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史纲》是著名历史学家李定一教授的代表作,也是港台近几十年来*为严谨的国史著作之一。书中独特思辨的史观,简洁朴实的语言,相比一般故作高深、枯燥乏味的历史书,令人耳目一新。《中华史纲》是一部严谨独到、朴实优美的通史佳作。
《中华史纲》内容跨度从史前传说时期直到辛亥革命为止,记叙了几千年来中华世界的政治和文明之变迁。李定一教授的出发点,是要创作一部“针对当代现实,适合普通读者”的通俗历史读物,使读者可以快速、清晰地了解本民族之国史,以略尽国民之文化义务。
《中华史纲》是台湾著名历史学家李定一教授作品,当代华文世界公认 国史经典著作之一,集严谨、独到、激情、朴实于一书,乃是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通史佳作。
图书卖点:
(1)港台权威国史读本——深受读者与学界好评,不可错过的国史佳作!
(2)既彰显民族自信、又保持客观中立。——比钱穆《国史大纲》更客观,比吕思勉《中国通史》更有趣。兼具客观中立与民族文化自信。
(3)一部专门“针对当代现实,适合普通读者”的通俗历史读物!——绝非故作高深、枯燥乏味的庸著。作者减除与今无关的话题,较少直接引用史料而改用现代文体表达,尤其关注具有当代意义的话题。
(4)深具独创性,而非仅是汇编主流观点。——对诸多重要的人与事,李定一皆有新鲜论断。如:“中华世界”概念、废除帝王年号、秦皇、汉武、王莽、曹操、孝文帝、文景之治与贞观之治之高下、五胡乱华与蒙元满清之异同、近代中华衰弱原因、太平天国与湘军之比较、清末教案原因、义和团反思、维新与革命之关系等等,都有独特论断,足为文史爱好者及研究者潜心细品。
(5)李定一教授:是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政治大学 几大名校的历史学泰斗。——除了融通中国通史,对中国近代史、中美外交史亦有深入研究。
三十余年前曾立下宏愿,希望能撰写一本一般人都能够阅读而且愿意读下去的中国史书。少年气盛,不自知孤陋,历时两年余,积稿盈寸矣。当年曾自订四项规律以自策勉。 **是必须将古籍融会贯通,透过缜密思考,用现代的文体,叙述古代的事物。绝对革除堆砌长幅大段古籍,敷张而成书者流。此固或可表示著者之渊博,于读者而言,则有不知所云的感觉。不幸这类史籍充斥,有的到了能剪糊多少便印刷多少的程度,焉能不使一般追求国史知识者望书兴叹。 第二是对史事的排比组合,尽可能要按发生的时间次序叙述。因为读历史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在理解史事的因果关系,或许可以从中获取些许经验。如果叙史时海阔天空,上下古今,畅论一是,容或偶有所得,然于一般读者而言,史事尚未认知,焉能从而领悟其“真理”?此类以“一家之言”而鸣世之著作,亦曾风流一时,于一般读者而言亦只得随声附和,颇似寓言所说国王的龙袍,不能不说美极了。
第三是要以极郑重的态度选择所要叙述的事物,易言之,即我们所要叙述的不是“过去的事都是历史”的那种历史,而是“我们今日所需要知道的过去的事”的历史。所以很多史家都承认“凡是历史都是近代史”这句话,因为都是根据近代人的眼光在选择史事,在析绎史事。举例以明之:如唐代日本“遣唐使”之事,在唐代绝不受重视,宋以后的史家更不理会此事,但清末民初以后的史家便大肆渲染成中国文化如何如何影响日本了。又如明世宗时的“大礼之议”,为了谁应称为“皇考”之争,明史记载连篇累牍,煞有介事,今日则有不知何所云然的感觉。如何采择过去的史事人物等加以浓淡分明的叙述,需要史学家的智慧,也还需真正博古通今(中外)。
第四是篇幅不可过繁重。当年订为五十万字左右,主要是估计一位有正常工作的人,每日抽空阅读,能在一周内读完为适宜。大家都知道写历史不怕篇幅多,要抄多少都有供应;问题在如何简,更重要的在“简得其当”。简得其当的标准很难定,这便是*绞脑汁,熬心血的功夫。笔者尝因某人或事应配置在何处,如何叙述,萦绕于心,久思不能决,拂之亦不能去,甚至当玩麻将时亦入侵,其恶可知。 工作两年余之后检视成绩“惨”然。除**项勉强做到外,其余三项均力不从心,尤其篇幅臃肿不堪,是真正眼高手低的产品。懊丧之余,从史功、史才、史识、史意(章学诚首创,即史之意境)等方面作一反省,自知不逮。此后工作方向转换,但数十年来每浏览国史书籍,若有所感触,辄笔之于卡。五年前检视累积之物,似略有所得,重拾旧业之念油然而生。原因很简单,我虽顽劣窳陋仍如昔日,但已年近古稀,即将退归田园,汰于学界之外。在未消失于茫茫史学界之前,桑榆之年总不能再坐耗时光,因此抱定入地狱的心情撰写此书。三十余年前的手稿,可用者已十不得一二,若干纸张已朽,只得糊贴在稿纸上始免破碎,纸且如斯,人何以堪。 “中国”亦可当作地名解释,“中华”则涵有历史文化传统之意;故今日之国人,无论其政治主张如何歧异,但都坚守着中华两字不放。因此本书杜撰“中华世界”一辞,因中国文籍中所说的“天下”,与今人世界同义。本书的主旨即在叙述中华世界从形成到破灭的历史。“纲”是纲要,自知无法周详耳。 全书共分六编,第六编叙述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为止的历史,采取拙著《中国近代史》者约五分之三,小错误已改订。补充若干新意见,编组亦重作安排。笔者何以叙史至辛亥革命为止的原因,在本书*后两页有交代。 本书是于一般渴望知道国史者而著,于专家言,实不值一哂,故引文均未注明出处。因为笔者功力浅薄,绝对大多数引文均据《二十五史》《资治通鉴》而已。读者欲进一步探索,可查正史之本传或有关本纪或书、志。本书所引者均极短少,有时仅数字,目的在增加语意及涵义,如果加注出处,篇幅要增多三分之一,省去之后,对读者无碍,专家自可查证。 有一鄙见以为颇为重大的问题,即自汉文帝开始到明太祖始废除的年号问题。从公元前163年汉文帝开始建年号,到他的孙儿汉武帝每数年改一次年号成为习惯,至明太祖为止,一千五百三十一年之间,共有六百七十一个年号。年号是计算时间的基准,如果记不清每个年号所代表的时间,当提到某年号时,自茫然不知何义;如用几个年号去列论某一史事演变的历程时,等于说天书,不知所云。一千五百年间有六百七十一个纪年单位,实在可怕。汉武帝在位五十三年,改了十一次年号,唐高宗在位三十四年,改元十四次,武则天建周之后共十五年改年号十三次,有一年而有两个年号者。随意更改年号是读中国历史的极大障碍。当年标点《二十五史》及《资治通鉴》的诸君子,未趁此将年号改为帝王纪年,附以公元,是大失策。若干史家喜用年号叙史论事,自以为典雅,实则迂腐浅陋(他们也常错误,例子很多)。本书援孔子作《春秋》用“鲁隐公元年”之义,彻底废除徒以代表皇帝个人愚昧无识而复困扰后学的年号,用汉武帝二十二年(前119)代替元狩四年。某几个有特别意义的年号,到有需要时特别说明,如贞观(唐太宗是汉武帝以后明太祖前惟一不改年号的君主)、建安、永嘉之类。 笔者自知才质朽陋,素不敢为天下先,惟独废弃年号一事,甚盼史学界诸子不因人废言,竭力推行,造福后学,庶几有裨于国史之了解与研究;何况所提倡的是夫子之道,所反对的是愚昧迷信的皇帝们的恶行。 关于《中华史纲》参考书方面,实在不胜列举,只有用浩如烟埃一辞可以形容。几十年来浏览所及前贤与时贤的杰作颇多,包括专门学术论著与专书,以及一般性之通史作品。凡拜读到的,均使著者直接或间接,或多或少受到裨益,谨铭谢意。至于本书的疏漏舛误,自知不免,亦祈匡正,是祷。
铜梁李定一谨识 1986年6月28日
李定一(1919-2002),字方中,重庆铜梁人。台湾当代知名历史学家,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史系。1946年赴欧美研究,1953年在台湾大学历史系任教。1963年赴香港,任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主任兼文学院院长。1975年返台,任教于政治大学历史系研究所。著、译、编有《中国近代史》、《中美早期外交史》、《中美外交史》、《中国近代史论丛》(与吴相湘、包遵彭合辑)、《俄罗斯源流考》、《世界史纲》、《中华史纲》等。
新史学.第3辑:柯林武德的历史思想 内容简介 本辑主要从德宾斯所编《历史哲学论文集》一书中选编了柯林武德若干文章,并从数量众多的西方柯林武德研究论述中选择了若干...
《谢灵运新探与解读(精)》内容简介:谢灵运,生于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385),卒于南朝宋文帝元嘉十年(433),是山水诗派鼻祖,
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 本书特色 推荐一:身为东京大学历史学教授的父亲心怀对女儿满满的爱也为澄清历史的本来面貌写下了这本更有趣更真实的日本史推荐二:从神话时代到...
史记:百家汇评本 本书特色 本书是在《史记》白文本的基础上,以旁批的形式对《史记》的研究评注性文字进行汇集辑录而成的一个新的《史记》版本。史记:百家汇评本 内容...
《失业白领的职场漂流》内容简介:★清华大学严飞教授作序:《失业,是因为我们不够努力吗?》 ★经典纪实著作《我在底层的生活》的
中国历史研究法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学术,经历清后期的低迷徘徊之后,从清末民初起,涌现出了一批大师级的学者。他们以渊深的国学根底,融通中西,不仅擘划了学术研究的新...
大中国史 本书特色 《大中国史》原名《白话本国史》,是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的成名作,也是我国历史上**部用白话文写成的通史著作。它以历史事件为经,以政治、经济、文...
左传-中华国学经典藏书 本书特色 “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经典的价值和魅力在流光岁影里永不褪色,先贤圣哲的智慧光芒照耀着我们的现代生活。为在古代经典与现代经验间...
加里·贝克尔对于歧视问题产生兴趣,起因是二次大战以来,歧视弱势群体者的议题,其篇幅在美国的报纸所占份量最多,尤其是歧视黑
老照片-第八十九辑 本书特色 《老照片(第89辑)》主要内容包括:暮年忆旧、燕赵多悲歌慷慨之士、于汝听与王开舜一家、牟宜之与“李万铭案件”、一个人六十年的影像故...
英国史:Ⅲ:都铎王朝早期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亨利七世(一至三);亨利八世(一至七);爱德华六世(一至二);玛丽(一至二)。英国史:Ⅲ:都铎王朝早期 目...
张鸣说历史-重说中国国民性 本书特色 张鸣说史,总能化繁为简,睿智,明白,让人眼前一亮。——吴思张鸣的文笔是恣肆汪洋的、带评夹叙的。——梁文道张鸣的文章,有思想...
百兽率舞:商周时期中国北方动物纹装饰综合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全面收集中国北方地区商周时期装饰有动物纹的器物,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商周时期中国北方动物纹装饰进行...
杜月笙全传-图文版 本书特色 旧中国的上海,十里洋场,风云变幻,灯红酒绿中酝酿着柔情,也潜藏着杀机。这里不仅是外国冒险家的乐园,也是黑社会存在的沃土。旧上海不仅...
血榜-中国科举疑案 本书特色科举是中国及部分东亚国家在古代设科考试,选拔知识分子任官的制度,因此科举与政治、社会密切相关,甚至成为统治者、权臣进行政治斗争、实现...
钱锺书与天府学人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撰写钱锺书书和天府学人的文集,作者是“钱学”研究者,他采访一些当事人和收录了大量详实资料。讲述虽然钱锺书没有到过四川,但在他...
本书是著名学者冯克利的一本论文集。本书收录了他近十余年来治学的思想笔记二十余则,有些是译序,有些曾发表在《读书》、《书城
《文明的故事1:东方的遗产》内容简介:《东方的遗产》,是“理想国经典馆”系列作品《文明的故事》第1卷。杜兰特从文明的八大要素
祖先与永恒-杰西卡.罗森中国考古艺术文集 本书特色 观念的物质形式是一个社会必不可少的部分,它们体现社会的价值及理想。一个崇尚汽车所代表的速度与未来发展的社会,...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15辑沙乡年鉴 本书特色 《沙乡年鉴》是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生态伦理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它是一本描述土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