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
坍圮
每一个有激情的演员都难免是一个人质。每一个懂得欣赏的观众都巧妙地粉碎了一场阴谋。每一个乏味的演员都是因为他老以为这戏剧与自己无关。每一个倒霉的观众都是因为他总是坐得离舞台太近了。
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但是有一天我认识了神,他有一个更为具体的名字——精神。在科学的迷茫之处,在命运的混沌之点,人惟有乞灵于自己的精神。不管我们信仰什么,都是我们自己的精神的描述和引导。
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和福祉。
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
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待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
我与地坛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潭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
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比如说邮票,有些是用于寄信的,有些仅仅是为了收藏。
无言是对的。要是上帝把漂亮和弱智这两样东西都给了这个小姑娘,就只有无言和回家去是对的。
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儿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我甚至现在就能清楚地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想念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见它,我会怎样因为不敢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
第一个是要不要去死,第二个是为什么活,第三个,我干吗要写作。
危卧病榻,难有无神论者。
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一些当时看去不太要紧的事却能长久扎根在记忆里。它们一向都在那儿安睡,偶尔醒一下,睁眼看看,见你忙着(升迁或者遁世)就又睡去,很多年里它们轻得仿佛不在。千百次机缘错过,终于一天又看见它们,看见时光把很多所谓人生大事消磨殆尽,而它们坚定不移固守在那儿,沉沉地有了无比的重量。比如一张旧日的照片,拍时并不经意,随手放在哪儿,多年中甚至不记得有它,可忽然一天整理旧物时碰见了它,拂去尘埃,竟会感到那是你的由来也是你的投奔;而很多郑重其事的留影,却已忘记是在哪儿和为了什么。
真是神奇。很可能,生和死都不过取决于观察,取决于观察的远与近。比如,当一颗距离我们数十万光年的星星实际早已熄灭,它却正在我们的视野里度着它的青年时光。
先别去死,再试着活一活看。
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
就算我们连丑陋,连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们所不喜欢的事物和行为,也都可以统统消灭掉,所有的人都一样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潭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
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看来上帝又一次对了。
随时可能完蛋的感觉比完蛋本身可怕多了
人为什么活着?因为人想活着,说到底是这么回事,人真正的名字叫做:欲望。
但是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我想局长到底是局长,比我会得病。
人活一天就不要白活”亦为其一,慢慢地去做些事于是慢慢地有了活的兴致和价值感
任何以自己的观念干涉别人爱情的行为,都只是一股逆流。
难道我们不该对灵魂有了残疾的人,比对肢体有了残疾的人,给予更多的同情和爱吗?
上帝爱我!——我们的设计只剩这一句话了,也许从来就只有这一句话吧。
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我打开一本书,/一个灵魂就苏醒/……/我阅读一个家族的预言/我看到的痛苦并不比痛苦更多/历史仅记录少数人的丰功伟绩/其他人说话汇合为沉默
這是一系列關於「慢」的季節書的第一本。好長一段時間,我們一直在追求「快」。當「慢」開始流行,我們一方面感到欣慰安心(終於
编辑推荐1.著名作家野夫长序推荐!台湾著名作家杨渡重磅新作!2.杨渡在本书中呈现了他们那一代台湾青年的奋争,所面临的打压和恫
《星斗满天》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戴逸如先生近年来在上海《新民晚报》上发表的图文专栏精华内容,其画作线条流畅、意蕴深邃,文章
《E.B.怀特随笔》内容简介:★“面对复杂,保持欢喜”★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美国随笔作家之一 ★一手奠定“《纽约客》文风”★《夏洛的
《一切境》内容简介:庆山(安妮宝贝)2021年全新散文集。《一切境》留下了庆山近几年生命活动的痕迹与标记。伴随作者数年的日常观
这本书是作家连岳有关圣经的专栏随笔。连岳借《圣经》为支点,以人类社会始终存在着的“自然宗教情结”(像爱因斯坦说的,是一种
余杰,一九七三年十月生于四川成都。十三岁开始尝试写作,中学时代发表文学作品十余万字并多次获奖。一九九二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
《中国IT产业发展报告(2016—2017)》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围绕国内IT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讨论,旨在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全
《犹太人教子秘籍》内容简介:本书从真爱、品质、信念、习惯、求知、交友、金钱等方面总结了犹太人家庭教育的智慧精髓,从头到尾都
《我们热爱什么样的生活》收录的是作者狄马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陆续写下的随笔和散文作品。其中大部分在国内的公开刊物上发表过,
《上海大都市土地整治》内容简介:本书系统分析了以上海为代表的大都市土地整治内涵与实施工具。从规划统筹、郊野公园建设、低效工
“跳弗拉门戈的时候,我将所有曾经的情绪都宣泄了,豁然了,甚至有了和恋爱同等的快乐。”“刚接触青旅,一下子被征服,有了开青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浙江绍兴人。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这是一部难以归类的奇书,作者集聚了古今中外不为人知的形形色色女性,历数她们的苦难、才情、欲望、挣扎、野史,不仅令人眼界大
《我还是向往波士顿》内容简介:本书是“感受世界名城细部丛书”之一。全书近四百张图片,从历史、教育、艺术、博物、商业、城市交
《植物与植物生理》内容简介:郭振升主编的《植物与植物生理》遵循高职高专教育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以粮食、油料、经济、果树、蔬
《李清照诗词文选评》内容简介:《李清照诗词文选评》具体介绍一代女词人李清照,因其不同寻常的经历和际遇,创作出非凡卓异的诗词
《利用Python轻松学数学》内容简介:《利用Python轻松学数学》将Python编程的基本知识和中小学数学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在介绍Python
一位西方政治家说过,一个民族不仅通过它所造就的人,也通过它给以荣誉的人和它所铭记的人展示自己。中国人民不会舍弃鲁迅,中华
《交易系统与方法(原书第5版)》内容简介:20年来,投资交易员将很多经典的系统方法引入具体的投资实战中,包括大量成功的指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