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与德国( 主要是指纳粹德国)的关系是民国外交史上重要的一页,就其合作规模及范围而言,战前的中德关系实可与战后的中美关系相比较,只不过由于当时国际政治等诸多原因及后来的战争关系,中德间的这种友好往来基本处于较为秘密的状态而鲜为人知。
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与德国(主要是指纳粹德国)的关系是民国外交史上重要的一页,就其合作规模及范围而言,战前的中德关系实可与战后的中美关系相比较,只不过由于当时国际政治等诸多原因及后来的战争关系,中德间的这种友好往来基本处于较为秘密的状态而鲜为人知。《蒋介石与希特勒(民国时期中德关系研究)》由马振犊、戚如高所著,本书将揭示这一时期的中德关系。
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与德国( 主要是指纳粹德国)的关系是民国外交史上重要的一页,就其合作规模及范围而言,战前的中德关系实可与战后的中美关系相比较,只不过由于当时国际政治等诸多原因及后来的战争关系,中德间的这种友好往来基本处于较为秘密的状态而鲜为人知。 南京国民政府自1927 年建立起,直至1941年对德断交以后数年之内,与德国前期魏玛共和国及后来的纳粹政权第三帝国政府之间都保持了友好的关系,尤其在1933年纳粹党上台以后,中华民国政府与第三帝国之间出于各自不同的需要,曾保持了十分密切的政治、军事、经济关系。从希特勒、蒋介石直至双方所属军政大员之间都有密切友好的私人交往,德国通过其驻华军事经济顾问及德国政府在华代表,沟通了中德间军事、经济贸易的密切合作。德国政府在国民政府“攘外”与“安内”的军事建设以及军工、交通、教育等方面发挥了极大的影响,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帮助;而中国则以大量的战略原料供应德方,在其重建经济及重整军备方面,给予了实质性的支持。中德双方在这种合作中都得到了巨大的收益。中德间的此种合作,有出自政治上的基本因素。其一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对于纳粹组织及铁腕独裁统治方式的极端推崇与效仿;其二是当时中德双方都处于摆脱困境重建国家的相似地位,在思想及心理上产生了共鸣。虽然两国的具体环境及发展基础并不相同,而且,纳粹党人从其法西斯主义“种族理论”出发,对中国这个远东弱国的歧视心理并未消除,德国政府内部在对华态度上也存在较大分歧。但是希特勒出于对华战略原料输入及其全球策略之考虑,在1941年以前,德方的对华友好与合作方针始终处于主导的地位。中日战争爆发后,德国政府从其自身利益出发,不愿看到中日两国火并而对其全球霸业产生不利的影响,他们希望日本侵华得利即止,最好能联合中国共同反苏反共,配合德方的全球战略,因而就有了1938年陶德曼“调停”中日战争之举。“调停工作”失败以后,德国被迫在中日之间进行了一次艰难的选择。最后,希特勒从其世界战略需要出发,在日方的压力及要挟之下,终于选择了日本而抛弃了中国。1938年7 月,德国政府召回了驻华军事顾问团。1941 年7 月1 日,中德断交,德国正式承认汪伪政权。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国民政府对德宣战。然而由于客观地理等因素,中德两国并没有直接交战,更因国民政府与纳粹政权之间并没有什么大宿怨,故而双方在断交宣战之后依旧保持了一定的秘密接触,国民政府对留华德侨之遣送与安置都给予了照顾,而德国与汪伪政权之间的合作也并不愉快。重庆与柏林之间实际上保持了一种“面不和心和”的关系。令人意外的是,蒋介石在二战后期竟然通过在美国的宋子文和在德国做暗中联系人的齐焌渠道,向德国内部克兰、托马思等反希特勒势力提供了经济支持,资助他们推翻纳粹政权的活动,希望亲华派上台以恢复中德关系。虽未成功,但却成为中德关系史上重要的一页。战争结束后,纳粹政权灭亡,中国政府显要人物对于一些有“交情”的流亡在华的前纳粹分子,给予了一些庇护,而德方战前与中国合作过的人物,如法肯豪森、克兰等人与中方上层人物都一直保持着友好的信使往来,这种关系甚至一直持续到国民党人退居台湾之后。
本书著者马振犊,男,1961年生,南京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副馆长,研究员。著有《血染辉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国民党特务活动史》(九州出版社2008年版)等。戚如高,男,1964年生,南京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8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现任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研究室主任、《民国档案》杂志副主编,研究员。著有《国共和谈秘梓》(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张澜与中国民主同盟》(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等。
图说名人之肯尼迪-年轻有为的总统 本书特色 跨越历史长河,感悟名人风采美国同胞们,不要问国家能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你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全世界的公民们,不要问...
《转型中的法国》内容简介:一场轰轰烈烈的黄背心反抗运动使社会转型期间法国人的纠结与痛苦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早在半个多
周汝昌与胡适 本书特色 关于周汝昌与胡适的红学交往,文化界传闻颇多,见仁见智。周汝昌作为当时历史的参与者与见证者,在此书中详细披露了其与胡适红学交往的细节...
高语罕传 内容简介 盖闻“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高语罕是新文化运动的先行者,一直握笔在手为着光明的未来奋斗,...
走进大师 波洛克 本书特色 杰克逊·波洛克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画家,同毕加索、马蒂斯一样,在现代主义艺术殿堂中占有一席之地。波洛克绘画所创造的神奇效果几乎与他...
旧墨六记-梨园旧迹 本书特色 ★ 方孝继先生集藏名人尺牍累十余年之力,得手札约万余通,又于其中选择精华所在,汇编为集,成《旧墨记》系列★ 方继孝的藏品中有许多京...
努尔哈赤 本书特色 他是风云叱咤的龙虎将军,是大清王朝的开国启主。他以13副盔甲为“本钱”起兵,转战于白山黑水之间,用武力和智谋统一了分散割据的女真各部。他创制...
后汉书 本书特色 尝共比方班氏所作,非但不愧之而已。欲遍作诸志,前汉所有者悉令备,虽事不必多,且使见文得尽。又欲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得失,意复不果。赞自是吾...
想念大师丛书系列五:想念史念海 本书特色 《想念史念海(1912-2012)》主编张世林经过了长时间与大师的接触,与他们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史念海百年诞辰之际,约...
比起他的梦,费里尼的现实人生甚至更见精彩。他将梦境寄托于电影胶片之上,为我们留下丰厚的遗产。本书是作者夏洛特·钱德勒花了
张光宇艺术研究-(全2册)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张光宇,动画片《大闹天宫》人物形象设计者,中国现代设计艺术奠基人,也是中国...
雍正传 本书特色 “中国文库”主要收选20世纪以来我国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科学文化普及等方面的优秀著作和译著。这些著作和译著,对我国百余年来的...
阿加西传奇 本书特色 《阿加西传奇》一书由麦克?阿加西撰写,其为网球巨星安德烈?阿加西的父亲,用父亲独到的眼光透视阿加西真正的成长过程和内心世界,正是《阿加西传...
以一人敌一国-李鸿章大传 本书特色 李鸿章堪称中国近代史上*具争议的人物。1901年他去世后,梁启超曾写道:“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李鸿章...
曹雪芹新传 本书特色 如果你想要挑选一件*困难而*值得做,也*需要做的文化工作,那么我请你挑选对中国*伟大的天才小说家曹雪芹的研究和评介。在清代,少数人知道曹雪...
丘吉尔-(上下册) 本书特色 丘吉尔,他是一个超脱于时代和政党的政治家、二战英雄;他是“战争贩子”、“**位冷战战士” 。 他是诺贝尔奖得主-...
妄行无极张柏芝 内容简介 “十个混血儿中,有九个维纳斯,剩下一个是蒙娜丽莎”曾有人这样盛赞过混血儿的美貌。但是,只有她——张柏芝,在中英血统的共同造化之下,将这...
《谁人不思乡》内容简介:过去的一切都不过是比喻。反正我们啊,总在漂泊流浪。《谁人不思乡》是跨界奇人寺山修司的自传散文集,以
《嘻嘻哈哈陪娃图鉴·妈妈陪你猜谜语》内容简介:本书写给家长们的陪娃手册,由北师大教育学博士李芳主编、针对3至6岁有宝宝的家庭
我的漫画生活-张乐平 本书特色 张乐平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大师,20世纪30年代初即开始美术创作,在艺坛辛勤耕耘五十多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杰出成就。本书主要选取...