centraltacticalmanoeuvre)后患无穷,因为部队在开阔的地形前进,遭遇到创新进步的机枪,容易导致灾难性的伤亡。许多战术专家均承认这一点,并且希望能设计出更有效率的方式来作战。英军经过一阵摸索后发展出战车,1916年在索穆河(Somme)时,笨重、机动性差、配备6磅炮(six-pounderguns)的马克Ⅰ型(MarkⅠ)战车对德国步兵产生了心理震撼,使他们放弃阵地不战自退。相对地,德国人探索出运用飞机来支援地面部队攻击,并提倡更有弹性的战术——“间接突击”(攻击并占领次要的阵地,其效果可导致主要目标攻陷)。新战术需要新的兵源,而德国人也希望创建“突击部队”,经由特别训练,使他们能够在震撼攻击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这些发展虽然不能使壕沟在**次世界大战时被废弃,但是在1918年之后,“机动”和“弹性”成为展望未来的战术要求。1927年,英国陆军成立了实验性装甲部队(EAF,ExperimentalArmouredForce),这是一个原型战斗部队,将战车、机枪班和炮兵混合成一个完全机械化的组织。同一时间,法国、苏联和德国也开始探索装甲部队的突击技巧。后来在1938年11月成为机动部队总监的海因茨·古德林(HeinzGuderian),曾深入钻研装甲作战理论,*后归纳出一个结论——无论对攻势或守势行动来说,机动性均为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1933年,德国空军(Luftwaffe)技术办公室主任乌德特将军(Udet),在美国目睹了寇蒂斯(Curtiss)F8C俯冲轰炸机的飞行后深受鼓舞,返国后便委托设计出未来将成为容克(Junkers)Ju-87的斯图卡(Stuka)俯冲轰炸机。在西方,有关战争应如何进行的观点正快速转变,而空军和机动装甲部队获得大部分人青睐,德国伞兵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伞兵部队可运用于空降突击中,为德军地面部队提供了*终的机动性,并且能够完全改变战场的范围和动力。他们借由降落伞或是(专门设计的)滑翔机来部署,让指挥官有机会以多元战术来超越地面作战的局限。P9-13……
于仓和,台北人,1980年生,先后就读辅仁大学德文系与政治大学外交研究所,译有《隆美尔的装甲部队》、《列宁格勒战役》、《篱墙之战》、《极地战争》、《二次大战的德国伞兵》、《二次大战的德国海军》、《二次大战的德国空军》、《纳尔逊和他的无敌征战》与《野蛮恶毒的维京人》等书。
《智能风控》内容简介:本书基于Python讲解了信用风险管理和评分卡建模,用漫画的风格,从风险业务、统计分析方法、机器学习模型3个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全二册)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叙述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取得发展的佛教史著作,对中国佛教史料中关于佛教传入汉族地区的时间、...
多元视野下的清代社会 康乾盛世研究丛书(2008/8) 内容简介 《多元视野下的清代社会》为《“康乾盛世”研究》丛书之一。《多元视野下的清代社会》以“康乾盛世”...
希特勒的私家生活 本书特色 《希特勒的私家生活》深度揭秘了战争狂人希特勒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希特勒的私家生活一直备受猜疑,他的住所则在柏林、伯格霍夫和上萨尔兹堡山...
大清十五疑案 本书特色 为了“乞丐割人辫子能勾魂”的传言,清政府为什么大动干戈?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案子,慈禧太后为什么亲自过问?封疆大吏马新贻被刺,朝廷因何敷衍了...
《爱财有道:我的第一本理财书》内容简介:本书主要讲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理财常识和资产配置技巧,从储蓄、保险、股票、基金、贵金
(精)鸣沙系列丛书:陆游的乡村世界 本书特色 书书以陆游的诗文为主要资料,重建南宋时期浙东地区的乡村社会,以诗证史,品质不俗。作者是宋史领域的名家,对宋代城镇和...
秦汉史十二讲-中国历史大讲堂 内容简介 本书所融人的学术新成果,大体可分两类,即新的研究论著和新刊布的资料。举例言之,研究论著方面,如阎步克先生的官僚政治研究、...
见证百年西藏(续)——西藏历史见证人访谈录 内容简介 本书以图文方式、访谈的形式对二十世纪西藏的历史事件进行介绍,涉及“西藏乡村社会生活的变迁、从饮食文化的变迁...
山西北马玉皇庙 本书特色 《山西北马玉皇庙》内容简介:中国古代建筑与营造贯穿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历史,形成了特色鲜明、理论完善、管理成熟、制度严谨、技术完备的体系...
本书是作者毕生成果完整而定论性体现之一。它以精警生动的文笔,得心应手的叙述,熨贴入微的观察,展现了学术大家的最高智慧,以
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内容简介 《世界史:现代史编》(上)为吴于廑、齐世荣主编六卷本《世界史》的第五卷,它以广阔的视野和新的内涵展示了本世纪初至第二次...
历史是什么 内容简介 本书将有希望成为收录迈克尔·奥克肖特至今未刊的著述和那些散布于各种各样的杂志、期刊而仍然不太容易得到的文章的**本著作集。眼前的这本著作的...
凡人小事八十年 本书特色 人物传记·随笔。《凡人小事八十年》是20世纪中国银行界和金融学界的泰斗资耀华先生的自述及其家人和朋友的追忆文章,包含了许多珍贵的*手金...
城垣沧桑:南京城墙历史图录 本书特色 ★ 大16开精装,文物出版社2003年1版1印★ 南京城墙布局不循古制,“皆据岗垄之脊,控江湖之势”,蜿蜓盘桓达33.67...
被遗忘的盛世 本书特色 《万历十五年》之后,又一部具有颠覆意义的经典之作,以后读史时代的视角再现大明王朝的中兴盛世。解读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盛世,挖掘出值得鉴戒与反...
《行善的艺术》内容简介:本书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拯救生灵的热情在晚明社会中传播开来,这给超越家族、等级界线的慈善机构的兴起带来
作者大胆地将系统整体研究方法运用到历史研究中,从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余年与每两三百年爆发一次大动乱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提
黄金的魔力:一部金子的文化史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100多幅精美珍贵的图画再现黄金在人类历史上的复杂角色★诸多历史细节阐释了因黄金而引...
全书《太平洋战争》为日本著名历史小说家山冈庄八历时十年倾力呕心之作,本书其晚年最后一部作品。本书全三卷,以洋洋近90万言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