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中国开始:一场革命》讲述了清末民初中国政治发生的剧烈变化。作为记者,作者以新闻方法写史,记录这场冲突中的人与事;以新闻的方法论观察这场革命。三种不同方向选择的政治集团以及他们构成的历史动力,在求解民族矛盾与进入现代国家的挑战两重结构关系的晚清舞台上,以罕有的合力共同导演出倾覆清廷之剧,同时开始了对未来国家*高权力的争夺。辛亥之后,如何以及以何种方式建立一个统一而独立的中国,成为现代国家进程里的核心议题。
历史的意外,往往超过想象。在戊戌政变发生的前一天,即八月初五中午,光绪皇帝在西苑勤政殿接见了伊藤博文。伊藤访华,尤其是这次接见,在当时清廷的“政治生活”里是一件极其重大的事件。只是未料,两天之间,清朝政局反转倾覆。前一天还“亲切”接见外宾的光绪,此刻已失权柄。
为什么伊藤博文会恰逢其时在这个历史现场?按日本历史学家升味准之辅在其《日本政治史》里的解释:伊藤博文组阁由于权力分配无法平衡,政争不断,难以调停,于是组建新党,仍是失败,*后决定辞职。1898年6月30日,大隈内阁成立。伊藤下野。不再当国的伊藤决定到朝鲜与中国游历,这一决定于伊藤而言,并无特别深意,当时驻日的清朝公使裕庚电报总理衙门称:“此次系无聊,回同退者来家扰,藉少避。又查看中华情形,有无机括可乘,是其故技,非大举动。”而伊藤派人向中国公使说明他只是“自行游历”,只想与“王爷”“中堂(大学士)”进行非官方性质谈话,惟一的要求,“来京时求派员到车栈照料为叩”。
甲午战争之后,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的马关谈判,伊藤强硬地宣称:“赔款让地,犹债也;债还清,两国自然和好”,“只有允与不允两句话而已”——相信让清廷无数官员记忆深刻.而那份《马关条约》亦引发了国内广泛抗议,其中传播*广的是“公车上书”。只是,战争过后四年,当年仇日情绪消退,尤其是高级别政治人物之间,亲日一派势力渐起并且足够壮大。这是个重要且复杂的背景。伊藤博文来访,对当年“公车上书”的主导者康有为,尤其是一个重大机会,似乎一切也尽在掌握之中。在康有为等的鼓动下,光绪不仅同意接见伊藤,并将觐见地点定为西苑勤政殿。在清朝历史上,勤政殿的大门,这是第二次为外国人开放;上次则是接见德国亨利亲王。这是清一朝规格*高的接待。
这个机会,看上去将会很精彩。
伊藤博文将来中国访问的消息传来,颇为激荡中国官员的想象力:可否将他留下作为客卿?主持清朝改革——*早提出此议的是郑孝胥,在他的日记里记录说:“南皮(张之洞)邀入谈,在抱冰堂……又劝俟伊藤博文来华,可荐为客卿。南皮震其论而不能用也。”之后,刑部主事洪汝冲、前军机章京松江知府濮子潼、工部郎中福润等不少官员上奏,明确主张留用伊藤博文。当时已失权职的李鸿章在给儿子的信中也称:“内意竟欲留伊藤为参政。”由此可见,用伊藤博文作为顾问来主持清朝变法,是一时之论。
……
李鸿谷,现任《三联生活周刊》执行主编。从事新闻工作二十五年。2000年进入《三联生活周刊》后,一直在探索并尝试建立中国的新闻方法论,寻找这一行业的生存根基。其作品由社会报道开始,逐渐进入其他领域,尤在历史与政治领域着力最深。
龙川略志龙川别志 内容简介 本书《龙川略志》中的文章包括,养生金丹诀,天子亲祀天地当用合祭之礼,郑仙姑同父学道年八十不嫁等篇章,并收录了《龙川别志》的上下卷。龙...
(1840-1919)-近代前编-白寿彝史学二十讲 本书特色 中国近代的历史,是中国人民置身近代洪炉接受考验的历史,是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都遭到失败...
一碗粥装得下半部历史 本书特色 王春瑜的历史文化随笔,令人的思维触角,伸进历史的深处,将些零零碎碎、习焉不察的东西串起来,一边咀嚼,一边审视。咀嚼的虽是陈年旧事...
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录.大秦王朝 本书特色 杨志刚编著的《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录(大秦王朝)》讲述了中国**个大一统帝国如何崛起又如何崩溃的故事。在周秦之际国家形态转化...
《金融犯罪风险高发场域的社会治理路径研究》内容简介:本书对高发场域的金融犯罪进行治理化研究,意在为金融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环境
古籍整理研究丛稿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的文章都是与古籍、古籍整理有关的。有几点情况需要说明:一、所收的文章篇幅不整齐,类别也不好分,现在的这种排序未必合理,如将一...
中国的思维世界-沟口雄三著作集 本书特色 本书为“沟口雄三著作集”之一本,从观念史的角度研究中国传统的思维特性。前半部分(1-6),在与日本进行比较的前提下,阐...
《Word/Excel/PowerPoint 2007三合一从新手到高手(超值版)》内容简介:《Word/Excel/PowerPoint 2007三合一从新手...
老沈阳--盛京流云(图文本) 内容简介 一方敦厚苍朴的四方城墙,在关东原本光坦坦、莽苍苍的荒原大野里霸气地突兀矗起----沈阳城,皇太极在这里修建了一座...
三国史话 本书特色 1. 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生前所写的惟一一部通俗性的史学作品 吕思勉先生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史学四大家”,他在这本小书中写了20篇文章,...
民国学案 第六卷 新版(2011/10) 本书特色 本书系收录了民国时期著名学者学术思想的学案体著述,内容涵盖哲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学、美学、经学、训诂学、考...
明代政争探源 本书特色 郑克晟著的《明代政争探源》将明代政治斗争的过程及地主阶级形态的演变,分成三大部分叙述:**章至第五章,从明代对江南地主的笼络政策谈起,着...
《现代方志文化建构:新中国首轮新编地方志编纂研究》内容简介:编修地方志是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建国后的首轮地方志编纂工作自上
《夜光的阶梯》内容简介:佐山道夫拥有一双可以塑造完美发型的手。他讨得不少女顾客的欢心,她们有钱有势,却心甘情愿被他利用、欺
《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探究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与发展道路的独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
帝国的溃败 本书特色 擅于写“小历史”的张鸣,这一次是带着研究体系回来的。《帝国的溃败》开篇直指“帝国溃败的根源”——养人的官僚制度、怀柔的天下体系。由此之下,...
雁过觅声-鄱阳墓志铭裒辑 本书特色 聂清荣编著的这本《雁过觅声(鄱阳墓志铭裒辑)》共收集了自北宋成平元年到清朝同治元年间鄱阳墓志铭共119篇,其中北宋13篇、南...
《摇摆的青春:“5·12”爱情故事》内容简介:小说以汶川大地震为背景,展示了以马忠政、黑皮、张力、杜鹃等为代表的、四位刚刚而立
帝国的正午 本书特色 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观察隋唐五代这一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向读者展示了四百年间中华帝国的无上光荣与血雨腥风,并阐释出历史进程中,“偶然性”和“英雄...
强国之鉴:八位央视《大国崛起》专家之深度解读 内容简介 历史上大国的崛起取决于什么?真正的大国究竟指的是什么?中国作为世界上*大的发展中国家(大国),在向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