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编者对我所讲的,编书的过程是走进老人丰厚内心的过程,也是接近他那令常人无法企及的思想高度的过程。这套书还原了这位老人*真实的思想和情感,他是一位一生勤俭、谨慎、讷言的老人——一位把研究学问当作毕生兴趣之所在的老人……
《季羡林读世(纪念珍藏本)》:季羡林先生生前唯一签字授权,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宏辱不惊。——2006年感动中国给获奖者季羡林的颁奖词寂寞无处不在,唯有这一刻,我留住了自己。你走了,荷塘的花没有留住自己的内心,它们盛开在每一个黎明的灯影里,耀动着倥偬的岁月,远去一个世纪的脚印,你的心像一面镜子,能够说出大地的轮回,沉默中语言的花瓣飘落,飘落.每一个瞬问都是持续不断的回忆之痛,你是孤独的智者,从故乡的小路一直走到九十八岁的终点,多少面孔浮现在不经意的亲近中,多少向往重复着风风雨雨的人生,你走了,这个世界还在飞速地旋转着,没有尽头,那么多欲望的尘埃,没有尽头,你留下的是读书、读史、读人、读景、读世的风度,你留下的是一片宁静的高远,一片永恒的怀念。
《季羡林读世(纪念珍藏本)》内容简介:九十八岁高龄辞世的季羡林先生,一生留下了大量的学术论文、读书随笔、散文篇章,另有关于梵文佛教、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重要论、译著凡千余万字。宁静致远系列,旨在用*相互的追思情感为读者呈现季羡林先生读书、读人、读景、读世、读史的精准思辨,感受先生一生追求学问的“彻底性”及“天人合一”的世界眼光、泛博大爱以及*宽忍*明亮的心怀。如果说书籍的意义在于明辨真理,提醒世事,温暖心灵,那么这套书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智者一生的思想轨迹,那些晨明的清朗,午后的安详还有雪日的孤独。感谢在季老文字里获得悟动的读者们,因为你们,才有了选编这套书的初衷;因为你们,季老的生命将继续……
救救小品文1934年8月23日(时23岁)自从鲁迅先生把小品文封为小摆设以后,一向沉寂的小品文蓦地热闹起来,但它却倒了霉。中国是小品文的国家,这只要一想就会明了的。在外国,所谓文学者往往分为诗歌小说戏剧三大类。小品文只占很小的一部分。然而在中国呢,小说戏剧是不被人认为是文学的,剩下的只有诗歌,来填这个空的是小品文,所谓某某文集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小品文,而这些文集的作者就正占据着文学史顶显赫的篇幅,例如唐宋八大家、桐城派等不都是每天挂在人们嘴上的吗?然而在这样一个小品文的国家里,小品文却一向给人利用。在极渺远的时代,我们就看到小品文的萌芽,似乎一下生就走着黑运,给大人先生们拿来作载道的工具,一直到魏晋六朝,我们才第一次看到人们用小品文来说自己的话,然而引起了哄笑和嘲讽,说自己话的小品文也就被埋在这哄笑和嘲讽里,度着自己的暗淡的命运。于是到了明末,我们又看到人们用小品文说自己的话。然而又引起了哄笑和嘲讽,说自己话的小品文又被埋在这哄笑和嘲讽里,外面又贴上满洲皇帝禁书的封条,喘不上气来,一直到新文学的起来,小品文依然在寂寞暗淡里活下去。最近又有人说新文学的成功就是小品文的成功了,他们提倡小品文,提倡明末人的小品文,这使我高兴。我自己想,不管怎样。
季羡林先生1911年8月2日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官庄村。因家境贫寒,六岁投奔时在济南的叔父,受到严格教育。1934年获清华大学两洋文学学士学位,1941年获德国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北大副校长、北大南亚研究所所长。1956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季羡林先生终生从事教育工作,是教育家、历史语言学家、东方学家、翻译家、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季羡林先生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占代语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东方文化、敦煌学、糖史等。主持编篹《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神州文化集成》、《东方文化集成》等大型丛书。出版《季羡林全集》等。此外,季羡林先生还有大量散文、杂文作品问世,风格自成一体,在文学界享有极高声誉,在学术界曾被誉为“中国东方学奠基人”。季羡林先生书张:天资+勤奋+机遇=成功。他博学多才,中西兼备,不矜奇,不炫博,脚踏实地,平易近人,受到广泛赞誉和崇敬。他晚年提倡“和谐”和“天人合一”观;他认为,和谐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送给世界的一个伟大礼物,全世界都要“和为贵”。他提倡:爱国、孝亲、尊师、重友、他提倡:爱人类、爱自然、爱~切美好的东西,2009年7月11日,季羡林先生以九十八岁高龄辞世。
作品目录目录1—7篇目表1—14正文1—996附录作家小传999—1025篇目笔画索引1026—1032· · · · · ·精彩摘录春望山楹,石暖
西窗随笔(4):鬼话连篇集、死不认错集 本书特色 《西窗随笔(4):鬼话连篇集、死不认错集》:柏杨杂文精选·倚梦闲话系列西窗随笔(4):鬼话连篇集、死不认错集 ...
秦淮旧事 本书特色 黄裳,当代散文家、高级记者。学识渊博又很富有情趣。在戏剧、新闻、出版领域均有建树。《秦淮旧事》一书收录了他的散文53篇,其中多数为游记散文,...
郁达夫文学精品选-现代文学精品集 本书特色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上的主张是: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因此,他常常把个人生活经历作为小说和散文的创作素材,在作品中...
第五纵队·西班牙大地-海明威全集 本书特色 《第五纵队西班牙大地/海明威全集》编著者海明威。《第五纵队》以马德里保卫战为背景当时西班牙一叛军将领扬言有四个纵队围...
云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从1923年开始建立教学体系,历经百年,名家辈出,历史上有袁嘉谷、杨宪益、赵萝蕤、闻宥、胡小石、罗常培、袁家骅、闻家驷、施蛰存、李长之、...
《回嵌乡土》内容简介:《回嵌乡土: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乡村建设》尝试突破传统叙述框架,以“实践者-研究者”为独特视角,利用研究
高适岑参诗选评 本书特色 《高适岑参诗选评》包括了行路难二首(七古)、别韦参军(五古)、酬庞十兵曹(五古)、苦雪四首(选二五古)、苦雨寄房四昆季(五古)、九月九...
《但愿呼我的名为旅人》内容简介:俳句是一种极具日本特色、极为重要的文学类型,而松尾芭蕉则被誉为“俳圣”。他是古典俳句的第一
春醪·鱼梦(王玉平画梁遇春) 内容简介 一个是英语文学庙堂梁前燕,一个是游进西方油彩池中的中国鱼,彼此隔着几行文字遥遥聚首,互如隔世游魂。文字如线,梁遇春似钩,...
夏季卷-2014年季度精选集-读者-原创版 本书特色 《读者原创版》2014年季度精选集-夏季卷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全书共分为六辑,每一辑主题都不相同,有情感,...
二十四桥明月夜-唐诗经典解读 内容简介 唐诗是中国诗歌的瑰宝。有唐一代,就有无数诗星飞升太空,熠熠生辉,出现了一派繁星丽天的璀璨景观。而像李白、杜甫、王维、李商...
水是故乡甜 内容简介 都是童年的趣事,都是往事的回忆,都是对人对物的怀念。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丰满、鲜明的琦君,一个过去的琦君,一个不为我们所知的琦君。水是故乡...
欧阳海之歌-朝鲜文 本书特色 《欧阳海之歌》讲述的是一个叫欧阳海的普通战士,因为和指导员闹矛盾,越级给军区一位领导写了信,信中详尽讲述了他和指导员闹矛盾的由来和...
《走读》是黄永玉先生创作的系列长篇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的第三部。描写主人公张序子经历八年艰苦的辗转流徙的生活,终于迎来了抗战的胜利。为了谋求出路,他离别新婚...
秦腔 本书特色 2008年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06年获世界华文长篇小说红楼梦奖2005年获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贾平凹作品中获奖非常多的一部,同名电影即将搬上...
世说新语-中华国学经典读本 本书特色 作者刘义庆是南朝宋人,长沙景王刘道怜第二子,后过继给刘道规,袭封临川王。他爱好文辞,广招 文学人才,当时著名诗人...
书海寄余生 本书特色 一册藏书,就是一道风景。豆瓣红人赵小斌(bookbug)讲述读书、买书、散书的点点滴滴。三万余册藏书的故事,三十多年的私家阅读史,爱书人与...
《健身食典:针对中国健身者的运动营养指南》内容简介:这是一本专门针对中国健身者的运动营养全书,由运动营养学、人类临床营养学
《宋词三百首笺注》内容简介:词的创作极盛于两宋,历代宋词的选本众多,清末朱彊村(上彊村民)先生编选的《宋词三百首》以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