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由于国家安全、外交利益等多种因素的限制,使馆(领馆)建筑一直维持着神秘的面纱。本书是**部全面揭示美国国务院建造海外使馆(领馆)的公开专著,内容涉及建筑、外交、政治、历史等多个领域。通过详实的史料和大量的图片,展现了二十世纪美国使馆(领馆)从无到有、从租到建、从宏大豪华的宅邸风格到亲切开放的现代建筑;面对恐怖主义威胁,又转型为封闭集中的外交“堡垒”的错综复杂的建设历程。
《外交与建筑》揭示了美国使馆建筑的历史进程中建筑、政治和权力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通过形形色色的人物,异乎寻常的事件,激动人心的情节,带领读者见证国会议员令人反感的“视察”旅行,莫斯科使馆遭人窃听的办公室,海军陆战队和海豹突击队英勇营救索马里美国外交人员……是一部引人入胜的著作。
本书主要是对大众眼中神秘的外交建筑,即大使馆、领事馆等,从建造的原因、过程、设计方案等等各个方面进行剖析,不仅有对建筑本身的描述,也有对相关的不为人熟悉的外交事件、历史疑云的讲述。可以说,这本书既是一本建筑方面的普通读物,因为作者以其深厚的建筑学功底和对美国建造海外使领馆的**手资料的掌握,生动地描述了二战后美国建造的各个使领馆的建筑特色;同时也是一本揭秘二战后相关外交事件的书,作者因其在这个领域丰富的工作经历,通过她在美国国会的经历以及对重要人物的采访、对鲜为人知的机密文件的研究等,如实向读者讲述了什么是外交。
《外交与建筑》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外交、建筑、社会的发展变迁以及历史。
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可以使你有新的视角来审视、来感悟你所熟悉的和不曾关注的那些人和事。正如作者在本书中所表达的:在很大程度上,个人的努力与其建立的社会关系,对成就事业来说是必不可缺的。
本书从外交建筑入手,记录了二战以来美国外交的点点滴滴,也记录了美国的历史。
本书是目前唯一一本用建筑记录外交历史的图书,也是唯一一本将建筑与历史结合起来的书。
它既是一本建筑设计类的读物(设计外交建筑的设计师都是当时全美甚至全球*顶级的设计师及设计团队,诸如美国**代现代主义建筑师:约翰•卡尔•沃内基、爱德华•巴恩斯、贝聿铭和保罗•鲁道夫等,还有利兰•金、华莱士•哈里森、雷夫•雷普森、爱德华•斯东、埃罗•沙里宁等等著名建筑师和设计师,读者可以从本书中探寻到大师们的设计灵感和理念);它也是一本揭秘美国在二战后的外交事件的通俗读物(文中涉及很多有关外交建筑方面的一手历史资料,如国会议员与设计师之间的通信内容、图片等,读者可以从本书中了解历史和一些逸闻趣事)。
《外交与建筑:美国海外使领馆建造实录》揭示了美国使领馆建筑历史进程中建筑、政治和权力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通过形形色色的人物、异乎寻常的事件、激动人心的情节,带领读者见证不为人知的美国外交建筑历程,是一部引人入胜的著作。《外交与建筑》研究缜密、语言流畅,其重点放在了冷战时期的美国海外使馆建设。在那段岁月中,美国启动了大规模的使馆建设活动,意在展示其对盟国的承诺,维护其作为超级大国的世界形象。美国新使馆采用了玻璃、钢和混凝土这些极其现代的结构,象征着开放和民主。但是很快,这些不切实际的建筑及其建造程序就引起了争议,特别是遭到了国会的质疑。作者紧密追踪了使馆建筑如何沦为政治工具,有影响力的国会议员如何借助外交建筑项目来扩张自己的权力,进而促进其个人事业。《外交与建筑:美国海外使领馆建造实录》还揭示了政治格局转变对外交优先次序的调整。经过越战,将美国使馆设计成开放的、容易接近的理念遭到废弃。随着使馆成为抗议活动和恐怖袭击的目标,安全防卫逐渐上升为首要考虑因素。与此同时,新首都的纷纷涌现,加重了美国维护其外交代表形象的负担。今天的美国使馆受到混凝土路障和全副武装士兵的保护,仿佛城堡一般,已不再像以前那样具有开放性。作为外交资产的美国使馆何以更好地发挥职能7在国际化合作和信息化沟通的时代,当国与国之间的边界逐渐变得流动多样之时,美国面临着用凝固的外交建筑去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的挑战。
贝聿铭:我参与美国驻外使馆的设计已是多年前的事了,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年代,安全性曾是美国驻外使馆最重要的,这对建筑设计的制约很大。使馆建筑是非常有意义的,它既要代表一个国家的尊严及文化,又需尊重所在国的人文环境,是二种文化的完美结合。使馆建筑也是国与国之间外交关系的写照:新建成的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新馆便体现了日益增强的美中关系。我很高兴有机会参与了美、中两国驻外使馆的设计,时代不同,国籍不同,形式不同,而其建筑的特殊性是它们的共性。张颀(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本书是一部全面揭示美国使馆建设历程的专著,由于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和强悍活跃的国际形象,使得对其使馆建筑的解析非常令人期待。该书以外交为背景点评建筑,从建筑的角度解读外交,对各个时期代表性的美国使馆建筑风格和建筑形态进行了充分论述,对围绕使馆建筑的外交风云进行了回顾,为读者勾画了外交与建筑这两个领域的交集。霍华德•法恩曼(《新闻周刊》首席政治记者,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新闻评论员):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想向世界传递什么信息?简•洛菲勒敏锐地在一个至关重要却又常被人忽视的领域——美国使馆建筑中探寻答案。没有比建造使馆更重大的政治活动,同时,也没有比使馆更为复杂的建筑。从国会山卑鄙的猜忌到现代主义设计的进步观点,洛菲勒以其自身渊博的才识,伴以可读性极强的论述,阐释了美国政府何以凭着钢铁与石头在沉浮衰荣中尽展美国的海外形象。
简•洛菲勒,美国马里兰大学荣誉课程客座副教授,讲授历史景观和建筑课程。代表作为《外交与建筑》(The Architecture of Diplomacy: Building America’s Embassies,1998年出版)。她还在《外交政策》、《新闻周刊》、《建筑实录》,以及《纽约时报》、《建筑历史学家协会专刊》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大量有关使馆建筑和安防问题的文章。此外,她还就相关主题参与撰写了《联合国》(1999年)、《华盛顿的大使官邸》(2003年)、《建造外交》(2004年)。她亦曾在美国国会作证,陈述建筑作为公共外交组成部分的重要性。洛菲勒毕业于韦尔斯利学院,拥有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城市和地区规划硕士学位,以及乔治•华盛顿大学美国文明专业博士学位。她和她的丈夫现居美国华盛顿特区。袁海滨,出生于1975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获建筑学硕士学位。2005—2008年在中国驻美国使馆和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工作,先就职于外交部行政司。
刑事审判参考(总第122集)(刑事审判工作指导.刑事诉讼工作侦查.检察.审判人员及刑事律师常备用书) 本书特色 《刑事审判参考》系*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主办的业...
高冈昌生,日本著名西文活版印刷所“嘉瑞工房”有限公司董事长。1957年生于东京,毕业于日本国学院大学法学部法律专业。大学毕业后进入父亲高冈重藏经营的 “嘉瑞工房...
《想在东京买个房子》(全六册,漫编选·第四弹)池边葵的长篇代表作。●当女性们买房时,她们会得到什么?故事的主角是居酒屋职员沼越幸,二十六岁,年收入250万日元(...
根据巫女艾格妮丝·风子的《精良准确预言书》,世界将在周六迎来终结。准确来说,应该是下周六,晚饭前那会儿。于是,各方势力纷纷加入混战,异象不断出现,世界陷入骚乱。...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特朗斯特罗姆首部简体中文版短诗与俳句精选※【内容简介】特朗斯特罗姆的写作深受日本俳句的影响,言简而意繁,写实的手法与超现实的想象交织,细腻的凝...
这真是一部让人期待已久的南方叙事,一座早该由广东人吐露成型的海市蜃楼。我需要再三重读,好看清林棹如何放荡她那肆无忌惮的想象力,从珠江江底泥层疍艇的尸身,打捞出十...
职场鄙视链底端、背锅侠的高光时刻一切龌龊勾当换来的职场晋升,必然有恶报到来的一刻996职场 可真是太难了!新生代“女子力”作家 肥肥安 职场励志新作爆燃逆商修炼...
1880年11月1日魏格纳出生于德国柏林。父亲是理查德(Richard)福音派新教会的传道土,兼任柏林孤儿院院长。魏格纳的哥哥库尔特是位自然科学家,姐姐托尼是位...
医垒元戎-临证综合-22 本书特色 《医垒元戎》以十二经为纲,先述伤寒,后列杂病。其学术渊源以张仲景为本,酌参张元素、李东垣等法。选方多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
作品目录Chapter 13 秘密Chapter 14 预演Chapter 15 爱的错位Chapter 16 顾门宴Chapter 17 万劫不怒Chapte...
《菜根谭》是明朝万历年间洪应明写的一本语录体著作,作者生平不详。从宋朝到明朝,这类写修身自省、为人处世的语录书不少,但能
新华字典大字本 内容简介 本字典共收单字(包括繁体字、异体字)10000余个,带注解的复音词3500余个,附录8种,综合插图九幅。新华字典大字本 目录 修订说明...
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1871-1922)法国20世纪伟大的小说家,意识流小说大师。生于巴黎一资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学者,母亲是富有的犹太...
"ThePassiveEye"isarevolutionaryandhistoricallyrichaccountofBerkeleystheoryofvisi...
☆《南明史》25周年纪念版,布艺精装,烫印工艺,附手绘藏书票,收录顾诚未刊手稿《谈治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本名医以40年临床经验、多达20万例的临床经验为基础,告诉你何谓医学上的正确饮食法,教你用饮食打破“肥胖→衰老→患病”怪圈!自我检测+保健原理+应对方法,一本...
微酸袅袅,80后青春校园金牌写手。 《花火》人气写手,十年来,每期文章票数从未下过前三,有居高的人气和固定的读者群。文风清新活泼,美好动人。作品常出现在《花火》...
汤米和塔彭丝刚刚迁入一个宁静的小村庄。整天忙于拆箱,整理家具、物件,还要应付来来往往的电工、木工、调琴师等等。以前的房客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初中毕业。1969年去陕北农村插队,三年后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回京后在一家街道工厂做临时工,七年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
Everyonewondersifthereisaquickfixforabrokenheart.Weveallsearchedfortheanswert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