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中华民族*后一个宏大的手工制品、作为旅游景点的红旗渠、旁观者说、有信仰的人、马英锁和郭换朝、至今还“活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
《山腰上的记忆:红旗渠访问笔记》是“中国20世纪文化遗产聚焦”丛书之一,本丛书获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出版资助。红旗渠中华民族*后一个宏大的手工制品,作为旅游景点的红旗渠,是至今还“活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民族*后一个宏大的手工制品
作为旅游景点的红旗渠
旁观者说
有信仰的人
马英锁和郭换朝
至今还“活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晶和花牛
杨用才们
有关红旗渠的文本
中华民族*后一个宏大的手工制品地理形势的突然转换不仅提供了人类审美的更大可能,而且通常也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相对优越的条件。比如海与岸、盆地与丘陵、江河湖泊与平原,往往从一开始就成为了人类*原始的理想栖息地。山脉与平原相交的地方容易形成风景,高大与平展突然并列到了一起,本身就是绝佳的审美对象。两者相映,显得山更高,平原更开阔,为行走其间的人们提供了一种鲜明的体验异样地理形势的经验——这种经验一方面使人们对新鲜的地理形势印象深刻,另一方面也使人对原来习以为常的地理形势有了更准确的判断与把握;在对照之中为人们的视野形成了诸多仰望与俯瞰的可能,从而打破了人们通常在统一的地理形势中的相对单调的感受。在中国东部内陆,太行山由东北向西南斜向矗立在与华北平原相交的这一条线上,形成了众多的风景区,如北京西南的十渡、保定抱阳山汉墓、曲阳北岳庙、石家庄封龙山、邢台将军墓、邯郸娲皇宫、焦作云台山、济源太行和王屋二山等。即使没有什么名山大川、著名风景的地方,如果有与平原*为接近的山,那山也往往会成为平原上的城市与村镇中的人们仰望与想象、休闲或运动的*近便的对象,成为人们进行宗教信仰活动、自然审美活动集中的地方。这种情况在太行山脉中部的林州也不例外,且因为其山势的格外整齐而显得越发突出;出了平原上的城区向西,地势突然被抬起,高高的太行山巍峨耸立,如一堵上天修建的高墙,以一种绝对雄伟挺拔的气势成为人们目光中须仰视才能见到的巨大自然存在。从东到西,无数条小路在平原上一直都很舒展很笔直,突然就被高高地扬起,形成一种立体的视觉,引导着行路人从某一个平原上的点开始不由自主地攀登。攀登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的回头俯瞰,既是行走过程中的休息,也是行走过程中的审美。随着小路升高程度的加大,身后山与平原相交的广阔全景就一点点地展开在了每一个攀登者的视野之中。不知不觉,你就会将攀登的畏难情绪彻底遗忘,完全投身于这在相当辽阔的领域里的抬升着视野的审美愉悦里去了。俯瞰林州,南北长约70千米,东西宽30多千米,总面积为2046平方千米。山峦重叠、沟谷纵横是林州*基本的地貌特征,全县有7600多个山头、7 800多条沟谷,山丘占了总面积的86%o从西到东,地形分布上依次是海拔1000~2000米的中山、海拔500~1000米的低山和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平原与盆地。低山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个方向上,西为中山,东为丘陵,中间形成了大大小小诸多的盆地、平原地貌。太行山在林州西部的这一段长约60千米,面对盆地、平原,海拔乍然而起千米,*高峰四方脑的海拔是1 663米。从城关盆地仰望西部的太行山,巍峨雄伟的山脉耸立如墙,蔚为大观。不过山顶一般都比较平缓,连绵的冈峦与山西高原连接了起来。河南林州的百里大峡谷因为它背倚群山、面对平原陡然而起的地势而成为人们审美的对象,大约是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着的事实了。因为那里海退山出,形成高耸如墙的山脉与平坦开阔的平原相交的地势,肯定是早于人类出现很多很多年的事情了。不过,其成为商业化的审美活动——旅游——的目的地,还是这些年的事情。在普遍解决温饱以后的发展进程中,某些具有审美价值的地域被进行商业化的定位,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的同时,也能给地域本身带来经济上的好处,这已经是当下中国社会的一个基本思路和开发套路了。不过,不管怎么商业化,也不管这些开发本身存在的诸多争议,一个地方本身历史中那些文明的元素,还总是能成为旅游者潜移默化的观赏与学习对象的。在林州,在林滤山大峡谷,即使不走古人翻越鲁班壑(从林州城出发)或者刘家梯(从姚村出发)的老路,只是坐着汽车穿越一下开在山腰上的隧道,隧道的这一边和隧道的那一边的不同感觉,也已经对人们以视觉为首的全部身心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这太行山将军背上的隧道*初开始修建于1959年冬,开工一年多以后停工;在1 970年1月,当时的石板岩公社又组织了250人的专业施工队伍开凿隧道。坚硬的石英岩和非常容易塌方的片麻岩都给施工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在付出了巨大的劳动量和流血流汗的牺牲以后,终于在1 974年5月凿成了这个高6米、宽7米、长1 004米,接通太行山东西两侧公路的隧道,把石板岩公社通往县城的路程缩短了一半以上。以前有人类活动的几千几百年来的历史上,山里的石板岩乡的各个自然村,要想出山,要么就要顺着大峡谷绕行露水河口,要么就要翻山走那“上去70个弯,下去1 00个弯”的鲁班壑或者“直上5里,直下7里”的刘家梯,这要消耗大量体力和时间,而隧道也就成了一个久已有之的梦想。如今驱车钻洞,瞬间可穿过大山的东西两侧,快捷方便使大多数人都已经放弃了那古老的“一壑一梯”的翻山之路。我曾经在一年夏天里尝试着感受了一下翻越山口的古老交通方式,走了鲁班壑,从山外到达山里直线距离其实不超过三五千米,却上上下下整整走了半天多的时间。在路上遇到一个背着一捆新农具的当地人,他从山外的村子里回山里的村子,没有舍得买票坐车,而选择了翻山。他告诉我,走这条路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除了他这样没有事的、想省点钱儿的,还有不惜体力的人以外,就是个别放牧的人了。我们在鲁班壑的山口上坐着,登山的汗水在山口的风里逐渐冷却;荆条花儿带着庞大的山体与层层巨石的馨香,弥漫在我们逐渐平息下来的呼吸里。从向两边遥望的视野里将目光收回来的时候,正看见脚下那些光滑的石头台阶。台阶虽然因为这些年来的人迹罕至而长了草,不过正中间那些被无数双负重的脚踩踏过的地方,仍有略略的凹陷,从台阶表面上还是能看出由于长期使用造成的脚印痕迹的。在这里,山口上、山里山外、山下的平原、山上的植被,尽收眼底,一种骑在高高的墙顶上玩耍的儿童视野里的惬意,让人久久不愿离去。背着新农具的乡亲慢慢地翻过山口消失在了山的那一边,自己还在这里伫立着。古人的路是艰辛的,也是有美感的。这通天高墙一般的大山上的山口,据说是鲁班为了人们着想一斧子给劈出来的,但是完全劈开显然也不是他的力量所允许的,他为人们留下那样一个少爬数百米的豁口已经让人们感激不尽了——当然事实是,人们对于能在这么高的山上享受几百米的优惠一直心存感激,想象出了“鲁班劈山”来让自己崇拜和感谢。人在自然里获得的任何一点点优待,尤其是很恶劣的环境里的优待,都应该心存感激。这样的感激对峡谷中人来说是世世代代一直以来都绵延无尽的。与一个知道感激自然的人交谈,和一群这样的人在一起,生活由他们组成的居住环境里的时候,你会由衷地感到一种符合人性的愉悦。这或许就是在大峡谷里之所以总是有那么舒适的感觉的*深层的原因吧。……
梁东方,男,1965年出生于河北保定市,祖籍沧州肃宁。1990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并获文学硕士学位。供职某文艺出版社,编审职称。曾留德学习一年。关注人文地理,爱好自行车旅行、连环画收藏与外国文学研究,发表相关文章百余篇。
动物印象 本书特色 本书是诗人刘向东的动物专题散文集,叙述主题囊括兽鸟鱼虫。作者对动物情有独钟,视它们皆为灵物,既带仙气又富智慧,书稿中的65篇散文,一篇记一种...
盲约(跨区域华文女作家精品文库) 本书特色 张翎的语言细腻而准确,尤其是写到女人内心感觉的地方,大有张爱玲之风。当然,张翎不是张爱玲,张翎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我相...
小小说-2017中国年度作品 本书特色 冯骥才、迟子建、梁晓声、杨晓敏等128位作家的小小说,题材丰富,手法多样,无论关注当下,或着笔过往,凡人物点滴、生活片段...
《中国神华故事与三十六计(英文版)》内容简介:虚构或半虚构的故事和现实部分就像阴和阳——中国古代哲学的两大基本原则。《中国
《旅行之道》内容简介:“在你成为道路之前,你不能走上那条路。”著名旅行文学家保罗·索鲁总结之作:文学×旅行 我是所有我读过的
题跋卷-启功丛稿 本书特色 启功受业于著名史学家陈垣,专门从事中国文学史、中国美术史、中国历代散文、历代诗选和唐宋词等教学与研究,执教70年,是对中国古典文学的...
《以鸟兽之名》是孙频殊新的山林系列小说,叙述人“我”从现代都市返回山林护围的老家,沿着山的脊背,河的脉搏,一场又一场无踪的“寻找”和一次又一次惊心的相遇,不过证...
白门秋柳 本书特色 《白门秋柳(大家散文文存精编版)》的作者黄裳笔下的山川风物、名胜古迹不是一般的风景,往往与历史交相辉映,它是风景中的历史,又是历史中的风景,...
2013-中国最美的散文 本书特色 本书由中国散文年会精选,旨在“繁荣当代中国散文创作,总结和梳理当年度*优秀的散文”。本书精选了梁晓声、李存葆、于坚、阿成、丹...
周瘦鹃文集-(全二册)-珍藏版 本书特色 周瘦鹃,江苏省苏州市人,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1916年至1949年间,在上海历任中华书局、《申报》、《新闻报》等...
流言-张爱玲全集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私语》《烬余录》等颇具张爱玲自传性的散文,《童言无忌》《姑姑语录》《公寓生活记趣》等有助于了解张爱玲家人、生活的散文,以及...
抗战前后之清华 本书特色 抗战前后,梅贻琦任清华大学校长。《抗战前后之清华》是梅贻琦作为当时清华大学校长,在**时期审时度势,思考教育发展出路,制定教育计划并采...
也是水湄 : 张晓风30年散文精选 本书特色 《也是水湄》:张晓风是台湾第三代散文家中独具特色的名家,她以女性独有的细腻品读人类各种情感,并以充满恕道的文字对生...
鲁迅的声音:鲁迅讲演全集1912-1936 本书特色 本书有10余万字的内容是《鲁迅全集》所未收入**次全面系统地奉献读者!这是迄今为止*完整的一本鲁迅讲演全集...
认识的人越多.越喜欢动物 本书特色 名叫老等的苍鹭为爱相守、殉情而死的母雁、赎罪忏悔的狐狸、光棍辛老大的丑狗黑子陪伴他一生……虽然作者笔下的这些动物都已经离去,...
华盖集续编 内容简介 还不满一整年,所写的杂感的分量,已有去年一年的那么多了。秋来住在海边,目前只见云水,听到的多是风涛声,几乎和社会隔绝。如果环境没有改变,大...
明月藏鹭:千首禅诗品析:二 本书特色 冯学成君精敏好学,修持禅学,有修有证,妙机妙悟,精进于佛法禅定领域的探索,殚精竭思,勤于著述。本书以平常人的眼光、通俗化的...
触:台湾娘子上凉山 本书特色 爱里没有惧怕。爱可以洗去烙印。张平宜她叫张平宜,原台湾《中国时报》资深记者。十多年前辞去高薪,告别家里四层别墅和两个儿子,这位喜欢...
《造物之美》内容简介:此书形成于周华诚等人于日本寻访匠人匠心之旅,记录了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涉及者,大至著名企业松
周国平散文精选 内容简介 NULL周国平散文精选 目录 一只有一个人生(1983—1990)悲观·执著·超脱诗人的执著和超脱幸福的悖论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哲学与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