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传统文人意识的消解入手,勾勒出从晚明至五四中国新文化与新文学秩序的建立以及到现代转型的基本轮廓,而这一过程也是从中晚期以来的王阳明、李贽,直到晚清的梁启超、五四的鲁迅等人构成的中国文化史上史无前例而极为清晰的文化思想图谱,为晚明至五四的新文化与新文
郭长保编写的这本《新文化与新文学——基于晚明至五四时期的文学文化转型研究》试图从传统文人意识消解的视角入手来研究近代文化与文学的转型。全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从晚明至五四中国新文化与新文学秩序的建立;中国近代文化与文学转型的特征;报纸杂志对近代文化与文学转型的作用;文学转型期的叙事特征;文化与文学转型的内在联络;现代新文学的重构;文学向后五四转型。
郭长保,山西人,1983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1987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硕士。长期从事于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与研究,中国近代文化与文学研究。主要著作有《历史新界面:中国各体文化研究导论》(合著)《从渐变到裂变:文人心态转型与中国近代文化思潮》《从传统到现代:文人意识向平民文学意识的转型》,况周颐《眉庐丛话))点校,并在各种报纸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
中国近代散文史教程 本书特色 《中国近代散文史教程》:采用以散文体式发展演变为主线的架构方式,较全面系统地探索近代散文发展的走向。深入揭示近代散文的种种变异,全...
民国时期的儿童文学研究 内容简介 《民国儿童文学研究》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泉根编写,收录了民国时期出版的五本关于儿童文学的理论研究著作,王泉根教授为书稿作...
唐前志怪小说史 本书特色 王国维先生有云:“几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历经数千年的中国文学,各种文体、流派、理论、思潮层出不穷,异彩纷呈,它们既是文学史的组...
现代卷-王鲁彦研究资料-中国文学资料全编-23 本书特色 本书是国内规模*大、资料*全内容*系统的一套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丛书收录国家“六五”计划哲学社会科...
历代古词鉴赏-中华藏书百部-(上下册)-全新校勘珍藏版 内容简介 《历代古词鉴赏》是一本古典文学普及读物,本书选择了从唐代到清末的千余首广为传诵的名作。力求使读...
墙盘 本书特色 《墙盘》:盛世吉金·一九四九年后出土铜器铭文书法系列墙盘 节选 《墙盘》内容简介:商周铜器的出土,西汉时期便有记载,当时研究者的兴趣侧重于铭文文...
方卫平儿童文学理论文集卷一-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 本书特色 方卫平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儿童文学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中青年学者之一,著有多种儿童文学理论著作...
《哺乳期的女人》叙述了一个男孩与一个少妇之间的性意识,它是一种潜在的原生状态,说不清道不明,所以作家自始至终都不点破这种
大师们的写作课 本书特色 好文笔是读出来的?不是所有的人都真的会读,但真正会读的人一定会写!《大师们的写作课》让你通过读就能迅速地提升写作能力,从48位文学大师...
风云(第二部):22 本书特色 《风云》是香港漫画宗师马荣成的代表作,该漫画集武侠、科幻、神话于一身, 为香港漫画销量之冠。更先后改编为小说、电影、游戏、电视,...
翁文灏年谱 目录 编写说明《翁文灏年谱》序家庭与求学1889年1893年1895年1896年1897年1898年1899年1900年1901年1902年1903...
《战后世界进程与外国文学进程研究(第一卷):战后现实主义文学研究》内容简介:“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现实主义。”战后世界历史现
朗文袖珍英汉双解精选词典 本书特色 《朗文袖珍英汉双解精选词典》是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朗文袖珍英汉双解精选词典 目录 前言发音表略语表语法代号派生词代号辞典...
诗论 内容简介 《诗论/大家小书》是一部开创性、探索性的著作,难免历史的局限,但它并非只有历史意义,因为它所涉及的问题,如中西文化的批判继承问题、新诗发展的道路...
中国美术通史(第四卷) 目录 目录第六编五代两宋美术概述**章绘画**节五代绘画一各地区绘画的发展二周文矩、荆浩、董源、黄签等第二节宋代寺观壁画一高益、高文进与...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书系:审美的激变 内容简介 陈晓明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之一,是北大中文系教授。本书汇集了作者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至近期的有代表性的...
让劲爆小说飞起来 本书特色 “劲爆小说”是指那些富于戏剧性的小说,不管是海明威还是格里森姆,奥斯汀还是狄更斯,尽管他们风格各异,但其作品都有一些共通之处:叙事线...
影珠书屋吟稿 内容简介 《影珠书屋吟槁》为丛书《当代名家诗词集》之一。该书稿收入周先生50年代以来的诗词作品300余首。以类相从,分上、下两编。在作品中作者抒情...
武林中鼎鼎有名的冷血谷主收了个奶娃娃做徒弟?!从一时鬼迷心窍收了个笨徒弟开始,他就悲剧了……小徒儿长得跟瓷娃娃般可爱,却
一天我从外面跑回家,一根辫子齐根给人剪了。“给谁剪掉了?”外婆问,我说:“革命小将!”我又说:“李叔叔穿件新棉衣,爬到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