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编者对我所讲的,编书的过程是走进老人丰厚内心的过程,也是接近他那令常人无法企及的思想高度的过程。这套书还原了这位老人*真实的思想和情感,他是一位一生勤俭、谨慎、讷言的老人——一位把研究学问当作毕生兴趣之所在的老人……
《季羡林读世(纪念珍藏本)》:季羡林先生生前唯一签字授权,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宏辱不惊。——2006年感动中国给获奖者季羡林的颁奖词寂寞无处不在,唯有这一刻,我留住了自己。你走了,荷塘的花没有留住自己的内心,它们盛开在每一个黎明的灯影里,耀动着倥偬的岁月,远去一个世纪的脚印,你的心像一面镜子,能够说出大地的轮回,沉默中语言的花瓣飘落,飘落.每一个瞬问都是持续不断的回忆之痛,你是孤独的智者,从故乡的小路一直走到九十八岁的终点,多少面孔浮现在不经意的亲近中,多少向往重复着风风雨雨的人生,你走了,这个世界还在飞速地旋转着,没有尽头,那么多欲望的尘埃,没有尽头,你留下的是读书、读史、读人、读景、读世的风度,你留下的是一片宁静的高远,一片永恒的怀念。
《季羡林读世(纪念珍藏本)》内容简介:九十八岁高龄辞世的季羡林先生,一生留下了大量的学术论文、读书随笔、散文篇章,另有关于梵文佛教、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重要论、译著凡千余万字。宁静致远系列,旨在用*相互的追思情感为读者呈现季羡林先生读书、读人、读景、读世、读史的精准思辨,感受先生一生追求学问的“彻底性”及“天人合一”的世界眼光、泛博大爱以及*宽忍*明亮的心怀。如果说书籍的意义在于明辨真理,提醒世事,温暖心灵,那么这套书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智者一生的思想轨迹,那些晨明的清朗,午后的安详还有雪日的孤独。感谢在季老文字里获得悟动的读者们,因为你们,才有了选编这套书的初衷;因为你们,季老的生命将继续……
救救小品文1934年8月23日(时23岁)自从鲁迅先生把小品文封为小摆设以后,一向沉寂的小品文蓦地热闹起来,但它却倒了霉。中国是小品文的国家,这只要一想就会明了的。在外国,所谓文学者往往分为诗歌小说戏剧三大类。小品文只占很小的一部分。然而在中国呢,小说戏剧是不被人认为是文学的,剩下的只有诗歌,来填这个空的是小品文,所谓某某文集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小品文,而这些文集的作者就正占据着文学史顶显赫的篇幅,例如唐宋八大家、桐城派等不都是每天挂在人们嘴上的吗?然而在这样一个小品文的国家里,小品文却一向给人利用。在极渺远的时代,我们就看到小品文的萌芽,似乎一下生就走着黑运,给大人先生们拿来作载道的工具,一直到魏晋六朝,我们才第一次看到人们用小品文来说自己的话,然而引起了哄笑和嘲讽,说自己话的小品文也就被埋在这哄笑和嘲讽里,度着自己的暗淡的命运。于是到了明末,我们又看到人们用小品文说自己的话。然而又引起了哄笑和嘲讽,说自己话的小品文又被埋在这哄笑和嘲讽里,外面又贴上满洲皇帝禁书的封条,喘不上气来,一直到新文学的起来,小品文依然在寂寞暗淡里活下去。最近又有人说新文学的成功就是小品文的成功了,他们提倡小品文,提倡明末人的小品文,这使我高兴。我自己想,不管怎样。
季羡林先生1911年8月2日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官庄村。因家境贫寒,六岁投奔时在济南的叔父,受到严格教育。1934年获清华大学两洋文学学士学位,1941年获德国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北大副校长、北大南亚研究所所长。1956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季羡林先生终生从事教育工作,是教育家、历史语言学家、东方学家、翻译家、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季羡林先生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占代语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东方文化、敦煌学、糖史等。主持编篹《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神州文化集成》、《东方文化集成》等大型丛书。出版《季羡林全集》等。此外,季羡林先生还有大量散文、杂文作品问世,风格自成一体,在文学界享有极高声誉,在学术界曾被誉为“中国东方学奠基人”。季羡林先生书张:天资+勤奋+机遇=成功。他博学多才,中西兼备,不矜奇,不炫博,脚踏实地,平易近人,受到广泛赞誉和崇敬。他晚年提倡“和谐”和“天人合一”观;他认为,和谐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送给世界的一个伟大礼物,全世界都要“和为贵”。他提倡:爱国、孝亲、尊师、重友、他提倡:爱人类、爱自然、爱~切美好的东西,2009年7月11日,季羡林先生以九十八岁高龄辞世。
南腔北调集 内容简介 本书收作者1932年至1933年所作的杂文五十一篇,1934年3月由上海同文书店初版。作者生前共印行三版次。南腔北调集 目录 题记一九三二...
愿将心事付瑶琴:读史随笔 内容简介 古来文人学士多偏处斗室,把管仰屋,兴之所至,即命笔为文,而有行云流水之趣。本书精选作者散文、随笔40余篇,皆挚情实感,字贯珠...
周作人散文-鉴赏版 本书特色 《周作人散文(鉴赏版)》由周作人所著,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开创者和倡导者。他的散文继承了诗经、六朝和晚明文学的内蕴,充满着平淡如...
《李商隐诗》内容简介:后人对李商隐的诗有千百种解读,因为他笔下有太多精彩绝伦、扣人心弦的文句:有百转千回的诉情抒意、也有冷
伺母日记 本书特色 特色卖点 1. 《格致文库》本套丛书的作者均是当今海内外思想文化界的 学者,知识广博、学养深厚、不仅有话可说,说话到位,而且文笔老辣、独到。...
贾平凹,一九五二年古历二月二十一日出生于陕西南部的丹凤县棣花村。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文化大革命中,家庭遭受毁灭性摧残,沦为“可教子女”。一九七二年以偶然...
唐诗意译新探 本书特色 包杰编著的《唐诗意译新探》对于中国古典诗词,主要是《唐诗选》及《唐诗选注》(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及北京维尼纶厂选注)的注释作了初步探讨。本书...
绿岛揭秘-一个传奇囚徒的采访手记 本书特色 1910年,日本控制的台湾岛浪人横行,远离台湾18海里的绿岛成为世界上规模*大的监狱岛;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
第三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特刊 内容简介 青海湖国际诗歌节是中国诗歌学会与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同打造的一个文化品牌,创办于2007年,每两年举办一次。通过诗歌节的形式赋...
《屠岸译济慈诗选》内容简介:《屠岸译济慈诗选》隶属“中国翻译家译丛”第四辑,收录英国浪漫主义五大诗人之一约翰·济慈的《夜莺
唐诗三百首诠注详析-插图本 本书特色 蘅塘退士选编的《唐诗三百首》主要针对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经常遇到的困难而作。它结合学生日常学习诗歌的主要特点,在诗歌原文中,针...
几度夕阳人倚楼-宋词经典解读 内容简介 词首先盛行于民间。光绪二十六年(1900),敦煌莫高窟道士王圆篆无意中打开被封闭近千年的藏经洞,使得我们能够看到词的*初...
2012-中国最佳随笔 本书特色 随笔选本,由著名学者王蒙出任主编,编委及分卷主编皆为文学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他们将发表于2012年的原创作品精读、精选,力...
《弗洛伊德文集·珍藏版(套装全十二册)》内容简介:☆本套书是洛伊德研究权威、著名心理学家主编车文博主持的心理学、哲学、精神
琦君-妈妈银行 本书特色 2006年6月7日,琦君走完了幽兰芳香、淡雅玉洁的一生,留给世人40多本散文和小说。“三更有梦书当枕,梦痕犹存,橘红点点,桂花雨歇灯花...
开箱整理我的藏书:本雅明读书随笔 本书特色 本雅明的身份丰富而多样,除了文学批评家、语言学家、诗人神学家、翻译家的身份,他还是个独特的“收藏家”。本雅明喜欢藏书...
回望:家人眼中的徐志摩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三编, 其中**编是徐志摩**任结发妻子张幼仪的口述, 是极珍贵的徐志摩研究资料, 记录者张邦梅是张幼仪的侄女 ; ...
酒人酒事 本书特色 酒到底与茶不同,后者一律受到文人的青睐,其为大雅之物自不待言。酒却不然,雅士固有深好,俗人更加垂涎。因此,文人说酒也少不得道及此中恶趣。本书...
四川文艺出版社草堂草堂(第22卷) 本书特色 《草堂(2018第6期 总第22卷)》为梁平主编“草堂”书系第二十二卷,全书以多角度、全方...
《城市是件花衣裳(大家读大家)》内容简介:《城市是件花衣裳》是有中国“苏珊•桑塔格”之称的张小虹教授在“恋物”方面的思考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