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是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了一个乌苏邦:使艺术从文明的美容院变成文明本身。他满怀信心地相信艺术会繁盛,认为“艺术的繁盛是文化性质的是后尺度”,艺术将与道德结合,而家与想像力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书是作者美学理论的代表著作之一,被现代诸多学者视为20世纪的美学经典著作。书中主要阐述了作为艺术的经验与普通经验的来源——“日常生活”之间的连续性。此美学思想较前人有新的创建,在今日也有深刻的影响。
《艺术即经验》内容简介:1931年冬春之际,我应邀到哈佛大学作了十次系列讲座。讲演的科目是艺术哲学,那些讲演是这本书的缘起。这个讲座是为纪念威廉·詹姆士而设立的,我为这本书哪怕是间接地与这个杰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而感到莫大的荣幸。在进行这些讲演时,哈佛大学哲学系的同事们始终如一的友善和好客也给我留下了愉快的回忆。有关这个科目,我在对我所受的影响做出说明时,感到有点为难。这种影响也许部分可从书中所提到或所引用的作者中显示出来。我阅读这一科目的书籍已经很多年了,英文书籍阅读面较为广泛,法文的少一点,德文的则更少一点。我从那些我现在已经无法回忆起来的源泉之中汲取了很多的东西。此外,某些作者对我的影响,要远比书中所提到的大得多。说明那些直接向我提供帮助的人则比较容易。约瑟夫·拉特纳(Joseph Ratner)博士向我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资料出处。迈耶·夏皮罗(Meyer Schapiro)博士阅读了第12章与第13章,并提出建议供我自由地采用。欧文·埃德曼(Irwin Edman)阅读了《艺术即经验》的大部分手稿,他的建议和批评使我获益匪浅。悉尼·胡克(Sidney Hook)阅读了许多章,这些章现在的形式大都是与他讨论的结果;特别是论批评的那一章以及*后一章,就更是如此。我*需要感谢的是A.C.巴恩斯(A.C.Barnes)。这本书曾逐章与他讨论过,但他对这些章的评论和批评仅只是他对我的帮助的很小的一部分。在好几年的时间中,我从与他的谈话中得到了许多教益,许多淡活都是在他那无与伦比的藏画前进行的。这些谈话与他的书都是我关于哲学美学的思考形成的主要因素。如果说这本书有什么优点的话,那都归功于巴恩斯基金会良好的教育工作。这一工作比起当代包括科学教育在内的各门学科的优秀教育工作来,都是具有开创性的。我为这本书能够成为这个基金会所产生的广泛影响的一部分而感到高兴。感谢巴恩斯基金会允许我复制一些插图,感谢巴巴拉和威拉德·摩根为《艺术即经验》提供照片。
甚至对那些不赞同前面所说的话的读者来说,这里所作的陈述的含意对于确定问题的性质也是有益的:恢复审美经验与生活的正常过程间的连续性。对艺术及其在文明中的作用的理解既不能靠对它唱颂歌,也不能靠从一开始就专注于公认的伟大艺术品而得到加深。理论所要达到的理解只有通过迂回才能实现;回到对普通或平常的东西的经验,发现这些经验中所拥有的审美性质。只有在审美已经被分区化了,或者只有当艺术作品已经被放在了一个独特的地位,而不是作为公认的普通经验之物时,理论才会从公认的艺术作品开始,并由此出发。甚至一个粗俗的经验,如果它真的是经验的话,也比一个已经从其他方式的经验分离开来的物体更加适合于提示审美经验的内在性质。循此提示我们能发现艺术作品是怎样发展与强调在日常欣赏之物中特别有价值之处。于是,我们就会看到,艺术产品来自于后者,来自日常经验得到完全表现之时,就像煤焦油经过特别处理就变成了染料一样。许多关于艺术的理论已经存在了。要说明提出另一种关于审美的哲学的理由,就必须发现一个新的研究方法。在现有理论中进行结合与变换对喜欢这么做的人来说并不难。但是,我感到,现有理论的问题在于它们开始于一种现成的分区化的状况,或从一种出于与具体的经验对象联系而使之“精神化”的艺术观念出发。
作者:(美国)约翰·杜威(Dewey.J.) 译者:高建平约翰·杜威(Dewey.J.),美国哲学家,生于1859年,逝于1952年,曾先后在密歇根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执教。他一生著述甚丰。美国南伊利诺斯大学出版社分早期、中期、晚期出版了他的三个系列的文集,共有37卷,内容涉及哲学、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等学术领域。他的许多著作很早就被翻译成了中文。但是,中国学术界一般只是将杜威看成是一位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学家,对他的美学介绍不多。而在国外,特别是在最近一二十年里,杜威的美学受到广泛的重视。这本《艺术即经验》,是他的美学代表作。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物的主要门类,久受世人重视。本书作者近年在比利时、丹麦、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荷兰、瑞典、瑞士等国
《现代电影美学》现为巴黎第三大学电影专业教材。四位作者分别是巴黎第三大学电影美学教授雅克·奥蒙、米歇尔·玛利、马克·维尔
兰亭序-中国历代碑帖选字临本第一辑 本书特色 《兰亭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行书』。东晋永和九年(公元三五三年)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同谢...
龙-中国汉画造型艺术图典 本书特色《中国汉画造型艺术图典.龙》以图片为主要内容,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汉画中的龙纹形象,是汉代龙纹*为完整的形象资料库,适合不同受众需...
《妇产科护理实训指导》内容简介:本书共分7个实训,分别介绍了女性生殖系统解剖技能培训、正常妊娠孕妇的护理、正常分娩产妇的护理
中国电影理论史评 本书特色 《百年中国电影研究书系》是电影理论界献给中国电影100周年的一份厚礼,本书是书系的其中一本。本书中涉及电影理论的中外对比,这里采取了...
《云计算安全:机器学习与大数据挖掘应用实践》内容简介:本书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实践探讨,共分为6章,讲解了云计算安全中人工智能
从图形到标志 内容简介 能是极其广泛的,我们可以从一件商品,一个机构、团体,企业中,来发现其性质、精神和时代特征。标志是品质、精神的集成,是品牌、形象、质量的真...
Brigitte Bosenkopf德国柏林大学心理学教授,国际著名的人际沟通专家,德国心理学会副总理事。
唐体孝弟祠记标准习字帖 内容简介 《唐体孝弟祠记标准习字帖》是修订版“花皮字帖”共7种中的其中一种,包括基本笔画和间架结构两部分,便于初学书法者由浅入深、从笔画...
康有为书法精选 内容简介 康有为(一八五八——一九二七)广东南海人,世称康南海。谙,字广夏,号长素,又号更生,别署西樵山人、天游化人等。他是我国近代著名书法家、...
黄花梨家具收藏与鉴赏-(全二卷) 本书特色全书以黄花梨家具的发展历程和艺术风格为线索,系统地介绍了黄花梨家具的发展以及艺术特点、种类和艺术价值、收藏鉴赏技巧、投...
民艺四十年 内容简介 《民艺四十年》一书是柳宗悦先生四十年民艺之路的沧海老拾珍。他*早提出“民艺”概念,创办杂志,著书立说,普及推广“民艺”的理念;并身体力行,...
本书从印度和阿富汗交界的河谷写起,希腊风格的佛教艺术曾在此地第一次用古典形式来描绘印度教崇拜的神灵和场景。然后,本书把读
颜真卿多宝塔碑-中华经典碑帖彩色放大本-0九 本书特色 颜真卿,世称“颜平原”,又称“颜鲁公”。其书师承褚遂良、张旭,正书开张雄伟,行书遒劲舒和。以圆转浑厚的笔...
漫游影视大观园 内容简介 《漫游影视大观园》的主要内容包括:电影何时诞生、什么叫镜头、什么叫“蒙太奇”、电影为什么有声音、电影为什么有色彩、什么是全景电影、什么...
西雅图SEATTLE摇滚乐博物馆/弗兰克・盖里盖里能勇于率先脱离钢与玻璃有如金箍圈般长久以来对技术与美学的限制,使现代建筑得以从
《中国墓室壁画全集3:宋辽金元》内容简介:墓室壁画作为中国传统壁画的重要一翼,它一般绘于墓室的四壁、顶部以及墓道、甬道两侧
中国京剧服装图谱 本书特色 作为京剧服装基本知识的研究整理与普及传播,本书所承载的任务比较单纯,那就是用线描的形式,从传统京剧人物造型整体形象的角度,较系统地展...
怎样临摹颜真卿颜勤礼碑 本书特色 《勤礼碑》为颜真卿七十一岁时书写,已完全显示出自己的刚劲雄厚,雍容伟壮,大气磅礴的独特艺术风格已进入风格,标志着颜书的个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