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1月,淞沪会战中失利后的中国军队一路西撤,*终在南京城下打响了一场“保卫首都、捍卫尊严”的生死之战。10万卫戍部队在唐生智将军的指挥下与沿着京沪线和太湖南岸直扑向南京的日本上海派遣军和第十军血战数日。此战惊天地、泣鬼神,让人不由为之掬泪。然而由于国民党当局在战役组织指挥上出现了重大错误,且战前未作周密部署,*后决定突围时又未拟定周密的撤退计划,更没有进行统一有效安排,以致在城防战中寸土不让的十万守军*终却在突围中因自相践踏、争相夺路而损失惨重。由于撤退的中国军队在南京城下有组织的抵抗就此瓦解。12月13日,日军破城而入,古城南京沦陷,随后数万日本兽兵在南京城内烧杀掠劫,制造出了屠杀30多万中国军民的南京大屠杀事件。
《南京保卫战1937》首次集中日双方现存史料汇编,详细还原出这场不失悲壮与残酷的首都保卫战。并籍此纪念萧山令、朱赤、易安华、谢承瑞等等那些阵亡在南京城下的英灵忠魂。
顾志慧,笔名顾晓绿,苏省通州人氏,好文喜史,自比“有良心的青年历史学家”,常被父兄鄙之为“书生空谈”,读书十余载,毕业后方知需发奋读书,自进入广告业起,短短两载却屡换行当,然诸事不成,唯有拾笔聊写尚有斩获。奥运之年,以一本《荣誉》风行网络,自甚是窃喜,遂坠入此业,常以文字换得三两酒钱,便与友人宿醉畅谈,以纵逍遥。有原创作品《浴血淞沪》,《国殇金陵》等出版。
邹容与苏报案档案史料汇编-(上下册) 本书特色 本书以辛亥革命先烈邹容及与之关系密切的苏报案为研究对象,广泛收集整理了邹容和苏报案的**手档案史料。其中,**次...
中国农民战争史论辩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是一套熔资料性、思想性、学术性、可读性于一炉的大型系列书籍,是二十世纪关于中国哲学、历史、文学、艺术重...
史记选 本书特色 《史记选》,清初著名学者储欣所编选,选录作品五十五篇。编选者对于文章精彩部分用不同的符号加以圈点,并有大量的评点,用语长短不一,恰到好处,或指...
阅读纸草,书写历史 内容简介 纸草学通常是古代研究中技术性和实证性*强的学科之一。这个特点无可非议地表现在:需要投入大量时间以及古文学和语言学方面的专业技能来释...
《杜牧集》内容简介:杜牧是晚唐代表诗人,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杜牧诗文俱佳,其诗律、绝兼善,七绝尤佳;其文或论时事,或
《创新简史:打开人类进步的黑匣子》内容简介:人类为什么能够演化成今天这样?是什么驱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什么是创新?创新到底需
历史主义与国际关系理论-先秦中国体系研究 本书特色 王日华编著的这本《历史主义与国际关系理论--先秦中国体系研究》批判性地整合继承了西方国际关系研究的*新成果与...
1887-1926-蒋介石年谱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九州出版社出版★ 毛思诚为给蒋介石编修《年谱》,收集整理了一批蒋介石家书、日记、来往函电、公文等文献,...
(精)仰.慕钱穆珍稀讲义系列:中国通史 本书特色 1. 史学大家钱穆《国史大纲》课堂版,历经六十载传奇面世! 2. 源于北大盛况空前的课堂、修订于西南联大、完备...
《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插图本)》是法国著名汉学大师,法兰西学院院士谢和耐的名作。细致描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
美国内战 本书特色 《美国内战》由杰奥弗里·瓦德主笔,瑞克·伯恩斯和肯·伯恩斯协助编写,王聪译。1861年陷入内战的美国,也许是当时世界上文化程度*高的...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2:袁腾飞说中国史下》是袁腾飞在讲述中国古代史之后,重新诠释的中国近代史。在这位热辣的历史教师口中,中
旷世奇才:孝庄太后 本书特色 孝庄太后的一生可谓饱经沧桑、波澜壮阔。她历经三朝,辅立两帝,运筹后宫,临朝而不擅权,顺应时势而不固守旧制。为了宫廷争宠,她毒死亲侄...
廓清漠北-大唐帝国的扩张-第1部 本书特色 醉罢君山所著的《大唐帝国的扩张(第1部廓清漠北)》是一部讲述唐代开拓进取的历史。唐是中国历史上国力空前强盛、...
《吕著史地通俗读物四种》内容简介:吕思勉先生,字诚之,笔名驽牛、程芸、芸等。一八八四年二月二十七日(清光绪十年二月初一日
天启汉光 本书特色 冯立鳌编著的这本《天启汉光(西汉开国六十年)》涉及公元前202年西汉建国至前141年汉景帝刘启离世时期的政治运动。其中以公元前180年的“大...
《不要让自己过得太舒服》内容简介:本书深刻还原和剖析了中国第一房地产品牌万科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时间点,以及王石在这些关键
大书库中国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4卷)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辽海出版社出版★ 刘畅装帧设计,书籍整体设计荣获中国原创包装设计金奖★ 特种材质包装--...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苏联史-第四卷 本书特色 《苏联史》是一部多卷本的苏联史,以相对独立的历史阶段分卷,依次为:俄国革命、国内战争、新经济政策时期、斯大林模式的确...
《春秋左传研究(校订本)》是童书业(1908-1968)晚年之作,“为总结本人六十岁以前全部之先秦史考证性研究”,包括《春秋左传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