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王毕,四海一;寻仙药,祈长生。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在开创了历史上**次统一中国的大业之后,为了不死长生,两度派遣徐福出东海寻仙求药。
秦始皇*终还是没能吃到长生药,病死于沙丘。而徐福等人也就此音讯全无。他们是否找到了传说中的长生药?他们*终的归宿又是哪里?……一切就此成谜。
两千多年后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个叫夏远的年轻人阴差阳错地卷入了一次诡异离奇、惊骇莫名的历险,意外地走入了这疑云围绕的千古之谜。
日本人究竟是不是中国人的种?
匠作祖师鲁班,究竟有多神奇?
后羿射的究竟是不是太阳?
嫦娥奔月另有隐情?
1973年一座岛屿的消失,未见任何异相,它是如何发生的?
……
千古之谜,蒙在历史真相的那层层神秘面纱即将揭晓。
华人著名导演唐季礼倾情推荐
《遍地狼烟》作者李晓敏强力推荐
《亮剑》制片吕超盛情推荐
《士兵突击》作者兰小龙亲情作序
上世纪70年代,我还是一个二十出头的知识青年,为了贯彻当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政策,我被知青办安排到山东省日照市的一个村子插队。当时的我年少轻狂,满怀斗志,以为自己可以在新的天地里大展拳脚,为国家复兴出一份力。
然而,当真正扎根了农村我才知道,农民这口饭不是谁都能吃得了的,任你力气再大,膘子再厚,干一个月的农活一准儿会把你累得像扒了一层皮似的。好在不久之后,我就被村支书安排去打井队做帮手。本以为打井队的活会轻快些,没想到也是天天累得全身酸痛。
我落户的那个村子叫蒿岭村,周围水源充足,打井并不费事,因此我们打井队只有四个人。除了我之外,还有一个叫林海燕的女知青,一个打了半辈子井的老井匠和当地的一个叫牛二捶的小伙子。
老井匠全名叫马福贵,我们都叫他福贵叔。福贵叔家世代都是打井匠,对打井有独到的讲究,从选井定位到起井开掘都严谨得很。如果说打井是门学问,那福贵叔绝对称得上是位老学究。听福贵叔说,先前打井之时,一定要请阴阳先生拿着罗盘选准吉位,然后还要等到良辰吉时才能动土,否则打井就会不顺。
打井队唯一的女性林海燕是个性格开朗、甜美大方的女孩,父母曾经都是大学教师,她说起话来明显带着知识分子的味道,虽然不至于之乎者也的,但也经常好为人师。林海燕做事不喜欢输给别人,因此打井的时候,总是抢着干活,不怕苦不怕累,这一点一直让我非常佩服。
至于牛二捶则更是一个有趣的人,自从被安排到打井队之后,我索性卷了铺盖搬到了牛二捶家里与他同住。一来他爹娘现在都跟着他大哥大嫂,他自己独住一院,冷清得很。二来我俩都年轻,说话也投缘,他既没有农村小子的愣劲儿,我也没有城市小伙的傲气,两人一见面就像发小似的热络起来。晚上我俩时常会聊到半夜,说至兴奋处,甚至连白天的疲乏都忘了。那时候在毛泽东思想的影响下,我们对自己、对未来、对人生充满了斗志,浑身洋溢着“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气概。
那年头都缺吃的,半夜饿醒的事是常态,二捶这时候就会拉我去抓麻雀回来烤着吃。不要以为晚上抓麻雀是天方夜谭,其实晚上去抓麻雀才是*适当的时机。牛二捶的方法通常是先是找一棵繁茂的杨树,然后脱了鞋顺着树干爬上去。麻雀这东西,别看白天古灵精怪的,一到晚上不仅眼神不好,胆子也变小了,就算听到什么动静,也不敢随便轻举妄动,非等到被人攥到手里了,才扑棱着翅膀想飞,但这时哪还来得及,一下就被塞进了黑布袋中。牛二捶用这法子抓到过不少麻雀,但他也有原则,一旦抓到幼雀,就会毫不犹豫地放走,他说这是历代的规矩,不吃幼雀,吃了会遭报应。
就这样我们四人组成了蒿岭村的打井队,平日里我们东奔西走,哪里缺水就去哪里打井,有时还会被调到别的村子去。那时生产力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只能靠人工打井,而打井是个技术活,不是随便一挖就能挖出水来,这得需要井匠先定位,然后再进行“起井”。以前井匠在农村算得上是体面的手艺人,一辈辈的人全指着打井吃饭,因此其中的诀窍从不轻易外传。这使得井匠成了个稀罕人物,七里八乡的往往只有一两户井匠。
“井匠世家”出身的福贵叔自然是我们打井队的中坚力量,除了下井挖土,打井的其他工序全指着他。现在大家都吃大锅饭,谁也饿不着,福贵叔也不担心有人会抢了他的饭碗,因此一空闲了,就会跟我们絮叨打井的窍门,例如选井位,讲究看地表上花草的种类,如果地表上长的是冬青、落地生根。观音莲等不喜水的植物,那么下面就很难打到水,即便是能打到水,井筒子也势必要往深里挖了。而如果地表长的是蒿草、竹子、铜钱草这些喜水的植物,那就绝对不愁打不上水来。
对于福贵叔的这些选井诀窍,我们闲来无事也就听听,不过我们还是*喜欢听他说起他祖辈历来的一些离奇的打井经历,像是他的爷爷曾经在打井的时候挖到过一只能让井水冒泡的翡翠蛙。他的老爹马老汉则挖到过一座两米多高的龙王爷石像。福贵叔也挖到过稀奇古怪的东西,不过他的运气并不怎么好,挖到的是一坛腌了不知上百年还是上千年的咸鸭蛋。
对于福贵叔说的这些事儿,我和牛二捶听着也就图个热闹,并不当真。如果打井真能常常挖到宝贝,我们干脆改行做考古得了,努努劲儿从地里多挖出些金银珠宝、翡翠玉石,让广大人民群众人手一堆,那我们眨眼就步入小康社会了。
然而,无巧不成书,就在这年立春刚过,正是小麦拔节,柳树抽芽的时候,我们接到了村支书的指派,去附近的余家寨帮他们打一口井。这一次,我们真就挖到了一些匪夷所思的东西。
一听去余家寨,我和二捶就开始叫苦不迭。这余家寨处在附近天台山的山腰上,是远近闻名的缺水村。几百年来,村子里为了能打一眼有水的井,费的粮食钱财不计其数,可就愣是没打出一滴水来。村子里的人吃水得走十几里的山路下山挑水,其艰苦程度自不必说。现在单单就让我们四人去攻克这个难关,实在是“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啊。
P1-3
花满城,本名董晓,生于泰山脚下,汶水河畔,2007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获益良多。挚爱创作,另著有长篇探秘小说《寻鼎记——陨落的图腾》,动画影视作品《海宝来了》、《小龙大功夫》等。从小便对神秘离奇的故事着迷,《深度迷航》就是一部蕴含了民间神秘文化和历史传说的探险小说。
《日本企业工资制度改革实态研究(日文版)》内容简介:本书是关于日本企业管理方面的日语研究专著。主要研究了日本企业对人事管理
荀慧生 内容简介 《荀慧生》以鲜为人知的故事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真实的令人信服的荀慧生;一个历尽坎坷,令人荡气回肠的荀慧生;一个被金钱、权势、美女包围而自强不息的荀...
赵宋王朝第三部--仁宗皇帝(上下) 内容简介 本书以仁宗在位四十二年为主线,展现了北宋中期朝廷内部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对西夏、契丹两个邻国的军事、外交斗争。仁宗...
水浒群英传-(江湖版) 本书特色 《水浒英传》是以施耐庵的《水浒传》为基础,融入新派武侠文学中的江湖形象,更具感染力和趣味性。全书以原著前七十二回为蓝本,在殷天...
早上的花-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经典 本书特色 《早上的花》收录的是马来西亚作家朵拉的微型小说。朵拉的小说中总是那些欲说还休的情感,如涓涓溪水,流淌过岩礁小石,一点一...
洋枪队秘史 本书特色 这是一支古往今来*奇特的军队。它的真实经历比所有杜撰的小说还荒诞离奇,致使后世产生极大的误解。洋枪队秘史 内容简介 本书记述了晚清一段荒诞...
叙述的走神 本书特色 这是散文、随笔集。共有四章:**章回头(有《故乡,您终于代替了我的母亲》《壮族,我的**个异质文化》《记忆水》等);第二章深处...
故事会合订本:2012·52(7月-8月) 本书特色 《故事会》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一本仅有96个页码、32开本的是中国*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办刊时间...
鹿苑 本书特色沙漠道尔,一座仙人掌丛生的西部荒原小镇。生活在这里的人,有热情豪放的酒吧老板娘、年轻英俊的花花公子、美丽动人的女演员以及声望颇高的知名导演。 年轻...
何园烟云 本书特色 《何园烟云》始于甲午海战,取材于“晚清*名园”扬州何园,故事脉络从扬州、上海、重庆、法国,一直到美国,讲述了扬州何氏...
长篇小说;门 本书特色 人的一生要出入无数的门,但是你不可能把所有的门都打开,有一扇门你是不敢碰的。我的小说就是要拉开*后这扇门。深不可测的迷宫,不可救药的恐怖...
三国演义 本书特色 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描写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近一百年间的历史风云,着重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
白话聊斋故事 本书特色 《聊斋志异》早已成为世界文学名著,在国外已有二十多种语言的译本,在日本其影响尤甚。西方文学史上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
迷魂之歌 本书特色 英语*高文学奖——布克奖得主、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本·奥克利的代表作品。《迷魂之歌》堪称是《百年孤独》之后又一部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
(精)小东篱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作者黄长青,女,祖籍山东即墨,明万历兵部尚书黄嘉善后裔★每一个故事都是作者亲历,每一张图片都是作者亲自...
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全译本 本书特色 欧?亨利以其众多的作品,一起作品的巧妙构思和幽默而赢得了世界范围内的赞誉,成为美国独树一帜短篇小说家。他被誉为“美国现代...
郑和下西洋 本书特色 关于郑和这位伟大航海家的生平事迹,在明代小说家罗懋登的《西洋记》里写得很多,但由于书中内容对于神魔妖异的叙述过多,故一向被人视作神魔小说,...
火红的七十年代之雷阵雨 本书特色 中国红色七〇年代市民生活映像簿闷热焦躁的时代雷雨磅礴之中孕育着人性的坚强复苏与自我的伟大觉醒实力作家雪屏“火红的七十年代”三部...
识骨女法医 本书特色 《识骨女法医》是美国作家肯德拉·艾略特的畅销长篇惊悚推理小说。随着一具经年骸骨的重现,一段已过去十一年的少女连环谋杀案重回人们的视野,与当...
民国演义-蔡东藩中国历代史演义-(上.下) 本书特色 《民国演义(上下)》是《中国历史通俗演义》中的民国部分,由蔡东藩所著。该书采用章回体,内容翔实、深入浅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