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学术文库:汉唐历史与出土文献》主要内容包括:汉唐历史、简读文献、敦煌文献、吐鲁番文献、石刻与书画、序跋与书评等。
★ 16开精装,故宫出版社出版
★ 汉唐历史与出土文献,虽看似两个性质不同的学科,但实际属于同个内涵的领域。汉唐历史研究离不开出土文献的印证,出土文献研究离不开汉唐历史的支撑,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 本书所收文章包含汉唐历史、简读文献、敦煌文献、吐鲁番文献、石刻书画以及作者为相关书籍所撰写的序跋书评六大类别
★ 范围广泛,篇幅宏阔,考证严谨,深具学术性和专业性
★ 内文为横排繁体,部分文章配有黑白插图,书末附有12页铜版纸彩页
汉唐是中国封建王朝中尤为辉煌的两个王朝,汉唐历史也是中外史学工作者尤为倾注心力进行研究的两个断代王朝史。但《汉唐历史与出土文献》所说的汉唐,并不仅仅限于这两个王朝,实际意义应该是漠唐之际,也就是从秦汉到隋唐这一历史时期。汉唐之际,包括魏晋南北朝,既是中华民族由大动荡走向大融合的时期,也是我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项制度,包括社会形态甚至意识形态,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历史,虽然斑驳陆离,错综复杂,问题较多,难度亦大,但越是如此,越激发史学工作者的探究欲。
出土文献是指通过考古或其它方式从墓葬和遗址发掘出来的文献,包括甲骨、钟鼎、简帛、文书、碑志等等。20世纪初所说的中国古代文献四大发现——殷墟甲骨、甘(肃)新(疆)简牍、敦(煌)吐(鲁番)文书、清官(大内)档案,前三大发现都属于出土文献。近年来,地不爱宝,各类文献纷纷出土,数量之多,质量之佳,较之20世纪初的四大发现毫不逊色。其中不仅有很多失传已久的古籍,还有很多传世文献不曾记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新材料。新材料必然会带来新问题,越是如此,越能激发出土文献研究者的求索心。
汉唐历史与出土文献,虽然看似两个性质不同的学科,但实际属于同个内涵的领域。汉唐历史研究离不开出土文献的印证,出土文献研究离不开汉唐历史的支撑,互为表里,相得益彰。本书所收各类文章即为作者二十多年来在汉唐历史与出土文献领域研究探索的成果,包含汉唐历史、简读文献、敦煌文献、吐鲁番文献、石刻书画各方面,以及作者为相关书籍所撰写的序跋书评。内容精湛,篇幅宏阔,考证严谨,深具学术性和专业性,在历史与考古领域具有重要的参考研究价值。
王素,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1953年生于武汉,1981年武汉大学历史系硕士毕业,分配到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读硕期间师从著名历史学家唐长孺。1991年入中国文物研究所。1992年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006年调入故宫博物院研究室。长期从事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参加或主持《吐鲁番出土文书》、《新中国出土墓志》、《长沙走马楼三国昊简》、《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等多卷本出土文献的整理。出版专著12部,发表论文、书评等各类文章近400篇。
主要著作:《三省制略论》(齐鲁书社,1986年)、《唐写本论语郑氏注及其研究》(文物出版社,1991年)、《汉唐职官制度研究》(与陈仲安合著。中华书局,1993年)、《高昌史稿,统治编》(文物出版社,1998年)、《高昌史稿,交通编》(文物出版社,2000年)、《陆费评传》(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一,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敦煌吐鲁番文献》(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之一,文物出版社,2002年)等。
主要论文(本书所收除外):《曲氏高昌中央行政体制考论》(《文物》1989年第11期)、《曲氏高昌历法初探》(《出土文献研究续集》,1989年)、《唐写本(论语郑氏注)校读札记》(《唐写本论语郑氏注及其研究》,1991年)、《高昌得名新探》(《西北史地》1992年第3期)、《吐鲁番出土张氏高昌时期文物三题》(《文物》1993年第5期)、《北凉沮渠蒙逊夫人彭氏族属初探》(《文物》1994年第10期)、《曲氏高昌“义和政变”补说》(《敦煌吐鲁番研究》第1卷,1996年)、《曲氏王国末期三府五郡二十二县考》(《西域研究》1999年第3期)、《曲氏王国军事制度新探》(《文物》2000年第2期)、《故宫博物院藏敦煌吐鲁番文献提要》(写经、文书类)(与任防、孟嗣徽合作。《故宫学刊》第3辑,2007年)、《长沙走马楼三国昊简的新材料与旧问题——以邸阁、许迪案、私学身份为中心》(与宋少华合作。《中华文史论丛》2009年第1辑)等。
陈桥兵变-漫说中国历史-31-轻松读历史 本书特色 《漫说中国历史》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中国历史,用纵横双线的结构铺叙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家天下是如何倒掉的-中国十二个王朝的最后10年 本书特色本书以新颖的视角、慢镜头加特写的倒叙方式梳理、再现并深刻剖析了中国历史上12个王朝末世的*后十年,对其政...
本书是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转型》一书研究工作的继续,论证了从“物质主义价值观”(强调把经济和物质安全放在第一位)向“后
隋书求是 内容简介 岑仲勉先生(1886-1961)是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毕生致力于历史学研究,在隋唐史、先秦史、古代文献学、中西交通和民族关系、史地考证等方...
枢垣记略 本书特色 本书是有关清代军机处的记述,作者根据自己的耳闻目睹及档案资料,对军机处的设立、作用和规制作了较为详细的评述。枢垣记略 内容简介 本书是“历代...
丝绸之路新史 本书特色 在世界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一个著名符号。但它实际上是什么样子的?在人们对它的想象中,一般是这样一幅朦胧景象:驮着丝绸的骆驼商队在尘土飞扬的...
罕为人知的中日结盟及其他:晚清中日关系史新探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清后期外务省档案与晚清史的研究,内容包括: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慈禧首次盛宴洋人纪实,戊戌维新前后...
中国古代体育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体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它朦胧的破茧而出列历径磨炼的曲折发展,无不浸透着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梦想,所以中国古代体育所承裁的历史...
嘉庆十年-失败的俄国使团与失败的中国外交 本书特色 本书选取嘉庆十年俄罗斯戈洛夫金使团来华这一外交事件作为切入点,详细描述了早期中俄关系上这一转折性事件的来龙去...
十八至二十世纪初内蒙古(城镇研究) 本书特色 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主要由以下三个研究领域构成,其中有些领域的研究已经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古代蒙古史及其文献研...
中国的历史 本书特色 吕思勉所著的《中国的历史》是对大师经典著作的整理,汲取精华,主要从政治、历史的角度谈中国历史发展脉络,主要从国家兴亡的角度学术。内容涉及自...
我的1977 内容简介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这年的冬天,500多万年龄介于18-30岁的青年从农村、工厂、牧区、学校和机关,涌向考场,业已中断10年的高考...
《管理的境界》内容简介:互联网思维是否真正颠覆了传统的商业逻辑? 如何识别和延揽“巅峰”人士? 如何营造组织的创新生态系统?
《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的合并与分离研究:1945-1965》内容简介:本书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合并与分离为主线,对战后20年的新
《赵孟頫归去来辞》内容简介:本书收录赵孟頫书《归去来辞》长卷二种。其一书于大德元年(一二九七),纵四十六点七厘米,横四百五
桃园三结义-漫说中国历史-19-轻松读历史 本书特色 本册图书讲述了桃园结义、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等著名的历史故事。围绕着漫画故事,又用四个栏目介绍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2009) 本书特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2009)》:辉煌历程: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点书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
长安志-长安志图(普通本) 本书特色 長安志二十卷,北宋敏求撰;長安志圖三卷,元李好文撰。长安志-长安志图(普通本) 目录 新校正长安志序长安志序长安志图序长安...
《诡影的左手》内容简介:1938年,格蕾丝被那个以她为耻的家庭驱逐出去了,她以一名护士的身份开始了新生活。然而危险追随来了医院
《帝国的隐喻:中国民间宗教》内容简介: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王斯福关于中国民间宗教的重要研究专著。他以60年代在台北山街近三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