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剧作论》是新时期中国国内全面、系统研究曹禺剧作的**部专著。它以创作个性、现实主义和民族大众化为纲,以剧作的分析、论述和评价为主体,对曹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戏剧史上的地位给予重新评价,提出曹禺的《雷雨》、《日出》等剧作乃中国话剧文学走向成熟的标志,是曹禺研究和20世纪中国戏剧研究的重要成果。这部专著于1984年曾获得“**届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
《曹禺剧作论》是国内全面、系统研究曹禺剧作的**部专著,而且观点鲜明,分析细腻深刻,颇有独到之处。是田本相先生多年研究工作的结晶。其中某些篇章在刊物上单独发表时,就获得同行的好评。《曹禺剧作论》的出版,是新时期中国现代文学、戏剧研究领域的一个可贵的收获。作者对曹禺剧作研究有年,功力较深,故而在《曹禺剧作论》中显示了自己的特色。
田本相,1932年5月生于天津。1949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4年南开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会长、华文戏剧节委员会主席。 著有《曹禺剧作论》、《郭沫若史剧论》、《曹禺传》、《田汉评传》、《田汉研究概述》、《中国话剧研究概述》、《电视片艺术论》、《电视文化学》等,主编有《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新时期戏剧述论》、《澳门戏剧史稿》、《台湾现代戏剧概况》等。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内容简介 为了适应普通高校《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要求,我们合作编写了这一部教材。 本教材试图在以下三个方面形成特色:一是在民间音乐的分类...
挂枝儿.山歌.夹竹桃:民歌三种 本书特色 本书收冯梦龙编述的《挂枝儿》《山歌》《夹竹桃》民歌三种。《挂枝儿》《山歌》为作者当时所收集和整理,《夹竹桃》则是其拟山...
玄幻世界的鼻祖,包罗神州的上古奇书以山为经以海为纬的旷世奇作,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动物、植物、神怪、应有尽有,气象万千!剪
Thisbookgivesparentsandstudentstheinformationtheyneedonvariouswaystofinanceacoll...
作者简介:女画家贝尔特·莫里索(1841--1895)是法国印象派团体中不可或缺的人物。莫里索1841年生于法国布兰热一个颇有声望的官
但愿人长久-中老年钢琴曲集-含示范CD 目录 流金岁月 01.映山红 02.我和我的祖国 03.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04.北风吹 05.婉君 06.女儿情 07...
Duringthe1990sillegallyimportedcompactdiscs,knownasdakouCDs,floodedintoChina,ope...
作品目录上册 绪言 第一章 大三和弦与小三和弦、四部和声 第二章 正三和弦的功能体系 第三章 原位三和弦的连接 第四章 用正三和
民谣吉他流行风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吉他民谣歌曲集,收集了丁香花、戒情人、后来、东风破、你的爱给了谁、月亮可以代表我的心、很久以前、永远是个秘密等。民谣吉他流行...
泰州民歌选集 内容简介 民歌是活在人们口头上的艺术创作,也是反映一个地方一个时代民俗风情的活化石。民歌以其灵活多变、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等表现形式及特点,历来为劳...
迪迪埃·法兰克福:法国洛林大学现代史教授,在欧洲历史文化、音乐史研究领域有极高造诣。除本书以外,另与他人合著《听到战争:14—18世纪的声音、音乐和沉默》(伽里...
阴法鲁(1915—2002),山东肥城人,著名古典文献学者,音乐史、舞蹈史专家。193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39年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毕业。1942年...
《新世纪诗典·第九季》内容简介:《新世纪诗典》是诗人伊沙自2011年起开设的微博(微信)诗歌荐评栏目,每日推荐并点评一首优秀原
世纪钢琴名曲-初学者和中级水平者97首必练曲目(简易本) 内容简介 《世纪钢琴名曲·简易本》这个书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能不太严格。之所以如此称呼,是因为该书所收...
《恃宠而骄》内容简介:没人喜欢本,他的幽默毒舌总会伤害身边人,来自尼泊尔的室友卡扬便每每受他欺负。本学的导演专业,没作品、
中外少年合唱歌曲集-(二) 内容简介 《中外少年合唱歌曲集(二)》分为简谱、五线谱两部分,具体内容包括:长城、春天在这里接班接班、父亲的教导、山野的歌、山上涌泉...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与夏承焘、唐圭璋齐名的词学大师龙榆生指点学词门径,开创论词新风。全书共分上下两编。上编论述了词曲的特性及起源、发展、流变,...
不朽的大提琴家 本书特色本书所收录的“不朽”的大提琴家,有的拥有耀眼技巧,有的深具音乐造诣,有的对曲目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有的则是对乐器的改良有所贡献。 作者m...
修订一部深受读者欢迎的音乐通史,目的不是推倒重写,而是提高它的时代性。看惯前几版的读者,会觉得此书不论外貌或者内容改动甚
本书就中国古代书法中有关问题,拈出而成多个选题进行讨论。虽然谈论的是书法问题,但由于作者历史学者的出身,具有史学眼光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