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史纲》是著名历史学家李定一教授的代表作,也是港台近几十年来*为严谨的国史著作之一。书中独特思辨的史观,简洁朴实的语言,相比一般故作高深、枯燥乏味的历史书,令人耳目一新。《中华史纲》是一部严谨独到、朴实优美的通史佳作。
《中华史纲》内容跨度从史前传说时期直到辛亥革命为止,记叙了几千年来中华世界的政治和文明之变迁。李定一教授的出发点,是要创作一部“针对当代现实,适合普通读者”的通俗历史读物,使读者可以快速、清晰地了解本民族之国史,以略尽国民之文化义务。
《中华史纲》是台湾著名历史学家李定一教授作品,当代华文世界公认 国史经典著作之一,集严谨、独到、激情、朴实于一书,乃是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通史佳作。
图书卖点:
(1)港台权威国史读本——深受读者与学界好评,不可错过的国史佳作!
(2)既彰显民族自信、又保持客观中立。——比钱穆《国史大纲》更客观,比吕思勉《中国通史》更有趣。兼具客观中立与民族文化自信。
(3)一部专门“针对当代现实,适合普通读者”的通俗历史读物!——绝非故作高深、枯燥乏味的庸著。作者减除与今无关的话题,较少直接引用史料而改用现代文体表达,尤其关注具有当代意义的话题。
(4)深具独创性,而非仅是汇编主流观点。——对诸多重要的人与事,李定一皆有新鲜论断。如:“中华世界”概念、废除帝王年号、秦皇、汉武、王莽、曹操、孝文帝、文景之治与贞观之治之高下、五胡乱华与蒙元满清之异同、近代中华衰弱原因、太平天国与湘军之比较、清末教案原因、义和团反思、维新与革命之关系等等,都有独特论断,足为文史爱好者及研究者潜心细品。
(5)李定一教授:是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政治大学 几大名校的历史学泰斗。——除了融通中国通史,对中国近代史、中美外交史亦有深入研究。
三十余年前曾立下宏愿,希望能撰写一本一般人都能够阅读而且愿意读下去的中国史书。少年气盛,不自知孤陋,历时两年余,积稿盈寸矣。当年曾自订四项规律以自策勉。 **是必须将古籍融会贯通,透过缜密思考,用现代的文体,叙述古代的事物。绝对革除堆砌长幅大段古籍,敷张而成书者流。此固或可表示著者之渊博,于读者而言,则有不知所云的感觉。不幸这类史籍充斥,有的到了能剪糊多少便印刷多少的程度,焉能不使一般追求国史知识者望书兴叹。 第二是对史事的排比组合,尽可能要按发生的时间次序叙述。因为读历史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在理解史事的因果关系,或许可以从中获取些许经验。如果叙史时海阔天空,上下古今,畅论一是,容或偶有所得,然于一般读者而言,史事尚未认知,焉能从而领悟其“真理”?此类以“一家之言”而鸣世之著作,亦曾风流一时,于一般读者而言亦只得随声附和,颇似寓言所说国王的龙袍,不能不说美极了。
第三是要以极郑重的态度选择所要叙述的事物,易言之,即我们所要叙述的不是“过去的事都是历史”的那种历史,而是“我们今日所需要知道的过去的事”的历史。所以很多史家都承认“凡是历史都是近代史”这句话,因为都是根据近代人的眼光在选择史事,在析绎史事。举例以明之:如唐代日本“遣唐使”之事,在唐代绝不受重视,宋以后的史家更不理会此事,但清末民初以后的史家便大肆渲染成中国文化如何如何影响日本了。又如明世宗时的“大礼之议”,为了谁应称为“皇考”之争,明史记载连篇累牍,煞有介事,今日则有不知何所云然的感觉。如何采择过去的史事人物等加以浓淡分明的叙述,需要史学家的智慧,也还需真正博古通今(中外)。
第四是篇幅不可过繁重。当年订为五十万字左右,主要是估计一位有正常工作的人,每日抽空阅读,能在一周内读完为适宜。大家都知道写历史不怕篇幅多,要抄多少都有供应;问题在如何简,更重要的在“简得其当”。简得其当的标准很难定,这便是*绞脑汁,熬心血的功夫。笔者尝因某人或事应配置在何处,如何叙述,萦绕于心,久思不能决,拂之亦不能去,甚至当玩麻将时亦入侵,其恶可知。 工作两年余之后检视成绩“惨”然。除**项勉强做到外,其余三项均力不从心,尤其篇幅臃肿不堪,是真正眼高手低的产品。懊丧之余,从史功、史才、史识、史意(章学诚首创,即史之意境)等方面作一反省,自知不逮。此后工作方向转换,但数十年来每浏览国史书籍,若有所感触,辄笔之于卡。五年前检视累积之物,似略有所得,重拾旧业之念油然而生。原因很简单,我虽顽劣窳陋仍如昔日,但已年近古稀,即将退归田园,汰于学界之外。在未消失于茫茫史学界之前,桑榆之年总不能再坐耗时光,因此抱定入地狱的心情撰写此书。三十余年前的手稿,可用者已十不得一二,若干纸张已朽,只得糊贴在稿纸上始免破碎,纸且如斯,人何以堪。 “中国”亦可当作地名解释,“中华”则涵有历史文化传统之意;故今日之国人,无论其政治主张如何歧异,但都坚守着中华两字不放。因此本书杜撰“中华世界”一辞,因中国文籍中所说的“天下”,与今人世界同义。本书的主旨即在叙述中华世界从形成到破灭的历史。“纲”是纲要,自知无法周详耳。 全书共分六编,第六编叙述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为止的历史,采取拙著《中国近代史》者约五分之三,小错误已改订。补充若干新意见,编组亦重作安排。笔者何以叙史至辛亥革命为止的原因,在本书*后两页有交代。 本书是于一般渴望知道国史者而著,于专家言,实不值一哂,故引文均未注明出处。因为笔者功力浅薄,绝对大多数引文均据《二十五史》《资治通鉴》而已。读者欲进一步探索,可查正史之本传或有关本纪或书、志。本书所引者均极短少,有时仅数字,目的在增加语意及涵义,如果加注出处,篇幅要增多三分之一,省去之后,对读者无碍,专家自可查证。 有一鄙见以为颇为重大的问题,即自汉文帝开始到明太祖始废除的年号问题。从公元前163年汉文帝开始建年号,到他的孙儿汉武帝每数年改一次年号成为习惯,至明太祖为止,一千五百三十一年之间,共有六百七十一个年号。年号是计算时间的基准,如果记不清每个年号所代表的时间,当提到某年号时,自茫然不知何义;如用几个年号去列论某一史事演变的历程时,等于说天书,不知所云。一千五百年间有六百七十一个纪年单位,实在可怕。汉武帝在位五十三年,改了十一次年号,唐高宗在位三十四年,改元十四次,武则天建周之后共十五年改年号十三次,有一年而有两个年号者。随意更改年号是读中国历史的极大障碍。当年标点《二十五史》及《资治通鉴》的诸君子,未趁此将年号改为帝王纪年,附以公元,是大失策。若干史家喜用年号叙史论事,自以为典雅,实则迂腐浅陋(他们也常错误,例子很多)。本书援孔子作《春秋》用“鲁隐公元年”之义,彻底废除徒以代表皇帝个人愚昧无识而复困扰后学的年号,用汉武帝二十二年(前119)代替元狩四年。某几个有特别意义的年号,到有需要时特别说明,如贞观(唐太宗是汉武帝以后明太祖前惟一不改年号的君主)、建安、永嘉之类。 笔者自知才质朽陋,素不敢为天下先,惟独废弃年号一事,甚盼史学界诸子不因人废言,竭力推行,造福后学,庶几有裨于国史之了解与研究;何况所提倡的是夫子之道,所反对的是愚昧迷信的皇帝们的恶行。 关于《中华史纲》参考书方面,实在不胜列举,只有用浩如烟埃一辞可以形容。几十年来浏览所及前贤与时贤的杰作颇多,包括专门学术论著与专书,以及一般性之通史作品。凡拜读到的,均使著者直接或间接,或多或少受到裨益,谨铭谢意。至于本书的疏漏舛误,自知不免,亦祈匡正,是祷。
铜梁李定一谨识 1986年6月28日
李定一(1919-2002),字方中,重庆铜梁人。台湾当代知名历史学家,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史系。1946年赴欧美研究,1953年在台湾大学历史系任教。1963年赴香港,任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主任兼文学院院长。1975年返台,任教于政治大学历史系研究所。著、译、编有《中国近代史》、《中美早期外交史》、《中美外交史》、《中国近代史论丛》(与吴相湘、包遵彭合辑)、《俄罗斯源流考》、《世界史纲》、《中华史纲》等。
明史简述 本书特色 本书是吴晗先生1962年在中央高级党校讲课时的记录稿,1979年发表在《北京师范学院学报》上。全书比较简明扼要地讲述了有明一代的历史,并对其...
钱穆先生全集-世界局势与中国文化-新校本 本书特色 本书汇集作者散篇论文共二十题二十一篇,择取其中一篇题名“世界局势与中国文化”作为本书之书名。其中*早两篇,一...
《春之祭:噪音、芭蕾与现代主义的开端》内容简介:资深古典音乐学者详解20世纪音乐史上影响深远的作品,带你共赏“死亡之舞”的原
《阿富汗:冲突与动荡800年》内容简介:★三年翻译,两年审校,历时五年,终于出版! ★兰州大学阿富汗研究中心主任朱永彪教授审校
东南亚历史重大问题研究-东南亚历史和文化:从原始社会到19世纪初-(全2册)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贺圣达为云南省十会科学院研究员,长...
《论大战略》内容简介:《论大战略》凝聚了美国著名大战略研究专家约翰•刘易斯•加迪斯20年的战略研究成果,呈现了大战略逻辑跨时空
中朝日越四国:历史纪丰表 本书特色 《中朝日越四国历史纪年表》由数十位顶级权威院士、专家共同审定推荐*新*详尽的历史纪年表!中朝日越四国:历史纪丰表 目录 出版...
《赵孟頫归去来辞》内容简介:本书收录赵孟頫书《归去来辞》长卷二种。其一书于大德元年(一二九七),纵四十六点七厘米,横四百五
高中生佳作精选精评(张伯华主编)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内容涉及学生生活各个方面,读者在读同龄人的作文时就等于读了他们的生活。生活多了。感受就多,认识就多,写起作文...
《明代粮长制度》中所讲的粮长制度是明代田赋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和明代的里甲制度有密切联系。《明代粮长制度》系统论述了这
在日本,一个名叫品实野的人则写了一本不厚不薄的书:《异国的鬼》,那上面的每章每节每页几乎都离不开两个字,松山。这座大山,
老兵讲述:3:人民战争 本书特色 兵民是胜利之本。人民战争是克敌制胜的法宝。人民群众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老兵讲述(3)》分两篇,地方武装篇收录30余篇“三亲...
黄埔军校史图册 本书特色 《黄埔军校史图册》是一本大型图册以反映黄埔军校的历史,黄埔军校从创立到今天,它经历了广州、南京、成都及台湾凤山军校等几个发展阶段。本图...
《超级大脑在想啥?》内容简介:本书运用了混知团队独特的视觉化、脉络化的漫画科普方式,结合张文宏教授的专业知识,用全新的角度
《马克思与世界》内容简介:一个多世纪以来,由马克思点亮的唯物史观的思想火炬,驱散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迷雾,至今依然保持着强大的
本书是第一部重新全面解读列宁主义的意识形态的著作,是作者多年潜心研究的理论成果。对于列宁主义的起源与发展、列宁主义的内容
大国的崛起 内容简介 威尔士对世界强国的发展史拥有强烈的好奇心,他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笔触向人们展现了他的大历史观和渊博的学识。威尔干的研究看似只关注强大国家...
生活在遥远的年代:伊丽莎白王朝 英格兰(公元1533-1603 本书特色 书评伊丽莎白怒火中烧。她身居英格兰女王权位已近八年,议会居然还把她当作乳臭未干的小孩子...
《罗马人的故事3:胜者的迷思》内容简介:无论多么强大的国家,都不可能持续保持长久的国泰民安。即使没有来自外敌的威胁,也会出现
《八月炮火》内容简介:一战终结了历史意义上的19世纪,标志着现代世界的开端。作为历史的转折点,“这个可怕8月的僵局,决定了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