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在台湾》作者以一个游学在台湾的学生的视角,生动有趣地记录了在台湾清华大学交流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有台湾大学课堂上的妙趣横生,教授风采,作业、讲座等学习生活,也有课余生活吃穿、游玩、追星、做志愿者的丰富的生活体验;作者用敏锐的目光,游刃游余地流畅自如娓娓道来,对于台湾的老荣民,对于乡情,对于两岸同胞、同根的和平的期许都有情真意切的触觉。有感性的文字,也有理性思考,是大陆生在台湾交流以来比较全面记录游学在台湾生活的第1本书。
一湾海峡情谊水,两岸学子书作舟。 在这里,我们与台湾学子相遇。 祖国同一胞胎且隔着海峡的台湾人文究竟是怎样的呢?请跟随作者王英达编著的这本《游学在台湾》的视角 ,一起来了解那的人文风情吧!
刚进学校时,我选了一门《语言学概论》,是外语系开的。**节课时,有研究生来招人参与项目,我就报了名。后来因为大陆生的身份,还专门与研究生交流,一个学期做了三四次Interview。*后一次Interview是1月份了,那时已经开始了期末,天天在忙着复习,离考试不过几天,我们已经快走了。跟研究生学长交流期末的时候,突然想起一个问题来,觉得很不可思议。我问他:“学校里为什么没人背书呢·”他有些莫名其妙。是啊,台湾学校里为什么没人背书呢·台湾“清大”校园广阔而幽深,我刚进学校时就爱四处乱转,看到处处都如此幽静,顿时乐开了花。这么好的地方,到处都适合背书。人口有大草坪,上面不见有“禁止踩踏草坪”等字台湾学校里为什么没人背书样,想必重要场合可以进入,学校演唱会便选在此举办。进去不远便有成功湖,以郑成功命名,湖面幽静高深,湖畔长椅,湖中小岛凉亭,纪念先人。就是山上,也有相思湖,且不说校园里那十个亭子了。这简直是背书的天堂!我怀着兴奋的劲,跟同学说,以后我们出来背书吧。同学听了就笑,说,人家会笑话你的。我初时不以为意,久了才留意,确实不见背书的人。无论成功湖畔、相思湖畔,还是山脚下、树林里,都没有背书的声音。可能是还不到考试吧。我安慰自己。期中考过去了,期末考过去了,还是不见背书的人。可能时间错开了,他们已经考过了。我又安慰自己。周二晚上我熬了一个通宵,早上的课已经结课了,于是我约了九点半跟学长interview。整个冬季都在下雨,可那一天突然天晴了。我一路走去办公室,路上几乎没有行人,处处很安静,我迷迷糊糊就上了山,走进人社院。研究生的办公室背靠后山,后面是个树林,又有花丛,在碧蓝的天空下显得分外妖娆。我看见飞快移去的云,兴致一高,便开始东聊西扯起来。说到期末复习,我说我的课业还好,只是因为毕竟是交换生,不太了解这边情况,跟之前相比,氛围少了一些。想着想着,突然心里一动,也不困了。来的路上没有人背书,人社院也空空如也,没有什么声音,也没有拿着书默念的人,自然图书馆理应是不会出声的,那这些人到底在哪里复习呢·别说他们没有背的东西。中文系便要背一堆东西,期末也是会考默写的。就算说中文系可以默读,那外语系也是可以默读的吗·不发声不练习,口语怎么会好呢·但是以台湾“清大”的水平,连中文系英语都是要过A等级的,其他人外语又会差到哪里去·我周五上午是一门《人文经典阅读》的课,那个老师曾经发下一页纸,上面是几个经典篇目的经典段落。那一次我出演小组的《麦克白》短剧,也应该是**次被老师认识。正式上课之后,毫无征兆的,老师便让我起来读这一段《麦克白》的英文。他没有问我,你的英语好不好·或者,你愿不愿意起来读这段英文·而是直接便让我起来读了。我内心深罕,这个学校的同学英语有这样厉害·甚至连问都不用问,便清楚这些句子,是一个非外语系的人可以读懂的·看来是了。那么,马路上没有背书的人,湖边没有人背书,树下没有,山下没有,人社院楼下的小花园里没有,图书馆外面没有,教室外的走廊里没有,大家到底是在哪里背书呢·我的想象力已经穷尽了。以我之前的经验,就算是平素,学校里也有练习口语的人敢于在众目睽睽之下扰民(有时候是真的不忍卒听,不过他们常常有很大进步,久了也能听下去了)。各个英语社团都会组织晨读英语,或者各年级学生自发地背诵,以应对四六级。而期末考试时,背书的情况就发展到了顶峰。此时,学生会从学校的四面八方各个犄角旮旯里涌现,占据每一个稍微隐蔽一点的、幽静的角落,诵读跟专业课相关的知识,并把这作为一种专心的记忆方式。这些人有人细声细语,有人粗犷豪放,种种风格种种风情。有背外语的,日语、德语、法语、英语、西班牙语、俄语,各种都是对听觉的冲击;有背生物的,脑神经、内脏部位,都曾经猛然让我听到;还有中文的拼音,想来就是汉语言文学那些同学的音韵学语言学之类了。但是,*不可少,每年都会惹得整个年级痛苦呻吟的,还是政治公共课。这就是思想政治修养、马克思主义原理、近现代史纲要和毛泽东思想概论四门学科。你可以有几门偷懒,但是一门都不背的人,基本上别想过了。…
中国古代文献学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文献学》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作用。它不但告诉读者古籍制度和版式行款等知识,而且还给读者指示出:如何选书来读,什么书该读...
亲密关系生存指南:两性共同生活的艺术 本书特色 破解“中国式离婚”密码,国际引进超人气畅销书。国际权威专家把脉两性心理,全新打造“中国式亲密关系”。她要温柔体贴...
尘埃:百年前一个俄国外交官眼中的中国 本书特色 一些欧洲的中国问题专家在语言不通、相互陌生的中国旅行的同时,潜心观察民情、社情,并且日夜不停地做着手记与报道。为...
《马蔚华:变革的逻辑》内容简介:中国最佳零售银行是怎样炼成的? 招行何以未雨绸缪,抓住“三步两转”的战略转型契机? 其“敢为
人类瘟疫报告:非常时刻的人类生存之战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世界范围内关于瘟疫的概况,包括历史上造成恐慌的瘟疫介绍,病毒与抗生素的介绍,造成瘟疫的因素,爱滋病和吸...
“赶考”,远未终结......十年来思想文化政论文选 本书特色 《“赶考”,远未终结……:十年来思想、文化、政论文选》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赶考”,远未终结....
书香小品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是人民出版社资深编辑、藏书家、治书史,娴于典故。一生手不释卷,颇有呆气,也曾火烧裤子而不觉。本书是他在《书趣》、《中国书源流》之后的...
刘涛,山西省摄影家协会秘书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业余从事民间文书收藏与整理。编著有《山西杂字藏谈》、《山西话剧档案》、《清至民国山西杂...
周晓虹,男,1957年生于杭州。自1977年起先后考入南京医学院医学系、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和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并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
新书--民族与民族主义(世纪前沿) 本书特色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所*的《民族与民族主义》论述民族与民族主义在欧洲近两百年历史中的种种表现及其内涵之演变。作者回避...
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 内容简介 《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是葛兰言的代表作之一。葛兰言通过分析《诗经》中的情歌,考察了中国上古时期朴野的习俗(“俗”)是如何转化为...
本书的口述资料几乎涉及所有中央层面重大改革措施,诸如包产到户、价格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股份制、经济特区、证券市场、分税制等以及《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等重要文...
张季鸾集-民国三大报人文集 内容简介 《张季鸾集》是“民国三大报人文集”之一。 本书以民国时期出版的《季鸾文存》为基础底本,收录了张季鸾发表在《大...
张家口晋语语法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研究对象为张家口晋语语法,主要是张家口晋语中特殊的语法现象;研究任务是对张家口晋语的特殊语法现象做出描写和分析,从语用、认知、...
云南十村 本书特色 《云南十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云南十村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文化变迁与双语教学——石龙村...
以色列GLS国际公司摄影制作。
美貌的诱惑 本书特色 我们也许已经赢得了自由、独立和男女平等,不过,在追求这些目标的同时,我们也感到自己正在失去女性的身份……在这本期待已久的书中,一代女权主义...
中国古代书籍 目录 **章 书籍与书籍史一 什么是书籍二 书籍史的主要内容第二章 文字的起源与书籍的产生一 语言、传说与记事二 文字的起源与形成三 初期书籍的形...
沟洫佚闻杂录 内容简介 本书分冶清诸渠册、簿及公牍和泾渠碑刻两部分介绍陕西地区的水利资源。沟洫佚闻杂录 目录 总序(中文)总序(法文)序言 关中灌溉系统的革新—...
《瘦子》内容简介:尼克和诺拉,退休私家侦探和他有钱、聪慧、善良、对他过往私探生涯非常好奇的太太,来到纽约度假,没想到被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