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一直以来被美国多所大学作为中国历史课程的基本教材,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族等宏大背景出发,对一个帝国如何从建立秩序走向强盛、又如何*终陷入不可自拔的困境,作为总体的解剖和透视。作者在强调中国社会内在发展动力的基础上,结合内外两方面因素来解释中华帝制的衰落,超越当时中国史研究领域中盛行的“冲击一反应”研究模式。
本书共分11个章节,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族等宏大背景出发,对一个帝国如何从建立秩序走向强盛、又如何*终陷入不可自拔的困境,作为总体的解剖和透视。具体内容包括农民、绅士、商人、王朝循环、满族的兴起、清初与盛世、西方国家的入侵、侵略与叛乱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中华帝制的衰落》一直以来被美国多所大学作为中国历史课程的基本教材,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族等宏大背景出发,对一个帝国如何从建立秩序走向强盛、又如何*终陷入不可自拔的困境,作为总体的解剖和透视。作者在强调中国社会内在发展动力的基础上,结合内外两方面因素来解释中华帝制的衰落,超越当时中国史研究领域中盛行的“冲击一反应”研究模式。
农民的刻板形象中国共产主义革命提高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地位。用毛泽东的话表述就是:“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然而,无论多么真诚地想对传统中国的农民致意,历史学家发现对老百姓重要性的欣赏只是情感上的,要超越这点极为困难。尽管历史记载充满了他们的身影,然而对于当时人而言,这些耕作帝国土地、养活了帝国统治者的“黎庶”只是一个抽象的刻板形象。他们无闻无名,只能由统治者来定义。直到近代,他们才获得自我的政治实在,开始学会为自己说话。在20世纪的革命以前,中国农民被描绘成两种不同甚至矛盾的形象。第一种是将农民看做勤劳的自耕农。儒家的重农主义者喜欢将他们视为农业社会的中流砥柱。由于农业被奉为“本业”,因此农民理论上拥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超过“工”“商”,仅低于管理帝国的“士”。勤俭是理想化的农民形象,他们艰辛劳作,乐意交税,来回报统治者家长式的关心与爱护,这样的关爱是统治者理应慷慨给予的。然而,农民也被视为是叛逆的。第二个同样令人熟悉的儒家式描述:这些“黎庶”是一群负重而沉默寡言的牲畜,很容易变为“红巾军”或狂热异端,间歇性地攻击主人。每当时局变坏、饥荒肆虐,农民军便在绝望与愤怒当中壮大,他们攻城略地、驱逐官吏。中国政治理论家们认为这些大众运动极具重要性,他们的反抗代表了上天对现任帝王统治的否决。虽然很少有叛乱领袖掌权,但是他们领导的运动却预示了一个新朝代的来临。这两种并存而又完全不同的角色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并不矛盾。农民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今天仍然如此。他们扎根在土地上,受季节支配,常常一生都在从事繁重的日常劳作。当政治腐败、经济匮乏发生时,他们便从这一角色走出来,稍后就坚定地依附于叛军中激进的佛教先知或野心勃勃的匪首。不难看到,梁启超——1898年的改革者,将清朝几个世纪的统治看做一个漫长而血腥的农民暴乱史。仅19世纪,中国官方资料就记载了无数暴乱,留下一幅社会根基不稳、混乱持久的景象。这只是其中的一面,却被晚清异常紧张的阶层关系所扭曲。1800年,帝国遭遇经济困顿,它逐渐将中国农民几个世纪的非暴力积怨汇聚起来。
于建嵘,法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著作有《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等。2003年获《南风窗》“为了公共利益诤言奖”;2004年获《南方周末》“特别致敬人物”称号;2005年获《中国新闻周刊》“三农研究(专著)奖”;2008年分别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组织评选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名农村人物”称号,《南方人物周刊》“中国魅力人物”称号。
圆明园:一个帝国的背影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三部分,**篇一个帝国的背影通过一个全新的角度,讲述了圆明园的150年凄美的故事;第二篇一部影片的诞生记录了电影《圆明园...
史海钩沉话平生 大家掌故.第三辑(精装) 本书特色 1 大师风范 真实回忆 隐秘往事2. 明报月刊五十年精华选集金 庸大师一手创办 二十余位海纳外学者心血之作 ...
汉画解读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由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加以题评,汉画研究专家刘辉进行画面解读★ 本书于2007年11月获“中国*美的图书”...
我们想象着这样一副场景: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的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美国允许可卡因合法化,并允许该垄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内容简介:本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特征与标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非物质
《爱上写作的秘密:大师教你写作文》内容简介:《爱上写作的秘密:大师教你写作文》是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刘薰宇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
为什么美国人恨政治?他们恨大选被有钱人主宰;他们更恨虚假的政治辩论,越来越远离选民的实际关切。1960年代以来,自由主义与保
阎崇年集-(全25册)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典藏阎崇年:凝聚五十年深厚功力,囊括其全部畅销作品和重要学术著作★鸿篇巨制:18部25卷,...
新史学-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本书特色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新史学》于1920年代由何炳松译成中文,何氏翻译此书的目的,是认为鲁滨逊在《新史学》中反映的史学思想,“...
《红星照耀中国》内容简介:本书自1937年初版以来,畅销至今,而董乐山译本已经是今天了解中国工农红军的经典读本。本书真实记录了
走在历史的路上——顾颉刚自述(学术大师自述文丛) 本书特色 1. 在学问的路上钩沉索隐一开疑古之风,于纷繁芜杂的资料中探寻历史幽微;2. 自序坦露心路历程,披沙...
穆藕初先生年谱(1876--1943) 本书特色 穆藕初先生是引进西方科学管理**人,被毛泽东誉为“新兴的商人派”代表,集创办实业、复兴绝学、奖掖后进于一身。本...
历史上的纪晓岚 内容简介 一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让逝去200年的一代文宗在人们心目中鲜活起来,一档百家讲坛《正说纪晓岚》,让风趣幽默的《四库全书》总纂官...
汉官六种 内容简介 秦、西汉时期,是封建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的奠基时期,官僚制度和礼仪制度均处于草创阶段,几经变易调整,始初具规模。凡诸制先后颁行的具体规定,皆随...
辽金军制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分为辽朝军制稿,金朝军制两大部分,内容包括:辽朝中央和地方的军事指挥系统、辽军的征集和编组、从中央辅政勃极烈制到元帅府和枢密院、军区...
启蒙时代-现代异教精神的兴起-(上) 本书特色18世纪的启蒙运动标志着现代的开端,于其时,对科学方法、理性以及进步的信仰支配了整个西方世界。进入20世纪,启蒙运...
历史人类学的旨趣 内容简介 历史人类学的英文名称为Historical Anthropology。历史学是其学科本位,概括来说,是借鉴人类学家参与观察的方法,走...
《匈奴史稿(增补版)》内容简介:全面介绍了与匈奴历史相关的中外史料和研究成果,在世界历史与西欧历史的背景下,以宏观视野对匈
1840-1912-晚清原来是这样 本书特色 金满楼全新力作,晚清历史轻松解读2012年**本通过细节看晚清历史没有绝对真相,只有你才是真正判断者1840-19...
五代-蔡东藩中华史-现代白话版 本书特色 “蔡东藩中华史”系列是蔡东藩所著历史演义的白话版,全书浩浩一千余回,写尽几度春秋,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