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周代经典封建制度内部,依据占典经、史,重构封建制的治理架构及其运作机理之完整图景。澄清封建制,对于准确地认知华夏治理之道和华夏历史,对于完整地把握中国文明之深层结构,具有决定性意义。因为,封建制乃是华夏历史之开端,在此一开端中,一定*为直接、真切地体现着这群人关于生命、生活、治理的认知、想象和希望。唯有通过解析封建制,借以理解封建制下人们的生活、治理,进入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我们才能较有把握地谈论中国人的精神,体认华夏治理之道,以及理解中国文明之基本性质。
秦晖: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姚中秋先生学史出身,入世弘道,则于经济政治无不博览,厚积而发,乃出大作,以弘扬中华文化、实现宪政理想为志,诚可贵也。夫今人有学西而以刺孔成名者,有号儒而以颂秦进身者,不知真儒崇周仇秦,其来久矣。近世引西学以排秦制,立宪政以扬仁义,乃其本旨,岂刀笔吏“胡服骑射”之所谓事功可比哉!是大作虽有可商,而其志可嘉,其识可钦也。人未必皆崇基督,而路德维新耶教之功,所被不止耶徒。人未必皆宗孔门,而中秋先生重彰真儒之作,所泽亦不止儒林也。李强: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姚中秋先生的著作《华夏治理秩序史》借鉴西方社会科学之精神,依据中国古典经史文献,探求传统中国社会的秩序结构,从而对中国治理秩序史作出颇具独创性的诠释。这部著作必将对中国学者以新的视角思考中国的历史与制度产生重要影响。易中天: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我与姚中秋先生素不相识,只打过两回笔墨官司。他的观点,我三分认同,七分反对。但我赞成重写中国史,也认为需要他这样的一家之言。学术研究的意义,本在争鸣和启智,并无关乎对错。因此,我愿向读者诸君推荐此书。
这里记载仪式参加者的入席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准备即位的康王是从宾阶入席的。也就是说,在被策命之前,他被视同“宾”客。那么,主人是谁?就是即将策命他的公卿。第二句话再度显示了王室公卿与诸侯是两类不同的臣。第三句话记载三位共同策命康王的公卿之入席方式,及即将用于策命周王的王权的象征:太保捧大圭,这似乎是王权的主要象征。孔释“同”、“瑁”为两物,似不确,两者实为一物,因其功能为查验诸侯所执之圭头与瑁是否符合,故缀“同”于冒之前。这也许就是周王与诸侯之间存在君臣关系之*为重要的信物。太史手持策命书,故与康王同行。关于“御王册命”,正义引郑玄注云:“御犹向也。王此时正立宾阶上少东,太史东面于殡西南而读策书,以命王嗣位之事。”然后,太史宣读了策命书:曰:皇后凭玉几,道扬末命。命汝嗣训,临君周邦。率循大卞,燮和天下。用答扬文、武之光训。孔安国传:册命之辞。大君,成王。言凭玉几所道,称扬终命,所以感动康王。命汝继嗣其道,言任重,因以托戒。用是道临君周国,率群臣循大法。言用和道和天下,用对扬圣祖文武之大教。叙成王意。此为策命之辞。策命中*为关键是中间两句,“命汝嗣训,临君周邦”,这表明,成王君臣已经同意将王位授予康王。请注意这里的“命”字。从根本上说,周王之君位,乃是被人为地建立的,而非依据血缘自然地继承的。这句话就是康王治理权的法理来源。孔释“率循”为率群臣循大法,似乎不确。“率”与“循”意思相同,“率循大卞,燮和天下”乃是对康王如何治理提出的规范性要求:康王必须遵循先王之道,信守固有法度,以实现天下之合“和”。孔传专门提出“和道”,已经揭示了周王治理天下之大道,这明显地上承帝尧“合和万国”之道。太史宣读策命书毕,康王表态:王再拜,兴,答曰: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乱四方,以敬忌天威。孔安国传:言微微我浅末小子,其能如父祖治四方,以敬忌天威德乎?谦辞,托不能。康王唯一的实质性表示是,他将“敬忌天威”,这是向*高的神灵宣誓。理论上,任何人接受策命都是需要起誓的。只是,周王在人间拥有*高的权柄,不可能向他的臣宣誓。周王只向天一上帝宣誓。经由这样的宣誓,他也就把自己纳入到礼制规则体系之中。由此,臣才可以放心地与他建立君臣关系。接下来,康王接受同瑁:乃受同瑁,王三宿,三祭,三咤(郑玄注:徐行前日肃,却行曰咤。王徐行前三祭,又三却,复本位。)。上宗曰:飨!(孔安国传:祭必受福,赞王曰:飨福酒)太保受同,降,盥,以异同、秉璋,以酢(传:太保以盥手洗异同,实酒、秉璋以酢祭。半圭曰璋,臣所奉。王已祭,太保又祭。报祭曰酢)。授宗人同,拜,王答拜。太保受同,祭,哜,宅。授宗人同,拜,王答拜。太保降,收。这里所记的仪式比较繁复,经学家众说纷纭。但大体上可以推测,同瑁就是一个物件,它在周王继嗣过程中,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康王首先表示敬畏上天,才得以接受同瑁。随后,康王、太保甚至太宗,似乎都手执同瑁,祭拜刚刚去世的成王。经学家似乎都把后面的“同”解释为酒爵,可能不准确,它恐怕就是“同瑁”。这份文书的记录者大约正是为了将酒爵意义上的同与同瑁区别开来,才特意说“异同”,这才是酒爵意义上的“同”。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太保与康王在拜、答拜的时候,手中没有同瑁。同时似乎也手执同瑁进行祭拜的仪式,两者是交叉进行的。……
姚中秋,北京修远基金会高级研究员。曾译介、研究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普通法宪政主义,目前致力于研究儒家义理与中国治理秩序之历史。著有《立宪的技艺》、《现代中国的立国之道》(第一卷以张君劢为中心)、 《中国变革之道:当代中国的治理秩序及其变革方略》。
改革放言录 本书特色 本书是胡德平继《中国为什么要改革——思忆父亲胡耀邦》之后,推出的另一重磅力作。本书汇集了作者近年来对改革发展中一些重大问题的理性思考和建议...
公民身份-世界史.政治学与教育学中的公民理想 本书特色 《公民身份:世界史、政治学与教育学中的公民理想》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公民身份-世界史.政治学...
军备及其影响 本书特色 本书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谢林在1966年出版的关于军备竞赛的一部著作。作者从经济学学者的视角,审视了当时正愈演愈烈的美苏两大超级...
拿破仑战记-战例.军略.武备考略 本书特色 从土伦到滑铁卢,东击俄普、南战奥意、西征西葡、北拒英伦,五破反法联盟,伟大的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赢得了无上的荣光...
大国尊严:朝鲜停战60周年大国尊严版 本书特色 一、毛新宇(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副部长)作序推荐、徐焰(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军事史专家)题词推荐二...
南粤之剑:粤海军民抗战纪实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真实记录了中国人民在华南战区广州战场所展开的激烈抗日战争。这场战争的意义是重大的,这不仅表现在其战绩上,更表现在其...
韩国研究论丛:第二十一辑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论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历史意义——纪念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创建90周年、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领导层异动及其生态变化、韩国...
本书第一次客观、深度还原了国民党抗日首席王牌七十四军的真实面目!在国民党军队的五大主力中,有靠嫡系上位的,有靠美式先进装
唐代妇女的生命历程 内容简介 本书着重阐述了唐代规范性观念对妇女生活的界定;妇女生活与唐代政治、社会、经济制度的关系;唐代妇女的自我标识以及影响她们角色认同的因...
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 本书特色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为更好治国理政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冷眼看台湾:冷眼看台湾 白眼看台湾 法眼看台湾 本书特色 李敖是当代中国*具人格魅力、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之一。李敖先生的笔墨生涯历60余载,存世著述甚丰,仅中国...
直击二战:群山血路-意大利战役 本书特色 《群山血路――意大利战役》是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直击二战者》系列丛书之一。恢弘壮烈的意大利战役,诉说了无数&ldquo...
《连接》内容简介:互联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其本质是连接;移动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一切”,“工业互联网、智能互联网”将把
作者简介大卫·科泽,美国著名人类学家、人口学家、历史学家、意大利研究专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曾任美国社会科学历史学会主席,布朗大学教务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仪式...
自由的代价-美国筹集从革命到反恐时代的所有战争款项之实录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研究“美国筹集从革命到反恐时代的所有战争款项”的专著,书中包括了:战争需要的税制、...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 内容简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
唐代赦宥制度研究 内容简介 《唐代赦宥制度研究》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于唐代的赦宥制度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从制度本身的产生、发展,到赦宥内涵和本质等等,逐...
元代云南政区设置及相关行政管理研究 本书特色 元朝政府在总结前朝统治经验的基础上,对云南进行了一元制下多层次的设置。《元代云南政区设置及相关行政管理研究》就元代...
兵家必争之地-华夏古今战场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是阅读了相当数量的古籍史书、地方志、战史战例和兵书兵法等书刊,搜集了有关兵家必争之地的大量资料,对每一个地点,以古...
冷战时期局部战争大参考 本书特色曲爱国、王永生编*的《冷战时期局部战争大参考》收录了冷战时期世界各地较重要的局部战争,如朝鲜战争、奠边府之战、第三次中东战争、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