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书的主人公,是魏晋时期一个非常著名的文人群体——“竹林七贤”。
“魏晋”这两个字,不仅是一个历史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
就历史言,魏晋是个乱世:王纲解钮,礼崩乐坏,伦常失序,群雄并起,“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致使神州板荡,生灵涂炭。一句话,天下大乱,且乱得不能再乱!
就文化言,魏晋是个花园:思想自由,价值多元,个性张扬,文艺勃兴,上可与先秦相媲美,下则为盛唐开先河,人才辈出,群星璀璨。一句话,美不胜收,怎一个美字了得!
魏晋,就好比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三峡”:一则是,地势诡谲,险象环生,逼仄处,山重水复疑无路;一则是,峰回路转,移步换景,开豁时,无限风光在险峰!
魏晋,有说不尽的金戈铁马,英雄无悔;魏晋,更有道不完的剑胆琴心,名士风流。
《竹林七贤》:《竹林七贤》,唯有真性情,才有佳故事,《竹林七贤》以作者在CCTV-10百家讲坛,所作同名讲座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七个人的一百年:快活的真相赴死的谜底。《百家讲坛》栏目一贯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从而达到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百家讲坛》栏目坚持“《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的节目制作理念,不断培养专家、学者的公众意识,不断强化媒体为受众着想的服务意识。
《竹林七贤》的主人公,是史上*风流的“七人小组”——竹林七贤。他们是:嵇康、阮籍、山涛、刘伶、向秀、阮成、王戎。了解“七贤”,关键在找到一把钥匙——曹马之争——曹氏家族和司马氏家族为争夺*高统治权而展开的一系列错综复杂、旷日持久、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因此,《竹林七贤》——是讲“演员”的故事:如何在权力斗争*敏感、*微妙、*残酷之际,表演杂技般悬走于生死一线?是讲“狂人”的故事:当避世成为奢侈,活着成为难题,如何装疯卖傻也能保持一份人的尊严,使生命进发自由的思想光芒?也是讲“公务员”的故事:在权力伏击圈中、在政治网罗中,要不要“站队”?要不要“跟人”?或者干脆走人?更是山高水长的一段友情佳话:萍聚,是一场人生盛宴;星散,是一曲红尘哀歌……
向秀和山涛是同乡,都是河内怀县人,估计在山涛担任河内郡功曹的时候,就认识了年轻的向秀。后来山涛把向秀介绍给嵇康、阮籍,于是加入竹林之游。在七贤中,向秀和嵇康的年龄相仿,关系也最好。向秀可以说是嵇康的死党。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为了和嵇康常见面,他竟然把家搬到了山阳,和嵇康住得很近。这足以说明嵇康的人格魅力有多强。当时,还有一个东平的名士,叫吕安。他和嵇康、向秀的关系也很好。由于性情相投,他也搬到山阳来隐居了。于是在竹林之游中,形成了一个“铁三角”关系。向秀有的时候和吕安一起种菜灌园,白食其力。有时候又和嵇康一起锻铁,不亦乐乎。山阳这个地方是产煤的,冶铁业很发达。根据文献的记载,嵇康和向秀打铁的动力是靠水力发动的,而且两个人分工合作。嵇康扬锤打铁,向秀负责拉风箱,配合默契。两人制作的铁器,有农具,也有日常用品。据说北宋大文豪苏轼有一把拐杖,就是嵇康的作品。灌园、打铁之外,向秀还有一个爱好,就是读书。向秀喜欢钻研学问,尤其喜欢《庄子》。有一次,他对嵇康和吕安说,他想为《庄子》一书做注释。两人一听都不以为然,劝他不要干这么吃力不讨好的事。向秀不听,坚持不懈地注《庄子》,终于大功告成。他把完成的《庄子注》交给嵇康、吕安。二人读过之后,叹为观止,惊呼:“庄生不死矣!”这部著作后来虽然没有全本流传,但向秀在学术史上的地位却是相当重要的。以上,我们把竹林七贤的另外四位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有一点必须交代,就是这七个人物并不是总在一起活动的,时间、地点、人数都经常变动。平时三三两两各自活动,偶尔才呼朋引伴,把臂人林。客观地说,七贤如数到齐的可能性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多。第二是痴名。痴,也可以理解为怪、狂、傲。这是阮籍性格上最为显著的特征。用现在的话说,阮籍很另类,很酷。《晋书·阮籍传》载:“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说阮籍容貌瑰整秀杰,志向宏大,气魄豪放。他的性格桀骜不驯,一切都由着性子来,不愿受世俗的束缚和羁绊。喜怒不形于色,就是深藏不露,无论喜悦还是愤怒,脸上一概看不出来。阮籍平常的生活很随性,要么把自己关在家里做“宅男”,什么都不干,一天到晚就是看书,一看就是好几个月;要么就是出去做“驴友”,游山玩水,一连几天不回家。兴之所至,常常忘记了形骸躯体的存在,真是不折不扣的得意忘形。因为这些原因,阮籍给人留下一个“痴”的印象。而痴气,并不是呆气、傻气,而是一种不同流俗的狂狷之气、不平之气,是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有个故事说,阮籍17岁的时候,有一次随他的叔父到东郡。东郡的治所在今天河南的濮阳,离阮籍的老家陈留郡不远,而陈留郡和东郡都是兖州刺史部的辖区。当时的兖州刺史名叫王昶(chang),是个很有权势名气的人物,曾做过曹丕的幕僚,可能和阮籍的父亲阮瑀有旧。他听说阮籍有才,便请他来相见。可是没想到,阮籍见到王昶,来个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一整天都不说一句话。王昶被他弄得没脾气,认为这个少年深不可测。
刘强,笔名留白,1970年生于河南正阳。上海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复旦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同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长期从事《世说新语》和魏晋风度的研究,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著有:《世说新语会评》(风凰出版社),《曾胡治兵语录增补本译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今月曾经照古人:古诗今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一种风流吾最爱:世说新语今读》(人物篇、典故风俗篇两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随笔杂文集《有刺的书囊》(中国青年出版社)等。2010年l0月,在《百家讲坛》开讲《竹林七贤》。
大家小书-大家写给大家看的书:两汉社会生活概述 本书特色 该书为著名历史学家谢国桢晚年的著作,因谢老喜好收集汉画像石,进而据此研究汉代生活。书中尽可能引用出土文...
方寸阴阳(神秘的古代东西方印章) 本书特色 方寸之间,走过无数历史,阴阳天地,饱含人世悲欢。方寸阴阳(神秘的古代东西方印章) 内容简介 本书用生动而富有文学性、...
本书是法国政治哲学学者皮埃尔·马南对著名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名著《论美国的民主》的解读。托克维尔指出,七百年来在基督教世界
《比较媒介体制(媒介与政治的三种模式)》拟定了一个针对媒介与政治体制的关联进行比较分析的框架。建基于一项针对欧洲和北美18个
鬼话连篇-历代笔记中的仙佛神怪-插图珍藏版 本书特色 《鬼话连篇:历代笔记中的仙佛鬼怪》是著名学者岂水先生编纂的一部历史著作。他从上千种笔记小说中辑成此书,探寻...
中国通史纲要 本书特色 《中国通史纲要》内容简介: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五千年文明博大精深,文化遗产丰富多彩。《中国通史纲要》一书,以简明的形式和深入浅出的语言,清...
两晋风云录 本书特色 《两晋风云录》:这是一个上承秦汉下启隋唐的过渡期,是华丽世前的血色时代,这是一个充满战争与分裂,权术与杀缪的年代,大一统前的纷乱更留下深刻...
珍藏版--山海经(全4册) 本书特色 《山海经(珍藏版)(套装共4册)》是一部记载我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怍,大...
系统地收录民国时期各出版机构编印的出版目录148种,90%以上系首次影印。分为七类:(一)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大东书局、开明
颍川士族与魏晋隋唐历史文化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以中国魏晋 (南北朝) 隋唐时期政治、人物、社会生活等方面为对象展开的专题性历史研究。全书涉及四部分, 一是关于...
洛阳考古集成(隋唐五代宋卷) 目录 前言序一序二凡例洛阳汉魏隋唐城址勘查记(节录)隋唐东都城址的勘查和发掘“隋唐东都城址的勘查和发掘”续记洛阳隋唐东都城1982...
《品三国》上册共计20余万字,包括易中天截至2006年8月在《百家讲坛》所讲的内容,基本囊括了易中天在“百家讲坛”讲三国的24集内
《人类之前5亿年》内容简介:从两万年前的阿拉斯加,到寒武纪的中国云南,本书是一次跨越5亿年、向远古世界溯源的时间之旅。数千位
世纪最猛列强BOSS干仗史 本书特色 ★美英法德俄日六大列强世纪角逐,现代***强BOSS的干仗实录。★以八卦角度侃军政牛人,以玩家分析扯世纪战争。★现代高科技...
刘世德话三国(特惠品)本书特色 本书是说三国的事,本书其包含以下内容:罗贯中与《三国》,读《三国》礼记、附录《红楼梦》与古代小说版本学的创立刘世德话三国(特惠品...
《小微企业融资的全球经验》内容简介:90%以上的企业数量,提供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70%以上的技术创新和60%以上的GDP,贡献了5
十字路口的长城:明中期榆林生态.战争与长城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历史、中外关系研究相关专业读者及对历史文化感兴的普通读者 本书作者实地考察了榆林地区修筑的明代...
《安妮日记》内容简介:《安妮日记》出自一位年仅十四岁的犹太女孩,为了躲避德国纳粹党的迫害,安妮一家被迫迁徙到荷兰阿姆斯特丹
我所知道的伪蒙疆政权 本书特色 日本帝国主义自1933年开始,先后操纵了“晋北自治政府”“察南自治政府”&ldq...
细说大汉大全集 内容简介 汉朝是继短暂的秦朝之后出现的朝代,分为“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与“东汉”(公元25~220年)两个历史时期。大汉帝国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