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胡适爱惜自己的羽毛,时刻记挂着历史会对他如何评价,因此从不轻易在书信、日记中留下任何情感上的鸿爪。本书是**部全面梳理胡适情感世界的著作,依靠围绕胡适这颗“太阳”的星星与月亮所留下来的文字,从她们的爱、恋、嗔、痴中揣摩并反观胡适的情感历程。
这本《星星月亮太阳》的传主是胡适,但那些敢于付出、勇于示爱的星星和月亮,才真正是赋予这个故事以血肉、情韵与色彩的主角。她们的爱恨、她们的相思、她们的挣扎,甚至她们对爱欲的礼赞,是胡适情感世界里*扣人心弦的精华。因此,本书也是所有想了解胡适生活和思想的人的一部必读书。
恋爱中的胡适,星星月亮的爱、恋、嗔、痴
**本全面梳理胡适情感世界的著作
胡适研究的一部奇书
新观点 新发现 新材料
韦莲司(1885-1971)万万没想到,她原来并不是胡适(1891-1962)婚姻之外唯一的女人。这个残酷的事实,啮蚀、扭绞着她的心。从某个意义说来,这是她第二次失去胡适。她发现自己爱上胡适的时候,胡适已经回国了。那是1917年,二十年前不堪回首的往事。当时,她很清楚地知道,胡适学成归国,就意味着他要与已经文定多年的江冬秀结婚,那是她**次失去胡适。胡适1917年11月报告他即将结婚的信,让她深深地意识到失去了胡适的悲哀。1933年胡适第三度赴美,到绮色佳来拜访她的时候,她才与胡适成为身心合一的情人。虽然她深知胡适不可能和江冬秀离婚,她仍以为他们的爱,是可以不为世俗所囿,可以像两条汲汲于汇流的小溪、两个比翼双飞的知心(soulmates)。她这个信念现在完全破灭。她终于了解,原来胡适托她照顾,1934年到康乃尔大学读遗传学的曹诚英,并不只是胡适信中所说的表妹,而且还是胡适的情人!
胡适也不是没有自觉到他的秘密有被揭破的可能。他深知曹诚英刚烈、率直的个性,很可能会让她对韦莲司倾吐她与胡适之间的关系与感情。果然,胡适*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1936年7月,胡适启程参加在加州优胜美地(Yosemite)举行的第六届“太平洋学会”(InstituteofPacificRelations)会议。会后,胡适横渡美洲大陆,到美、加几个大城访问、演说。依照他这几年来的作法,他一定会顺道到绮色佳探访韦莲司。然而这次情况有所不同。如果他与韦莲司、曹诚英——他的两个情人——共聚一堂,那岂不是一个极为尴尬的场面!到底他应该和她们之间的哪一个,表示彼此的亲密关系?胡适越想越觉得事情棘手。于是,他在9月13号,从哈佛大学写信给韦莲司,请韦莲司“务必不要邀请曹小姐来妳家住。我可以去她那儿或者在妳那儿跟她见面,但绝对没有必要请她过来同住”。①
胡适想得快,但是,曹诚英想得更快。她已经把自己对她的穈哥的爱,压抑得太久了,她需要倾诉的对象。孤苦伶仃地处在无亲无故的异国,相思之情只会更苦。然而,也正由于周遭都是陌生的异国人,身在异域那种无名一身轻的感觉,可以使人暂时挣脱来自于自己社会的禁忌与枷锁,来对异国的友朋吐露心声。自从他们1923年在杭州的烟霞洞坠入情网,度过三个月的“神仙生活”以后,曹诚英就一直痴恋着胡适。据说胡适曾经要求与江冬秀离婚。但是,被江冬秀持刀,以“杀掉自己和两个儿子”的决绝口气拒绝。此后虽然胡适已经死了心,曹诚英却不能忘情。这其中除了胡适仍然和她藕断丝连以外,曹诚英自己也不能看破情障。
曹诚英究竟是在什么时候告诉韦莲司她和胡适之间的秘密,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知道至少在1936年8月初,胡适船抵旧金山的时候,韦莲司仍然以为曹诚英只是胡适笔下单纯的“表妹”。我们不知道韦莲司在8月6号给胡适的信里,究竟说了曹诚英什么话。值得玩味的是,胡适在他从优胜美地写的回信里,是以相当生分、而且负面的语气和字句来数落曹诚英。他说:“我很高兴从妳那儿得知一点曹小姐的近况。自从她离开中国以后,我就从没写过信给她……妳信中所描述的她相当正确。她的确是一个人人哄捧、夸她有小聪明(cleverness)、被惯坏了的孩子。”②在给“新人”的信里数落了“旧人”以后,胡适还特意摆出一副他已经与曹诚英不熟、没有秘密怕人知道的姿态,随信附了一封请韦莲司转交给曹诚英的信,说他会在到了绮色佳以后,再跟曹诚英联系。
……
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博士。现任美国印第安那州私立德堡(DePauw)大学历史系教授。
主要著作包括:
《张君劢传》(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年);
Social Engineering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19-1949 (社会工程与中国社会科学,1919-1949)(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Performing Masculinity and the Self: Love,
Body, and Privacy in Hu Shi” (男性与自我的扮相:胡适的爱情、躯体与隐私观),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63.2 (May, 2004), 305-332;
“Womanhood, Motherhood and Biology: The Early
Phases of The Ladies’ Journal, 1915-1925”
(女性、母性与生物界通律:《妇女杂志》的前半期,1915-1925), Gender & History, 18.3
(November 2006), 519-543;
毛泽东与贺子珍 本书特色 大革命时期的“永新一枝花”,“永新暴动”后的“神枪手”与“双枪女将”,秋收起义后与毛泽东的井冈之恋。枪林弹雨中的“模范夫妇”,长征路上...
仲星火-银幕荧屏一老兵 本书特色 《海上谈艺录·银幕荧屏老兵:仲星火》主要内容包括:艺术访谈、兢兢业业顺其自然、艺术传评、人生起步、部队生涯、上影演员、动乱年代...
南方的诗学-苏童、王宏图对谈录 本书特色 在这本对谈录中,苏童和王宏图就苏童的诸多作品,包括对苏童的创作心路与个人成长历程进行了完整的回顾与梳理,对他的创作本身...
关公 本书特色 一个人从在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都始终处于民俗的环境中。民俗像空气一样是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对于民众社会来说,民俗又是沟通情感的...
那些角儿-一个外行眼中的梨园 内容简介 简介首次全方面呈现梨园真实生态。央视主持人白燕升与40余位梨园名角独家对话。收录了白燕升和张火丁、裴艳玲、计镇华、马兰、...
蒋氏父子 本书特色 蒋介石把一经一纬与国“相缀,作为他两个儿子的名字,希望他们”经文纬武”,一习文、一习武。“一文一武,经天纬地”,就是蒋介石绘画的蒋家王朝未来...
翁思再评说谭鑫培 本书特色 清末民初,他何以被尊奉为“伶界大王”?为什么京剧奠基人程长庚批评他唱的是“亡国之音”?他怎样“穷而后工”,集前人之大成?慈禧和光绪水...
《饥不择食》是一本与吃饭有关的书。《饥不择食》是一本与美食无关的书。《饥不择食》以作者六十多年的人生经历,忍饥挨饿的岁月
为什么总是我-巴洛特利传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足球巨星马里奥巴洛特利的传记。他是意大利足球的未来希望,是传媒追逐的焦点,是赛场上的关键先生,球迷们热情地称呼他为“...
《首席转型官》内容简介:实现企业管理转型是当前本土企业很关心的事,但本土企业有着浓重的“本土特色”,在企业转型中先进的管理
李娜-独自上场 本书特色 我有我天性 我有我个性 做*真实的自己李娜,名副其实的女子网坛亚洲一姐李娜,中国女子网坛乃至中国体坛众多**的创造者李娜,首位走出中国...
乐高.玩出奇迹 本书特色 从专为幼儿设计的大颗粒积木到成人可拼的积木赛车、城堡、庭院建筑,乐高的玩具覆盖了各个年龄层,引来全球无数人的痴迷和热爱。然而在世纪之交...
行医日记 本书特色 蔡民坤说:理性的医疗消费有利于病人,有利于医生,有利于医院,也有利于中医中药的发展。陈保罗说:一名海岛医生在特殊的医疗环境中,探索了社区化医...
休谟-大家精要 内容简介 休谟(171 1~1776),18世纪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家,怀疑论者。他的*大贡献是将经验主义推进到它的怀疑主义结局,从而揭示了经验主...
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4:蒋介石在台湾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东方出版社2018年8月1版1印★ 作者杨天石,研究蒋介石达35年,出版过20余部...
守静人生 唐太宗 内容简介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在数千年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名人志士,其中有治国安邦、统揽天下的政治家,有足智多谋...
《中国特色人权理论与实践研究》内容简介: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为指导,通过汇集多篇文章、发言稿和授课稿,较为系统地阐释了中
中国历代贪官传 内容简介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冠,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揭露批判中国贪官的劣迹,可以警醒世人。为此,编写了这本《...
欧文・斯通介绍所有十分了解欧文・斯通及其著作的人们都坚持认为的主要事实,是他作为传记作家和文艺工作者在业务上的诚实性。正
富贵的良心 本书特色 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拥有一个伟大的梦想;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在实践一个伟大的梦想;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成就了一个伟大的梦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