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书的主人公,是魏晋时期一个非常著名的文人群体——“竹林七贤”。
“魏晋”这两个字,不仅是一个历史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
就历史言,魏晋是个乱世:王纲解钮,礼崩乐坏,伦常失序,群雄并起,“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致使神州板荡,生灵涂炭。一句话,天下大乱,且乱得不能再乱!
就文化言,魏晋是个花园:思想自由,价值多元,个性张扬,文艺勃兴,上可与先秦相媲美,下则为盛唐开先河,人才辈出,群星璀璨。一句话,美不胜收,怎一个美字了得!
魏晋,就好比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三峡”:一则是,地势诡谲,险象环生,逼仄处,山重水复疑无路;一则是,峰回路转,移步换景,开豁时,无限风光在险峰!
魏晋,有说不尽的金戈铁马,英雄无悔;魏晋,更有道不完的剑胆琴心,名士风流。
《竹林七贤》:《竹林七贤》,唯有真性情,才有佳故事,《竹林七贤》以作者在CCTV-10百家讲坛,所作同名讲座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七个人的一百年:快活的真相赴死的谜底。《百家讲坛》栏目一贯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从而达到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百家讲坛》栏目坚持“《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的节目制作理念,不断培养专家、学者的公众意识,不断强化媒体为受众着想的服务意识。
《竹林七贤》的主人公,是史上*风流的“七人小组”——竹林七贤。他们是:嵇康、阮籍、山涛、刘伶、向秀、阮成、王戎。了解“七贤”,关键在找到一把钥匙——曹马之争——曹氏家族和司马氏家族为争夺*高统治权而展开的一系列错综复杂、旷日持久、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因此,《竹林七贤》——是讲“演员”的故事:如何在权力斗争*敏感、*微妙、*残酷之际,表演杂技般悬走于生死一线?是讲“狂人”的故事:当避世成为奢侈,活着成为难题,如何装疯卖傻也能保持一份人的尊严,使生命进发自由的思想光芒?也是讲“公务员”的故事:在权力伏击圈中、在政治网罗中,要不要“站队”?要不要“跟人”?或者干脆走人?更是山高水长的一段友情佳话:萍聚,是一场人生盛宴;星散,是一曲红尘哀歌……
向秀和山涛是同乡,都是河内怀县人,估计在山涛担任河内郡功曹的时候,就认识了年轻的向秀。后来山涛把向秀介绍给嵇康、阮籍,于是加入竹林之游。在七贤中,向秀和嵇康的年龄相仿,关系也最好。向秀可以说是嵇康的死党。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为了和嵇康常见面,他竟然把家搬到了山阳,和嵇康住得很近。这足以说明嵇康的人格魅力有多强。当时,还有一个东平的名士,叫吕安。他和嵇康、向秀的关系也很好。由于性情相投,他也搬到山阳来隐居了。于是在竹林之游中,形成了一个“铁三角”关系。向秀有的时候和吕安一起种菜灌园,白食其力。有时候又和嵇康一起锻铁,不亦乐乎。山阳这个地方是产煤的,冶铁业很发达。根据文献的记载,嵇康和向秀打铁的动力是靠水力发动的,而且两个人分工合作。嵇康扬锤打铁,向秀负责拉风箱,配合默契。两人制作的铁器,有农具,也有日常用品。据说北宋大文豪苏轼有一把拐杖,就是嵇康的作品。灌园、打铁之外,向秀还有一个爱好,就是读书。向秀喜欢钻研学问,尤其喜欢《庄子》。有一次,他对嵇康和吕安说,他想为《庄子》一书做注释。两人一听都不以为然,劝他不要干这么吃力不讨好的事。向秀不听,坚持不懈地注《庄子》,终于大功告成。他把完成的《庄子注》交给嵇康、吕安。二人读过之后,叹为观止,惊呼:“庄生不死矣!”这部著作后来虽然没有全本流传,但向秀在学术史上的地位却是相当重要的。以上,我们把竹林七贤的另外四位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有一点必须交代,就是这七个人物并不是总在一起活动的,时间、地点、人数都经常变动。平时三三两两各自活动,偶尔才呼朋引伴,把臂人林。客观地说,七贤如数到齐的可能性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多。第二是痴名。痴,也可以理解为怪、狂、傲。这是阮籍性格上最为显著的特征。用现在的话说,阮籍很另类,很酷。《晋书·阮籍传》载:“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说阮籍容貌瑰整秀杰,志向宏大,气魄豪放。他的性格桀骜不驯,一切都由着性子来,不愿受世俗的束缚和羁绊。喜怒不形于色,就是深藏不露,无论喜悦还是愤怒,脸上一概看不出来。阮籍平常的生活很随性,要么把自己关在家里做“宅男”,什么都不干,一天到晚就是看书,一看就是好几个月;要么就是出去做“驴友”,游山玩水,一连几天不回家。兴之所至,常常忘记了形骸躯体的存在,真是不折不扣的得意忘形。因为这些原因,阮籍给人留下一个“痴”的印象。而痴气,并不是呆气、傻气,而是一种不同流俗的狂狷之气、不平之气,是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有个故事说,阮籍17岁的时候,有一次随他的叔父到东郡。东郡的治所在今天河南的濮阳,离阮籍的老家陈留郡不远,而陈留郡和东郡都是兖州刺史部的辖区。当时的兖州刺史名叫王昶(chang),是个很有权势名气的人物,曾做过曹丕的幕僚,可能和阮籍的父亲阮瑀有旧。他听说阮籍有才,便请他来相见。可是没想到,阮籍见到王昶,来个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一整天都不说一句话。王昶被他弄得没脾气,认为这个少年深不可测。
刘强,笔名留白,1970年生于河南正阳。上海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复旦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同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长期从事《世说新语》和魏晋风度的研究,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著有:《世说新语会评》(风凰出版社),《曾胡治兵语录增补本译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今月曾经照古人:古诗今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一种风流吾最爱:世说新语今读》(人物篇、典故风俗篇两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随笔杂文集《有刺的书囊》(中国青年出版社)等。2010年l0月,在《百家讲坛》开讲《竹林七贤》。
《希腊人的故事(套装共三册)》内容简介:为什么古希腊人可以从0到1创造出先进的制度和文化? 一言不合就开打的古希腊人,为什么可
西域余闻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关于丝绸之路的历史随笔合集。1979年,中央电视台和日本nhk电视台联合组成的大型纪录片《丝绸之路》摄制组沿着古代丝绸之路开...
《无敌舰队》内容简介:本书在16世纪整个欧洲天主教与新教势力进行激烈斗争的大背景下,对1588年发生在英国与西班牙之间的著名海战
黄国史 本书特色书稿通过传世文献的爬梳论证,结合东夷考古资料,探寻黄国族源的深层次信息;通过穷尽式的搜集殷墟甲骨文中的“黄”字甲骨,探寻殷商时期的黄国史迹;通过...
青岛旧影 内容简介 青岛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因其地理位置之便,近代成为较为繁荣的贸易港口,在我国邮政史和集邮史上留下了痕迹。本书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历史文物丛...
三国志解读-读史观天下.廿五史解读 本书特色 《三国志》共六十五卷,包括《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主要记载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
二战期间,土耳其这个中立国对轴心国和同盟国来说,都是必争的重要战略国家。所以不但英、德两国,就是苏、美等国的间谍都在这里
地图的文明史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关于地图发展的简明扼要的、经典的历史叙述,作者诺曼•思罗尔勾勒了地图与历史间亲密的联系,并运用了大量的插图&mdash...
清华简与先秦史事探研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通过对传统文献的梳理、排比、分析,对资料作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同时结合考古资料,运用二重证据法进行论证,力求通过传世文献与...
百年重大考古发现秘闻录 内容简介 [书摘:]继王懿荣首开收藏甲骨之风后,有些金石学家也陆续加入到搜购、收藏的行列中。其中有一位有心人,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
四库总纂纪晓岚-漫说中国历史-48 本书特色 我衷心乐见的《漫说中国历史》终于问世了。《漫说中国历史》除了以漫画形式呈现传说中的盘古、女娲、共工、祝融等大神的传...
《清代韩愈诗文文献研究》内容简介:本书对清代韩愈诗文文献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上编概述清代韩集文献发展概貌,分析清代学术文化、
从第一次大阅兵到第一家证券交易所-新中国往事 本书特色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治、经济领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大事。现在,《**解读》一书的诸多作者...
成语里的中国历史 本书特色 宣传语:一本以成语为线,联结中国历史的著作,图文并茂、简明有趣,新鲜实用,尤其适合中学生阅读。编辑推荐:1. 本书选取了一百个耳熟能...
《斯大林评传》:一部给托洛茨基直接带来杀身之祸的书。当这部传记即将完成的时候,托洛茨基在书桌前被一把从脑后袭来的雪斧暗杀
新编历史小丛书:明史简述 本书特色 本书为“新编历史小丛书”中的一本,是作者在原版书的基础上做的新稿。论及了明朝开国其早期的部分历史大事...
日本学者稻叶君山所著的《清朝全史》是第一部全面叙论清朝历史的学术著作,对清朝的历史地位作出了比较公允的评价。这部学术名著
定窑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揭开了定窑艺术、生产之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工艺理论,指明了未来定窑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它既是定窑历史文化的总结,又是定窑科技与艺术的总结。...
邓文宽敦煌天文历法考索-当代敦煌学者自选集 节选 本书是作者35年研究成果的精选集,主要研究领域为天文学史、隋唐五代史、敦煌吐鲁番出土文献。在已出版的三种学术作...
黄老之治 本书特色 司马光撰、柏杨译的《黄老之治》是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之一,是一部浓缩了中国古代政治运作、权力游戏的历史巨著,是古代帝王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德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