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性现实主义在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21世纪初被介绍到中国,现已成为中、美国际关系学界备受瞩目的理论成果之一。它代表了现实主义理论范式的深刻变革,在保持对权力关注的前提下转换了现实主义的悲观视角,变革了传统现实主义的悲观结论。它在坚持现实主义基本“硬核”的前提下构建了两大新的理论支柱——认知理论和国内政治理论,丰富了现实主义理论的发展脉络,体现了现实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变革性与创新性。
防御性现实主义不仅为中国国际关系学科的理论建设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而且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战略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将帮助我们拓宽视野,更加深入地洞悉国际关系的本质,并将从理论和实践上为国际关系思想的发展带来深刻影响。
作为国内出版的**部研究防御性现实主义的专著,本书力求较为全面、客观地介绍防御性现实主义的研究现状,揭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本书从“权力论”、“合作论”、“平衡论”三大方面,较为完整地展现了防御性现实主义的理论图谱,比较详细地对其进行解读和评判,不仅分别梳理了防御性现实主义各个分支的思想特点和研究方法,而且归纳了各个分支理论的核心共识,并以个人视角抽象出了现实主义理论谱系的演进规律。
《权力·合作·平衡:防御性现实主义理论研究》:世界潮流,浩浩荡荡。环球景象,五彩缤纷。历史列车把人类带进21世纪,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但天下并不太平,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跌宕起伏。中国正以巨人的步伐向前迈进,力图抓住战略机遇期,实现振兴中华的宏伟蓝图。为达此日的,必须加强研究,了解世界,认清时局,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轨迹,谋求取得主动权。世界知识出版社创办于1934年。长期以来,它以传播世界知识,介绍国际形势为己任,取得了值得赞誉的成绩。进入新时期以来,世界知识出版社在外交部直接领导下,进一步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工作的需要。它隆重推出的《国际问题文丛》便是这一举措的重要一环。《国际问题文丛》是有关国际问题研究的一套大型学术品牌图书。丛书宗旨是:纵览环球风云,点评天下大势。作者多为享誉国际的国务活动家、外交官、国内外知名学者或在某些领域有独特研究或专著的人士;内容涉及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领域,包括国际形势走向、大国关系演变、各国外交政策、国际或地区热点问题以及国际风云人物、外国风土人情等方面。丛书对相关国际问题分析精辟,文字流畅,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对国际问题感兴趣的读者和研究人员将会从中获得诸多收益。希望大家能喜欢这套丛书,也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权力·合作·平衡-防御性现实主义理论研究》,防御性现实主义理论的学理价值、对防御性现实主义的误解、防御性现实主义的流派划分、防御性新古典现实主义;现实主义范式的进步等内容。
插图:除了威胁的动态变化所导致的意识形态对联盟的影响作用之外,威胁与意识形态还存在着一个重要的影响关系。即一国常常会将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特别是意识形态与自己针锋相对的国家定义为威胁。关于冷战爆发原因的“修正派”认为,美国对意识形态争夺的需要,使美国在战后初期采取了对苏联过于强硬的政策,而斯大林对美国的敌对政策完全是自卫的和被迫的。此外,当前美、日等国鼓吹的“中国威胁论”,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所致。此外,沃尔特将意识形态的“影响”定义得过于狭窄。历史事实表明,苏联并未将盟友的标准定义为“马列国家”,只要经济上非资本主义化,政治上具有反对帝国主义决心的国家,都会被苏联看作是自己的朋友。沃尔特将意识形态“影响”的外延大大缩小,没有看到意识形态所起到的下述重要作用,即苏联在中东、非洲、拉美等地对非共产党国家的大力支持,这种结盟不是应对威胁的需要,而是扩展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需要。同样,美国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政策选择也是如此,当一国的“极左”与极右势力相互争权时,美国会毫不犹豫地支持后者;对于“极左”与极右国家问的冲突,美国也会支持后者。而当时过境迁,“极左”的影响被击退以后,美国又会过河拆桥,不惜以强硬甚至武力的政策要求极右的军事独裁政权“还政于民”。即使是在没有威胁的情况下,美国也会在各个地区选择与自己意识形态最接近的国家,作为盟友,尽管这种接近是与地区其他国家相对而言的。例如,在西亚,除以色列之外,美国选择与本地区相对认同美国价值观的土耳其和沙特阿拉伯结盟;在南亚,美国选择的是巴基斯坦;在当代拉美,美国支持哥伦比亚的乌里韦,制衡委内瑞拉的查韦斯,尽管这不是一个军事联盟。
孟维瞻:1987年生于河北唐山,现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国际安全与战略研究,曾在省级期刊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数篇。2009年获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暨北京外国语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开始“防御性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评介”课题的研究工作。2010年获得剑桥大学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同意,开始试译美国著名国际政治学者史蒂芬·E·罗贝尔、杰弗里·W·托利弗和加拿大学者诺林·M·里普斯曼主编的《新古典现实主义:国家和外交政策》(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国际政治学术会议论文集)。目前,正在从事关于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的研究工作,待出版著作有《新古典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国研究者的视角》(2011年)。
《数据应用工程:方法论与实践》内容简介:本书讲解组织数据能力建设与数据应用工程化的著作,它旨在为企业应用和管理数据提供组织
典藏书架013-君主论 本书特色 乱世之中强者的铁腕理想,历来君主的枕边书,*有影响、*畅销的世界十大名著之一。典藏书架013-君主论 内容简介 本书论述的君主...
坐待天明 本书特色 章诒和与吴稼祥联袂推荐!1、看法学家中的散文家如何用法学发声!2、向死而生,历尽劫数的生命之悟;教你如何守住这个世界,为身体招魂,让思想发声...
湘军援鄂战史 本书特色 《湘军援鄂战史》详记了1921年7月末,湘军援鄂,驱逐湖北督军王占元的战争起因及其经过。《湘鄂川鄂战争纪略》分为《湖北大兵变纪略》、《湘...
新的探索和整风反右-吴冷西回忆录之一 本书特色 《新的探索和整风反右(吴冷西回忆录)》是吴冷西继《忆毛主席》、《十年论战》之后,在晚年写成的又一部回忆录的一部分...
外朝化、边缘化与平民化:帝制中国近官嬗变研究 目录 序 序二绪言**章 帝制中国的“公”、“忠”观念与“近官”制度的变迁**节 帝制中国公、私观念的形成与演变第...
民国时期中国海军论集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国近代海军资料论集的整理、汇编。其文字原散见于自民国以来的各种报纸、杂志、会议记录等各类刊物或文件。作者加以整理、编校、...
变迁与交融-乌江流域历代移民与民族关系研究 本书特色 张世友编著的《变迁与交融》的特点在于既有历史剖析,又有现实述论。就历史剖析而论,主要体现为我们从不同的历史...
2018-人民日报评论年编-(共三册)-(含光盘) 本书特色 本书汇集了人民日报重要评论专栏“人民论坛”“人民时评&rdqu...
全球化世界的治理 本书特色 全球化主要是指商品、资金、信息、人员(部分的)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经济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加以合理配置。全球化之所以在过去的十年中取...
论政府 本书特色 《论政府》作者是英国斯宾塞(Spencee Herbert),译者是张肖虎、赵颖博。《论政府》关键词:斯宾塞(Spencee Herbert ...
中国干部教育(1927-1949) 本书特色 《领导教育学》丛书由中国惟一干部培训创新示范基地、拥有中国**个领导教育学专业博士点的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组织编写。丛...
明代奸党罪研究 本书特色 奸党罪指官僚群体朋比为奸、结党营私的共同犯罪,于明代洪武九年(1376)前入律。奸党罪对上承接“十恶”重罪,对...
毛泽东诗词书法背后的故事 本书特色 毛泽东一生与诗词结缘,和书法相伴。他用经天纬地之手,顶天立地之笔,把玩祖国的大地河山,诗情画意满天飞,笔花墨雨随地走。投入诗...
帝国统治世界的逻辑(从古罗马到美国) 目录 中文版前言德文版前言1什么是帝国对帝国特征的简要说明世界帝国与大帝国帝国干预压力、中立选项和修昔底德笔下的米洛斯人对...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本书特色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一书于1980年由求实出版社出版。本书作者汪筏先生,是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师从陈寅恪。其毕生从事隋唐史研究,他的...
《国民党军事制度史(上下)》共设陆军、空军、海军、后勤、省军与保安部队、警务与宪兵等十一章,对国民党不同历史阶段的国防政策
三十年来中俄政治改革与政治发展比较研究 本书特色 中国和俄罗斯的政治改革与发展,这两个世界大国既有众多的形似之处,也有各自显著的特点。目前两国的改革经历了初期的...
中国改革通史(全10卷)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全十卷,共438万余字★ 汇集史学名家的集大成之作★ 既有历史史实,又有名家点评中国改...
甲午战争十二讲:温情敬意看历史 本书特色 两个甲子的轮回,围绕甲午战争仍然是是非非。区别于众人合著的文集,区别于“间谍说”、“投降说”等妄言碎语。著名学者马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