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貌出众的女干部丰子言不甘婚姻的平庸,进入官场,渴望像色彩明丽的金盏花一样绽放。但是官场是个巨大的舞台,充满许多隐形的规则,尽管她谨小慎微,聪明能干,由镇长升任副县长,但还是受到多方面的压力和排挤,不断被边缘化。而她的闺蜜杨菲菲却在短期内升任县妇联主席,又突然离奇失踪。围绕杨菲菲的被害,丰子言的上司、同僚、同学、闺蜜的人生轨迹和官场面目逐一浮出水面……
《金盏花》是一部新时政情感小说,作者桂严以女主角丰子言的活动为主线,从而网罗人物、讲述故事,组织并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叙述的视角以丰子言的视线所及而展开,运用灵活多变的叙事手法,在两大层面上展开描写、推进、转换、腾挪。一个层面描写当下官场生活,推动着舞台剧情的发展;另一个层面巧妙及时地运用倒叙、插叙、补叙描写当年的大学生活,从而形成舞台的背景和远景,对正在展现的剧情进行丰富、补充和对比。作者的叙事风格恰似一池春水,波澜不惊,尽显女性的脉脉温情、委婉细腻。但细心的读者仍会在这满目春色的摹写中捕捉到跳跃与变化,写眼下必有过往,写官场风云必有大学留痕。你会在春水回流般的阅读中,细品昨是今非、人事沧桑的大变,细问“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旧年”,细察作者且将真言作疯言(丰子言)的良苦用心。
雪白的金盏花
一
19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法国的外省发生了一起平民青年枪杀贵族情妇的事件,一时间舆论哗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渐渐淡忘了这起令人震惊的刑事案件,更没有好事者把它上升到人民对复辟王朝不满、平民向新老贵族挑战的高度来理解。但是有一个人却不愿意放弃这个案件的来龙去脉,他就是司汤达——原名马里-亨利·贝尔的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主张文学应“艺术地反映当代生活”。在这一案件中,他发现了能够展示自己的思想才华的元素,于是以这一案件为依托和影子,化平常为非常,化生活为文学,写下了后来成为世界名著,并为中国读者世代相传、百读不厌的经典之作——《红与黑》。
人类文明进入21世纪,在中国一个美丽宁静的江南小城也发生了一起惊天血案:某领导干部竟雇凶杀死了自己长相厮守的情妇。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们在惊愕之余不禁要问:不是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吗?怎能如此快意恩仇?好在一切都在渐变渐化中,茶余饭后,街谈巷议,大江东去,逝者如斯,当新闻成为旧闻,一切仿佛又都归于平静。但有一个人不敢沉默,不能平静,她总感到这里面蕴涵着什么,警醒着什么。她痛苦地思索着,勤奋地琢磨着,终于以文字昭示世间。这个人就是桂严女士,而《金盏花》就是她的长篇小说处女作。
二
刑事案件只是生活中的一块疮疤,但却能给智慧的作家带来创作的灵感。不过,你别以为《金盏花》是在设置惊险的破案悬念以创作侦探小说,那样你就会走入阅读的误区,低估了作家虚构和创作的能力。按照当今的俗称分类,似乎可以将其归为官场小说,与众不同的是,作者为女性,主角为女性。当然,内中更有众多女性形象,老少肥瘦美丑敏愚,各种形态,栩栩如生,顾盼之间令人难以忘怀。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丰子言和她身边的人吧。
丰子言读大学期间,痴迷于植物学的研究,如果走上这条专业之路,她也许会在园林、环保等行业有所建树。然而造化弄人,她却走上了仕途。在事业上,她深知从政在当今社会是一份高危职业,所以她始终深怀一种平民意识,抱着一颗恪尽职守的心,时时谦虚谨慎,事事亲劳胼胝,善于察言观色,长于宽容隐忍。虽然稳步升迁。但她仍然要在潜规则中沉浮不定。
而在感情上,她大学期间的初恋已超然物外,过起隐逸生活。丈夫在她下乡任职的时候,不甘寂寞,与别的女人有了私情,丰子言为保全家庭而低眉忍辱。而在她身边,她真正尊重、崇拜、暗恋着的则是她的领导于海洋,然而现实的无奈,使得这朵爱之花只能静悄悄地开放在自己的心房里,因为他们之间横亘着一座永难跨越的玻璃桥。
她大学时的姐妹杨菲菲,从一个乡村教师摇身一变成为女干部,调动、升迁,好事连连,紧接着又突然神秘失踪。随着一系列谜团被解开,生活的原型终于在作品中艺术地再现了,让人慨叹不已。作家李碧华在评价著名画家朱新建的《美人图》时曾调侃说:“美人不淫,是泥美人;英雄不邪,乃死英雄。”只可叹,在小说里,这些背负孽债的风流男女,“美人”过淫,乃至淫荡;“英雄”太邪,乃至邪恶,他们只好在自己欲望的苦井里自我沉没。
三
《金盏花》的结构有着柳暗花明的意趣。作者以女主角丰子言的活动为主线,从而网罗人物、讲述故事,组织并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叙述的视角以丰子言的视线所及而展开,运用灵活多变的叙事手法,在两大层面上展开描写、推进、转换、腾挪。一个层面描写当下官场生活,推动着舞台剧情的发展;另一个层面巧妙及时地运用倒叙、插叙、补叙描写当年的大学生活,从而形成舞台的背景和远景,对正在展现的剧情进行丰富、补充和对比。作者的叙事风格恰似一池春水,波澜不惊,尽显女性的脉脉温情、委婉细腻。但细心的读者仍会在这满目春色的摹写中捕捉到跳跃与变化,写眼下必有过往,写官场风云必有大学留痕。你会在春水回流般的阅读中,细品昨是今非、人事沧桑的大变,细问“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旧年”,细察作者且将真言作疯言(丰子言)的良苦用心。
小说往往会因作者的文学修养、悟性高低而呈现出各种气象来:有的过俗,有的过平,有的过露,有的过丑,有的过假……他们忽略了艺术的真实源于生活的真实,而叙事之美则完全得益于作者语言文字的储存、组合、节奏、色彩等等。本书作者具有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文势若行云流水,透出内质的散文之美。如:
叶子已经落了许多停留在枝头的,不遗余力地倾泻着生命中*后
的斑斓。锈红、橘黄、苍绿与青灰,色彩的奔涌,流淌着凡·高的韵味与执
著。风过处,耳边响成一片。树梢的叶片以舞蹈的激情,啸鸣与战栗。
再如,当丰子言的丈夫因贪污腐败被“双规”后,丰子言再遇初恋,作品升华了他们之间的感情:
“子言,不要说‘谢’字,那会破坏我们的情谊。无论何时何地,你必须知道,在这个世界的某一个角落,有人会默默关注着你,就像一颗星星照耀着另一颗星星,给它信心,给它光亮,给它温暖。子言,你可以理解成爱,理解成情。但这种情和爱已。经超越了通常意义的情与爱,它是圣洁的,如天边的虹、雪域高原的溪流、高山上的雪莲花。”
这样的文字处处可见。在桂严这里,官场小说也可以写得很美的,因为她追求着唯美。她让读者在看到阴暗、权谋、肮脏、腐朽、绝望时依然会看到磊落、光明、圣洁、新生、希望,从而明白,一个人不但要活着,而且要纯洁地、艺术地活着。 作品名《金盏花》,自有其独特的寓意。《汉语大词典》这样解释“金盏”:“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互生,披针形,头状花序,花冠乳黄色或橘红色。全草和花可入药,有利尿、发汗、兴奋、通经等作用。又称金盏菊。”它告诉我们,这是自然的、野生的生命,带着原始的色彩和芬芳;它是一味草药,可供人欣赏,可治愈疾患。而在作品中,它是作者的手、作者的眼、作者的心绪、作者的精神,它又是牵住主人公丰子言的一根线、一缕魂。
在云风山庄,女主角与何婉儿在对话:
何婉儿说:“我以前看不上这金盏花的,现在跟凌风一样,望见它们大朵大朵地盛开,心情就特别地灿烂。”
“金盏花是一种特别的花,耐热也耐寒,不论是岩石缝隙,还是荒无人烟的地方,风把种子带到哪儿,它就会在哪里扎根。”
何婉儿好奇地问:“金盏花的花语是什么?”
“离别。”
人生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离多聚少也在其中,而有情人的离别更使人感到“今宵别梦寒”。丰子言当然也逃不脱这种命运,只不过有的是暂离,有的是远离,有的是永远地别离。读者依稀触摸到了作者一颗悲伤的心。
当叙述镜头转到凶手埋葬美人杨菲菲尸体的荒山坡时,作者再写金盏花:
几株将开未开的金盏花在风中摇曳,仿佛在招手:来呀,来呀!
羡宇宙之无穷,哀人生之须臾。黛玉葬花,菲菲花葬。绚烂归于平淡,繁华归于荒寂。美丽总会凋谢,人生只是过客。
写尽了乳黄、橘红的金盏花的怒放与枯萎、华丽与哀伤后,作者并没有停笔,她让女主角丰子言给爱女豆豆讲故事:在美国,有这样一个女人,以20年的坚持,运用遗传变异的科学方法,终于培育出了雪白的金盏花。这故事是有还是无,其实已不重要。它让我们看到了作者久蓄于胸的政治、经济、艺术乃至生活的理想:让人间永远开遍雪白雪白的金盏花。
四
辛卯暮春一个宁静的夜晚,我的挚友、作家严啸建从英国伦敦打来电话,说:“我让你阅读一部作品,让你认识一位文学上的朋友。”这啸建虽去国多年,定居英国,且在伦敦已有一席之地,但他根在中国,情在中国,一生钟爱仍在文学,一连几夜长话,重复的就这一件事。于是我得以拜读《金盏花》,于是我有幸认识了桂严女士。
桂严实属江南窈窕才女,16岁入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农业技术人员,并取得了高级职称。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参加考试,成为副科级领导干部,接着下乡锻炼、到市里挂职,一步步顺利地走进了官场。
可是读书的种子要发芽,文学的苗儿要开花。她少时即爱文学,偷偷读完从事公安职业的父亲所藏的克里斯蒂的所有侦探小说。在世人尚不知《尼罗河惨案》、《东方快车谋杀案》为何种作品时,她已经能把它们变成故事演讲了。从政后,她一如既往,快乐地写着散文、小说、随笔,不断地发表在各种刊物和报纸上。
在我看来,今天的官员们一般都是“一个分成两半的子爵”,他们有两套语言系统:一套是官方的表面的有时不免违心的,一套是私密的世俗的有时发自内心的。两套语言面临不同场景和对象时交错变换,灵活使用。二者之间,似乎还有一个地带,那就是文学语言,让艺术形象说话。这就不是许多官员所能做得到的了,而桂严能做到,并且做得很好。
我一直认为,所谓写作就是一种说话的方式,自言自语不足以表达,就化作各种人物、各种方式来说来话,说给那些能读懂自己的知音听。我为能做,《金盏花》的读者和知音而深感欣慰。
就长篇小说而言,一般都带有自传的色彩。作者生活的经历、情感的体验、灵魂的炼狱、哲理的判断都会在作品中露出马脚。但这又不是作者单一的、唯一的,而是有作者的嫁接、颠覆、戏仿与拼贴。桂严是聪明的,作为一位青年作家,她因袭着传统,而又自觉地接收、消化和运用着后现代主义的文学元素。
对于一部作品的完成和价值定位,让一保尔·古首先关注主题。他说:“所谓主题,是作者从产生写作此文的欲望之初就一直关注的事物,是写作的欲望得以固定的基因核,也是虚构所要达到的目标。”对这位法国小说家、评论家的见解,《金盏花》的作者一定有更深刻的体会。
孙叙伦
完稿于2011年世界读书日
桂严,安徽省作协会员。20世纪70年代生于长江之畔,90年代开始沉溺于文字世界。著有散文集《暗香》等,从事过多种职业,现供职于江南小城。
《南方有嘉木》内容简介:《南方有嘉木》是王旭烽“茶人三部曲”之第一部,也是中国第一部反映茶文化的长篇小说,曾获茅盾文学奖、
那些年海贼王告诉我们的 本书特色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梦想,同时也有自己的疤。抛开罗盘的束缚迎着烈日掌舵人生起航向着自由的梦想前行永不停止! 我就是要当海贼王!那...
和灵魂一起守夜 本书特色 《和灵魂一起守夜》为短篇小说集。作者于建新从一个医生的角度,写了行医二十余年的所见所闻,泪笑掺杂,悲喜交织——有冒险违规用偏方...
西游八十一案:大唐梵天记 本书特色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实为八十一案,这些案环环相扣,连绵不绝,穷尽了人世间罪案的种类,案案直指人性深处的贪...
秦淮世家-张恨水文集 本书特色 南京。泰淮河边。歌妓唐大嫂有两个女儿,一名二春,一名小春,都长得标致可人。小春歌喉出众,成了歌女,唱得正红。上海钱商杨育权看中小...
花样海盗王 本书特色 奇异的冒险之旅,引领你跨入步步惊心的十七世纪北欧海域……你,能到达终点吗? 伴随着湛蓝色的大海,沐浴着*纯透的阳光,只有海盗,才笑得*畅快...
那一年 本书特色 荷兰小伙威廉·德鲁特是一个纠结体。他的面孔酷似当代好莱坞影星希斯·莱杰,而内心却氤氲着默片时代的黑白色调;他玩世不恭,但这外表下掩藏的是对家的...
遗闻集 本书特色 《遗闻集》囊括了古今中外流传于民间的轶闻野史。这些故事穿越历史的烟云,倾诉着关于人生、历史、宗教、民族的史诗与传奇。在作者讲述的13个故事里,...
荒村-谜小说 本书特色 这是一个关于宿命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责任的故事,这也是一个爱情故事。 这便是蔡骏的悬疑小说能让读者感受到的至少三个方面,有理由相信,如果...
《断案集》内容简介:“大唐狄公案”成功地造成了“中国的福尔摩斯”,并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在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史上留下重重的
《谢德林作品集(下卷)》内容简介:本书包括谢德林的三部重要著作,《谢德林童话集》收入他一生写成的所有童话32篇,童话的基本思
2013-小说卷-中国高校文学作品排行榜-(上下) 本书特色 姚甜甜、李砚青、于业、赵亦然、胡万菊、尚子义、陈吉、施鸽、邹佳良……从全国众多高校的近万名...
《凯勒中篇小说集》内容简介:凯勒是十九世纪德语文学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绿衣亨利》、中篇小说集《塞
日月 本书特色 ◎本书是安意如在西藏获得灵感,历时四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这是一部关于西藏,关于现代仓央嘉措,关于告别欲望、重返净土的灵性之书。◎这是一个关于成长...
《我把一切告诉你2》内容简介:《我把一切告诉你2》是《我把一切告诉你1》(第一部请移步: http://read.douban.com/ebook/539881...
撼龙天师之九重天宫 本书特色 《葬经》有云“葬者,藏也,乘生气也。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则为生气。”我意外地得到一张羊皮卷,发现...
月亮也厌弃的墓地 本书特色玛蒂尔德是一个易怒的,笨拙的,敏感脆弱的小女孩, 她聪明、性感、备受疼爱的姐姐海伦一年前死于车轨之下。 姐姐是被一个人陌生男人的男人推...
秋风十二夜 本书特色 小雯打了一个呵欠,这个故事就开始了。那是在九三年的夏天,一个星期五晚上,我去找她幽会。虽然她是个比较保守的女人,但她能允许我预支她的身体,...
《激素少年》为私奔锦“打飞机三部曲”的第一部。创作历时八载,故事贯穿三个时代,时间跨度长达二十年。这是一本因诚实而疯狂,
《长日将尽》内容简介:★2017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代表作、布克奖获奖小说 ★长日将尽,一曲帝国衰落的挽歌,一场擦肩而过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