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前后,金门在国内和国际政治军事舞台上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围绕着金门的归属以及台海关系等问题,既爆发了国共双方激烈的政治博弈、军事冲突,也彰显了国际上两大阵营之间的角力争夺。
本书根据新近解密的美国、前苏联、中国大陆和台湾档案,以及日记等大量的历史资料,对20世纪40年代以来围绕金门发生的重要的政治和军事事件,进行了多角度的全新解读,剖析深刻,见解精辟,’对于探究金门炮战前后四十年的历史真相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两岸学者,根据美、苏、中档案、日记,还原金门内战的台前幕后,以及前后四十年的历史真相。
困惑:毛泽东决定炮击金门的目的何在;恼火:赫鲁晓夫像傻子一样被蒙在鼓里;尴尬:莫斯科不得不为北京提供核保护;分析:金门战役双方伤亡人数;微妙:蒋氏父子与周恩来秘密联系;解密:美国谋划使用核武器的详情。
《金门:内战与冷战:美、苏、中档案解密与研究》根据新近解密的美国、前苏联、中国大陆和台湾档案,以及日记等大量的历史资料,对20世纪40年代以来围绕金门发生的重要的政治和军事事件,进行了多角度的全新解读,剖析深刻,见解精辟,对于探究金门炮战前后四十年的历史真相具有重要参考价值。1949年前后,金门在国内和国际政治军事舞台上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围绕着金门的归属以及台海关系等问题,既爆发了国共双方激烈的政治博弈、军事冲突,也彰显了国际上两大阵营之间的角力争夺。
插图:导致美国采取这一立场的原因首先在于美国对台海地区局势的发展缺乏明确的判断,对中国和亚洲一些国家传递的和解信息持怀疑态度,并拒绝这些国家进行调停。5月初,印尼驻美大使穆卡尔多向杜勒斯通报了阿里总理同周恩来会谈的情况,说明中国希望同美国直接谈判,并将台湾问题分为国际和国内两部分。穆卡尔多还表示印尼愿意在这方面充当中美之间的调停人。同时黎巴嫩驻美大使查理·马立克也向杜勒斯建议中美之间应进行面对面的谈判。对此杜勒斯表示,不会很快举行这样的谈判,但可以先通过调停人交换一些口信,进一步试探中共的真正意图,另外还要考虑谁充当调停人最为合适的问题。由此可见美国拖延时间及对谈判的消极态度。其次,美国在处理同中国关系时,还必须顾及来自国民党方面的压力。在美国对周恩来在万隆会议的声明做出反应后,国民党就立即同美国接触,试探其态度和立场。国民党驻美“大使”顾维钧在5月5日同杜勒斯、负责远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饶伯森会谈时一再坚持,如在台海地区实现停火,必须由中共单方面发表一项放弃在这一地区使用武力的声明;更为重要的是,国民党担心美国同中共的谈判将损害国民党的切身利益。杜勒斯解释说,美国并未采取任何步骤与中共接触,美国的意思是等着瞧,看中共是否愿意接受停火。他强调说,如果中共能够公开声明不打算以武力解决问题,那么美国就准备同中共谈判其他问题以缓和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同时杜勒斯向顾维钧保证,没有台湾当局在场或未经它的同意,美国只与中共商谈有关美国利益的问题,不去谈任何足以影响国民党利益的问题,并称以后不会有雅尔塔之事发生了。在此之后的会谈中饶伯森还告诉顾维钧,虽然协防金马是单方面的承诺,如果在紧急情况下,艾森豪威尔总统将决定参与保卫沿海岛屿,美国舆论及盟国都会给予支持。美国对国民党的这一立场表明,美国的意图是稳定台海地区的现状,并重新加强对沿海岛屿的支持,安抚蒋介石以打消其对未来中美谈判的疑虑。因此万隆会议以后,美国又多次表明对沿海岛屿的立场,并探讨如何在目前的情况下加强沿海岛屿的防御。
沈志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兼职教授,美国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冷战国际史项目高级研究员。研究方向:冷战史,苏联史,特别是中苏关系史和朝鲜战争。代表作有《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2003、2007年)、《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2007年)、《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专题史研究(1917-1991)》(2009年)等。唐启华,台中东海大学历史系学士、硕士,英国伦敦政经学院国际关系史系博士,曾任台中中兴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教授,台北政治大学历史系教授、系主任,中国近代史学会理事长等职。现任政治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近年专力于北洋外交史研究,著有《北京政府与国际联盟,1919-1928》,《中华民国史外交志(初稿)》(部分章节)等书,及论文数十篇。
看美国政客的嘴脸 本书特色 就业有保障、生命安全无虞、经济稳定发展?这是所有的美国政客向美国民众承诺的美好生活,事实真的如此吗?《看美国政客的嘴脸》用无可争辩的...
政治宪法学纲要 本书特色 本书辑录作者2008年以来关于“政治宪法学”主题的主要代表性论文,较为完整地展现了作者所坚持的自由主义政治宪政思想路径。作者以“早期现...
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列宁专题文集 本书特色 《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列宁专题...
《姜夔词集》内容简介:南宋著名词人姜夔(1155-1209),宇尧章,别号白石道人,鄱阳(今属江西)人。有《白石道人歌曲》,存词八
沉重的历史话题-拒腐防变的新透视 新思考 新举措 内容简介 本书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依法治国、政治文明建设、拒腐防变...
作为最早发明火药和最早使用火器的中国,十分需要有一部系统论证我国火药的发明与发展、火器的创制与革新的专著,借以弘扬中华民
作者简介王镜轮,1962年生于北京,祖籍陕西省扶风县。1980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1984年至1987年在本校攻读中国政治制度史专业研究
《不器:我只是个生活家》内容简介:本书为艺术随笔,共7卷,主要是作者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感悟和思考。首卷从童年生活开始切入,讲
大角逐-国共台湾海峡战事揭秘-图文版 本书特色 从风起云涌的台湾海峡,看国共政治、军事、外交之内幕。 一部惊心动魄、硝烟弥漫的战争画卷! 一曲可歌可泣、悲壮雄伟...
民有政府-反政府时代的公共管理 本书特色 《民有政府:反政府时代的公共管理》:公共行政规范理论译从。民有政府-反政府时代的公共管理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从事实践工作...
大国的解体与重生-戈尔巴乔夫&普京 本书特色 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末世界*重大的政治事件。本书聚焦苏联解体、新俄罗斯诞生,内容涵盖了从1917年苏维埃政权的确立,...
刘海川,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现就职于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研究领域主要为西方近代早期哲学、道德和政治哲学。
你一直想不通:X粉Y粉都不理性,要如何因應?假新聞充斥,為什麼要突破同溫層這麼難?敵對陣營的支持者到底在想什麼?為什麼那些政治立場不同的人,連生活品味都好像特別...
清代进士群体与学术文化 内容简介 科举制度首创于中国,是中国古代制度中*具特色的内容之一。本书对清代进士群体与学术文化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2600多名清代进...
《合作社商人法律制度研究》内容简介:本书基于商法视角,首次提出了合作社商人学说,并在结构上采取逻辑递进方式进行章节安排,具
政府政权的理论逻辑及其边界约束-兼论中国政府改革 本书特色《政府产权的理论逻辑及其边界约束:兼论中国政府改革》内容简介:政府改革是我国后改革时代改革事业的重点和...
毛泽东是怎样读二十四史的 本书特色 一部《二十四史》,与*朝夕相伴24年。就是在生命的*后岁月,许多的夜晚,在黄色灯光的陪伴下,他还聚精会神地读着《二十四史》。...
世纪前沿-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 内容简介 环境危机的罪责究竟该由谁来承担:是人口繁衍过滥?消费者贪得无厌?还是技术胡作非为?我们这颗星球的拯救之道又路在何方...
【作者简介】露丝•沃达克(Ruth Wodak),英国兰卡斯特大学杰出教授和话语研究主席,批评话语分析的奠基人之一,“话语-历史”话语分析方法的开创者。2004...
俄罗斯的私有化 本书特色 张树华、单超编写的这本《俄罗斯的私有化》的内容提要如下:苏联解体后,叶利钦在俄罗斯推行“休克疗法”,私有化成为俄罗斯经济改革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