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里希•沃夫林,瑞士著名艺术评论家。其学术特点是不做系统方法论陈述,而通过方法论的实际应用来理解艺术史,用形式分析方法对风格问题做宏观比较和微观分析。主要著作有:《文艺复兴与巴洛克》(1888年)、《古典艺术》(1899年)、《艺术史的基本原理》(1915年)和《意大利和德国的形式知觉》(1931年)等。
本书是作者早期的作品,也是他的经典名作之一。作者考察了艺术史上重要的一段——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变迁,探索了变革的内在原因及其表现。全书按此思路分为三章,详尽而清晰地考察了建筑风格变迁的轨迹。本书采用的形式分析的方法和风格研究的思路是沃夫林以后著作的基础,对艺术史影响深远。
敦煌艺术美学:以壁画艺术为中心 本书特色 《敦煌艺术美学(以壁画艺术为中 心第2版)》是结合敦煌学、艺术学、美学等学科进行 交叉研究的一次成功尝试,具有填补相关...
米兰·昆德拉随笔代表作读懂各时代小说的必读之作今天为什么还要读小说?从福楼拜、卡夫卡、普鲁斯特到乔伊斯米兰·昆德拉的七堂小说公开课小说从何而来?人们为什么喜欢小...
万木草堂论艺 本书特色 《中国文库·艺术类:万木草堂论艺》选编时,既收录了康有为广为人知的书画理论代表作《广艺舟双楫》和《万木草堂所藏中国画目》,又在其...
园林析亭 内容简介 现代中国景观规划设计既要继承中国传统园林的精髓,又要融合现代景观规划理念,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景观设计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才能让源远流长而不博大...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
电影成败与否的关键就是导演。导演不仅要完成一部电影的创作,还要有效地管理好拍摄现场的工作。本书独家采访了17位才华横溢的世
从洛桑树到北京(第五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作品选) 本书特色 “从洛桑到北京”第五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是以延续“洛桑精神”的《北京宣言》为宗旨,在继承前四届国际纤...
《书法课》内容简介:书画家林曦从自己十年来面向零基础成年人的教学经验出发,将多年来对于书法的认识、思考、体悟凝练成书,为热
文徵明书草堂十志--历代名家小楷丛帖 本书特色 文徵明(一四七○—一五五九),明代著名书画家。初名璧,字徵明,号衡山居士,长洲(今苏州)人。少时学文...
真草千字文 本书特色《真草千字文》全文由真、草二体书成,温润秀 劲兼而有之。楷书法度谨严,笔致含蓄,草书则各字 分立,运笔精熟,飘逸之中犹存古意,是领悟和学习 ...
吴让之篆书吴均帖 内容简介 南朝梁代著名文学家昊均以书信形式,创作出一篇《与朱元思书》。此文仅用一百四十余字,便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富春江沿途美丽风光,被后人称誉为...
本书是德国新电影代表人物、《铁皮鼓》导演施隆多夫的回忆录。从二战后期的童年生活一直写到自己坎坷的电影之路。记述了与君特·
《东南园墅》内容简介:《东南园墅》是建筑界一代宗师童寯,向世界介绍中国古典园林之美的经典著作,也是其晚年于病榻上用英文书写
高中必背古诗文(楷书 行楷)/华夏万卷 本书特色 本书依据《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在新课程标准大背景下,特收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大字麻姑山仙坛记-翰墨瑰宝-上海图书馆藏珍本碑帖丛刊-第三辑 本书特色 上海图书馆编著的《大字麻姑山仙坛记(精)》,全称《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唐大历六...
维姆・文德斯,二次大战后德国电影导演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本书真实再现声誉日隆的电影大师,充满迷惘、挣扎、奋斗的艰辛历程,
即时图形设计:图形图像解构、混合、拼贴与创意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讲授如何利用已有图形图像进行图形设计的方法和过程。为了表现这种创作方法的特性,作者将其称为“即时...
秦汉官印赏析100例 本书特色这套书以历代篆刻形式发展为脉络,分为先秦古玺、秦汉官印、秦汉私印、明代流派印、清代流派以及近代名家的篆刻赏析,每本选100方印张,...
非常罪非常美:毛尖电影笔记-最新增补本 本书特色 影评人毛尖以清新的随笔聚焦经典影片,将读者带入电影世界的台前幕后。书中变换的画面之美构成一部发狂电影浪漫史,众...
《复活节岛最后的秘密》主要内容:1722年4月5日,那一天是礼拜天,是复活节。无垠的太平洋面上,夜色正在降临。远航途中,罗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