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窟艺术》主要内容包括:新疆石窟艺术、克孜尔石窟、库木吐喇石窟、森木塞姆石窟、克孜尔尕哈石窟、阿艾石窟、七个星石窟、吐峪沟石窟、柏孜克里克石窟、北庭西大寺石龛等。
★ 16开平装,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
★ 9处石窟包括:克孜尔石窟,库木吐喇石窟,森木塞姆石窟,克孜尔尕哈石窟,阿艾石窟,七个星石窟,吐峪沟石窟,柏孜克里克石窟,北庭西大寺石龛
★这些石窟壁画内容丰富,除佛本生故事像、经变故事画外,还有许多表现动物、耕种、狩猎、商旅来往、音乐舞蹈和民族风貌的画面
★ 新疆石窟艺术不仅仅是反映当时历史的缩影,更是研究古代生活在新疆各民族的珍贵资料
中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石窟艺术是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分布广泛,反映了我国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的佛教艺术。我国主要石窟有甘肃敦煌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四川大足石窟、乐山大佛等。它们随山雕凿、彩绘,形象生动自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我国石窟艺术尽管时间不同、地域不同,但它们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是相同的。
盛春寿编著的《新疆石窟艺术》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新疆石窟艺术,克孜尔石窟,库木吐喇石窟,森木塞姆石窟,克孜尔尕哈石窟,阿艾石窟,七个星石窟,吐峪沟石窟,柏孜克里克石窟,北庭西大寺石龛。
抢尽风头的希腊人-818历史真相 本书特色 希腊女人结婚前要先跑到森林里脱光衣服,劲歌热舞,把身体里面的“野性”消化掉?一个游手好闲的人会被判处死刑?欠希腊银行...
活在大汉:历史旅行指南 活生生的中国历史 本书特色 1、适合大众阅读的历史类普及读物,集趣味性、历史性于一体,语言通俗有趣,也呈现出了很多历史细节,既保证了阅读...
20世纪中国史学思潮与变革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为20世纪中国史学思潮;中编为20世纪中国史学的变革;下编为20世纪中国史学专题。20世纪中国...
《出家》内容简介:本书为养家糊口,原本打着三份零工的男人方泉受人指引成为寺庙里的广净师傅。过上了僧人生活和现实生活交替的日
本书是美国的一部断代史,勾画了从1932年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到1972年尼克松总统任期内水门事件的四十年间美国政治、经济、文化
【余世存立人三部曲】100个时代人物的命运转折200年近代中国的风雨苍黄余世存二十年磨一剑,纪传百位民国人物------------------
对于一般读者而言,本书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为我们扫除了以往诸多对西方崛起所作出的错误解释,展示出了关于西方崛起的一幅清晰而可
《诗画之间》内容简介:诗、画这两种艺术形式互相借鉴、彼此融汇的历史源远流长,它们的交集和异同是古今中外文艺学家兴趣浓厚的话
《我的原野盛宴(珍藏版)》内容简介:本书是茅奖作家张炜的纯净温情之力作。这是一部纯净唯美、情感浓郁、有着深厚生活积累的非虚
蒋经国日记:1925-1949 本书特色 《蒋经国日记:1925~1949》:一本公开的日记,记录了蒋经国的一段家国春秋。留苏生涯:冰天雪地,民国情缘。赣南“新...
半个多世纪以来,阿尔伯特·赫希曼这位享誉全球的理论家、思想家一直都站在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最前沿。本书收录赫希曼自1986年
美丽敦煌 本书特色 《美丽敦煌》为重点介绍敦煌艺术具导引性的文化读本。本著以时代为序,有侧重地精选敦煌艺术中*具有时代精神的内容,同时尽可能帮助读者了解相关的历...
唐朝从来不淡定-4 本书特色 李隆基时代是唐朝*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把大唐推到当时世界**的巅峰,又毁掉了盛世;它的时代,人才辈出,也奸邪倍出。读唐史,不可不读李...
中国博物馆志-9 本书特色 《中国博物馆志(9陕西卷)(精)》是由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博物馆协会组织全国各省市区文物局编著的多卷本《中国博物馆志》的第九卷,忠实地记...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 本书特色 在古代上厕所居然是一件危险的事?在上古时代,厕所很简陋,就是露天挖一个大坑,人在坑边上如厕。后来,人们在粪坑上面搭建了小屋,估计是怕...
汉唐间史学的发展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了西汉至初唐之间史学发展的线索与特点。作者指出在此期间,经史分离突破了经学一统天下的局面;汉末皇权的衰落导致了私人修史的盛行...
墨西哥通史-大国通史 内容简介 《大国通史:墨西哥通史》纵横上下千年,囊括墨西哥的经济、政治、文化、种族、社会流程脉络,为你了解墨西哥提供帮助。墨西哥合众国,位...
大家小书-历代笔记概述 本书特色 “大家小书”是北京出版社的学术品牌。本次出版的图书共有18种,有一半的图书增加了图片。典雅而大方,宜读且怡心!大家小书-历代笔...
神州的发现-山海经地理考(修订本) 内容简介 《山海经》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书,经研究,它记载的地理与今日云南西部地形相吻合,这表明其地理的记载是准确可靠的。既然...
《妈!这是我的人生》内容简介:什么是好的教育?这是个很难给出标准答案的问题。但肯定不是“狂热”地激励孩子,本书以母女二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