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对比研究(增订本)》分上下两篇:“英汉语言文化”与“中西思维方式”。上篇首先论述英汉对比研究的重要性、英汉语言对比研究、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英汉文化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英汉文化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进而挑选十对带有普遍意义的英汉语言文化专题,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逐题进行对比分析。所讨论的内容涉及英汉的语法特征、修辞手段、表现方法、文体风格、翻译技巧、写作技巧、思维方式以及相关社会文化因素。下篇首先论述思维方式的定义、类型、思维方式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思维方式的四大基本特征,进而挑选十对中西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逐对进行对比分析,并概括这十对特征之间的互相联系。《英汉对比研究(增订本)》深入浅出,旁征博引,论述与实例并茂,学术性与实用性并重,对高等院校英语师生、英汉语研究者、译者、对外汉语师生及广大英汉语学习者都有参考价值。
《英汉对比研究(增订本)》获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优秀奖。跨语言、跨文化的交叉性研究。内容涉及英汉的语法特征、修辞手段、表现方法、文体风格、翻译方法、写作技巧、思维方式以及相关社会文化因素。深入浅出,旁征博引,论述与实例并茂,宏观与微观结合,学术性与实用性并重。培根:“我们不应该像蚂蚁一样只会收集,也不应该像蜘蛛一样光会从肚子里吐丝,而应该像蜜蜂一样采百花来酿蜜。”
《英汉对比研究(增订本)》分上下两篇:“英汉语言文化”与“中西思维方式”。上篇首先论述英汉对比研究的重要性、英汉语言对比研究、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英汉文化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英汉文化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进而挑选十对带有普遍意义的英汉语言文化专题,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逐题进行对比分析。所讨论的内容涉及英汉的语法特征、修辞手段、表现方法、文体风格、翻译技巧、写作技巧、思维方式以及相关社会文化因素。下篇首先论述思维方式的定义、类型、思维方式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思维方式的四大基本特征,进而挑选十对中西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逐对进行对比分析,并概括这十对特征之间的互相联系。《英汉对比研究(增订本)》深入浅出,旁征博引,论述与实例并茂,学术性与实用性并重,对高等院校英语师生、英汉语研究者、译者、对外汉语师生及广大英汉语学习者都有参考价值。
在这个学科体系中,语言已是大海,文化更是汪洋。如何着手进行英汉语言与文化的研究?这是目前有志于这方面研究的学者经常思索的问题。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想法。1.关于语言和文化方面的研究。英语语言学和汉语语言学可以从历时研究和共时研究这两方面入手。历时研究包括英汉语言的内部历史(如影响英汉语言产生和发展的语言内部因素)和外部历史(如影响英汉语言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社会、文化和名家、名著、辞书等语言外部因素);共时研究包括古代、近代、现代等各个时期的汉语和英语,大陆和港澳台的现代汉语,英国、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现代英语。英语语言学和汉语语言学为英汉对比语言学提供研究的基础。英汉对比研究应包括对比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探讨建立一门新的学科——“英汉对比篇章语言学”(E.C contrastive text linguistics)。本学科文化方面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文化来研究语言,重点应有利于文化导入语言。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行为方式、交际方式、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体制、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想观念、语言文字等种种因素,中国和西方属于两大不同的文化体系。文化包罗万象,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交际文化,其中精神文化应作为研究的突破口,并可以此作为纲领。精神文化也包括许多方面,如哲学观、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时空观、心理特征、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等。笔者在《论中西思维方式》(2009)和《外语科研的创新问题》(2002)中认为,哲学观最重要,因为哲学是关于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的学说,是在具体各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哲学本身也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哪一方面最易与语言联系起来?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涵盖了方法论、认识论等,其中认识论是思维科学通向哲学的桥梁,而思维科学中所探讨的思维方式是沟通语言与文化的桥梁,可以作为精神文化研究的突破口。一方面,思维方式与文化密切相关,是文化心理诸特征的集中体现,又对文化心理诸要素产生制约作用。思维方式体现于民族文化的所有领域,尤其体现于哲学、语言、科技、美学、文学、艺术、医学、宗教以及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外交、军事、生产和日常生活实践之中。
连淑能(1942-),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荣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6-1999年任厦门大学外文系系主任,1999-2003年任外文学院院长,现兼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学术顾问,曾兼任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外语与外语教学》顾问和编委等。曾任驻外大使馆和专家组翻译,赴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美国俄勒冈大学和威拉姆特大学讲学、研究。荣获福建省“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厦门市优秀教师称号、厦门大学最高奖“南强奖”一等奖(合作)、厦门大学研究生“良师益友”称号等。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英语言与中西文化、翻译理论与技巧、跨文化交际学,已发表80多篇论文和18部论著、编著、译著,荣获20多项奖项。合作承担国家863计划课题“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代表作《英汉对比研究》荣获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优秀奖、福建省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并被选送参加国际书展。
刘勃七〇后。曾在《读库》《南方周末》《国家人文历史》上发表历史文化类随笔若干,著有《小话西游》《战国歧途》《金庸江湖志》等书。现任教于南京三江学院。
商周祭祖礼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对商周祭祖仪式的类型、仪式内容、过程及商周祭祖礼反映的祖先观念、社会关系等做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对于认识商周时代的祖先崇拜及其演变...
李叔同精选集 本书特色本书精心整理收录李叔同的自述性散文、佛学经典演讲录、中西文艺简谈、新旧体诗词,涉猎全面、层次分明,以李叔同*经典、*平易的文字,带领大众读...
经典常谈心裁 本书特色 ……启发他们的兴趣,引他们到经典的大路上去。这部小书也只是向这方面努力的工作。如果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编撰者将自己庆...
俄罗斯学-当代俄罗斯社会转型中的思想与文化-(第一辑) 本书特色《俄罗斯学(第1辑):当代俄罗斯社会转型中的思想与文化》讲述了俄罗斯在民族性格、思维方式、行为方...
中国式解梦 本书特色 《中国式解梦》:梦绝不纯粹是睡眠的副产品,它不完全是无稽虚妄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现实生活的继续,是现实生活的畸形反映,是人类精神追...
色情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法国著名学者乔治·巴塔耶的重要著作之一,书中作者试图从被社会排斥的色情活动中寻找一种至高无上的意义,并认为色情是一种精神满足,与思想世界...
图解三命通会:第一部:八字神煞:白话详解图解本 本书特色 《四库全书》子部精要,古代命理学的集大成之作,400多个示意图表,200多幅精美手绘插图。深入浅出,通...
世界文明史(精装本)(第四版) 本书特色 本书的*大特征就在于,它所给出的只是历史记载的材料、历史研究的范例并辅以一定的提示,而不是任何结论。编者的主要目的,似...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 内容简介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为中国文化语言学的开山之作,罗常培先生以传统小学为功底,运用现代语言学,结合人类学、社会学、宗教学、地理学、...
2016-2025年-十年民俗月历-大字版 本书特色 本书编排了2016—2025年月历,每月月历之下以年份为单位分主题介绍天文历法常识、二十四节气、传统历表知...
《涌现》内容简介:一粒小小的种子为何能够长成红杉、雏菊、豆苗等独具特色的植物? 蚂蚁个体的行为非常机械,为何蚁群却展现出非凡
中国思想文化十八讲 本书特色 本书是《西部人文讲座丛书》系列之一的《中国思想文化十八讲》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佛教的传入及其中国化、中国佛教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
《华杉讲透《资治通鉴》3》内容简介:《资治通鉴》一共写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的“超级案例集”。本书用“通篇大白话
土家人和土家语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研究土家族族源和土家语的专著,由四位学者共同完成。全书分族源篇、语音篇、语法篇、语词篇四部分。族源篇综合学术界的已有成果,对土...
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 内容简介 一九七七年之夏,金耀基院长自香港来台,访余于士林外双溪素书楼寓庐。是为余两人初次之相识。耀基告余,拟为新亚创办一「...
风格的特征 内容简介 古埃及的莲花式柱头,中世纪的火焰式彩窗,玛丽-安托瓦内特的金色书房,拿破仑皇后的穿衣镜……几千年来审美潮流的变迁,正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装饰...
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 本书特色 徐春光先生于2007年1月19日在香港会展中心所做的关于“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的专题演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书既是根据其的...
雷蒙·布力格1978年创作的《雪人》,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经典绘本之一,受到一代又一代儿童的喜爱,全球销量超550万册。1982年,由该作品改编的同名电影,...
铁砚斋学字杂缀 本书特色 在博大精深的汉字大厦中,文字学研究尚在艰难蹒跚,期待着登堂入室的辉煌。本书内容是作者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字的研究结果的论述。铁砚斋学字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