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丛书原为陈平原先生应香港三联之约编就,并于2008年在香港出版繁体字版,反响颇佳。因为发行等方面的限制,丛书少为大陆读者所见,实在是一个不小的缺憾。蒙香港三联授权,我社今特推出简体字版,但愿对大陆读书界是一种补偿。
陈平原先生曾为本丛书香港三联版撰有总序,略述丛书的编选宗旨和出版的因缘际会,无不精妙绝伦,现移用原序中若干隽语,以为简体版弁言,希望于读者诸君有所助益。
《明清之际的思想与言说》原为陈平原先生应香港三联之约编就,并于2008年在香港出版繁体字版,反响颇佳。因为发行等方面的限制,丛书少为大陆读者所见,实在是一个不小的缺憾。蒙香港三联授权,我社今特推出简体字版,但愿对大陆读书界是一种补偿。陈平原先生曾为本丛书香港三联版撰有总序,略述丛书的编选宗旨和出版的因缘际会,无不精妙绝伦,现移用原序中若干隽语,以为简体版弁言,希望于读者诸君有所助益。“与当今中国学界之极力推崇‘专著’不同”,陈平原先生坦言:“我欣赏精彩的单篇论文;就连自家买书,也都更看好篇幅不大的专题文集,而不是叠床架屋的高头讲章。前年撰一《怀念‘小书’》的短文,提及‘现在的学术书,之所以越写越厚,有的是专业论述的需要,但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缺乏必要的剪裁,以众多陈陈相因的史料或套语来充数’。外行人以为,书写得那么厚,必定是下了很大工夫。其实,有时并非工夫深,而是不够自信,不敢单刀赴会,什么都来一点,以示全面;如此不分青红皂白,眉毛胡子一把抓,才把书弄得那么臃肿。只是风气已然形成,身为专家学者,没有四五十万字,似乎不好意思出手了。”关于该丛书的编选,作为主编的陈平原先生认为,“与其兴师动众,组一个庞大的编委会,经由一番认真的提名与票选,得到一张左右支绌的‘英雄谱’,还不如老老实实承认,这既非学术史,也不是排行榜,只是一个兴趣广泛的读书人,以他的眼光、趣味与人脉,勾勒出来的当代中国人文学’的某一侧影。若天遂人愿,旧雨新知不断加盟,衣食父母继续捧场,丛书能延续较长一段时间,我相信,这一‘图景’会日渐完善”。关于丛书的编选宗旨,陈平原先生有三点说明:“**,作者不限东西南北,只求以汉语写作;第二,学科不论古今中外,目前仅限于人文学;第三,不敢有年龄歧视,但以中年为主——考虑到中国大陆的历史原因,选择改革开放后进入大学或研究院者。”于今,陈先生的宏愿,经由我们的“加盟”和大陆读者的捧场,可以说已部分得以实现;无论如何,为中国学术的繁荣做点传薪的工作,也是复旦出版人的志趣所在。
说“戾气”明代的政治暴虐,已是一个常识性话题,且已获得某种象喻资格——常常被人因特定情境而提到,如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丁易那本《明代特务政治》,就是当时的讽喻之作。一时的左翼史学家,很少不利用这现成的题材的。我以为,较早而有力地运用了这个象喻的,仍然是鲁迅。这是后话。在本文中,我更关心,亲历过那时代的士大夫的反应和反应方式,尤其他们对其所处时代的批判及其所达到的深度,以及他们对其所置身其间的时代氛围——也即他们本人的生存情境的感觉与描述。明代学术虽以“荒陋”为人诟病,明代士人却不缺乏对自己时代的批判能力,尤其在明清之交,在经历了劫难的那一代人,在其中的思想家。那一代士人中的优秀者所显示的认识能力,为此后相当一段时间的士大夫所不能逾越。我注意到了王夫之对“戾气”。对于士的“躁竞”、“气矜”、“气激”的反复批评。以“戾气”概括明代尤其明末的时代氛围,有它异常的准确性。而“躁竞”等等,则是士人处此时代的普遍姿态,又参与构成着时代氛围。我还注意到同处此时代的著名文人,与如王夫之这样的大儒的经验的相通:对上。文所说“时代氛围”的感受,以至于救病之方;尽管他们完全可能是经由不向的途径而在某一点上相遇的。但这绝不像是偶然的邂逅。事实与认识的积累,使得有识之士在不止一个重大问题上默契、暗合。就本文所论的问题而言,我注意到的,就有钱谦益的有关议论。钱谦益以其文人的敏感,也一再提到了弥漫着的戾气。他在《摹刻大藏方册圆满疏》中描述他对于世态人心的体察:“劫末之后,怨怼相寻,拈草树为)-j兵,指骨肉为仇敌,虫以二口自啮,鸟以两首相残……”(《牧斋有学集》卷四一,页一三九九)他说到普遍的“杀气”,说“刀途血路”,说毁灭人性的怨毒和仇恨。他另由一时诗文,读出了那个残酷时代的时代病:“兵兴以来,海内之诗弥盛,要皆角声多,宫声寡;阴律多,阳律寡;噍杀恚怒之音多,顺成啴缓之音寡。繁声人破,君子有余忧焉。”(《施愚山诗集序》,同上书卷一七,页七六o)“噍杀”是他常用的字面。以降清者作此诗论(所论且多为遗民诗),你得承认,是需要点勇气的。由此不也可见钱氏的气魄?无论开的是何种药方,钱谦益是明明选择白白提到了“救世”的。他所欲救的,也正是王夫之顾炎武们认为病势深重的人性、人心。
宋河北河东大郡守臣易替考 本书特色 本书是《宋代郡守通考》中的一册。书中收入了北宋河北、河东两路重要州郡的守臣易替年表,每个人名下均有简要的介绍。本书排列详密,...
高希希眼中的三国 本书特色 首次披露的导演手记,真实与虚幻的智性博弈! 在《高希希眼中的三国》这本书中高希希与妻子用对话的形式,首次披露了高希希在拍摄新版《三国...
古代文论名篇详注:新版 本书特色 《古代文论名篇详注》得到了原教育部高教一司与有关院校领导的支持。于是成立编委会,商讨编写原则和体例,分工编写。第二年六月在重庆...
《万历十五年》的风格介于学术专著和历史评论之间。作者从他个人的学理背景出发,侧重于综合而不是分析。他用近乎于历史小说的笔
简明外国文学史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七章,分别介绍了欧美文学中的古代文学、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等,以及亚非文学中的古代文学、中古文学和近现代文学。简明外...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本书特色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收录宋、辽、金数百位词人的词作编成《宋词鉴赏辞典》。之后在此书基础上精选宋词三百余篇,辑成《宋词...
致外省人信札 本书特色 《致外省人信札》虽然是一部论战性作品,却是帕斯卡相对完整的一部著作,其罗辑严密、思路清晰、文采飞扬、行文直白,文章布局寓诙谐、变化于庄重...
昏迷两年后再度睁开眼的「周翔」,对身边的一切感到既清晰却又陌生──他应该已经失足落崖,因为与那人的纠缠……初遇晏明修,周
秦汉英雄传-10 本书特色 《秦汉英雄传》主要以秦末汉初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为背景,全景再现了刘邦、张良、项羽以及陈胜、吴广等历史人物叱咤风云的业绩和相关的历史事...
图解摄影乐园-风光写真 目录 风光摄影的表现形式自然风光建筑风光小结风光摄影的器材配备照相机镜头胶卷和脚架小结风光摄影的构图地平线的处理关于前景主体的画面中的位...
元曲三百首 内容简介 元曲是我国古代传统艺术的瑰宝,本书是在古代散曲的基础上进行选编按年代顺序排列,除原曲外包括作者简介,注释,白话翻译和评析四个部分,各有侧重...
TheintroductiontothisstunningworkisbyMurrayRothbard,whocallsFrenchradicalGustave...
绘画新透视 本书特色 《绘画新透视》以分析透视现象的发生原因、制约条件及透视规律的探索为重点。作者以独特的研究视角,在理论上提出了自己许多新颖的看法。该书运用有...
本书研究的是1949——1976年中国大陆的“潜在写作”,亦即这一阶段那些不是为了在当时公开发表也不可能在当时公开发表的写作。当
中国散文史-民国学术经典文库-文学史类 本书特色 《中国散文史》被称为中国古代散文史的开山之作,日后不断重印,影响极大。从那以后,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未见...
《抱朴子内篇》《肘后备急方》今译 内容简介 内容提要《抱朴子内篇》、《肘后备急方》为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医药学家、炼丹术家和道教理论家葛洪的代表著作,对我国医药、...
中国书籍文学馆.名家文存:隔行通气(精装) 内容简介 王干先生一直致力于批评疆界的拓展,他的文学随笔,始终保持着敏锐、鲜活的特点,他从不满足于自己所做的一切与正...
與《徬徨少年時》的赫曼•赫塞同行的余華!余華因此書榮獲法國文學和藝術騎士勳章(2004)這並不像是一部小說,而更像是一部少年成
文本与肉身 内容简介 沈奇的评论可谓当行出色。所成文章,立论鲜明,态度诚恳,有担当,有情怀,言必中理,且不乏文采,好读有味。使我常想到占龙武侠小说中的那句话:小...
律师办案常见民事疑难指导 内容简介 本书案例丰富,透析详尽,引例充分,是本非常实用的参考书籍。尤其是它的引则案例,涵盖了民事案的诸多方面,循标探疑,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