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人格与风神的写照,内心的独白,心迹的流程,由此可洞见范曾对人生,对艺术对传统文化的真品德、真情操。范曾为文文如其人。
范曾以自己人生的历史、丰赡的学识、直绝的艺术特长,创造了将诗魂与画意熔为一炉的艺术境界。情采之灵动,神思之旷渺,风骨之沉雄,读来如其书画,快哉美哉!
《范曾自述》内容简介:范曾人格与风神的写照,内心的独自,心迹的流程,由此可洞见范曾对人生,对艺术,对传统文化的真品德、真情操。范曾为文,文如其人。范曾以自己人生的历史、丰赡的学识、卓绝的艺术特长,创造了将诗魂与画意熔为一炉的艺术境界。情采之灵动,神思之旷渺,风骨之沉雄,读来如其书画,快哉美哉!
插图:我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一个书香门第。据家谱记载,先祖上溯可至北宋范仲淹先生,而有史书详尽可稽考的,则可从明末清初我的十二世祖范应龙先生算起,直到我的父亲范子愚。这十二代人里,出现了数以百计的诗人、文学家、画家,而足可彪炳于中国文化史的巨擘大师至少有范凤翼、范伯子、范仲林、范罕等人。范伯子肯堂先生是我的曾祖父。他是同治年间杰出的诗人,开一代诗风,与同时期的大诗人陈散原,两峰并峻,是诗史上“同光体”的代表人物。由于他们两老契好,遂结儿女姻缘,近代的大画师陈师曾成为范伯子的乘龙快婿,为文坛佳话。南通范家之所以四百年文脉不断,原因大概是范家出大文人而不出大官僚。十一世祖范凤翼曾于明末当过朝廷的吏部主事,但由于力荐东林党人,遭佞臣弹劾,请告归,修“退园”于南通,不复出山,得免屠戮之灾。范家自兹以文人世家闻名江左,而不是官宦世家,不会朝盛而夕衰。陈师曾即是我的姑祖,以提倡文人画著称。我今天提倡新文人画,一方面说明家学渊源;一方面也是为了和姑祖的观念划一界限,使文人画在新时代具有新的生命。我生于1938年农历七月初八,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的半壁河山成为沦陷区。我是在逃难的途中呱呱落地的,在苏北的农村中度过了颠沛的襁褓生涯。我最蒙眬的记忆,便是农村的儿童围着我的木窝玩;还记得有一条温驯的大狗,常和我分食手中的饼饵。但待到再进城时,这文学世家已凋零不堪了,原因是家贼发国难财,将家中值钱的东西变卖一空,剩下的是几间破房和几千册书。那时书是一文不值的,而家贼也不识版本之可贵,所以至今我们幸藏的一些图书便成为珍贵的典籍。我的儿童时代便是在这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中成长。家中的一切都很简陋。父亲范子愚先生,是一位渊博的学者,善诗文;但绝无治家之术,也不知名利为何物,一生从不愿发表任何诗或文。他真是述而不作的典型。直到晚年,我劝他出一本诗集,老人才表示同意。印出来之后,他很高兴,但他做梦也不会想到这是猎取名誉的工具,几十本书锁在抽屉里发霉,只拿出一本供奉于母亲的灵前。父亲为人老实迂阔,但他的诗却是风华婉转、荡气回肠的。抗日战争时期写过不少爱国主义的好诗,但他写诗好像就是为了感情的抒发。他教中学的语文、历史、美术、外文,由于熟读文史典籍,讲课别具风格,引人入胜。家中的一切全靠贤惠的母亲缪镜心先生。在我的印象里,她不仅容貌娟秀美好,而且性格极其温和,从事小学教育五十年,在家乡声誉极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南通市政府委员和政协常委,却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诬陷折磨而死。这是我一生不堪回首的、最悲痛的事。清贫的家庭生活,并没有影响文学世家的乐趣。父亲告诉我们,范家的风水好:院中的一口井,井水十分甘美的,有三百年的历史,和整个天井结合起来算是一方硕大无朋的砚台;而门外有一座越一千三百年的唐代宝塔——光孝塔,八角七级,算是一枝插入云霄的大笔。有着这样的“笔砚”,还写不出大块文章吗?父亲教我们苦读,所用的不是戒尺,而是言传身教,是他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文人气质、他的博闻强记和高尚的人格。他教我们兄弟三人作诗、论文,他吟哦的声调沉雄悲凉,犹如风之入松,涛之入海,气势实在磅礴得很。我记得明代归庄的《万古愁曲》滔滔万言,经过父亲一吟,那简直令人泣下;他吟鲍照的《芜城赋》,悲壮激越,至“千龄兮万代,共尽兮何言”,我们都会感慨很久,沉浸于对千古兴亡的怀想之中。我们兄弟都会作旧体诗词,完全是靠这种耳濡目染而熏陶出来的,这恐怕比成年之后力学,花的力气小,而理解得更深透。在科学和艺术上,我以为从幼年开始十分重要。这时的心灵没有被沉重的生活和复杂的社会磨上老茧,柔嫩的、美好的心,对世界上的一切,都有最灵敏的感应。
范曾,一九三八年生,江苏省南通市人。一九六二年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历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国务院学术评议组成员,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主任、教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和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终身教授,北京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导师,青岛海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特聘教授等。一九八六年捐资建南开大学东方艺术大楼。出版有《范曾的艺术——献给二○○○年》,《范曾诗稿》《范曾谈艺录》《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范曾》卷等。其自我评价为“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辞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古今之变”。
《苏联的命运:戈尔巴乔夫回忆录》内容简介:戈尔巴乔夫长期被误认为苏联解体的罪人,许多人认为他大力倡导的“新思维”和“公开性
韦杰故事 本书特色 曾经辉煌,曾经把中国二十世纪上半叶那段历史书写得轰轰烈烈、波澜起伏的这一代将军,已经渐渐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留下的生命历程和极致品格,却是那样...
百年风雅 本书特色 本书选取陈寅恪、黄炎培、张君劢、费孝通、钱玄同、邓稼先、朱希祖、胡适等八个江南名门望族,讲述百年中国的家国变迁。文化世家的如烟往事,在历史风...
郭子仪-第一卷 本书特色 本书记述了唐朝中期重要的军事政治人物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抗御吐蕃侵扰的辉煌战绩,历事玄、肃、代、德四帝,功德圆满的一生。作者用大量...
《Java无难事:详解Java编程核心思想与技术(第2版)》内容简介:让你学习Java再无难事!本书系统地讲解了Java开发人员需要掌握的核
本书包含“自传及人事记忆”与“周策纵教授著述目录”两部分。作者通过数篇文章回忆了他的童年、青年时期,以及八年抗战时的亲身
遗事八帖:台湾百年情书 本书特色 1.《遗事八帖》以大散文结构,巨视时代,衬之文史,借以盆地古大湖、山水寄情、历史文化、思想迷结等众多宏大主题,向人们展示了一片...
帝国之梦(忽必烈全传) 本书特色 与祖父成吉思汗一样,忽必烈堪称蒙古一代伟人。在人们的脑海中,成吉思汗几乎成了蒙古征服的代名词。提起忽必烈,人们又马上会联想到元...
被刺杀的国家元首-国家元首的另类结局-一部关于国家元首被刺杀的血字档案-1 本书特色 他们的结局举世哗然,他们的死亡声动天下。被刺杀,一种*不寻常的死亡方式,在...
1973-1992-青藏高原科考访谈录 本书特色 《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青藏高原科考访谈录(1973-1992)》:追问6千万年沧海变高原的演化历史,考察2...
加西亚.马尔克思--20世纪文学泰斗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一生的文学创作经历及重要的代表作。加西亚.马尔克思--20世纪文学泰斗 目...
民国大师经典书系第二辑——李鸿章传 本书特色 梁启超被公认为是清末优秀的学者,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他在学术研究上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
《陈力丹带你读新闻传播学经典》内容简介:恩格斯说:“新闻事业使人浮光掠影,因为时间不足,就会习惯于匆忙地解决那些自己都知道
向忠发的浮沉人生 本书特色 《向忠发的浮沉人生》一书通过十三章五十一节,运用纪实文学的写作方法,采取时间顺序,详述了向忠发充满矛盾的一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共...
傅雷的最后17年 本书特色 在历史的废墟上,仍能隐约听到他情纯的声音,家书与家国思想的芦苇脆弱而优美,令人伤杯,让心明净。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以劫难磨炼...
冯如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幼怀凌云志 自强渡重洋;海外苦钻研 航空壮国体;献身事业计 首飞创**;筹股建公司 飞行展绝艺等。冯如 目录 一、幼怀凌云志 ...
梅兰芳回忆录-舞台生活四十年 东游记-(上下册) 本书特色 梅兰芳是中国一代杰出的京剧大师,以男儿身化作美娇娘,演绎出了无数风华绝代的女子或凄美、或昂扬、或可掬...
陈云传 上下 内容简介 为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经中共中央批准,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金冲及、陈群任主编,曹应旺任副主编,出版《陈云传》。从一...
吴建民传 内容简介 为什么要看《吴建民传》:看一个新中国成立时年仅十岁的普通少年,如何在党的培养教育和自己的勤奋努力下,成长为魅力外交家,创造出卓尔不凡的业绩。...
末代状元:张謇 内容简介 因“冒名”考试,遭官府通缉,雨夜逃命。为实业救国,敢得罪权贵,弃官从商。他是帝师翁同苏的传人,对光绪有着兄长般的疼爱,同时又充满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